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十一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第八章 恒定电流,内容索引,过好双基关,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过好双基关,1,一、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改装 1.改装方案,2.校正 (1)电压表的校正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表的校正电路如图所示.,(2)校正的过程是: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触头,使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从零逐渐增大到量程值,每移动一次记下改装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标准电流表)示数,并计算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然后加以校正.,二、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 1.构造:如图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电池、调零电阻R和红、黑表笔组成.,
2、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 外部:接被测电阻Rx. 全电路电阻R总RgRrRx.,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x0)时,调节调零电阻R,使IIg,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调零. (1)当IIg时,Rx0,在满偏电流Ig处标为“ ”.(图甲) (2)当I0时,Rx,在I0处标为“ ”.(图乙) (3)当I 时,RxRgRr,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x叫_ 电阻.,0,中值,三、多用电表 1.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 2.外形如图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 电压
3、、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 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 3.多用电表面板上还有:欧姆表的欧姆调零旋钮(使 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 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 ( 表笔插入“”插孔, 表笔插入“”插孔).,红,黑,四、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甲所示.,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符号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 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 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 3.将多用电表的选
4、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1.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 2.实验步骤 (1)观察: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机械调零: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 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左,(4)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_ 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5、. 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 将选择开关置于 挡,测量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5)测量定值电阻 根据被测电阻的估计阻值,选择合适的挡位,把两表笔短接,观察指针是否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若不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处; 将被测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读出指针在刻度盘上所指的数值,用读数乘以所选挡位的 ,即得测量结果; 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 挡或“ ”挡.,交流电压最高,OFF,倍率,1.多用电表使用注意事项 (1)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注意电流的
6、实际方向应为“ 入”,“ 出”. (2)区分“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是表盘刻度 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指针定位螺丝;欧姆零点是指刻度盘_ 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调零旋钮. (3)由于欧姆挡表盘难以估读,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红,黑,左,右,(4)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表笔的金属杆,特别是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表笔的金属杆. (5)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和 断开,否则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 (6)测电阻时每换一挡必须重新 . (7)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 ”挡.长期不用
7、,应把表内电池取出.,电源,欧姆调零,OFF,2.多用电表对电路故障的检测 (1)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用直流电压挡: a.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电源 ,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源 . b.在电源完好时,再将电压表与外电路的各部分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动势,则说明该部分电路中有 . 用直流电流挡: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与电流表串联的部分电路 路.,损坏,良好,断点,断,用欧姆挡检测 将各元件与电源断开,然后接到红、黑表笔间,若有阻值(或有电流)说明元件完好,若电阻无穷大(或无电流)说明此元件 路. (2)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将电压表与电
8、源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源被 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外电路的部分电路不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用电流表检测,若串联在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故障应是短路.,断,短,2,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例1】,(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路如图甲所示,若选择开关置于“100”挡,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指针位于图乙所示位置,则Rx_ .,答案,解析,700,欧姆表的示数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即待测电阻的阻值, 图示读数为7100 700 .,(2)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x
9、,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时,欧姆表需要重新调零,由于满偏电流Ig不变,由公式Ig 可知,欧姆表内阻R内应调小,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是通过 电流表的示数体现出来的,由 可知,当R内变 小时,I变小,指针跟原来的位置相比偏左了,欧姆表的示数变大了.,答案,解析,变大,(3)某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器材设计了一只欧姆表,其电路如图丙所示.关于该欧姆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电阻刻度的零位在表盘的右端 B.表盘上的电阻刻度是均匀的 C.测量前,不需要红、黑表笔短接调零 D.测量后,应将开关S断开,答案,解析,由图丙可知,该欧姆表利用并联电路
10、特点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电阻阻值,电阻刻度的零位置在表盘的左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表盘上的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测量前,不需要红、黑表笔短接调零,测量后,应将开关S断开,故选项A、B错误,C、D正确.,并非不调零,而是调零时红、黑表笔不短接,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当Rx未接入时,闭合开关S,将红、黑表笔分开时,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表满偏.当Rx接入A、B表笔之间时,若电 流表的指针指在表盘的正中央,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已 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g,电池的内阻为r,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答案,解析,当Rx未接入时,闭合开关S,将红、黑表笔分开,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表满偏,由闭合电路欧
