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1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语 文 2009.5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卷 (共 60 分)考生须知1.第 卷 共 五 道 大 题 , 25 道 小 题 , 包 括 选 择 、 填 空 、 综 合 性 学 习 、 文 言 文 阅 读和 现 代 文 阅 读 。2.请审清题干要求,仔细作答。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 狭隘(i) 翘首(qio) 前赴后继(f)B谦逊(x
2、n) 星宿(s) 坎坷(k) 锐不可当(dn)C静谧(m) 呜咽(y) 惬意(qi) 妄自菲薄(fi)D自诩(x) 惩罚(chn) 允许(rn) 津津有味(j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皎洁 云宵 踊跃 源远流长B缅怀 安详 穿梭 再接再厉C消废 蓬勃 闲暇 相辅相成D推卸 赈灾 宽敞 层峦叠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实力强劲的校队,刚组建的高一篮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出色地打完了整场球赛。B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失败的原因,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断地完善自己。C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字原本软弱无力,他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天天练习,终于练
3、出了一笔遒劲潇洒的好字。D大 唐 名 相 狄 仁 杰 在 破 案 过 程 中 目 光 敏 锐 , 明察秋毫, 使 一 个 个 悬 案 水 落 石 出 ,堪 称 一 代 神 探 。4.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多元的:秦汉唐宋;赤壁周郎,表 现了对辉 煌历史、英雄人物的 铭记。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大漠孤烟,江南春雨,传达了对自然的观照。塞翁失 马,焉知非福;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充满着对曲折人生的睿智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了解 这些文化传统,可考生须知1本 试 卷 共 8 页 , 六 道 大 题 , 26
4、 道 小 题 , 满 分 120 分 。 考 试 时 间 150 分 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班级名称、姓名。3第卷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第卷为作文。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 2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2以让我们 A从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得到启发,从优美的意境中受到陶冶,学会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世事,习惯以豁达的心态来对待挫折。B 从优美的意境和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受到陶冶与启发,习惯以豁达的心态来对待挫折,学会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世事。C从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得到启发,从优美的意境中受到陶冶,习惯用不同的视角、以豁
5、达的心态来审视世事和对待挫折。D从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得到启发,从优美的意境中受到陶冶,习惯以豁达的心态来对待挫折,学会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世事。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杜甫 白居易 马致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岳阳楼记 过零丁洋A B C D二、填空(共 7 分)6默写(5 分)(1)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5)小石潭记中,小石潭边清冷、寂静的环境令作者触景生情,他感到“ ,
6、”,心情由欢畅最终转为忧伤。7名著阅读(2 分)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范爱农中正 直 倔 强 的 范 爱 农, , 。三、综合性学习(共 7 分)2009 年 3 月 , 14 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汉字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提案,呼吁“保护传承和研究开发汉字文化” 。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汉字,班 级 准 备 出 一期 “感 受 汉 字 魅 力 , 增 加 文 化 积 淀 ”的 壁 报 。 请 你 完 成 下 面 任 务 。8.下 面 两 则 材 料 准 备 用 于 “汉
7、 字 的 发 展 ”这 一 栏 目 , 为 了 帮 助 大 家 明 确 主 要 信 息 , 请你 简 要 概 括 这 两 则 材 料 的 内 容 。 ( 2 分 )【 材 料 一 】中 国 历 代 字 典 辞 书 收 录 汉 字 字 数 统 计朝 代 字 典 辞 书 ( 部 分 ) 汉 字 字 数 ( 个 )汉 朝 说文解字 9353梁 朝 玉篇 22726宋 朝 类篇 33190清 朝 康熙字典 47035汉语大字典 56000当 代中华字海 86000【 材料二】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讲说各种方言的中国人都 认同汉字 这个符号, 认同这个符号系- 3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3统所承载
8、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汉字能够被中国不同的方言地区或不同民族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 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9.在“汉字的魅力”栏目中,同学们准备采用下面的材料,大家共拟出了 6 个小标题,请你为这几则材料选择恰当的标题。 (2 分) (写出序号即可)【材料一】 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 四个声调, 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有节奏感,有音乐美,写成的诗文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汉字字形优美,它已成为任何其它文字所无法相比的书法艺术。【材料二】 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笑”字,活 泼可爱;“ 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 妩媚” ,少女的娇颜潜
9、入心底。【材料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这样 的歇后语在汉语中有很多,这是因为汉字有很多的同音字,谐音的使用让汉字增加了趣味性。【材料四】牛、公牛、母牛、小牛、牛奶。这组词只要认识一个“ 牛”字,就知道所有带“牛”的词都与牛有关了,可见汉字具有关联 性,构 词能力很强。例如“ 双 赢”“ 共赢”这样新词的产生,都是建立在“赢”这一旧词基础上的。 所拟标题: 汉字具有关 联性 汉字是我们的骄傲 汉字具有音形美 汉字 谐音增加了趣味性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形义联系密切10. 壁报还拟设“巧用汉字积累词语”一栏,请你就“词语理解方法谈”这一题目写一段话,结合一个四字词语或俗语,介绍一个积累的
