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宁县地域分异报告目 录指导老 师: 蔡广鹏 老师作 者: 李正松目 录第一 部分 威宁 县概述 .4一, 区域自然 地理概况 .4二 , 草 海 威 宁 的 名 片 4三 , 经 济 状 况 5四, 文化 .5第二 部分 各自 然要素分 异 .6一, 地形地貌 .6二, 地质构造 .9四, 土壤 14五, 植被 .16第三 部分 威宁 县地域分 异 19一、 区域分异 的原则和 依据 19二、 威宁县区 域分异 20威宁政区图第一部分 威宁县概述一 ,区 域自 然地 理概 况威宁地 处贵州西 部高原 , 西 、 南 、 北三面 与云南省 的宣威 、 会泽 、 鲁甸 、 昭通 、 彝良县 交界
2、 , 东北与赫章县 、东南与 水城县接 壤。东西 长 116公里, 南北宽 105公里, 总面积 6295平方公 里,约占 全省总面积的 2.7 。 境内居 住着 21个名族 , 三个未 定名族 , 共 883232人 , 其中汉 族占 75.23 , 少数名 族占 24.26 , 未定名 族占 0.51 。 全县设 13个区 , 1个区级 镇 , 99个乡 , 16个乡级 镇 , 3个乡级 办事处 , 10个街道居民 委员会, 108个街道 居民组, 611个居民 委员会, 3780个村民 组。全县属 亚热带气 候 , 平均海 拔 2300米左右 , 县城中 心为 2237.5米 , 海拔最
3、 高点为 2879.6米 , 最低点为 1234米。平均气温为 10-12摄氏度之间,一月平均气温为 1.7摄氏度, 7月平均气温为 17.6摄氏度,极端最 高气温为 36.1摄氏度 , 极端最 低气温为 零下 19.6摄氏度 。 平均年 将数量为 9毫米 , 无霜期 208天 ,日照时 数为 1801小时。 全县气候 冬春易旱 ,夏秋多 雨。森 林 面 积 18万 公 顷 。 有 煤 、 石 膏 、 铅 锌 、 铁 、 铜 等 矿 产 资 源 。 产 玉 米 、 马 铃 薯 、 小麦 、 水 稻 、 豆 类 、 荞 麦 、 甜 菜 。 有 火 腿 、 苹 果 、 黄 梨 、 党 参 等 特
4、产 。 工 业 以 煤 炭 、 地 毯 工 业 为 支柱 。 贵 昆 、 贵 大 铁 路 过 县 境 , 是 毕 节 地 区 唯 一 一 个 已 通 铁 路 的 县 。 名 迹 胜 地 有 石 门 坝 教 堂 、 双 霞 洞摩 岩 石 刻 、 草 海 黑 颈 鹤 保 护 区 等 。 低 纬 度 、 高 海 拔 、 高 原 台 地 的 地 理 特 征 , 使 这 里 的 光 能 资 源 和 风 力 资 源 为 贵 州 之 冠 , 威 宁 县 城也 因 年 平 均 日 照 数 为 1812小 时 , 被 气 象 学 界 命 名 为 “阳 光 城 “。 太 阳 神 的 无 私 惠 顾 , 使 动 植
5、 物 大 受其 益 , 又 因 地 处 乌 蒙 之 巅 , 山 脊 和 空 旷 地 带 无 静 风 时 刻 , 春 风 浩 荡 , 秋 风 送 爽 , 常 年 艳 阳 高 照 与 凉风 扑 面 兼 备 , 是 理 想 的 避 暑 胜 地 。 威 宁 80%以 上 地 区 海 拔 超 过 200米 , 是 贵 州 省 地 势 最 高 的 县 。 县 境 气 候 温 凉 , 适 于 马 铃 薯 、甜 菜 作 物 生 长 , 是 贵 州 马 铃 薯 良 种 基 地 和 甜 菜 生 产 基 地 。 高 原 草 场 面 积 大 , 畜 牧 业 发 达 。矿 产 资 源 主 要 有 煤 、 铁 、 铅 、
6、 锌 、 铜 、 金 、 银 、 铝 、 石 膏 、 泥 炭 、 硅 石 、 大 理 石 、 水 晶 石 、花 岗 石 等 30余 个 品 种 , 其 中 煤 炭 资 源 远 景 储 量 达 50亿 吨 。二 , 草 海 威 宁 的 名 片坐 落 在 县 城 西 郊 的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草 海 , 与 青 海 湖 、 滇 池 同 为 中 国 三 大 高 原 湖 泊 , 被 称 为“物 种 基 因 库 “、 “天 然 博 物 馆 “、 “鸟 的 王 国 “, 有 “高 原 明 珠 “的 美 誉 。 