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课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17191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七 解放战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题七 解放战争,知识清单,知识点四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考情探究,考情探究,知识点一 重庆谈判,知识清单,名师点拨 区分国共不同时期的谈判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国共再次谈判,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 轻巧识记 歌谣记忆法,就是把历史知识浓缩概括成押韵的歌谣便于朗诵 记忆。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可记作:蒋介石打内战,耍阴谋假谈判。毛泽东去 重庆,蒋阴谋被戳穿。,知识点二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名师点拨 (1

2、)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 狂进攻。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轻巧识记 本考点的相关史实可用歌谣记作:蒋介石内战暴风急,疯狂进攻解放区,毛周陕北巧转战,彭贺指挥战敌顽,刘邓挺进大别山,战略局势就扭转。,知识点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知识点四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名师点拨 (1)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 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但是中 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 轻巧识记 本考点的相关史实可用歌谣记作:三大

3、战役大决战,歼敌150多 万。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就灭亡。解放战争留遗憾,蒋介石残余逃台 湾。,1.归纳总结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原因、结果及对国共两党关 系的思考,考能提升,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短短的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谈谈你的 感想 (1)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国民党统治的腐朽。 (2)感想: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 (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材料解析题及解题技法 材料解析题是河北中考历史非选择题重要题型之一,是最具有历史学

4、科特点 的主观性试题。纵观近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材料解析题呈现以下特点: (1)材料来源广泛,由人为加工的文字材料向直接援引原始文字材料转变。 (2)材料的呈现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大事年表、图书目录等。 (3)主题立意鲜明,若干材料都围绕一个主题来设置,问题也是围绕着这一主 题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地进行设计。 (4)材料与问题紧密结合,体现了材料解析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征。,解答好此类试题的步骤: 第一步是读。这是解题的前提。一是读设问,定位材料内容,明确答题方向。 二是读材料,包括材料的主体内容以及材料的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给解题 者以某种暗示,可能隐藏着解题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是找

5、解题的关键。首先,找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 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都在几个 关键词上。有时关键词还可能会出现在材料的出处中,它们都会给解题者以 一定的暗示。其次,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再次,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虽 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设问,但与教材内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步是组织答案。这是解题的归宿。一要审准设问。在设问中,往往有限 制性语句对问题回答做出限制,如“据材料一概括”“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析”“综合材料和以上问题,分析”等。这些限制性语句表明了设问内容的 含义和考查要求。二要注意解答完整而有层次。三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史

6、观 答题。,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廷风雨飘摇已有数十年,改革的努力已经太迟、太弱。戊戌变法 失败了,其实维新的措施本来也难以执行,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都还是政 治的新手。在20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但纠缠于君主立宪的时 间表和细节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的人走向激进,革命者的声势越来越大 这时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 摘编自辛亥百年祭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的政府接收是对国民党腐败的一次总曝光,在整个接收 过程中,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见利忘义,丑态百出。许多政府官员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国民党的接收被喻讽为“劫收”。而共产党 领导的延安及其解放区的廉洁高效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成了国人希望的 象征,无怪乎司徒雷登(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在1949年逃离大陆时对国民党官 员说,共产党打败你们的不是枪支大炮,而是廉洁,以及廉洁换得的人心。 摘编自政治现代化的逆动南京国民党 政权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 (1)据材料一,指出“局势已经难以挽回”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司徒雷登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共同原因。,解析 第(1)问要注意对材料一中的四句话分别进行归纳。第(2)问要注意从 “中国共产党”的角度进行总结。第(3)问要抓住清政府倒台和国民党政权 垮台的共性。,答案 清末统治不稳固;资本主义

8、改革太迟、太弱;戊戌变法、“新政”改革 失败;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等。 (2)廉洁高效;赢得民心。 (3)政治腐败。,对应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末期日军兵力分布,二战中日军战死者分布,材料二 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的战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 州等地,还都在日本占领之下,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战争中能大量击毙日 军,是因为美军拥有占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技术装备。日本海军的几十艘战列 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绝大多数都沉入海底,又基本上是由美军造成。日本 除了在海外战场遭受重大损失,本土也遭受了猛烈轰炸,包括落下两颗原子弹, 这些全系美军造成。,材料三 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政府统治区年产

9、钢不过4万吨,日本却达580万 吨。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仅为可怜的11.9亿元法币(折合4亿美元), 同年日本财政收入则超过100亿日元(折合30亿美元)。美国战时年最高 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年财政收入达1000多亿美元。中国作为战胜国享 受不到应有待遇,还受到其他盟友欺凌,其原因只有用定量分析才能解释。 摘编自徐焰抗日战争的真实战况,(1)毛泽东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 支队,不是主力军。”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 (1)二

10、战末期,中国战场抗击着日军总数近六分之一的兵力,中国军民 消灭日军人数超过日军战死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 重要力量;中国战场是二战中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的一部分,中国军民和英、 美、苏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斗争,最终赢得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 大胜利。 (2)材料二说明:日本投降前,在中国战场上还保持着强势地位;美国具有强大 的军事实力,在打败日本的过程中发挥了最为突出的作用。 原因:中国实力弱小,美国实力强大。,(3)战争中实力对比是决定因素;只有具备强大的国家实力,才能在战争中发 挥出更大作用,才能保卫国家免遭侵略,才能在国际关系中取得应有的地位; 等。,解析 第(1)问注意从材料一的数据对比中总结。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材料 三来总结说明即可。第(3)问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