10、方法。 (3 分) (80 字左右) (可以从下列给出的词语中选择,也可自选)备选词语:破釜沉舟 各行其是 吃一堑,长一智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 1114 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 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 谨 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 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 奖 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
11、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 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 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 远离,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A猥自枉屈 首屈一指B进尽忠言 言简意赅- 4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4C夙夜忧叹 叹为观止D斟酌损益 相得益彰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1)臣本布衣(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深入不毛(4)攘除奸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 分
12、)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4作者在结尾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请你结合选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诸葛亮 “涕零”的原因。 (3 分)五、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一)阅读塑造梦的泥土 ,完成第 1518 题。 (共 11 分)塑造梦的泥土牛 汉几年前,年过六旬的妹妹从老家来看我,回 忆久远的往事时,她说, 50 年前,我离家逃1难后,我家东屋内的墙角,留下了许许多多我捏弄的泥东西,还有一大堆我从野地里挖回来的黄土。祖母盖上一领席子,怕积灰尘和麻雀粪。我在家的时候,这个墙角是一块禁地,弟妹都不敢闯入。那些泥
13、东西是我用了两三年工夫捏弄出的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是脱的各种模子:有 2十二生肖,有树木,有古代的文臣武将。有些模子是我在寺庙里脱的,县里城隍庙的神鬼,我几乎把它们都脱成模子。晾干的模子敲起来当当作响,如钟声一般。脱模子可是件大事,我几天前就得把泥和好。我把面团似的黄泥用手不停地向一块 3方形青石上面重重地摔掷,直到黄泥好像出了油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才算和好。然后用湿的破布盖起来,让它“ 醒”几天。醒 过来的泥土,容光 焕发 。记得有一年,到神山去赶庙 会。神山是 诗人元好问 晚年栖居的地方。他的读书楼门 4窗上全是雕刻。这一带的雕刻 远近出名,我就不去看 戏,只顾脱模子,脱好的模子,装在篮
14、子里,用湿手巾盖严。游客还以为我是卖吃食的小贩。除去用黄泥脱模子外,神山庙会的摔跤场地也使我着迷。我想学点 诀窍, 长大当个受人敬仰的摔跤手。那天有忻州著名的摔跤手外号叫毛猴的出场,人虽瘦小,却会向对方借力,摔倒了几个门神似的大汉。我挎着沉甸甸的篮子,挤在人堆里,在牧马河边的场地上看摔跤,一直看到第二天黎明。手臂上挎的篮子把手压得发木也没放下来一次。我脱的模子有成百个之多, 摆在成年不见阳光的东屋里,晾了满地,这些泥东西非常 5逼真。我买了颜料,有的涂成彩色的,有的我觉得不上颜料倒更美气些。我自己也学着捏,捏一些简朴的东西,如鸡兔之 类。我的 这些泥塑,在村里孩子们中引起很大兴趣。比庙会上卖的
15、那些泥玩意儿不差一点。他们向我要,有 时就送给他们 ,有时我要“报酬”,他们用香瓜、桃和甜杏核换。我离家以后,祖母不让弟妹 们动它们, 说, “那是你哥哥的命,他回家看少了几个,饶 6不过你们。 ”祖母思念我 时,就掀开席子看看,说:“泥胎上有成汉 的手印。 ”是哪个手指头的指纹,她都认得出来。我自小就觉得泥土不脏,相信泥土是很神圣的。小时侯,我们孩子问大人:“我是怎么 7有的?”回答总 是说:“ 河滩上 捡来的。 ”再问:“河滩怎么会生出我呢?”大人们笑笑说:“是用泥捏的。 ”我坚信不疑,泥土具有生育能力,它不但能生出人,还能生出五谷杂粮,生出各种- 5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5花木
16、。没有土,神鬼也无法生存。有一年,我不过五六岁,父亲带着我去东古城逮红脯鸟,偶然间,我在一个洞里发现 8一块上好的黄土脉。那里的土脉 闪闪发光, 颜色深红,好像充满血脉的皮肤。用手摸摸那土似有知觉一般,微微地颤动着。我发疯似的,用手去挖,哪里挖得动;用舌头舔舔,有温 热的感觉,断定不是石头。父亲对我说:“据说当年修文庙时,塑孔子像的泥就是从东古城挖的。 ”我当时相信一定是从这洞里挖的。我想,能塑孔夫子像的土,一定有些“灵气”。方圆几十里全是黄土,为什么只选中了这 里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带上镐头和篮子来挖。 这个秘密,我从来不告诉任何人。我虔诚地跪 9在洞里,使出浑身的劲才能用 镐头挖下一点,挖下
17、的土不是散的、酥的,是成片成片的,像花瓣儿似的会卷了起来。我装了满满一篮子,仿佛采了一 篮 子鲜活的泥土的花朵。真的,不但像花,闻一闻还有些沁人心脾的奶汁的气味。以后,我隔几天悄悄来挖一次。这种土, 质地为什么这样的奇特,大概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否则为什么能透出光彩,还有着天然的可塑性?人还没有去用它雕塑什么,它自己已快活地绽成一片片花瓣。几十年之后,我一见到梵高画的泥土,立即想到了 这堆家 乡的土脉,它是可以塑造梦10的泥土。我的童年和少年有做不完的梦,泥土也有做不完的梦。泥土并不哑默,对于它不存在寂寞和孤独,它只有献身的静穆和渴望的天性。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1
18、1(有删改)注:元好问: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历史学家。成汉:本文作者,原名史成汉。15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他孩童时代与泥土有关的几件事,请你仔细阅读段,补出下面的内容。 (2 分)(1) (2)不厌其烦脱出成百个模子,还饶有趣味自己捏泥塑。(3) 16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本文第 段有哪些作用。 (2 分) 617第 段的文字描写生动而新颖,请就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进行赏析。 (2 分) 918本文最后一段写道“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请你概括说明:(1)文中哪些内容表明了泥土能“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2) “塑成最美的生命”含义是什么。 (2 分)19本文寄予
19、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120 字左右)(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022 题。 (共 9 分) 中国 龙起源于新石器 时代早期,距今约 8000 年。 辽宁阜新 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龙的形成 历 来众说纷纭。古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 于雨水,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古人猜想一定有一个“神物”掌管着一切,它能兴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霖滋润时能够降下喜雨。于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
