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讲话的写法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在某些场合,领导即兴讲话,不需要讲话稿;但在正式场合,为了提高讲话质量,需要事先拟写好讲话稿或讲话提纲。由于领导公务繁忙,一般需由秘书人员代拟讲话稿。所以,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是每个秘书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一、领导讲话稿的类别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 22种。(一)会议类讲话稿(14 种)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 。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 ”,主要是指这一类 。1.
2、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2.会议开幕词。3.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4.工作会议讲话稿。5.动员会议讲话稿。6.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7.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8.专题报告会的报告。9.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10.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11.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12.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13.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14.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二)宣传类讲话稿(4 种)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2.通过电视发表讲话。3.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4.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三
3、)礼仪类讲话稿(4 种)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1.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2.接见、会见讲话稿。3.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4.致辞。以上分类,主要是从讲话的场合、对象、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领导讲稿的种类,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讲话方向的角度来划分,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秘书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
4、导讲话稿” 。从讲话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总结性讲话稿、部署性讲话稿、号召性讲话稿、辅导性讲话稿、应酬性讲话稿等多种。从讲话稿的规范与否来划分,还可以分为规范性讲话稿、 (如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非规范性讲话稿(其他讲话)或正式讲话稿、非正式讲话稿等等。二、领导讲话稿的效用各种领导讲话稿应当分别产生以下效用:1.宣传真理。2.部署工作。3.提高认识。4.解放思想。5.鼓舞士气。6.申明观点。7.褒扬正气。8.抨击歪风。9.总结经验。10.传递信息。11.解疑释问。12.增进友谊。抽象地讲,领导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
5、多大,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把领导讲话稿写好,要使领导讲话稿具备产生某种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讲话稿平平淡淡,甚至文不对题、谬误百出,那就根本不会产生积极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效用。三、领导讲话稿的谋篇布局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一般来讲,领导讲话稿可分为五部分,即标题、称谓、开头、主体、结尾。其主体部分通常又具有三种结构形式:(一)板块式1.以小标题分板块。如*1979 年 3 月 30 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以 3 个小标题分 3 个板块:形势与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2.以顺序号分板块。如
6、*在 1980 年 8 月 18 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以一、二、三、四、五将全文分为五块。3.两块式。多见于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一块是上届(次)以来的工作总结,一块是以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一般每一大块中又分若干小块。4.纵深式。即前后几个板块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关系。如*1978 年 12 月 13 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四个部分明显地表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5.并列式。
7、即几个板块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只是并列关系。如*1979 年 11 月 2 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讲了三个问题: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认真选拔接班人;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这三个问题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二)自然式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如*1985 年 3 月 7 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之后,又即席作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记录整理出来的讲话分四个自然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一段提醒大家要做到“四有”,并 强调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二段 专门讲
8、理想;第三段主要讲纪律,谈理想和纪律的关系;第四段强调*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也有的讲话内容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如*1980 年 11月 20 日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所作对二野历史的回顾的谈话,基本上是按二野历史的时间顺序讲的。(三)提纲式即像列提纲那样,在一篇讲话中讲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开头有一个主题句,每个问题的篇幅都很简短。如*1949 年 3 月 13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结论中关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通篇 2700 字,讲了 12 个问题。*1981 年 3 月 27 日与解放军总政领导同志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的谈话要点,通篇 2000个字,讲了 8 个问题。陈云 1