192年 10月 , 国 务 院 公 布 草海 为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7、区 , 面 积 120平 方 公 里 , 草 海 逐 渐 引 起 了 世 人 的 瞩 目 , 成 为 全 球 十 大 最 佳 湖泊 观 鸟 区 之 一 和 鸟 类 研 究 的 重 要 基 地 。 草 海 (图 1)属 长 江 水 系 , 是 金 沙 江 支流 横 江 的 上 源 湖 泊 , 是 贵 州 高 原 上 最 大的 天 然 淡 水 湖 泊 , 水 面 海 拔 高 度 2170米 ,比 泰 山 主 峰 还 高 60米 。 湿 地 与 农 田 为邻 , 湖 水 的 补 给 来 源 主 要 是 大 气 降 水 和地 下 水 , 年 补 给 水 量 80 90万 立 方 米 ,湖 区 平 均
8、水 深 2米 , 最 深 处 5米 , 湖 中遍 布 水 生 植 物 , 现 有 海 菜 花 、 芦 苇 、 蒲草 、 水 葱 、 紫 萍 、 金 鱼 藻 等 水 生 植 物 40余 种 , 因 此 得 名 “草 海 “。三 , 经 济 状 况207年 底 , 全 县 完 成 生 产 总 值 34.57亿 元 , 比 206年 增 长 14.1%; 完 成 财 政 总 收 入 3.5亿 元 ,图 1:威宁 草海同 比 增 长 18%;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6.74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26.69%; 完 成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7.5亿 元 , 同 比 增
9、 长 40%; 城 镇 居 民 可 支 配 收 入 950元 , 同 比 增 长 41.05%;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2101元 ,同 比 增 加 356元 。威 宁 既 是 贵 州 的 “屋 脊 “, 又 是 滇 东 北 走 廊 的 交 通 要 塞 , 326国 道 过 县 境 129公 里 , 102省 道 过县 境 157公 里 , 铁 路 里 程 187公 里 。 威 宁 县 物 产 资 源 种 类 繁 多 , 盛 产 玉 米 、 马 铃 薯 、 荞 麦 等 粮 食作 物 , 烤 烟 、 芸 豆 、 蘑 芋 等 经 济 作 物 和 苹 果 、 黄 梨 、 核 桃 、 板 栗 等
10、 干 鲜 水 果 ; 中 药 材 有 党 参 、 天麻 、 黄 柏 、 三 七 、 半 夏 、 杜 仲 、 厚 朴 等 。 其 中 马 铃 薯 常 年 产 量 在 15亿 公 斤 以 上 , 品 质 优 良 , 为 全国 之 冠 。 全 县 拥 有 成 片 草 场 和 草 山 草 坡 320万 亩 , 各 类 牲 畜 常 年 存 栏 达 157.2万 头 ( 匹 、 只 ) 以上 , 出 栏 7.47万 头 ( 匹 、 只 ) 以 上 , 已 成 为 我 国 南 方 最 大 的 畜 牧 业 基 地 之 一 。 是 著 名 的 “马 铃 薯之 乡 “、 “中 药 材 之 乡 “、 “畜 牧 之
11、乡 “和 “南 方 落 叶 水 果 基 地 “。四 ,文 化威宁是 一个多民 族的自治 县,在这 块神奇的 土地上, 居住着汉 、彝、回 、苗、布 依等 18个民族 。各民族相依共存,和谐相处,组成了一个 100多万人口的大家庭。彝村、回屯、苗寨星罗棋布。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苗族花山节,场景恢宏、气氛热烈。摔跤、赛马、射弩、扭扁担、荡秋千等民族竞技活动丰富多彩。彝族的大型歌舞组合阿西里西及弹月琴、唱对歌等,苗族的大型迁徒舞及芦 笙舞, 唱情歌、 吹芦笙以 及布依族 的插秧歌 ,展示出 迷人的民 族风彩。 各民族 迥异的生 活习俗、 婚丧礼仪 、图腾崇 拜、服饰 装扮以及 回族的挑
12、 花剪纸、 苗族的蜡 染编织 、 布依族的刺绣竹编等民族工艺。彝族、回族、苗 族三个主体少数民族酿就了威宁浓郁的民族风 情,有热烈奔放的彝族火把节、庄严肃穆的回族古尔邦节、欢快明朗的苗族花山节等节日活 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五彩斑斓的民 族服饰,原始古朴的民族舞蹈,独特的音律,淳厚的 风情。 彝 族 “ 撮 泰吉 ” ( 图 2) : 是一 种古 老的 戏剧形态,被称为 “ 戏剧活化石 ” 。 “ 撮泰吉 ” 为彝文译 音 , 意思为 “ 变人戏 ” , 一般在 农历正月初三到 十五演出 , 以驱邪 祟 、 迎吉祥 、 祈丰收 。第二部分 各自然要素分异一,地形地貌威宁县 地处贵州 高原
