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备考策略浅议,例说“高考备考”怎样复习更有效?,联系实际,学会综合分析,整体把握,明确复习目标,图导思维,提升思辨能力,品味试题,链接启思立意,归纳重点,有效专题突破,是国家进行教育统一考试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它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命题中所要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学科考试内容。,课程标准简称课标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
2、题的依据,是评价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整体把握,明确复习目标,1)考试大纲中所明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中心卷确定为:选修地理3、地理5、地理6 )。,2)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是高考必考的主体内容,三个必修模块的47条内容与考纲所列内容一致,考纲只是去掉了课标内容要求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试
3、题立意(能力立意)试题情境(信息材料)试题设问(行为指向),考核目标与课标要求相对应,行为动词与课标要求相对应,图文资料与课标要求相对应,能力层级与课标要求相一致,3)高考考查程度与课标要求,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 内容标准要求(18条),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试范围(必考内容),高中地理必修模块2 内容标准要求(16条),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
5、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试范围(必考内容),高中地理必修模块3 内容标准要求(13条),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不
6、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
7、的含义。,考试范围(必考内容),4)高考地理考核的主体内容(考核内容的基本结构),(1)模块1的主题与核心概念,认知与揭示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空间)中的物质运动,整体与局部 静态与动态 时间与空间 运动与分布 作用与影响,观测与实验 调查与分析 比较与归纳 文献与案例 建模与推理,通识关键术语与核心概念,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大气环流)、 水循环、洋流运动、地壳运动、生物活动,(运动、变化、规律、分布、影响),研究方法,内容综合,图导思维,提升思辨能力-自然地理,【例1】 下图示意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依图示信息完成1-3题。,1图中、所示的圈层分别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岩
8、石圈、水圈、大气圈 C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促使地球圈层间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能、重力能 B风能、地热能 C生物能、地热能 D风能、生物能 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直接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a Bb Cc Dd,答案:1C 2A 3D,【例2】由地球公转示意图所产生的联想,侧视图1-1,俯视图1-2,【例2】图示意为某日地球上各纬度昼夜长短的分配,1这一天最有可能是A5月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这一天新加坡(109-129N)的日出时间约为A10时 B8时 C6时 D4时 3再过100天左右,北半球黑夜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 B13 C14 D15,(将球面转换成平面),思考问题:,答案: 1B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