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人力资本因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JIAOYAN LlLUN 教研理论浅论人力资本因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口王金明刘晓明摘要:职业教育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量和回报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政府、企业团体、个人,他们的态度倾向是否一致,市场经济发展边程中出现的区域、社会成员分层现象,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个人收益的导向作用等都是促进或者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关键词:人力资本;职业教育;影响作者简介:王金明(1985 一),
2、男,山东烟台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刘晓明 (1959 一),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中圄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09-0011-05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力资本的所有者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只是人力能劳动者,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同时,职资本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对人力资本关注的重点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不是这些实体要素,而是它们的价值,关注这些要素上,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关联。在工作过程中的价
3、值增值。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不因此,从人力资本角度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分析和能简单以正规、非正规的教育与培训的货币投入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计算。人力资本投入有货币和非货币两种形一、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式,货币投入是指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投入总费(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用,非货币形式是指不能用货币直接支付的投入,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尽管与其他经济学概念是同如机会成本、折旧成本勾。时代产生,但是长久以来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却-直二、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分析的合理性被忽视,人力资本概念的解释和定位也停步不前。到(一)人力资本投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人力资本理论才成为教育
4、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种追求效益的投关注的焦点,随着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资行为,又是一种对己有资本的消费。据统计,1998 研究,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年全国人均消费总额为 2309 元,人均教育消费额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舒尔丧发表了人力资本投为 530 元,占人均消费总额的 23%。当年我国教育资,首先对人力资本概念、性质、特点进行正式的阐消费比上年增长超过10%的同时,教育事业增长述。他在分析国民收入增长与国民资摞增长时发现10%。教育投资的增长带来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坷。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缺口这一缺口又无法用传统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是根据学生的物质资本理论
5、进行解释,他认为国民产量的增长社会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从事社会生产劳动所需比按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质资本的增长更大,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角度讲,人力资本投资是为了增加个人本身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 ,飞资本积累,个人不但自愿消费自身的各种资源,而(二)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内涵且放弃一定的收入。这种接受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成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为职业教育的直接服务对象,根本上决定了职业教及其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创造能力。它育发展的可能性。从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讲,的基本内幅从以下四
6、点分析:教育的花费不仅是人力资本投资是为增加社会中人力资本积累的总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政府和个人有量而提供的社会性服务,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公意识的投资教育,即人力资本投资,获得的是生产共团体、政府和国家机构消耗自身拥有的各种基础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这种投资的回报与物设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支持职业教育的发质资本不同,它具有长期性和终身受益性。并不展,满足自身对人力资源的需要程度和需要结构,是人类所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都是人力资本。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因素。物质资本相同,只有投入到生产中,并在生产过程因此,发达国家和准工业化国家在职业教育上中体现其价值的这部分知识技能和能
7、力才称之为无论是接受性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还是服务性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种高度抽象的资源,人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发展到)定程度之后,职教论坛 12010.911 教研理论 JIAOYANLlLUN 投资比重表现急剧增大的趋势,职业教育在教育中资的正外部收益,包括投资所带来的身体、精神及身所占比例也快速增长,从表 1 中可以看出,30 年间份地位等的提高,也称为职业教育投资的外槛效应。职业教育平均增长了大约 4 倍。在美国,中学毕业后投资职业教育的学生比未表 1 发达国家及准工业化国家职业教育占教育发展比例(%)投资职业教育的学生平均月收入高出 18 个百分点,因此美国公民的的教育投资偏