13、强烈 的地壳变 动带,地 面由西向 东呈大面 积倾斜上 升,为最 大的黔西 高原山地 。县境内四周地壳表层多为断裂。啥也眼分布广泛、抗腐蚀力弱,河流下切冲刷强烈,造成四周多成沟壑峡谷地形的高山河谷,中部断层褶皱规模小,为地壳显著抬升的高原台地,台地上小地形起伏平缓,有 宽阔的的岩溶缓邱和丘陵洼地。地壳的几度间歇变动和地质构造褶皱断裂排列的限制,使山脉与河流的 发展顺 应地势及 地质构造 。县进内 形成中部 高、四周 底、切割 深山峦重 叠、河谷 交错、地 势陡峭、 地形起伏 大,且破 碎类型的 大地貌。 其主要 山脉:威 宁地处云 贵高原的乌们山系。山脉纵观全境,其主要走向是:西脉自昭通凉风台
14、起,经麻喔山南申至龙头山以北主 峰。1、 低中 山区地中山 坡地貌 , 分布在 东部的龙 场 、 河块和 可渡河北 岸的部分 村以及西 部的田坝 、 玉龙等 乡 , 牛栏江边的部 分村和云 炉 、 云贵乡 以及洛泽 河沿岸的 部分村 , 面积 6.59万亩 , 占土地 总面积的 0.7%。 海拔低 于图 2:彝族 “ 撮泰吉 ”1400米,相对高差大于 200米,坡度 2535度。气候温和,热量充足,但降雨量较少以四周大河(可渡河、牛 栏江、洛 泽河、二 塘河)高 山谷底为 主体,分 布于全县 66个乡沿 河岸的 247个村, 面积为 16.34万亩, 占土地总 面积的 12.3%。海拔 高度
15、在 14001900米之间 ,相对高 差大于 200米。图 3:威宁地貌类型图(摘摄于威宁县综合农业区划 ) ,中 中山坡地 主要 分布在可 渡河、牛 栏江和洛 泽河沿岸 的 9个乡 ,次为各 水系沿岸 边缘的 45个乡(镇)的部分村。面积为 110.5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 11.7%。海拔在 14001900米之间,相对高差大于 200米。热量充足,无霜期长,西南部雨量较东部少 。 ( 2)中中山丘陵 分布在云贵乡检角村。面积 0.3万亩 , 占土地 总面积的 0.04%, 海拔 14001900米 , 相对高 差 20200米 。 地形起 伏平缓 、 切割浅 ,水土流 失较轻, 气候温和
16、、雨量充 沛。 ,中中 山平地分 布于东南 二塘河流 域的炉山 、结里、 新合、东 方乡(镇 ) ,北部 的田坝、 中河、后河、出水乡的部分村。面积 5.4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0.56%。海拔 14001900米之间,相对高差小 于20米。地势较平缓,土地较肥沃,生产性能好。地处河流两岸,易受冲刷和砂淤,热量充足,但雨量偏少,植 被覆盖差 。 3、 高中 山区位于县 进内的高 原面和四 周高山山 脊 。 面积 821.32万亩 , 占地总 面积的百 分八十七 。 海拔高 于 1900米,相 对高差小 于 20米到大 于 200米以上 。 ,高中山坡地 地貌面积宽,分布广,是全县的主要地貌
17、类型。总面积为 652.0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69.1%。海拔高 于 1900米,相对 高差大于 200米,中部 地形起伏 较缓靠近 四周边缘 地带河流 冲刷强列,地形起伏大,山大陡坡,坡地多,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除木槽梁子、麻喔山和龙头山一 带较高 寒外,其 余地区温 凉湿润。 , 高中山丘陵 分布在 说普 、 狗街 、 嵩山 、 发地等 15个乡 , 次为龙 街等 22个乡的 部分村 。 面 积89.31万亩 , 占地总 面积 9.46%。 海拔高 于 1900米 , 相对高 差 20200米 。 地形起 伏平缓 , 切割浅 , 平地和缓坡 较多,水 土流失轻 ,除少数 地区温凉