9、985 年 9 月 23 日在中国*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通篇 2600 个字,讲了 6 个问题,共分了 46 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用一两句话讲一层意思。以上所讲的多种结构形式,用哪一种,要从五个方面考虑。第一,从讲话既定的场合、作用考虑。如果是在党代会、人代会上作报告,要用板块式。第二,从讲话既定的主题考虑。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般要用板块式;讲一般性的工作,则可以灵活掌握。第三,从讲话既定的时间、篇幅考虑。如果安排的时间长、篇幅大,可以考虑用板块式;如果要在很短时间内讲完,则可考虑用提纲式或自然式。第四,从讲话既定的对象考虑。如果是对基层干部群众讲,一般不适宜采用过于简略的提纲式而应用板块式
10、加以详尽、通俗的说明。第五,从讲话者的个人风格考虑。不同风格的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习惯于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四、领导讲话稿的观点提炼讲话的观点,就是讲话人通过讲话所表达的看法或主张。锤炼观点是起草讲话稿的关键战,又是攻坚战。锤炼出了观点,组合了观点,讲话稿的起草就完成了一大半。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观点要正确(二)观点要鲜明(三)观点要配套五、领导讲话稿的材料运用讲话稿中常用的材料,大体上有三类:(一)依据类材料。就是发表这一讲话、阐述这一观点的依据。(二)佐证类材料。就是为讲话中的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 (三)辅助类材料。就是能够帮助加强讲话的说服力、增强吸引力,可调节讲话
11、口气、活跃会场气氛、提高讲话效果的材料,主要包括:典故、比喻、古语、群众语言。关于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十二点个人体会作为文字工作者,最难的是写领导讲话,因为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下,领导讲话既是工作的指导原则,又是*作方法,甚至在有些时候还相当于政策法规,因此在写作中要格外地谨慎。通过十多年的文字工作经验,我有以下一些体会:一是把握好会议的主题。不管大会小会,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先要搞清楚会议的主要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讲话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二是把握好领导的身份。有一句话叫在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不同的讲话场合,领导讲话的身份有千差万别,必须仔细斟酌,把会场上的人员、成分摸清楚,把领导讲话的角度选
12、准确。三是把握好听众的身份。有一句话叫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在起草讲话前,一定要搞清参加会议的是些什么人,不同的听众会对不同的问题感兴趣,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写讲话稿时,一定要时刻心里想着听众,讲话内容必须针对方方面面的听众,对不同层次的人提不同的要求。四是弄清领导想讲话什么。一次会议讲话可以这样讲,也可以那样讲,但关键是要知道领导想讲什么,想强调什么。起草前最好征求领导意见,如果领导确定需要讲的内容后,就不会事倍功半。五是基础工作要投入足够精力。接到起草任务,搞清会议主题、领导要讲什么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把 70%的精力放在基础资料、辅助材料的收集上。先列出提纲,根据提纲从各个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13、六是善于借鉴别人经验。有句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也是一门学问,抄不是照搬照抄,要运用“拿来主义”。借鉴有多方面,首先在文章结构上可以借鉴,多看几篇主题相近的讲话稿,其次,在某项具体工作上可以借鉴,再者,在某些精彩表述上可以借鉴。七是一定要结合实际。不加思考一味照搬照抄显然不行,一定要结合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具体实际,我们借鉴的更多的是别人的讲话精神,是内在的东西,关键是要结合到具体工作、具体实际中。八是要遵循一般规律。领导讲话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即重要性,也就是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应该怎么做,即工作重点,也就是需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把握什么关键;三是如何才能做得
14、更好,即保障措施,也就是加强领导的问题。九是结构力求简洁。领导讲话切忌千篇一律,要在布局上求创新,不要总是三点要求,有时候四点、五点也是可以的。关键要根据会议类型,有几位领导讲话,可采取横式、纵式等结构。十几分钟以内的讲话,一般只能有一层标题,一小时左右的讲话两层标题。十是标题可长可短。有人主张标题做长,这样可以一看标题就知道要说什么,但现在我们常见的是短标题。每一层标题力求对仗,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这类标题。十一是逻辑性要强。一篇讲话稿不论是讲几个问题,都要突出主题,上下之间、左右之间都要有内在联系,大标题服从讲话主题,小标题服从大标题,切忌张冠李戴,文不对题。内容切忌重复,语句切忌重复。每
15、一段话里即使没有标题,也要有层次感,让人一看就能知道讲了那几个问题。大标题下面不要接着写小标题,要有过渡段,第二层标题下一般应有一句阐述性的、定义式的句子。十二是要注重口语化。可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一下: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 迅速” 可改成“很快就”;“ 立即”可写成“马上” ;“从而”可改成“这样就”;“ 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 等等;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 “交锋” 就不如“比赛” 通俗易懂;不该省的字不要省,以免发生误会;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有些难懂的、文绉绉的成语,最好不用。总之,起草领导讲话稿是文字工作者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我只是就自己的心得体会谈了一点看法。领导讲话稿以领导满意为第一标准,在具体*作中还要注意领导的个人喜好、领导的讲话风格、工作的具体情况等,但有一点总体原则是不会变得,那就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考虑越多就越少漏洞。写领导讲话要有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多学多练,多看看上级的领导讲话、多学学别人的写法,多学习上级的文件,了解时事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形势,不说外行话,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好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