8、向职业教育。而国别 1945 年 1960 年 1975 年 1989 年,德国西部地区求职人员中,高等教育(包括美国 31.00 42.00 75.00 高职)投资的占 10.6%,系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投英国27.00 36.00 63.00 资的占 64.8%,进行短期培训的占 24.8%。在高回法国17.00 32.00 68.00 报率的推动下,西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成为必然斗。日本10.70 25.00 84.50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工资体制的限制,职业教前西德16.40 48.00 79.20 育投资呈现的是低回报率态势,投资后的个人尽管韩国4.20 16.80 82.60 从职业教
9、育中获得了 -定的技能,但只能从技能中新加坡2.60 24.50 76.40 获得很小的一部分回报,这种现象在私营和三资企资料来源: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刘芹茂 000)第 164 页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二)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统计,1998 年,北京私营和三资企业中进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行职业教育投资后个人平均每小时收入增长低于有相似之处,即在进行资本投资之时两者都需要考 5 元。这种投资低回报旦彰直接导致个人对职业教育虑投资回报的问题。比如,个人在考虑进行职业教投资的动机微弱,严重限制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快育投资及投资量的多少时首
10、先考虑的是投资职业速、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教育某一项目的预期回报及包含了机会成本在内大程度上受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影响阴。的投资戚本;社舍组织在考虑职业教育投资时同样三、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人为资本因素分析需要分析该项投资的社会预期回报、回报周期、直(一)投资主体因素分析接成本和间接成本o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化的经济运行决定职在发达国家及准工业化国家,由于职业教育投业教育不再完全由国家承担企业团体和学生个人资的高预期回报率,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非对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关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投资。如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兴办力资本投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而呈
11、现多元化的趋职业教育,并出台各种有利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势,各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又影响着职业教教育的建设,积累人力资本。到 20 世纪 80 年代,每育的发展。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职业教育投资可分年完全由美国企业为职工提供在职教育与培训的为政府职业教育投资、企业团体职业教育投资和个资金已经达到 2100 亿美元 O 德国以;双元制;职业人职业教育投资 O 教育模式发展职业教育该模式以企业为主推进职 1.政府投资主体。从国家政府角度分析,职业业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另外,据调查:日本职员在教育的投资理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 1000 名以上的 424 个大企业中,99%企业对员工进影
12、响 o20 世纪中后期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行人力资本投资,其中拥有具体计划的占 859 毛阴。增长理论相继提出,政府对教育的理念开始转变,对个人而言,进行职业教育投资的重要参考目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对标是未来的预期收入。个人通过估算投资后的预期应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的直接结果是导收入决定是否对该项目的职业教育进行投资。估算致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时大体要考虑:第一,绝对的工资差额,即接受职业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表 2中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教育后的工资收入与未接受职业教育前的工资收家在1950 至 1984 年间人均受正规教育的增长表入的绝对差额
13、,这是个人投资估算的重点,甚至直接明了政府投资主体对教育投资理念的转变:美国、决定是否进行职业教育投资。第二,职业教育成本,法国、日本教育年限增长比例超过 30%,英国为这里的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 16.17,德国为11.40,其中增长比例最为明显的是本主要指个人为接受职业教育而投入的与教育相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部分,基本超过 50%,人均高关的总费用,间接成本主要指为接受职业教育而放等教育年限甚至是呈倍数增长。结合表 1 中职业教弃的收入,即机会成本。第兰,投资的风险,即职业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占的比例我们不难推断出,增长最育投资戚本的消费是否会得到补偿,在多大程度上为明显的人均
14、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年限很大一部得到补偿。投资戚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得到补偿直分来自于职业教育的贡献,西方发达国家对职业教接影响投资者的决定,这同时也是与未接受职业教育投资理念的变化成为 20 世纪中后期职业教育快育的个人进行比较时的投资阴报率的问题。第四,投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2 职教论坛/2010.9JIAOYAN LlLUN 教研理论表 2 发达国家 1950 至 1984 年闽人均受正规教育年限企业投资依然偏向的是职业教育投资。如日本许多著增长比例(%)名的企业都不遗余力地进行职业教育投资,创办职业学校: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电器工学院和松下商学国别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合计院、丰田公司的
15、丰田工业大学等,它们在基本的职业美国 3.39 50.00 260.00 32.35 能力培训之外,注重;企业精神;的教育,培养员工对英国 0.00 7.03 223.08 16.17 企业的感情;同时注重特殊性培训,降低企业员 ,离法国 26.26 27.96 400.00 31.91 职造成;沉没资本;出现的可能性。总之,企业对职业日本-14.97 71.15 268.75 37.32 教育投资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德国 0.00 53.41 121.43 11.40 投资职业教育的态度凶。资料来源:Becker W E, Lewis D R. Higher Educatio