18、外,绝大 部分地区 温凉湿润 ,热量差 ,无霜期 短。 高中 山平地 分布在迤那、牛棚、小海等 20个乡,还零星分布于果化等 1个乡的部分村。面积 79.97万亩 , 占土地 总面积大 的 8.44%。 海拔高 于 1900米 , 相对高 差小于 20米 。 气温温 凉湿润 , 热量不足。 地势较平 缓,水土 流失较轻 。图 4: 威宁地 形图 ( 百度卫 星地图截 图拼图 )二 ,地 质构 造威宁县 地处黔桂 台向斜之 次级构造 单位 、 滇东坳 陷东缘 、 黔西山 字型构造 之左翼 , 威宁弧 形构造即 在威宁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全面,岩浆岩简单。以火山岩为主,侵入岩仅有少量的辉
19、绿岩出 露,分 部较为零 星。1、地层威宁县 沉积地层 发育较全 , 且连续 完整 。 从远古 界的震旦 系到新生 界的第四 系均有 , 沉积总 厚达万余 米 ;古生界 和三叠系 的海相地 层尤为发 育,不少 地层露头 良好,古 生物化石 丰富多彩 。 震旦系以海相地层为主,仅出露上统的灯影组。分布在黑石头区银厂乡的牛栏江一带,岩性均为浅灰、灰白色 条带状 硅质白云 岩,有时 夹磷块岩 一至数层 ,富含古 孢子等化 石,出露 厚度 22-48米。图 5:贵州地质图 寒武系境内仅 出露下寒 武系统的 沧浪铺及 筇竹寺组 ,为杨子 型相的沉 积。出露 在黑石头 区银厂乡 的牛栏江 畔。 .筇竹寺
20、组, .沧浪铺 组, .乌龙箐 段 泥盆系主要出 露于牛棚 、中水、 龙街区及 黑石头区 的银厂乡 附近,属 独山型地 层沉积。 .泥盆系 下统:丹 林群、舒 家坪组 .泥盆系 中统:邦 寨组,独 山组 .泥盆系 上统 石炭系出露齐 全 , 连续完 整 , 分布广 泛 。 主要分 布在草海 镇 、 金钟 、 盐仓 、 小海 、 观风海 、 牛棚 、 中水 、 龙街 、大街等 区。 .石炭系 下统 岩关组 、大塘组 、摆佐组 .石炭系 中统黄龙 群 滑板组 、达拉组 .石炭系 上统 马平组 .二叠系 石炭系 过渡层 二叠系以陆相沉积为主。出露较全,分布较广,为主要的含煤层系。出露在二塘、金钟、龙
21、场、羊街、盐仓、 黑石头 、牛棚、 观风海、 中水、龙 街等区。 .二叠系 下统 梁山组 、栖霞组 、茅口组 .二叠系 上统 峨眉山 玄武岩组 、宣威组 、龙潭组 、长兴组 三叠系属海陆交替相沉积。在威宁出露的较连续完整。主要分布在香炉山 结里、夸都 龙场、忿河 小米、羊街 大街以 及中水等 地。 .三叠系 下统 飞仙关 组、永宁 镇组 .三叠系 中统关岭 组 .三叠系 上统 侏罗系为海陆 交互相沉 积地层, 主要出露 在小米、 夸都、辅 处等地, 仅见中下 统地层。 .侏罗系 下统 龙头山 群 .侏罗系 中统 郎岱群 第三系以中水 为代表 。 下部为 灰白色粘 土岩 ; 中部为 褐煤 ; 上
22、部为 嫩黄色 、 紫红色 泥岩 , 未见顶 , 夹少量 砾岩 ,总厚大 于 50米。 第四系 上更新 统、中更 新统、下 更新统、 全新统。以草海 为代表, 属长江水 系乌江流 域沉积。构 造威宁为黔西山字型构造左翼,是威宁弧形构造的主体。草海地区为弧形构造之砥柱,东来西北向构造以其为转折点,往西侧改变呈南西向。草海地区为全县的构造中心地带,构造线以此为中心向县四周辐射。具体情况 如下表 :构造名称 分布 性质 大小 核心 两翼东西走 向构造 及夸都 向斜 夸都地 区 近似于 东西走 向的短 轴向斜 长 约 18公里 ,宽约 6公里 侏罗系 中统郎 岱群地 层 侏罗系 的龙头 山群及 三叠系
23、诸地层西北走 向构造 及威水 背斜 山王庙 -金钟 -威宁 -城关 -草海 黔西山 字型构 造左翼 的主体 境内长 约 60公里 石炭系 的大塘 组,摆 佐组 石炭系 的中, 上统及 二叠系 的地层 组节理 节理向斜 为金钟 -结里和结里向 斜组成 长 约 4公里 ,宽约 20公里 下二叠 统的飞 仙关组 及上二 叠统的 宣威群 下二叠 统和石 炭系各 地层构造名称 分布 性质 大小 核心 两翼辅处向 斜 横跨威 宁,赫 章两县 为等轴 圆形向 斜 面积 约 400平方公里 侏罗系 中统郎 岱群 三叠系 ,二叠 系石炭 系等地层三道河 向斜 出露于 小海区 ,呈东西 走向 长 约 20公里 ,