20、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组合龙形成了。龙这 一虚拟 出的神灵形象,其组合物象流传比较广泛的 说法是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鲤鱼鳞、鹰 爪、泥 鳅尾。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井然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有力;龙角如鹿角,华美稳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组合自然是万物之- 6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6灵,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 们将自己对 身外世界的畏惧、疑惑、想像、依赖、崇拜等,都贯穿、体现到龙的组合中了。 龙成为灵异、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及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在百虫
21、蠢动、疫病益发之时, 龙出则百虫伏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 过程,是 “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其 间体现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随 时代的更替,龙的造型在不断变化。从我 们能看到的 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 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吉庆 嘉瑞的祥龙,不同 时代龙的造型 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汉代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扬头挺胸、瞠目振鳞、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威武奋发。除了能 兴云降雨,使百虫伏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权势、
22、高贵、尊荣的象征。封建社会皇帝头戴双龙戏珠金冠,身穿 龙袍,手持 龙钮玉印,自称真龙天子,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龙还具有出类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义。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洁、行 为不俗,很有本事、有成就的人称 为“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炎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是“龙子”。自然,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就是“ 龙的传人” 了 。20. 本文段是从龙形成的原因、龙的形象形成的过程、 、 几方面介绍中国龙的。(2 分)21. 本文第段中说“它(龙)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 ,请你说说本段中“美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3 分)22.下列谚语、成语都和
23、“龙”有关,请你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分别说明它们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以及这种愿望产生的原因。(4 分)(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2)望子成龙(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325 题。 (共 7 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安东尼 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他”事实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人 时常没有自己去“ 唤醒”心中巨人的意识,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能够识别他人才能的伯 乐其实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如此,我 们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伯乐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
24、”这句话不仅指人应该发现自己的不足,其实,也应该包括发现自己的优势。我国著名的歌唱家李双江,出身于医学世家,高中毕业时,长辈希望他学医,子承父业,但是他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习音乐。经过 不懈努力,他成 为了著名的音 乐家。李双江的成功,固然与其刻苦的努力、长期的奋斗分不开,但是首先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特殊才能,做了自己的伯乐。 试想如果他听从了长辈的安排,没有足够的勇气坚持做自己的伯 乐,何来享誉乐坛的成就。所以说, 毛遂自荐 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 毛遂地位卑微,但富有谋略,果敢善言。在赵国被秦军围困、大敌当前的关 键时刻,他在众人的鄙夷与嘲笑中挺身自荐。在
25、楚国 宫殿之上,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 赵, 赢得了 “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自荐至今仍是美谈。 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是因为他坚信自己不是平庸之 辈,一遇机会,他就勇敢自荐,并用过人的胆识与口才完成了救 赵的任务, 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他的才能,使他千百年来成为一种榜样,启示着人们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勇于展示自己的才 华, 为自己赢得- 7 -语文试卷第 页(共 8 页)7机会。反之,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却不愿将自己之所长展示于众,而是等着伯乐来发现,那么他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姜子牙才高八斗,计谋超群,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结果在垂老之年才遇到周文王
26、,他的才华险些被自己的消极等待彻底埋没。因此,做自己的伯乐,展自己所长,有利于尽早 获得别人的理解与认可。如果你 认为 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就向毛遂学习,义无反顾地做自己的伯乐,以 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推荐出去,一展自己的才能。当然,做自己的伯乐,前提是自己 应该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而要使自己成 为一匹千里马,必 须注重学 习和努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样才会最终获 得成功。当今社会,有理想、有才华的年轻朋友,都渴望学有所成后有用武之地,让自己尽早施展才华,实现理想。让我们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唤醒心中的巨人,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勇往直前,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4根据本文第段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一个结论。 (2 分)25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 (3 分)第 卷 (共 60 分)考生须知1第卷为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2在答题纸上按要求作答。六、作文(60 分)26按要求写作文。请以“成长见证 的可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题目补全,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 600 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