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真题真练精做江苏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1)辨析文句意义(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2012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伯父墓表苏 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2、。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
3、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
4、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 ,有删节)第一步 读懂文章大意(可参见“第二步 做题”第 3 题)1找出苏公做官的词语,看看他在不同的任上做了什么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答:_答案 (1)天圣二年,为凤翔宝鸡主簿。(2)移凤州司法:在任上鄙薄其上司王蒙正的为人。(3)起为开封士曹:为雍丘一民伸冤,为州府买马而不扰民。(4)通判阆州:提掖后生,厚遇人才。(5)选知祥符:顶住上面压力,依法处置违法乱纪的张宗。(6)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弹劾
5、妄杀人的城固县令。从以上事中可以看出苏公是个秉公执法、为官公正的良吏。2文中哪一句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答:_答案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第二步 做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答案 B解析 益:增加,扩充。试题评点 本题考查的四个实词,继续秉持与教材相联系的命题理念。其中“矫”出自五人墓碑记 , “许”为 120 个常用实词之一, “多” “益”虽稍冷,但在选修教材史记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较常见。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6、)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 BC D答案 D解析 本题从人物的品质角度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写其交游而非为官,写其任职而未显其公正,写其对后辈奖掖而非为官。、都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试题评点 该题难度与往年相比略有降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
7、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答案 C解析 本题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 项“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错,原文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 ,杖责的是张宗,而不是他儿子。试题评点 该题所设陷阱是张冠李戴。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译文:_(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译文:_(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译
8、文: _答案 (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都委托给他。(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的官好多了!(3)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也就可以了。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介词结构后置句和省略句。(1)“屈” ,降低;“礼” ,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委” ,委托。(2)“以” ,作为;“于” ,介词,比。(3)“尔曹” ,你们;“逮” ,及,赶得上;“姑” ,姑且;“寡” ,少。试题评点 该题较平易,其中“师”字出自师说 , “尔曹”与鸿门宴中的“若属”相似。仍保持设一两个疑难字的命题特点,如“逮”字。特别要注意的是加强
9、了文意通顺的考查力度,几乎每个句子都设有“文意通顺”得分点。第三步 补充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怙势骄横 怙:依仗B而鄙其为人 鄙:鄙视,看不起C而引其子为代 引:推荐D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诉:告诉答案 D解析 诉:申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长老:年长而德高之人B公礼之甚厚 礼:礼节C公复以循吏许之 循吏:守法循理之吏D府遣吏治之 治:处置答案 B解析 礼:以礼相待。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于法外与之 与:授予B命内侍省推之 推:查究C不危状公遗事 状:陈述D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过:
10、过分答案 D解析 过:错误。参考译文我的伯父名涣,早年字公群,晚年字文父。年轻时就聪慧过人,和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就考中,担任凤翔郡宝鸡县主簿。不久,改为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府,因为与章献太后是联姻的家族,依仗太后的势力傲慢专横。他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都委托给他。苏公虽然因为职务的原因为他做事,却十分瞧不起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推荐苏公,并且给显要的官员写信,推荐苏公是可用的人才。苏公告诉京师办事处的官吏,摒弃了王蒙正的奏章收藏起他的书信。不久,王蒙正败落,士大夫因此都称赞苏公。苏公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服孝期满)起用