24、宽约 7公里 三叠系 上统 二叠系 石炭系西北走 向的云 贵桥背 斜 威宁北 西与云 南交界三 ,气 候气 象威宁海拔高,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特色,南部和西部少部分河谷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交替影响 ,常为阴冷和干燥天气相间。乌蒙山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造成东北半部以阴寒天气为主,西南半部以晴暖天气为主。夏季,受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影响而湿润多雨,气候和日照等要素在水平上区域平缓。中部从西北到东南为牛栏江、洛泽和、二塘 河、可渡河的分水岭地带,对令空气起屏障作用,使云贵准静止锋在中部摆动,导致气候的水平差异为 全省最大,有 “ 隔山不同天 ” ,
25、 “ 十里不同天 ” 之称。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良、年较差小、冬长无夏、 春秋相连 、雨热同 季、冬春 干旱、夏 秋潮湿、 无霜期短 。 气候条件 差异 1.梁山类型 : 年均 温 6.410.3 , 年总积 温 2335-3800 , 10 积 温 926-2200 , 年降水 量 900-1260mm,无霜期 160-200天 。 常年气 候冷凉湿 润 , 冬长无 夏 , 秋冬春 三季约一 半时间在 雾中 , 是省内 著名的高寒山区 。耕作制 度一年一 熟。2半梁山型 : 年均温 1012 , 年总积 温 3650-4400 , 10 积温 2100-3030 , 无霜期 180-2
26、10天 。耕作制 度一年一 熟,但玉 米、马铃 薯或玉米 、大豆、 云豆间作 可获高产 。3.梁 山 类 型 : 年 均温 11.616 , 年 总积 温 4240-5840 , 10 积 温 2800-4350 , 无 霜期 160-200天,年 降水量 700-1120mm。四季 如春,气 候温和, 是县内热 量最充足 的地带。 产玉米、 水稻、烤 烟 、油菜、 小麦,一 般可实行 玉米和玉 米、薯类 、豆类以 及水稻、 蚕豆两熟 制。图 6: 威宁年 均温图 ( 摘摄与 威宁县 综合农业 区划 )图 7: (摘摄 与威宁 县综合农 业区划 )图 8: (摘摄 与威宁 县综合农 业区划 )
27、四 ,土 壤全县土壤 总概况 :全县土 壤共九个 土类 、 18个亚类 、 44个土属 、 141个土种 , 土壤总 的有效面 积 874.15万亩 、 占土壤总面积的 92.6%。自然土面积: 540.20万亩、占总有效面积的 61.8%;旱作土面积: 329.69万亩、占总有效面 积的 37.7%;水稻 土面积: 4.26万亩、 占总有效 面积的 0.5%。土壤类型 : 1、草 甸土 :分布于海拔 2700米以上的高中山顶及平缓山脊,有效面积为 11.65万亩,占自然土壤面积的 2.2%,为土 壤总有效 面积的 1.3%,发育 草甸土的 母质为砂 页岩、玄 武岩和石 灰岩的风 化物。2、
28、棕壤 :分布于海拔 2400 2700米的高中山地带的缓坡和半坡地区,有效面积 68.21万亩,占土壤总有 效面积的 7.8%。成土 母质分别 由砂页岩 、玄武岩 和石灰岩 、白云岩 发育形成 的硅铝质 山地棕壤 。3、黄 棕壤 :分布于海拔 1900 2400米的范围内,可分为山地黄棕壤和粗骨黄棕壤,由砂岩、玄武岩、石 灰岩发育 形成。 4、 黄壤 : 分布于 海拔 1900米以下 的中山河 谷地区 , 划分为 黄壤及粗 骨黄壤亚 类 , 由砂岩 、 砂页岩 、石灰岩及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五、石灰土:分布于低矮的山丘河谷地区,由石灰岩、白云岩及不 纯灰岩的风化物发育而成。六、紫色土:分布
29、于中山河谷段,由三叠系及第三系的紫色砂页岩和浅红色 砾岩风 化物发育 而成 。 七 、 沼泽土 : 分布于 封闭的河 谷 、 洼地 , 由第四 纪湖沼沉 积物或石 灰岩发育 形成 。其次, 威宁县还 分布有潮 土和水稻 土。 土壤分区 :1、中部高中山,黄棕壤、棕壤、草甸土和沼泽土农林牧结合区: 、县境内中部高原面(包括草海镇 、 小海 、 盐仓 、 金钟等 ) 是黄壤 的主要分 布区 , 、 草甸土 分布于海 拔 2700米以上 的山顶山 脊 , 沼泽土分布 于海拔 2200米左右 的草海周 围排水不 良的低洼 地带 。 、 灰泡黄 泥土 、 赤黄灰 泡土灰泡 粘土瘦改肥小区 ,该区海 拔在
