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点训练二 文言虚词辨析复习方略 高考文言虚词辨析题考查范围相当明确,就是考试说明规定的 18 个虚词,其中高频虚词只有一半。经过一轮复习,考生对这 18 个虚词已有了充分的掌握,但做起题来仍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用法相当灵活、复杂而多变。因此,二轮复习,就是要在语境中掌握其意义和用法,努力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
2、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其见称如此。(选自逊志斋集 ,有删改)下列句子中, “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家素贱 B其见称如此C其父独不肯 D其父见其志不可夺答案 B解析 B 项他,作主语。A、C、D 三项他的,作定语。参考译文詹鼎,字国器,是台州宁海人。他家一向贫贱,父亲在集市以卖饼为业,寄居在县里的富豪家里。富家只有吴家最为富贵,詹父就寄居在他家里,生下詹鼎。詹鼎
3、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上的儿童嬉游,只喜欢到学馆,听人读书,回到家就能说出诸生诵读的内容。吴家很喜欢他,对他的父亲说让他读书。詹鼎欣然同意,只是他的父亲不愿意,骂他说:“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 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然而詹鼎经常自己温习功课,夜里坐在饼灶下面干活,也诵读不停止。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能改变,就让他去读书。等了半年,担任留守都卫经历,改任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没有满任期,主管部门请求任命官吏。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强过任何人。 ”他就这样被人称道。精准审题题型一 复合型(2014浙江卷第 17 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4、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该题型考查四个虚词,例句一课内一课外,是常见题型。题型二 单一型(2014江苏卷第 7 题)下列“其 ”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该题型只考一个虚词,选句皆出于所给文段。题型三 填空型 (2014广东卷第 6 题)填入下列句子 “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 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伟即变前狱,至 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 以讽
5、谏A且 则 所 B以 于 因C且 则 因 D以 于 所该题型是 2014 年高考卷中的最新题型,为广东、湖南两省所采用,能考查考生的语感能力。无论哪种题型,题干的关键词(或要求) 是加点词的“意义 ”和“用法” 。 “意义”指虚词的词汇意义(有时没有)和语法意义, “用法”指词性或活用。高考的考查重点是 “用法” 。规范答题思维流程 基本方法 代入筛选、检验法答题示例结合原文,分析语意和句子结构联想知识积累,判断其意义、用法代入、比较例句的意义和用法,准确判断(2013山东卷第 10 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
6、rror!答案 D剖析 D 项都是副词,都可翻译为 “竟然” 。我们首先还词入句,每个选项的上句回归阅读材料,下句联系所学过的课文。A 项一为副词“于是,就 ”,一为介词“趁机” 。B 项都是介词,一为“在” ,一为“比” 。C 项都是连词,一表顺承,一表转折。当含义初步理解后,可以采用代入法验证一下,看看句子是否通顺,若通顺就可以确定了。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何宗彦,字君美。其父由金溪客随州,遂家焉。宗彦举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累官詹事。四十二年,迁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宗彦清修有执。摄尚书事六年,遇事侃侃敷奏,时望甚隆。其年十二月,会推阁臣,廷臣多
7、首宗彦,独吏科给事中张延登不署名,遂不获与。宗彦旋乞假去。御史薛敷政、萧毅中、左光斗、李徵仪、倪应春、彭际遇、张新诏等交章惜之,而延登同官亓诗教、薛凤翔又屡疏纠驳。其时齐党势盛,非同类率排去之。宗彦无所附丽,故终不安其位。(选自明史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考生答案 B问题诊断 对虚词在句中的意义、用法判断不准,缺乏语法意识。剖析矫正B 项两个“其”的用法还是较容易判断的。第一个 “其”字后面是“年” ,这个“其”字肯定是修饰“年”的;而第二个“其”后面是“若是”
8、,可以排除这个“其”肯定不是修饰用的。A 项两个“焉” ,都用在“家”(活用)、 “兴”两个不及物动词之后,自然是作兼词。正确答案答案 A参考译文何宗彦,字君美。他的父亲从金溪客居随州,于是安家在这里。何宗彦考中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多次升官至詹事。四十二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代理吏部事务。何宗彦操行洁美而且有主张。代理尚书事务六年,遇事从容陈奏,在当时声望很高。这年十二月,集体推选内阁大臣,朝中大臣多首推何宗彦,只有吏科给事中张延登不署名,于是没有被推选上。何宗彦不久请假离去。御史薛敷政、萧毅中、左光斗、李徵仪、倪应春、彭际遇、张新诏等交互上书为何宗彦未入阁表示惋惜,而张延登同僚亓诗教、薛凤翔又多
9、次上书反驳。那时齐党势力强大,不是他们一伙的人都被排斥离去。何宗彦没有依附什么派别,所以最终不能安坐他的职位。1结合句子语法结构来判断词性很多考生对虚词的词性判断很头疼,同样是“因为”的意思,为何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同样是“之” ,为什么有时作助词、代词,有时又作动词;“与”同样解释为“和”“跟” “同” ,为什么有时说它是介词,有时又说它是连词。产生这些困扰的关键在于我们对虚词词类区分比较模糊,不能准确地判定词性。对于虚词,某种程度上说,了解它的词性用法比了解它的词义更重要。判定虚词词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立足语句,根据句子提供的语境来推断虚词的词性。我们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落