16、n and 3.个人投资主体。从个人角度分析,在市场经 Economic Growth M. Norwell, US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济中,人只具有有限的理性,人类行为受到金钱、名 1993:56-57. 利、官能等各种欲望的约束。在这种约束的环境中,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经济人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斯诺意识形态理论起步较晚且投资不足 O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人认为各种约束个人行为的因素中,意识形态是决定力资本理论的引人,中国政府对教育的理念发生转性的因素。它通过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等方变。教育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被各级
17、政府式评价教育投资的有效性从而决定教育的投资方普遍接受,学校教育毕业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向和投资程度。在经济社会中,个人对金钱财宝的 2005 年普通中学毕业生人数达 2768.1 万,普通高物质欲望比较强烈,往往以投资的戚本-收益来决等教育毕业生人数达到 6.8 万 O 政府教育投资理念定投资的方向,如果职业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普与普通教育的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然而这种正通教育和物质投资,那么个人必然倾向于投资职业相关性表现在职业教育上却是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在中国,个人在受到物质欲望影响的同时,却发展,在普通教育快速增长的同时职业教育却增长更易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有时即使职业教育缓
18、慢,甚至一定时期内出现负增长。从表 3 中数据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普通教育和物质投资,然而由于可以发现,2000 年到 2005 年间,在各级各类教育职业教育投资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或与本身的价毕业生人数普遍增长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毕业生人值信仰体系相背离,个人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会倾数反而下降,中罔政府对高学历、高文凭教育的投向普通教育甚至物质投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资倾向明显。在这种偏激的投资理念的影响下,中人投资主体的意识形态因素能够产生极大的外部国教育结构和人才比例出现失衡,导致目前的;技正效应,个人投资主体的意识形态是否倾向于职业工荒;现象的出现 O 教育投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忽
19、视表 3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人数万人)的闷。类别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5 年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再是普通小学 1999.9 2863.1 1961.5 2419.2 2019.5 仅仅依靠某一单一主体而是需要各主体之间相互初中 998.3 1109.1 1227.4 1607.1 2106.5 合作、共同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企业对职业教高中 196.6 233 201.6 301.5 661.6 职业中学 41.3 89.3 124 176.3 170 育中的投资大约为2100 亿美元,超过了全年普通教普通高等学校 31.6
20、61.4 80.5 95 306.8 育的投入;德国西部地区求职人员接受系统的双元资料来源:/.cee.edu 制职业教育或短期培训的达到 90%。发达罔家,政 2.企业团体投资主体 O 从企业团体角度分析,府、企业、个人兰方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投资态度表企业团体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在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现一致,联系紧密,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乐观。然而,中的同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同,职国尽管政府主体表现积极职业教育投资额逐年增业教育投资的对象是人投资过程中不但有企业的参加,但企业、个人却把职业教育的投资作为负担或无与,还有员工的参与。由于作为;人;的员工有独立的奈的选择,各主体投资态度表现
21、不,缺乏有效的联意志和情感等感性因素,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时元法系与合作,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有效地预期投资收益,投资风险超过物质资本的投(二)投资群体的不公平因素分析资,这种现象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企业为了避免;沉没职业教育与行业岗位联系紧密,针对性较强,戚本;的出现而放弃职业教育投资,如发展中国家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面向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而业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负不是学术性人才。因此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职业教担,以及不发达国家对是否发展职业教育的困惑等。育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然而人力资本投资高风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收益,(如表的。理论
22、上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因此企业如果能在一定程围内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的特殊组成部分,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不存在地位职教论坛 12010.913 教研理论 JIAOYANLlLUN 等级上的差别。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职业费甚至呈现负增长现象7。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共同发展,保证教育结构体系表 52004 年地区省份生均预算内的教育事业费及增长的平衡。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与职业教育相关情况单位:元)的特殊的社会因素的存在,不同的职业教育投资群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体的经济、社会因素优劣势差别明显,不公平现象普 2003 年 2 舶 4 年增长率(%)23 年 24 年增长率(%)遍