30、 1900 2600米之间 ,分布于 山丘谷地 、山地缓 坡地带, 即小海、 羊街一带 。 、 灰泡裸 子石土 、 石沙灰 泡土粗灰 泡沙泥土 农牧小区 , 该区在 海拔 2200- 2600米的凉 山半凉山 区 ,即清水 、水塘、 果化等地 。图 9:威宁土壤分布图 (摘摄 与威宁 县综合农 业区划 )2、四周 中山、紫 色土、水 稻土、黄 壤、石灰 土及水稻 土农林土 区。一 、 、渗育 大泥田、 潴育黄泥 田 。潴育沼 泥田水稻 小区 , 分布于 海拔 1400 2000米的中 山缓坡去 , 该区有 炉山 、 结里 、 出水 、 后河 、 麻炸等乡镇。二 、 、黄沙泥土灰黄沙土及紫砂泥土
31、瘦改肥小区,分布于海拔 1400 2000米的中山坡地,该区有 兔街 、羊 街、 黑泥 等乡 镇。 三 、 、 硅质 、铁 质、 铁铝 质黄 壤及 中性 紫沙 泥土 用材 林小 区, 分布 于海 拔1300 2000米的中 山坡地, 该区集中 于得磨、 金斗、石 门等地区 。四 、 、酸性 紫红泥土 、中性紫 沙泥土 、黄色石 灰土及铁 铝质黄壤 杂林小区 ,分布于 海拔 1300 2000米的中 山坡地, 该区集中 于云贵、 兔街 、 小米等地 。 五 、 黄色石 灰土 、 铁质和 铝质粗骨 黄壤牧业 小区 , 分布于 1300 2000米的中 山地带 , 集中于 玉龙、海 拉、斗古 等地区
32、。 六、石质 山难用地 小区,分 布于海拔 1500 2000米中山 坡地和高 山坡地。 七 、黄沙土 、白沙土 和雪沙土 退耕还林 小区,该 区有梅花 、龙场、 云贵、田 坝的部分 地区。五 , 植 被1, 植被主要 特征 . 种子( 森林)植 物区系组 成丰富, 温带分布 种多。 .水生植 物种类丰 富。 .受人为 活动干扰 破坏,现 存植被次 生性强, 结构简单 。 .草海植 被的演替 动态。 .旱地农 田植被广 布,面积 较大。2, 主要植被 类型根据保护区现状植被的生态外貌、组成种类、群落结构等差异,按照中国植被 、 贵州植被和贵州森林 有关植 被的划分 原则,将 保护区植 被划分为
33、 6个植被 型组 22个群系 ,各类型 分述如下 :( 1) 针叶林 云南松林云南松 林是草海 流域面积 最大的森 林类型 。 主要分 布于草海 的东面和 西面 , 常成纯 林 , 目前多 为中幼林 。总覆盖 度 60 85,群 落高 4 14m不等。 西部大桥 至石口子 的云南松 林,由于 挖根伐薪 和过度放 牧 ,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甚少。东部的云南松林,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较齐备,森林的水土保持能 力较强 , 。由于人为活动的严重干扰,在胡叶林徐家梁子一带地势较为平缓的村寨附近分布的云南松林其树种组成 简单,层次结构单一,林下灌草植物稀少,林地几乎无枯枝落叶覆盖。该林分主要树种是云南
34、松,少有 华山松 和栎类 , 平均高 11.5cm,平均胸 径 14cm, 郁闭度 0.8, 树龄约 30年 , 75株 /亩 。 林下幼 树高在 1m,以内, 3株 /m2。灌木树种为峨眉蔷薇,偶有滇杨梅,高 1.5m,盖度 20%。在薛家屯至大凹子之间分布的云南 松林与之 相似,但 不同在于 乔木层有 两个层次 ,林下灌 木植物种 类较多, 灌木层总 盖度在 40 60%之间。分布在 雷打山海 拔 2360m一带的 云南松林 有栎类阔 叶树种混 交,在雷 打山的山 顶一带, 还有较大 比例的华山松混交,林相平均高 5.5m,林木平均胸径 8cm,郁闭度约 0.45。灌木层主要树种有马桑、白
35、栎、金丝桃、 匍地栒子 等,总盖 度 30%。草本 层以禾草 为主,有 菊类、蕨 类、龙胆 草等,盖 度约为 30%。在羊关山一带分布的云南松林中还夹杂有较大比例的云南桤木。该林分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及放牧的影 响,林 下灌木层 植物种类 较为低矮 稀少,高 度为 60 100cm,盖度 为 25%。 华山松林华山松 林在区内 呈团片状 零星分布 ,较为集 中分布的 有双包山 、马脚岩 、小屯坪 子和白家 咀一带。 在海拔 2230m的白家 咀分布的 华山松林 是人工纯 林,树龄 约有 50年,群 落平均高 20m,平均 胸径 30cm,28株 /亩,郁 闭度 0.65。分布 面积约 3.5亩。
