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 孟子中提到表示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也应关爱别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要关心别人的孩子的句子是: , 。2 孟子中指出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的句子是: , 。3 论语中表示爱热爱学习不以向别人为耻的句子是: 。4 老子中指福与祸相互依存的句子是: , 。5 老子中比喻做事从头做起的句子是: , 。【答案】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错成语勤温习1张军广泛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
2、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人事改革方案的初稿。(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此句把成语的意思解释为“不容易”,属语义内涵不明的望文生义。)2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是抓住一些明星的一点轶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健活泼,此处用于写作,对象错配。)3近日,一名 27 岁中国游客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拱门国家公园游玩时,逞一时匹夫之勇私自攀爬 60 英尺高的红砂岩结构拱石,不慎跌落造成重伤。 (“ 匹夫之勇”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此句没有“智谋”和“ 勇气” 之分。)4 2013 年 10 月底,天津、沈阳、福州等 18 个城市将加入全
3、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加上之前加入的 17 个城市,全国将共有 35 个城市的一卡通实现互联,但美中不足的是其中不包括北京。(“美中不足”大体很好,但还有缺点,“美中不足”应该是“美中”的 “不足”,北京不属于 “美中”。)5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地时间 27 日上午在纽约市内召开记者会时依旧口不择言,无视历史和事实,声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不会妥协 ”。(“ 口不择言”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不假思索随随便便,此句中没有“情急” ,对象错配。)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寂寞经典素材:寂寞中坚守你的高贵。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
4、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工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莱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府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不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
5、。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时新素材:王海明,北大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自 2001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新伦理学一书,迅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声名鹊起。“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一种现象,王海明先生的处境还不仅于此,在墙内不香也就罢了,简直是有人还要把他搞臭。似乎某人在墙外越香,在墙内的处境就越遭,就越要夹着尾巴做人。我们权且把此类现象称之为“王海明现象”。王先生是孤独的。在北大的哲学论坛上,他受到近乎变态的嘲弄;连续多年申请教授职称的努力一再受挫。古
6、往今来,先知先觉者都是孤独的。就因为是先知,就必然的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王先生说自己是为伦理学而活的,他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来书写伦理学这部大书的,他要使伦理学重新获得尊严。并且,他跟学生说过,他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就为了写好这一本书。今天太缺乏也太需要这种具有“一辈子写好一本书”精神的人了。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啊!清词丽句背一点1寂寞不是孤独,它是指没有喧闹,没有同伴,独自一人,或是形影相吊。这没有什么不好,它是一种意境,一种享受。 2寂寞来时,独守窗前,看幽花随风摇曳 ,望行人步履匆匆, 心儿早已越过了万水千山,飞向梦中的家园。浓浓乡愁,缕缕思念,尽在不言中。孤独来时,撑一把花伞,漫步
7、于细雨黄昏。依稀的远山菁菁萋萋,透明的细雨点点滴滴,如诗似曲,轻抚心弦,采撷记忆,任清纯的心灵诉说往日的旖旎。孤独来时,驻足夜晚街头,看星光璀璨,灯火明灭。父母的慈爱,朋友的真诚,老师的鼓励和那浅唱低吟的旧日情愫充盈心域,顿觉是份难得的意境。 3品味寂寞,感受寂寞。真正的寂寞,是最深沉的情感在心海中的喧嚣和骚动,是灵魂的悸动和生活长期积淀的焦灼,这种孤独只有用心灵才能真正的体会,文字是不能传达的。4寂寞是一种心境:淡雅而不失魅力,沉着而蕴含哲理。因为孤独,心灵的尘埃会得到彻底的洗涤和洁净;因为孤独,更铸造了性格的沉稳,感情的深沉;因为孤独,世俗的心便远离尘埃。享受孤独,实际上就是在享受生命。
8、5有人说品味寂寞是一种美的享受,我却说品味寂寞是一种心碎;有人还说寂寞的美是真正的美,我却说寂寞的美让人落泪。技能再提高一、考点综述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为命题者青睐
9、,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应特别注意: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
10、“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
11、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二、应试技巧指南1多义实词古汉语以多义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一般来说,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备考过程中,一要掌握一个词最常见的几个义项,建立这个词的词义系统,全面了解其意义,并把握好其意义的运用环境。二要因文定义,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其意义。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含义。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
12、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联系。2古今异义词从大范围看,古汉语中存在而现代汉语仍保留的词语都可以看做是古今同形词。其中既包括单音节词,如“书” ;也包括双音节词,如“ 成立”。这里重点谈双音节实词。在双音节实词中,有古今词形相同、意思相同的,如“伶仃”“ 慷慨”“迤逦”,这部分实词少,不是考试重点。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古今同形异义词。有的词形古今一样,但意义或感情色彩等不同。如“走狗” ,古义指奔走效劳的人,是中性词;今义指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是贬义词。“成立” ,古义指长大成人;今义指有所成就或建立组织、机构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有时两个
13、单音节词语恰好在相邻的位置,看起来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语相同,实际上,这些词语形同实异,按照句子结构,它们要拆成两个词。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救国”(指南录后序),“行”“ 为”相邻,貌似现代汉语的“行为” ,其实,“行 ”是“ 出行”“行动”,“ 为”是 “是”。再如“妻子”“地方”“ 可以”“因为”“祖父”“不行”“ 突出”“前进”“不过 ”“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1 )古今词义差异有六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2 )古今同形异义词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尤其碰到与现代同形的双音节词时,应格外留心。少数是与今天相同的,多数情况下是与
14、今天不同的,即现代是一个词,而古代是两个词,须拆开翻译。3活用实词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名词活用: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2 )动词活用: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3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如