11、姆定律得:Ig ,当Rx接入A、B表笔之间时,若电流表的指针指在表盘的正中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g ,联立解得Rx .,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如图是 多用电表的刻度盘,选用倍率为“10” 的欧姆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图示位置, 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 .如果要用 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104 的电阻, 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挡是_(选填“10”、“100”、“1k”或“10k”).若测量结束后,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表指针指在电阻“0”刻度的右侧,则上述电阻的测量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40,1k,答案,解析,偏小,R中=20,2.某同学想通过
12、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某电压表(量程为10 V)的内阻(大约几十千欧),该多用电表刻度盘上电阻刻度的中间值为30.,(1)欧姆挡的选择开关拨至_(选填“1k”或“100”)挡,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选用图中_(选填“A”或“B”)方式连接.,答案,解析,1k,A,欧姆表电流红入黑出,(2)如图甲所示,该同学读出欧姆表的读数为_ ;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 V,欧姆表电池的电动势为_ V.,题图甲中欧姆表的读数为40 1 k40 k.题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5.0 V.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欧姆表中电池的电动势EUIrU r5.0 V 30103 V8.75 V.,答案,解析,5.0
13、,8.75,4104,3.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很大,现有一个二极管其正极记为A、负极记为B.某同学研究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相关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1)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其电阻,其正向 电阻约为10 ,反向电阻约为50 k,则在测 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电表的红表笔应接_ (填“A”或“B”).,B,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红表笔接表内电池的负极,所以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应与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即与B相连;,答案,解析,(2)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用伏安法进一步测量 该二极管正反向电压均为2 V时的电阻值,二极管接 在1、2之间,电压表的内阻约为40 k,选用多用电 表
14、的直流电流挡作为电流表接在3、4之间.该多用电 表的直流电流有三个量程,量程和对应的内阻分别为: 50 A,内阻约为100 ;50 mA,内阻约为50 ;250 mA,内阻约为10 .则在实验过程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与接线柱_(填“3”或“4”)相连;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填“”、“”或“”),单刀双掷开关S2应拨向接点_(填“5”或“6”).,3,6,答案,解析,红表笔是多用电表作直流电流表使用时的正接线柱,故应与接线柱3相连;电压为2 V时,二极管反接时的电流约为40 A,所以应选用量程;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所以单刀双掷开关S2应拨向接点6.,3
15、,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小明在实验室中发现一个外观上像电阻的未知元件D,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例2】,(1)小明按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缓慢地从a端移到b端,发现起始阶段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后续阶段电压表示数保持6 V不变,若D为电阻元件,则该过程中它的电阻值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A.阻值一直为0 B.阻值先不变,后阶段变小 C.阻值恒定且远大于R2 D.阻值先不变,后阶段变大,因在滑片移动过程中,发现起始阶段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后续阶段电压表示数保持6 V不变,则知元件阻值先不变,后阶段变小,故B正确.,答案,解析,甲,(2)根据元件
16、D铭牌上的部分信息,小明从网络获知该元件为稳压二极管,它有正负极之分,在电路中当D的正极接高电势时,其iu图线如图乙中OC所示,当D的负极接高电势时,其iu图线如图乙中OAB所示,其中AB段为D的稳压工作区,由此可判断图甲中D的黑色端是它的_极(填“正”或“负”).,负,答案,解析,结合第(1)问中所给条件,可知D元件黑色端为负极.,(3)小明接着设计了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按图丙对该元件进行探究,图丙中虚线框端是其内部等效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E9 V,电表满偏电流Ig3 mA.实验时小明先进行欧姆调零,则调零后多用电表内部总电阻为_ ;调零后按图丙连接元件D进行测量,若D恰好处于稳压工作区,则此时
17、测得元件D的阻值应为_ .,3 000(或3103),答案,6 000(或6103),由R总 ,解得R总3 000 ;D恰好处于稳压工作区时,其两端 电压U6 V,而U ,解得RD6 000 .,解析,4.如图所示为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示意图. (1)当接通1或2时,为_挡(填“电流” “电阻”或“电压”).1的量程比2的量程_ (填“大”或“小”).,大,电流,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时要并联电阻分流,所以1、2是电流挡; 并联电阻越小,分流越大,则改装的电流表量程越大,故1位置的量程较大.,答案,解析,(2)测量某电阻时,用欧姆挡“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欧姆挡_挡(填“1”或
18、“100”)换挡后,在测量前要先进行_.,因偏转角度过大,则电阻小,要用小量程的,选择“1”挡,换挡后电路改变,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1,欧姆调零,答案,解析,(3)该同学要测量多用电表直流“2.5 V”挡的内阻RV(约为20 k).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以下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为3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为10 k)、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多用电表用 表 示);()写出RV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并说明所用字 母的物理意义).,见解析,答案,解析,()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在设计的电路图中,多用电表与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所以有
19、 ,因此RV ,其中U为多用电表直流“2.5 V” 挡的读数,R为10 k,E为电源的电动势.,5.二极管具有独特的单向导电性,当在二极管两极之间所加正向电压小于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1106 ,甚至更大),而当正向电压超过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升高而急剧减小.为了探究二极管的导电特性:(1)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判 断二极管的极性.步骤如下: A.将多用电表置于欧姆表“100”挡,短接红、 黑表笔,调整_,使指针指向表 盘右侧“0”位置; B.将二极管串接在两表笔之间,多用电表示数如图中a所示; C.将二极管两极对调,多用电表示数如图中b所示,则此时与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_(填
20、“正”或“负”)极.,答案,负,欧姆调零旋钮,解析,A.欧姆表选挡后要进行欧姆调零,即短接两表笔,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表盘右侧“0”位置; C.步骤B中欧姆表示数很大,而步骤C中示数很小,由题中所给条件知,当示数很小时红表笔所接为二极管负极.,(2)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通过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右表.,由二极管的特性和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0.100.30 V时,图中开关S一定接在位置_;,1,答案,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保留所描的点迹),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_(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非线性,答案,(3)若此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3.00 mA,若用1.5 V的电源供电,则应该给二极管_(填“串”或“并”)联一个约_ 的电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串,答案,解析,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