36、 杉木林分布零星,多栽培于村寨附近或土梗,在陕桥有成林。在小扁山至黑泥塘一带栽植在农地边的杉木,由 于土面 沿坡面等 高线呈梯 状较窄 , 相当于 行距 4m、 株距 1.5m, 故杉木 成林 , 高 6m, 胸径 10cm, 郁闭度 0.3。林下种 植马铃薯 或荞麦等 。 刺柏林刺柏 ( Juniperusformosana) 生长缓 慢 , 在草海 附近多是 幼林 , 仅在阳 关山有小 面积 (约为 3亩 )成林 :平均树 高 10m, 平均胸 径为 11.5cm( 最大胸 径是 26cm) , 郁闭度 为 0.6, 密度为 130株 /亩 , 分布地 海拔 2190m。刺柏在贵州主要分布
37、在毕节、遵义、铜仁地区,生于海拔 800 1700m的石灰岩山地,多散生于山顶或山体中 上部 。 刺柏群 落高约 10m左右 , 树冠园 柱状 , 常呈灰 绿色 ; 群落结 构 、 组成简 单 ,发生着 逆行演变 。2, 阔叶林 蒙自桤木 林在孔家山水池附近有成林,高 11 12m,平均胸径 32cm,总盖度 30 90。夹有少量华山松。灌木层盖度 20 , 高 70cm, 以毛叶 蔷薇为主 , 另有贵 州金丝桃 、 小叶平 枝栒子 、 西南栒 子 、 矮生栒 子 。 在海子屯至大 桥一带的 蒙自桤木 林,混有 较多云南 松。 滇杨 (Populusyunnanensis)林种植于村寨周围。滇
38、杨非常适应草海边的气候和湿润的土壤,生长迅速,大枝扦插又能成活,同时滇杨 树较多,村民容易无偿地获得其枝条用以繁殖,因此坐落于低处的大多数村寨都种有滇杨,且多已经成林。 鹅耳枥 +化香林鹅耳枥 林 +化香林 是保护区 范围内少 有的植物 群落 , 主要分 布在石龙 村一带石 灰岩山地 岩石裸露 地或陡坡地段。较好的群落高度 3 15m,森林郁闭度 0.6 0.85,林木径级差异大,最大的林木胸径达 42cm,最小 3cm,林木 密度较大 , 85株 /亩,分 布面积约 为 3亩。在石龙村的北面石灰岩山头,生长的是灌木状的鹅耳枥群落的幼林,群落高 3 5m,平均地径 3 6cm,林木密 度大,
39、300株 /亩,盖 度 95%。在山 头中下部 土层较为 深厚,有 华山松分 布。 山杨林山杨主 要分布在 保护区的 东南面王 家院子至 中山梁子 一带海拔 2240 2300m的山体 中下部, 群落的次 生性强, 人为干扰 严重。群 落为次生 性的中幼 林,主要 组成树种上层是 山杨,高 4m,平均 胸径 2.2cm,总盖 度为 30%, 60株 /亩。次 优树种有 栎类、梨 、山矾及 荚迷类 、小檗、 滇杨梅、 十大功劳 、杜鹃( sp.)等, 高 1.5m,盖度 65%。3, 灌( 草) 丛 白栎、槲 栎灌丛本灌丛主要分布于草海附近山坡较平缓、土层较深厚的地区。这是一类森林植被遭到破坏要
40、后,次生栎 类落叶种类生长起来,但又不断被伐薪,因而形成了这类落叶的栎类灌丛,这类灌丛在全省森林遭到破坏的许多地区,都有面积不等的分布。群落的结构较简单,仅分灌木层和草本层两个层次。灌木层的覆 盖因人 为影响的 程度而异 ,一般为 20 45,高 度变化亦 较大,一 般多在 2m以下。 白栎、滇 杨梅灌丛白栎、滇杨梅灌丛是草海周边南面、东南面缓坡山头的主要植被类型,有与云南松林相嵌的情况,分布 面积。上层树种以白栎为主,其次是楠烛,偶有云南松乔木树种,平均高度 2.0m, 1丛 /m2,盖度 80%。下层树 种组成以 滇杨梅为 主, 10丛 /m2,高度 1.0m,盖度 35%,同时 还有杜鹃
41、 、荚蒾( sp.) 、石灰 花楸 、云南山楂、忍冬( sp.) 、四照花、勾耳茶等灌木树种。林间空地常见草本植物有禾草类、火绒草等。该植被类 型是云南 松林遭严 重破坏后 所退化而 成的结果 。 杜鹃花灌 丛在草海周围大约 20km2的范围内,在海拔 1800 2100m的山地中上部,有斑块状的杜鹃花灌丛零星分布。 金花小檗 、平枝栒 子以金花小檗、平枝栒子为主的常绿灌丛,是威宁地区石灰岩上的主要灌丛植被,分布较普遍,在草海岸 边的石灰岩山地上较为常见。生境中多有岩石裸露,土壤干燥瘠薄,多为黄色石灰土,有时在土层稍厚的高原 黄棕壤上 也有分布 。 