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榜样教育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中的作用及方法_邬吉波.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3707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榜样教育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中的作用及方法_邬吉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NO20 摘 要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养成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在养成教育中不能搞突击式、运动化,因而榜样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榜样教育的示范、激励作用入手,结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特点,论述了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中实施榜样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关键词 学生;养成教育;榜样;作用;方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大工程,一直以来受到党、国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绝佳时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由于受到学生年龄、知识、心理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对空洞的道理无法真正理解,因此,小学的德育教育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

2、、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小学生思想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榜样教育,就是以先进的典型人物为榜样,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使学生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受到启迪和鼓舞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 他还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 ;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中具有两大作用 : 一是示范作用 ; 二是激励作用。那么如何科学实施榜样教育呢?一、选择榜样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在某一阶段中习惯养成方面的需要,选择好不同类型的榜样。在注重榜样类型的选择的同时,教师选择的榜样,应考虑最好是学生身边的,能让学生

3、切实感受到的典型。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行为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若把自己置身事外,道理讲得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不能把自己排除在榜样者和学习者之外,推荐给学生的榜样,也是自己的榜样;教师自己同时具有学习者和示范者的双重身份。对榜样的慎重选择,并不是要选择完人,应当有一个广泛的真善美的标准。任何德育内容,都应当是真实与真诚的,都有益于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有益于社会的进步的。但这并不是说,德育内容不能反映假恶丑。如果过度渲染榜样的事迹,人为拔高榜样的作用,导致榜样缺乏可信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榜样的认知和态度。由于榜样形象过于完美或经人为拔高而使受教育

4、者对榜样产生怀疑,使榜样和榜样教育的形象同时受到损害;往往出现人人赞扬榜样,但无人将榜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自己的行动,最终使榜样教育归于无效。二、树立榜样选择了可供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后,还需要有一个树立榜样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对所选择的榜样进行事迹的总结、推广,让学生知晓榜样的典型事例,明了榜样的可贵之处,清楚需要向榜样学习的内容。这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白,这个榜样的优点是什么,避免学生将榜样全面化、偶像化,避免这个榜样其他方面的过错行为对榜样形 象的损伤。比如青少年学生崇拜歌星、影星,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偶像,认为他们各个方面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当这些偶像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全面否

5、定,动摇自己的信念。 因此,对榜样的树立,要做到实事求是,对榜样的事迹不夸大,更不应该虚构。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榜样进行宣传的过程,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搭建一定的平台,对榜样进行展示。比如,可以通过班队会、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榜样,从而将榜样以一定的形式正式树立起来。 三、维护榜样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榜样的教育作用也将长期存在。正是由于其具有长期性,如同机器需要保养维护一样,作为榜样本身也需要不断地维护,让其始终保持榜样的教育价值。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强化榜样在学生习惯养成中的地位,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另一方面,要警惕榜样自身在这过程中的行为反复

6、。特别是教师选择的是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作为榜样,更是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教师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榜样,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再具有榜样的特征,甚至成为比一般学生做的更差的人物,其负面的教育效应简直是毁灭性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榜样教育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榜样保持情况,通过不断施加激励、寻找恰当时机点拨等方式,警醒和鞭策榜样保持本色。“雷锋叔叔无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这句灰色的童谣,虽然只是调侃的话语,但却暴露出当前榜样教育中存在的走过场、做形式的现象。对榜样的维护,实际上也有一个长期坚持的问题。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断强化,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自然的行为。四、生成榜样一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

7、的学习模仿,本身也具备了榜样的特征和条件,这个时候,他们就生成了新的榜样。教师要特别注意对新生成的榜样的再树立、再推广,因为这些新生成的榜样,所具有的教育价值,甚至超过了以前所树立的榜样。一方面,他们的成长,使其他学生看到了自己成为榜样的可能性,觉得成为榜样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事情,从而产生模仿动机。另一方面,新生成的榜样又会促使先前树立的榜样产生一种自豪感和危机感,进而更加自发、自觉地保持好榜样本色。同时,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一个滚滚向前的潮流,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会更好。榜样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中往往是潜移默化进行的,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式教育,它一旦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产生作用,会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模仿榜样的行为,学习榜样的事迹,其教育效果也一定会更加长久、更加显著。参考文献1胡 娟,论榜样的激励作用及其机构的重建J职业圈 2007年第10期.2赵 平,榜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学与管理J2007年6月.(作者单位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 ) 榜样教育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中的作用及方法 邬吉波教育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