1、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原创解读讲座,平法研究课题与C101-X及G101-X 全系列通用设计及标准设计的创建者 山东大学 陈青来 教授 ,平法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荣获国庆60周年行业大奖,2009年10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公布了“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名单” 大奖评选是从历届全国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项目中“优中选优”,共评选出10项大奖 由陈青来教授全面创作,曾获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荣获大奖,且位于全国10项大奖首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 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
2、大奖名单,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2001年2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通用图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 箱梁 公路桥梁上部结构通用图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及12、18号单开道岔转换设备安装图集 燃煤、燃气(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 建筑图集合订本3 多层砖房抗震构造图集,已获大奖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 03G101-1,适用于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2. 03G101-2,适用于混凝土板式楼梯; 3. 04G101-3,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
3、板和屋面板; 4. 04G101-4,适用于板式和梁板式筏形基础; 5. 08G101-5,适用于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6. 06G101-6,适用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已获大奖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 03G101-1,适用于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2. 03G101-2,适用于混凝土板式楼梯; 3. 04G101-3,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板和屋面板; 4. 04G101-4,适用于板式和梁板式筏形基础; 5. 08G101-5,适用于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6. 06G101-6,适用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将陆续出版发行的中国建筑通用设计,1. C
4、101-1,适用于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已出版) 2. C101-2,适用于混凝土板式楼梯;(已出版) 3. C101-3,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有梁和无梁楼面及屋面板;(2014年底出版) 4. C101-4,适用于板式和梁板式筏形基础;(2015年出版) 5. C101-5,适用于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2015年出版) 6. C101-6,适用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2015年出版),将陆续出版发行的解读类著作,1. 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1G101-1原创解读(已出版) 2. 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1G101-2原创解读(即将出版) 3. 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
5、1G101-3原创解读(2015年出版),讲座内容的三条主线,1. 讲授结构与构造的功能 2. 解析伪科学的构造设计 3. 推出科学用钢技术方法,建筑结构界存普遍在五个方面的问题,1. 未充分掌握结构的功能与概念; 2. 未充分掌握构件的功能与概念; 3. 未充分掌握构造的功能与概念; 4. 未充分掌握材料的功能与概念; 5. 未充分掌握与结构、构件、构造、材料密切相关的抗震与非抗震概念,平法创新建立的三项理论,1.创新建立结构工程领域五个体系划分:即:科学理论体系,技术规范体系,科学规则体系,技术措施体系,工程应用体系。 2.创新建立构造原理,并据此创作完成覆盖全部构件的构造通用设计或标准设
6、计。 3. 创新建立解构理论,以其作为平法设计规则与构造规则的基础理论。,结构理论与解构理论的区别,1.结构理论从部分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个性到共性,建立科学概念体系;解构理论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共性到个性,建立科学规则体系。二者互逆。 2.科学概念体系从一层次推导出下一层次概念,二者通常仅需为充分条件,可由意识推测存在;科学规则体系从一层次导引出下一层次规则,二者则应为充分必要条件,必须由存在决定意识。 3.结构理论建立的科学概念体系可进行争论,对概念的认识、理解不同可据理争辩;解构理论建立的科学规则体系则不进行争论,因此使规则具有科学性是建立规则体系的重中之重。,构造原理提示
7、一:分清本体构造与节点构造 1、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分为“本体构造”和“节点构造”两大部分。明确分为两部分的工程意义之一,是解决错把本体构造当成节点构造的问题。 2、关于本体构造的关键点:本体构造指单一构件本体的构造,具体构造包括:纵向钢筋延伸长度(截断点);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横向钢筋设置范围;横向钢筋构造形式;纵向钢筋、横向钢筋的本体加强构造,如剪力墙边缘位置加强(暗柱、端柱及框支梁),剪力墙楼层位置加强(暗梁),主梁在次梁交叉部位加强(附加箍筋或吊筋)等。 3、关于“名义构件(伪构件)”的概念:名义构件为非独立构件,如剪力墙边缘暗柱、端柱、暗梁、边框梁等,其实质为构件本体边缘或特
8、定部位加强构造,与节点连接构造完全不同。,构造原理提示二:分清节点主体与节点客体 4、掌握“节点构造”的关键,为根据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支承关系,判断与节点关联的两构件中何构件为节点主体,何构件为节点客体,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点主体柱为节点客体;柱支承梁,柱为节点主体梁为节点客体;主梁支承次梁,主梁为节点主体次梁为节点客体;梁支承板,梁为节点主体板为节点客体。 5、关于节点主体构件: 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客体构件;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节点混凝土标号与主体构件混凝土标号相同。 6、关于节点客体构件: 节点不属于客体构件,节点客体
9、构件的钢筋根据其与节点主体的关联强度来决定;节点客体构件在节点内的锚固构造与本体构造以节点边缘分界。,构造原理提示三:节点外形与相应连接方式 7、根据节点外形特点:分为宽主体节点、宽客体节点、等宽度节点、单侧同面节点。节点客体构件纵筋在宽主体节点内锚固效果最好,而在宽客体节点内的锚固效果较差。 8、当为宽主体节点时,客体构件的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而箍筋通常不需要进入节点;当为宽客体节点时,客体构件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且应设置节点内附加箍筋约束节点之外的纵筋;当为等宽度节点时,客体构件纵筋锚固将与主体构件纵筋发生冲突,应将两构件外侧纵筋科学分层避免钢筋冲突;等宽度节点客体构件的纵筋锚固应遵循“高
10、可靠度”原则在主体构件纵筋内侧锚固可靠度高,走外侧应设附加箍筋配合且可靠度较低; 当为单侧同面节点时,客体构件与主体构件的同面一侧纵筋发生冲突,应采用适宜的锚固或贯通方式合理解决单侧钢筋冲突。,构造原理提示四:节点的常规与非常规配合 9、节点主体与客体的常规配合。节点主体与客体的常规配合,属于具有普遍性的构造。例如:框架梁与框架柱常规配合、连梁与剪力墙常规配合、次梁与主梁常规配合;屋面框架梁与柱顶常规配合;等等。 10、节点主体与客体的非常规配合。节点主体与客体的非常规配合,属于具有特殊性的构造或称为跨界构造。跨界节点客体的锚固构造取决于节点主体与何种构件常规配合,即按常规配合的节点客体构件的
11、锚固构造。例如,多跨框架梁与剪力墙的连接属于非常规配合,由于剪力墙常规配合的构件是连梁,所以该框架梁与剪力墙的连接锚固构造应按连梁,而不应按在框架柱中的锚固构造。,构造原理提示五:跨界节点与节点刚性 11、特殊情况:互为主体节点(如井字梁的交叉部位); 互为客体节点(如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相连);主客体条件换位节点(主要涉及支承关系不定节点);相邻但非相连节点;跨界节点(如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等等。 12、根据构件在节点相互关联的刚度,有刚性连接节点与半刚性连接节点。刚性连接节点有:基础与柱的节点、框架柱与框架梁节点、悬挑梁或板的支座节点等,刚性关联节点的要求最严;半刚性连接节点有:次梁梁端节点、板端节点等,节点客体构件钢筋在半刚性连接节点的锚固要求弱于刚性连接节点,其锚固的依据为构造要求而非受力要求。,基础梁本体构造与节点主体构造(基础支承柱节点),节点关联构造(柱与基础连接),基础梁包柱侧腋,将宽关联节点转为宽主体节点图示,框架柱本体构造与节点主体构造(柱支承梁节点),框架梁本体构造,框架梁节点连接构造(框架梁与柱连接),讲座第二部分 具体解读,此部分内容见11G101原创解读与C101系列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