10、霞与孤鹜齐飞。相如闻,不肯与会。都是“与” ,但所处句子的位置不同。“与”在“落霞”和“孤鹜”两个名词中间,明显是两个并列的成分。据此判定它应该是连词。“与”在能愿动词“不肯”和动词“会”之间,可以有两种猜测:一是作动词, “参与”的意思, “与会”这个词也能说得通;一是作介词, “同” “跟”的意思,后面省略代词“之” ,代廉颇。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它应该是介词,解释为“同” “跟” 。2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及用法对于虚词用法的判断,不仅仅是知晓词性,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法作用上。 “而”作为连词,可以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因果、修饰关系。我们判定时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看连接的前后
11、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不同的语法关系确定了虚词的不同语法作用。侣鱼虾而友麋鹿。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赂秦而力亏。吾尝跂而望矣。“侣鱼虾”与“友麋鹿”是两个并列的成分,颠倒次序也不会影响句意,故可以确定这里的“而”表并列关系,译为“又” “并” 。“博学”是对君子的要求, “日参省乎己”是在博学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所以这里的“而”表递进关系。先“缚”广武君,然后把他送到戏下,两个动作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而”表承接关系。周围都已“无所见” ,照理可以回去了,但“犹不欲归” ,转折关系非常清晰, “而”表转折。六国“力亏”的原因在于“赂秦” , “而”
12、表因果关系。“跂”这个动作是对“望”的进一步详细的描绘,并且有主次关系, “望”是主要动作, “跂”是修饰动作,所以“而”表修饰。在对“而”作为连词表达不同关系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虚词的用法与词义,是语境赋予的;脱离了语境,那虚词就失去了实在的意义了。这也是虚词与实词的不同之处。谈到这里,我们再把考试说明中关于虚词的要求拿出来看看:“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大家就明白这句话中“文中”的含义了。对于虚词题的解答,必须要联系文段,结合语境,立足句子的语法结构。只要能牢牢抓住语境,再做细致的分析与推敲,相信大家是能准确地判断出虚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的。阅读下面的文言
13、文,完成文后题目。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众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 ”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也,愿教之。 ”钦曰:“惟不杀人,祸可解。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 ”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 ”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
14、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 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B解析 A 项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表修饰。B 项都是连词,因为。C 项动词,作为/表被动。 D 项代词,他/语气词,表揣测语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B解析 A 项表承接,于是/副词,竟然。B 项均为代词,第一人称,我。
15、C 项动词,担任/介词,替。D 项连词,表修饰 /表承接。参考译文弘治改元的时候,由阁臣推荐,起用(贺钦) 为陕西右参议。任命书到来,他母亲恰好病故,于是上书恳请辞职。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搜刮辽东大地,辽东百姓受到震动害怕,于是思谋作乱。义州因为守臣贪婪残暴,(借机) 先行发动叛乱,聚众抢劫掠夺,互相告诫说:“不要惊动了贺先生。 ”贺钦听到这个消息后,前往告诉他们说:“你们是我的同乡人,今天不幸走到这一步,但我暗自替你们担忧,守城军队不久就会到来,怎么办?”大家开始气势汹汹,到这时知道后悔了,跪拜一圈并流泪呼喊:“你就是我们的父母,愿意听你指教。”贺钦说:“只要不杀人,祸患就可以解除。地方官吏激
16、起变乱,可是百姓是无辜的,能停止杀掠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安分守法的百姓。安分守法的老百姓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不久,有报告说守城的军队果然到了,大家又叫喊起来:“贺先生没有欺骗我们。 ”环绕跪在贺钦的里门旁。贺钦说:“我知道一定会是这样的。城中骚乱到这种程度,守城军队怎么会有不发兵的道理?军队虽然到了,你们没有杀人,自然会宽恕你们的,不用怕。 ”大家散去,骚乱于是平息。这时又有边关将领用欺诈的方式诱杀俘虏当作阵前斩获,上司查验这件事却没有得到实情,这个边将一见到贺钦就马上惭愧地伏在地上说:“别人可以欺骗,我怎么敢欺骗贺先生呢?”(可见)贺钦极高极诚的品行使人受到的影响竟达到这样的程度。阅读下面的
17、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翱至零口 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 ,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选自李翱截冠雄鸡志)注 零口:地名。营群:寻其群体。3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B见粟而长鸣C众鸡闻而曹奔于粟D曳而逐出之答案 D解析 D 项表并列关系。其他
18、三项均表承接关系。参考译文翱(作者本人) 来到零口( 地名) 的北部,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啄食有的饮水,且对人很亲近。我很喜欢它们,于是掏出粟米丢到地上并呼唤它们。有一只公鸡,被人切断了它的鸡冠,( 它) 样子像在寻找同伴,看见我就先走过来,看见粟米便长声鸣叫,就像是叫所有的鸡(来 )。所有的鸡听到声音成群跑到有粟米的地方。来到以后,却都讨厌被切了鸡冠的公鸡并攻击它,(众鸡) 拖拽(它) 驱赶(它 )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天将要黑了,二十一只鸡一起在堂前的木柱子上栖息。切断了鸡冠的公鸡也来到这里,就像依恋伴侣一样,准备登上木柱子休息,它仰头望着它们,回头看着它们,并且小声啼叫,然后大声啼叫,再伸着脖子发出“喔咿”的声音,它的声音很悲哀,后来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