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实还需雄辩如何分析事实论据学习目标:1、 学会事实论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2、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重点难点:1、论据分析的三种方法: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条件分析法。2、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教学过程:一、 病文诊断: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思考:这段文字在论据的使用上存在什么问题?明确:这段文字犯了“例而不议”
2、的毛病。由于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这叫做材料堆砌。这也是我们同学现在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重视对论据的分析。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杰出人才的人。在有的人看来,寒门是陷阱,是绝境,甚至是万劫不复的苦难,但是在这些人看来,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正因为是寒门,所以成就了他们改变苦难现实的远大理想;正因为是寒门,才磨练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他们在贫瘠的土地里生根,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
3、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二、方法导航:(一) 假设分析法范文引路: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辛弃疾一生力主抗击金兵收复中原,是一代伟大的爱国词人。如果李白官至宰辅,享尽荣华,不用浪迹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经历国土沦丧,家园消亡的苦难,那么辛弃疾也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普通词人而已。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的源泉。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 小试牛刀运用假设
4、分析法为下面的事例写一段分析性的文字(1)观点:有志者事竟成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作者为了论证“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论点,选取了王羲之的事例,之后对这个事例进行了分析,请同学们讨论:这段文字是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的?明确: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从假设的角度对论据进行了分析。假设他没有
5、立志会怎么样。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叫假设关系分析法。(二) 因果分析法范文引路 1: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他们为什么没有因埋没而
6、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如果真是千里马,又不失千里之志,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小结:作者在列举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的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范文引路 2: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压打,顽强抗
7、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 】, 一代体操王子李宁 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 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处添加的文字,针对每个事例分别做了原因探究,并构成排比句,不但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作出非凡成就的原因,而且增强了说理的力度,这样,
8、就使结句的论点顺理成章了。 讨论: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明确:是从因果关系上对论据进行的分析。这种方法,就是在列出事实论据后,就论据中事物的成因或结果进行分析。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或由果索因,探求本源,揭示本质;或由因导果,进行推断,寻求结论。这样使内容逐步深化。这种方法叫做因果关系分析法。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小试牛刀运用因果分析法为下面的事例写一段分析性的文字话题:坚强霍金在二十岁时患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全身瘫痪,在轮椅上坚强奋斗了二十多年,在探究黑洞与宇宙的起源与归宿
9、等问题上走在世界前列,并在 1988 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时间简史。他之所以在人类科学的发展抹上了灿烂的一笔,是因为坚强的意志让他成为一位生命斗士。生命的沉重打击并没有让他沮丧,也没有让他放弃梦想,而是在苦难的熔炉中百炼成钢。疾病让他的身体无法站立,但坚强让他的灵魂高高挺立;疾病让他的世界黯然失色,但坚强让他的人生像朝阳般美好。(三) 条件分析法范文引路:勤能补拙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自幼家贫,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刻苦勤奋,写出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终成一代国画大师;华佗自小立志医学,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终成一代医学名家
10、。由此可见,一个天资并无优势的人,只有勤奋不懈,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才能变得聪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讨论: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明确:这段话以中外名人大家取得重要成就为例,强调一个普通人要想有作为、出成就,就必须以刻苦勤奋为条件,这种在列举事例之后,分析人或事情成功的条件的方法叫做条件关系分析法。标志性词语: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论点:有志者事竟成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
11、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经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范例:古今名人的事例足以说明,一个人只有确立志向,并坚持不懈,至死不渝,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三、拓展延伸:总结1.分析必须结合论据,紧紧围绕论点展开。观点与论据不匹配(1)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 10 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半夜两点钟。正是她的勤奋,才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
12、的基础。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拙:指天资不好。居里夫人和韦钰拙吗?改: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爱迪生上小学时被老师和同学称为“智能低下的人” ,结果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辍学了。但是,爱迪生并没有因此就妄自菲薄,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仰慕的大发明家。我国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郑板桥,因为天资愚拙,记忆力差,便“笨鸟先飞”,以惊人的毅力刻苦攻读。他躺在床上看书,骑在马上看书,上厕所的功夫也抓紧时间看书 ,一本书要读几遍
13、十几遍,直至融会贯通。多年的立志奋发,终于使他在诗书画几个方面都有了很高的造诣。可见,天资愚拙的人,只要勤奋,时可以聪明起来,并做出成绩的。2、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拓展思维:这段在上面运用因果关系分析法的段落,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范例: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
14、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小结:这段文字同样适用假设分析法。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也就是说写作议论文要学会说“理”。不说理的文章不叫议论文,说理,就要从分析论据开始,这是说理最基本的手段。我们只有拿起理性的解剖刀,细致人微的剖析事物的原因、意义、本质,才能使我们的议论文写作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
15、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四、跳一跳摘桃子1、设问分析法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述事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发问,然后再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辞官归隐,仅仅是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生活吗?不,还因为他是一位文人,他的创作只能属于自然,仔细体会他的
16、诗吧,若不是那恬静的田园生活,又怎能留下“心远地自偏”的悠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和“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欢快?基本格式:有问 为什么 有答 因为 .练习:骄傲秦朝末年,项羽起兵反秦,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然而鸿门宴上,项羽骄矜自傲,屡失良机,放走了刘邦,埋下了隐患。几年之后,终于失其天下而自刎乌江。为什么一代豪杰竟会落得如此下场?为什么一代枭雄竟在“天亡我”的哀叹中倒下?原因无他,只因为骄兵必败!6.排比连引事例法即用一两句话对所选事例进行高度概括,然后再运用到议论的行文中.这样运用的前提是,所选事例必须是众所周知的.伯牙对知音的追求使高山流水一曲成绝唱,苏秦,孙敬对
17、知识的追求让悬梁刺股一言成警训,贾岛对诗的意境的追求而使“ 推敲“ 流传千古 .只有追求,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有收获.这段文字连引了 3 个事例,都没有展开,却使得整个句子紧凑,文气贯通.但连引事例后应适当进行总的评论.基本格式连引事例 总的评论练习: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 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茶壶为什么跳起来?”这个“疑”是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 ”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探求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致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