11、为开封士曹。雍丘百姓有冤死狱中的,县令害怕罪责,用病死来推脱。知府委派官吏来处理这件事,经过多人审查也没有查清楚。等苏公一到,就为他洗雪冤屈。西夏人袭扰边境,知府要收购百姓的马来扩充骑兵,知府把这件事委托给苏公,马都如数购得而百姓不受骚扰。苏公到阆州做通判。虽然治理十分宽松,但使用刑律十分恰当,官吏、百姓十分畏惧但十分安定。阆州人鲜于侁,年轻时就爱好学习,行为端正,苏公对他厚礼相待,准备把他作为乡里选拔、推荐的人才,鲜于侁因此进入仕途。鲜于侁刚开始担任官职,苏公又用守法循理的官吏勉励他,鲜于侁官至谏议大夫,被称为名臣。苏公被选为祥符知县。原来的书吏张宗长期做非法谋取利益的事,害怕苏公,假托有病
12、满一百天就离开了,却推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公说:“书吏按法律要用第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人,不能用。 ”张宗平时就侍奉权贵,向知府投诉。知府又把这个案子交给县令,苏公杖责他。不久皇上宠幸的近臣到了府上,传达圣上旨意,让张宗担任书吏,苏公依据法律不接受诏书。又一个皇上宠幸的近臣到了说:“一定要在法律之外让他担任书吏。 ”苏公对知府李绚说:“一个平民百姓就能这样扰乱法令,知府也不用做了,您为何不用县令不答应的理由来力争呢?”李绚对苏公的话感到惭愧,第二天进宫汇报了这件事。皇上十分赞许,命令内侍省来查办这件事。张宗用贿赂请求于温成这样的大家族,不再加以追究,杖责假传圣命的人,放逐了张宗,整个开封府都震
13、惊了。孝肃公包拯见到苏公,赞叹说:“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的官好多了!”提升为提点利州路刑狱,苏公到任满一年,弹劾城固县令一人随意杀人,整个州都震惊恐慌,于是再也无事发生。苏公去世二十七年后,他的儿子苏不危写下了苏公的遗事,把它交给我说:“我父亲已经去世,只有儿子活着,经常记下父亲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散失,那就是大大的不孝了。”我年幼时侍奉伯父,听他说:“我年轻时读书,稍大开始写文章,每天都有进程,从不中途停止。在路上出游,行为符合礼法。回到家中,没有懒惰的样子。所以在那时,没有听到有错误的言行。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也就可以了。 ”我害怕子弟一天天懈怠下去,所以
14、记自己所听到的来警示他们。二、(2013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
15、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
16、杀之。其事秘。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第一步 读懂文章大意(可参见“第二步 做题”第 3 题)请找出李丰一生中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看看作者在这三个时间节点中重点叙述了什么内容。答:_答案 (1)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重点叙述他名声之大。(2)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重点叙述他在魏氏政权中是如何小心翼翼求得生存的。(3)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重点叙述他任中书令的经过及动机。第二步 做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7、一项是( )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B及即尊位 及:等到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答案 C解析 制:制度,惯例。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实词为多义词,重点是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选实词如“然” “及”与苏教版教材联结紧密。这些命题特点依然未变。值得注意的是所考查的词义与以往纯考实词的实词义不同。如“及”作“等到”讲,就是考查该实词的虚词(介词)义。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 )在邺下名为清白 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A BC D答案 D
18、解析 本题从人物的品质角度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时李丰还是平民,未做官。是别人诽谤李丰表里不一的话。说的是李丰把皇上赏赐的宫女,全部送给外甥们,与钱财无关。、都符合题干要求。试题评点 该道信息筛选题命题上与过去一样,甚至题干用语都与 2012 年相同,只是换了个筛选标准而已。李丰“为官不贪财”这一筛选标准体现了考生阅读此文的人文价值。难度上有所增加,但选项的错误也很明显,故总体难度不大。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
19、,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答案 A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错,从文中吴降人口中可知,李丰的名声已远播吴越。试题评点 该题继续沿用以往的命题思路,只是在设置干扰类型上与前两年“张冠李戴”不同,采用的是“自相矛盾” ,错误较为明显,难度不大。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译文: _(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译文
20、: _(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译文: _答案 (1)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1)“左右” ,左右臣子;“所在” ,在哪里, “以” ,用;“对” ,回答。(2)“尚” ,娶帝王之女为妻;“外” ,表面上;“辞” ,推辞。(3)“缺” ,空缺;“谘” ,征询。试题评点 该题所选三个句子比较典型,既有对重点实词,尤其是疑难实词(“尚”)的理解,也包括对句式的考查,尤其是
