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训练: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221570
  • 上传时间:2018-12-16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7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训练: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
    资源描述:

    1、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高一物理备课组班级: 姓名:_使用时间:_ 1、基础热点1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瞬时速度C加速度 D某段时间内的位移2关于纸带上打点间隔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加速运动B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减速运动C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匀速运动的D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变速运动的3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 O 为小车运

    2、动的起始点,A 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 点到 A 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 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 50 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 ( )A从 O 点到 F 点运动的时间 B从 A 点到 F 点运动的平均速度 vCC 点的瞬时速度 vC DG 点的瞬时速度 vG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C可表示出最接近计数点 B 对应的速率 D

    3、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s5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因纸带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A改用直流 6 V 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使用平整不卷曲的纸带 D使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纸带在一条直线上6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有时发现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C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小车运动时快时慢7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8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中正确

    4、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B在建立坐标系时只需要确定正方向即可,与规定的正方向同向为正,与规定的正方向反向则为负C只能在水平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D建立好直线坐标系后,可以用 (x,y )表示物体的位置二.能力提升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B 、C 、D、E、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 1、x 2、x 3、x 4、x 5、x 6 分别为 AB、BC 、CD、DE 、EF 、FG 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准确计算打 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x3 x4T x3 x42TC. D

    5、.x2 x3 x4 x54T x1 x62T10在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和第一章的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 v 为纵轴,以时间 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 10 个点下列思考有道理的是( )这 10 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 vt 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这 10 个点中有 8 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 F 和 B 两点离这条直线太远在 10 个点当中只有 4 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 、G、I),有6 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

    6、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 、J) 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 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A BC D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是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个相邻小球像的时间间隔是0.1 s,这样便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设开始时的位置为 0,依次为位置 1、2、3、4、5,小球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位置 1、2、3、4 的速度分别最接近_m/s、 _m/s、 _m/s、_m/s ,小球滚下过程的加速度为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12下图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打点频率为 50 Hz,图中 A、B、C、D 、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 AB、DE 之间的距离分别是 2.40 cm 和 0. 84 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m/s 2,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 60 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是_(选填“偏大” 、 “偏小”或“不变”)答案1AD2BC3BC4BC5CD6B7A8A9BC10B11 0.80 1.15 1.50 1.85 3.5012 0.52 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训练: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2215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