15、:“六王毕,四海一 ”中的“一” ,就是“统一”的意思。4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意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这就是偏义复词。在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须根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5通假字通假字有两个特点:(1)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看不出相通了),(2 )字形相似。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根据通假特点考虑它是否通假。高考不仅考查 120 个常见实词,还考查许多陌生、疑难的实词的含义,以及常见实词的不常用含义。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
16、者要紧密结合。推断有方法技巧,掌握主要推断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基础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9 分)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
17、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
18、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拜训谒者 拜:授予官职 B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 原:推究,考察 C更用驴辇 更:复,再 D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内:接纳(2
19、)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
20、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B邓训心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C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D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人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5
21、 分)(2 )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5 分)【答案】(1 ) C (2 ) D(3 ) C(4 )(1 )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2 )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等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
22、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语境分析推断。本题A 项,代入原文,可判断出解释正确;B 项由课文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推知其解释正确;C 项从文章内容看,上文是说开河伤民伤财,于是邓训向朝廷进谏,改变了运输方法,因此“复,再”的意思代入原文不通顺,由此可判断出其错误;D 项由鸿门宴中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可推断出解释正确。(2 )试题分析:本题可概括上下文推断出句子含义是,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
23、,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根据文意可正确断句。【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这类题目可以通过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等方法作为断句的依据来正确解答。本题可根据文意断句,也可根据找标志性词语断句。如“言”“曰”可作为断句的标志
24、,“由是”“我曹”“汉家”“妻子”“父母”常用词汇,“邓使君”人名,“湟中”地名,“唯”固定结构,依据这些信息也可正确断句。【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25、。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本题 C 项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是“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由此可知选项所说“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是曲解文意。(4 )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1)“因 ”,趁着;“以”,用;“怀”,安抚;“庶”,希望;(2 ) “厚于马氏”,状语后置句,应译为和马氏交情深;“为所”,表被动;“及宪诛”被动句;“离”,遭受。【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26、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因”“以”“庶”“怀”“离
27、”的相关意项虽然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但说法不同,应当替换;“训”是人名,当补出全名;“厚于马氏”状语后置,“为诸窦所亲”“及宪诛”被动句,应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语序。 【参考译文】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官员大司徒邓禹第六子。邓训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不喜欢文学,邓禹常常责怪他。汉显宗即位,最初把他任命为郎中。邓训喜欢施恩于人,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永平年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建初三年,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此事。邓训经过考
28、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肃宗。肃宗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停下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谋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二三千骑兵,都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加以保护阻碍,使双方不能交战。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
29、行动。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的园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于是邓训收养了几百个勇敢的年轻人,把他们作为随从。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急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病重的人,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
30、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八百余户族人,从塞外来投降。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率兵镇守武威,窦宪认为邓训通晓对付羌胡人的方针策,上朝请求派邓训与他同行。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很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永元四年冬,邓训因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几千人。羌人习俗: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于是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当有人生病,就在邓
31、训祠位前祈祷求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9 分)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衮,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 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且夫杀一不义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
32、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 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吕温以为孔明承桓、灵之后,不可强民以思汉,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选自苏轼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却:后退B得逞其奸 逞: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