21、“谁可补者”这个特殊的谓语前置句的考查,命中了师生平时教材复习中对一些特殊句式习焉不察的短板。类似的句子在课文中很多,如“谁可使者” “谁为哀者” 。第三步 补充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使断客 敕:呵斥B帝比每独召与语 比:近来C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与:给予D有司籍其家 籍:登记答案 A解析 敕:告诫,警告。2翻译下列句子。(1)丰名乃被于吴越邪?译文: _(2)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译文: _(3)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译文: _答案 (1)难道李丰的名声遍布于吴越一带吗?(2)因为(李丰)名声超过实际,能够重用他的人很少。(3)等到皇上赏赐给
22、大臣宫女,大臣们大多把宫女赏赐给族中子弟,但李丰都把她们送给了外甥们。解析 (1)得分点:“乃” ,竟然、却;“被” ,遍布。(2)得分点:“其实” ,他的实际才能;“能用” ,能够重用。(“能”不是“才能”的意思)(3)得分点:“赐”后省略“于”,应译为“于宫人得赐” ,非“得赐于宫人” ;“以”后省略“之” 。参考译文李丰,字安国,是死去的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凭借父亲的官职征召随军。李丰起初为平民时,年龄十七八岁,在邺下名声清白,擅长品鉴人物,天下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关注他。后来随军到了许昌,声名一天比一天大。他的父亲不希望他这样,就让他闭门谢客。当初,魏明帝还是太子时,李丰正在读书学
23、习。等到魏明帝即位,捉到一个吴国投降的人,问他:“在江东听到魏国的名士是谁?”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叫李安国的人。 ”这时李丰担任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难道李丰的名声遍布于吴越一带吗?”李丰后来调动担任骑都尉、给事中。明帝驾崩后,李丰担任永宁太仆,因为名声超过实际,能够重用他的人很少。正始年间,李丰升迁为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中书省,经常托称身体有病,当时中书省的惯例,生病满一百天就应当停发俸禄。李丰生病不到几十天,就暂时起来,不久又重新卧床,像这样好几年。起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
24、李翼、李伟,担任官职几年间,曾一起做过郡守,李丰曾经在很多人面前公开警告两个弟弟。等到司马懿生病日久,李伟担任郡守,放纵饮酒,使新平、扶风两郡治理败乱,但李丰没有召请他,众人认为李伟是恃宠而骄。曹爽专权,李丰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迟疑不决,无所适从,所以当时有诽谤信说:“曹爽气势炎热如沸水,司马懿父子冰冷如凉水,李丰兄弟如飘荡的光。 ”那意思是认为李丰虽表面上心境洁净,但内心却图谋政事,好像飘荡的光一样捉摸不定。等到司马懿上书诛杀曹爽,车子停在宫殿上,这个消息被李丰听到,李丰非常害怕,于是昏厥过去,两脚拖垂在地上不能起来。到了嘉平四年司马懿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
25、谁?”有人推荐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不是显要的职位,但认为自己和皇族联姻,想依附皇上的权势,就顺从没有推辞,于是上奏请求任用自己。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皇上和他特别亲近,常常单独召见他与他说话,别人不知道谈话内容。景王知道他们谈话议论自己,要求李丰说出来,李丰没把实话告诉他,景王于是杀死了他。这件事非常秘密。李丰先后在魏、晋两朝为官,不把家庭生计放在心上,仅依赖国家俸禄罢了。李韬虽然与公主成婚,李丰经常约束告诫他不能侵占公主的财产,李丰时时得到皇上赐给的钱帛,就把这些送给亲戚族人;等到皇上赏赐给大臣宫女,大臣们大多把宫女赏赐给族中子弟,但李丰都把她们送给了外甥们。等到李丰死后,有关部门没收他的家产
26、,家中没有多余的积蓄。三、(2014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 ,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
27、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
28、白。(选自柳宗元集 ,有删节)第一步 读懂文章大意1辨题识体:揣摩标题,你能判断出本文的文体和写作内容吗?答:_答案 从“书”字看,是一篇书信;从“论”字看,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该文的内容是“论为师道” 。2全文共三段,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_答案 第一段:针对严生的来信谈自己“两文”的主旨,并借此委婉道出自己不愿成为严生老师的原因:内不足为,外不足当。第二段:进一步指出拒为严生师的原因,但并不拒绝以“言道、讲古、穷文辞”为师。第三段:称赞严生为文畅远,向严生指出求师之道,并希望两人“交以为师” 。3作者在“论为师道”方面主要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 为师之道,不在乎“名” ,而在乎“实”
29、;为师之“实”在于“言道、讲古、穷文辞” ,在于“好道” “求道” ;在为师之“方”方面,可以“交以为师” 。第二步 做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且求中以益己 益:充实B吾子无以韩责我 责:指责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爱:吝啬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 项“益”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充实。B 项“以韩责我”中的“韩”指韩愈,只能翻译成“用韩愈来要求我” ,不能译为“用韩愈来指责我” 。C项“攻其车”中的“攻” ,根据上下文,不能翻译成“进攻、攻打” ;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再结合下文可以理解为“加工、加固” 。D 项可以联想到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 ,意思为“吝啬”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选四个实词与教材、语境联系紧密。“责”多次出现在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 “爱”为 120个常用实词之一,其义项也出现在选修教材论语 孟子选读中。 “攻”的义项虽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