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绝句 【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2、通过动词及形容词来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诗歌内容。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引题以文学体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入唐诗,顺带复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几种常见文学体式。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1、生平概述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
2、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2、通过两首诗体味杜甫的爱国情感23、引入绝句三、讲解绝句(一)通过直观观察及朗读来体味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情感。(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味作者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1、分析动词入“情”鸣:请同学找出能够形容鸟叫
3、的词语并归为两类创设情境表现黄鹂的存在状态上:如果用“冲”字代替会改变什么?概括理想中的“上”这个动作小结:表现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诗人喜悦的情怀。含:引导得出“含”字所表现的诗人情感泊:通过此字体会作者思绪小结: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2、分析形容词入“境”可以根据四个形容词制成四幅图画,在引导学生给四幅画命名、调配画面色彩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3、分析数词入“趣”用对比法使学生看到数词的作用黄鹂加上两个,成对出现,当然就雌雄合鸣,具有喜庆意味,气氛就融合协调了。白鹭加上一行,就写出了白鹭成行起飞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实而富韵味。雪而千秋,言其积累之年深日久,可见西岭之高寒。(
4、时间)船而万里,言其来程之遥远,重游江南之思绪,越迁越长了。(空间)总结:一鸣一上,近景清脆,远景悠扬,一收一放,远大的要收回来,近处的却3放出去。在空旷辽阔的画面中,雄浑博大的境界出来了。四、点出“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五、作业:根据所讲鉴赏方法鉴赏滁州西涧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背景: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 ,表示自己虽怀智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