栒子灌丛该灌丛是区内灌丛荒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42、主要分布在草海东北面水塘坪子经王家冲至雷打山一带的坡地山顶 。 分布地 海拔 2300 2450m, 生境为 石质山 、 土层浅 薄 , 岩石裸 露率为 40%, 坡度在 25 30 之间 ,西南坡向。主要植被树种为匍地栒子和小檗( sp.) ,其次还有小叶栒子、六月雪、金丝桃、直角荚迷、扁刺蔷薇等,平均高度 30cm,总盖度 55%。草本层植物主要有禾草类、菊类、蕨类、沿阶草、车前草、三叶草 等,盖度 约为 75%。 中华柳灌 丛该植被 类型在区 内分布少 ,仅在平 顶山一带 见分布。 滇榛灌丛分布在 海拔 2230m的白家 咀山头, 群落高 2.5m,总盖 度 90%。4, 湿草 甸 小白
43、酒草 草甸主要分布于草海边滩一些轮闲地和撩荒地上,常有牲口啃食与践踏,剩下一些不适口的草本植物,草低 约 3 5cm。小白 酒草繁殖 力强,牲 畜不爱吃 ,成了优 势种。 白花三叶 草草甸在大马 城 、 簸箕湾 等地草海 边滩 , 撒播优 良牧草白 花三叶草 , 形成以 其为主的 低草草地 , 常放牧 猪 、 牛 、羊。在 其间排水 沟中,有 草海中常 见的水生 植物。 水莎草、 灯心草草 甸分布于草海东部边滩,面积较大。这些地方原为湖水淹没,土壤湿度大,大量生长湿生草本植物。群落 高约 50 60cm,覆盖 度 50 70。 灯心草 小白酒草 草甸见于草 海边滩一 些高出水 面 20 50c
44、m的地方 。除灯心 草、小白 酒草外, 有水蓼、 稗、白花 三叶草等 。第三部分 威宁县地域分异一 、区 域分 异的 原则 和依 据 (一) 基本原则1.海拔高 度、地形 地貌、光 、热、水 的条件基 本一致;2.耕作制 度、作物 布局、矿 产资源、 畜禽种类 、林果特 产的分布 规律基本 一致;3.经济、 文化、人 口密度、 交通条件 等发展水 平及存在 问题、发 展方向及 措施相一 致;4.保持与 省、地农 业区划基 本衔接和 保持村界 的完整性 。(二) 主要依据1.海拔高 度和地形 地貌是第 一依据;2.海拔高 度 、 山系 、 河流等 天然屏障 形成的气 候类型和 一些特殊 小气候条
45、 件是划分 农业区划 类型的第 二依据;3.土地土 壤;4.社会经 济条件;5.保持村 界完整。威宁自治 县综合农 业类型区 分区主要 依据表域名 海拔 (米 ) 年总积 温 ( ) 10 积温 作物 分布 地势 地貌凉 山 绵 羊 、 牛 、 仔 猪 、 马 铃 薯 、 防 护 林类型 区 2300-28792400-3800926-2400 以玉米、马铃 薯、兰花子为 主,玉 米为辅 以高原平面为主, 高中山 、山脊为 辅半 凉 山 玉 米 、 马 铃 薯 、 云豆 、 猪 、 羊 、牛、林 果类型区 1900-24003650-43002180-3000以玉米、马铃 薯、为 主 均为高原
46、面丘陵、 盆地、中山、高中 坡谷地为主,丘陵坝子为 辅河 谷 苹 果 、 梨 、 核桃 、 粮 、 烟 、 防 护 林类型 区 1200-20004200-57002800-4350以玉米为主, 水稻为 辅 中山窄河谷为主, 切割强烈,有少量 宽河谷二 、威 宁县 区域 分异 威宁北 面龙街洛 泽河出境 处 1234米 , 南面到 可渡河处 1280米 , 向西到 牛栏江 1260米 , 东南河 到二塘河出境处 1760米。县 境内最高 海拔在大 鸦山平箐 梁子为 2879米,是 贵州平均 海拔最高 的县。这种海 拔高差悬 殊 , 及地形 地貌的复 杂因素 , 制约着 光 、 热 、 水 、
47、和生物 、 土壤等 自然条件 的分布差 异 ,而把全县划分为冷凉湿润、温凉湿润和温和湿润三种不同类型气候地带特征。及当地习惯称呼的凉山、 半凉山 、河谷三 种气候地 带,各类 型之间差 异十分明 显。把本县形 成的三个 气候带, 划分为三 个类型区 : 1 凉山绵 羊、牛、 仔猪、马 铃薯、防 护林类型 区(简称 凉山区, 区号为 “ ” ) 。2半凉 山玉米、 马铃薯、 云豆、猪 、羊、牛 、林果类 型区(简 称半凉山 区,区号 为 “ ” ) 。3河谷 苹果、梨 、核桃、 粮、烟、 防护林类 型区(简 称河谷区 ,区号为 “ ” ) 。图 1:威宁县综合农业区划 (摘摄 与威宁 县综合农 业区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