23、存在,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的普遍、快速、健康发江苏省 1956.36195 矶 740.17 4237.674517.11 6.59 展。以中国为例,投资群体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已经成浙江省 2240.642563.18 14.39 5824.746890.47 18.30 为影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因素之一。湖北省 1140.091136.16 -0.34 2827.452459.61 -13.01 表 4我国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中等职高等职本科教育湖南省 1242.771319.16 6.15 2727.702581.67 -5.35 指标小学初中普高业教育业教育以上整体资料来源:教育部、国
24、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 24 年全国教育 1993 亏习面 3nn nr. 0.148 0.612 0.507 1.910 4.169 1.750 9.096 年贡献率 1(%)v.,;o V.UU, V 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1993 年-24 年贡献率 1(%)0.155 0.643 0.453 1.859 4.038 1.922 9.071 2.个人投资群体地位的不公平。首先是经济地资料来源: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杭位方面的不公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伴随着教永宝(26)第 106 页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职业院校毕业生受到 1.群体间投资经费的不公平。中国
25、职业教育投正规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挤压求职竞争中处于弱势资主体是单一的,而非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的资金地位,就业机会急剧减少,就业层次向下位偏移明投入几乎完全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性的教育显,大多从事钱操作、辅助生产、后勤劳作等低薪拨款构成,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极强。行业,工作环境恶劣且工资低,失业风险高。然而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及;重点办学;政策的另外是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公平。长久以来,我指导下,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间、职业教育内国传统的;读书做官论;文化对我国的人才观念产部不同区域间结构的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成为必然,生深远的影响,导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文凭而轻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不可避免
26、。技能的现象,中国的技术人才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首先,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一种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现行的;高消费;的教育投资,只有在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国高考制度并没有改善这一现象,反而使职业院和高质量的实训基地的情况下,才可能培养出社会校毕业生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然而,中国教育现状却多是高考竞争中的失败者根据阶级复制理论的推并非如此=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断,这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职业教育后,相对的地位重要性,不断强调加大职业教育的投资,但是政府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固化了他们的弱势地位,进投资群体投资重点依然偏向普通高
27、等教育,职业教一步阻碍了他们教育的继续获得。育投资经费比例和增长率依然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投资个人与普通教育的投资以 24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统计报告(表个人在经济、社会两方面地位的不公平,教育投资们中的江苏省为例,24 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生均者为了避免自己固化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投资教育事业费为1959.74 元,不足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倾向偏离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国民中得不到认生均费用的一半 z 教育事业费增长率为 0.17%,远同,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远低于高等教育 6.59lJ 串的增长率。3.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体制造成的不公平。资糠其次,即使在职业教育内部,由于
28、地区经济发配置体制是否合理决定着人力资本是否能够在区展的不平衡,职业教育投资经费不公平的现象也普域间合理流动。完善的资惊配置体制促进区域经济遍存在。在发达地区,教育财政资金充足,在保障普平衡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本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通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在我国,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以户籍制度为的资金投入,如表 5 中 2003-2004 年间江苏和浙江依据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为适应经济、两省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费都呈增长趋势;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它严格限制中国劳动力永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税收较少,教育资金投久居住地的变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虽然放松
29、入相对不足,勉力承担普通教育发展同时,无法承了户籍的变更限制,但总体来说改革力度不大,户籍担高昂的职业教育投资的需求,职业教育反成为地制度仍然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据调查,我国西部区经济的负担,职业教育得不到发展或者畸形发展地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科技人员大约占 1/3,2006 成必然之势,如表 5 中 23-2004 年间湖北、湖南年有 344万专业技术人才处于闲置状态,相当于当时两省的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的教育事业费远远低全国 3 年的大学生培养量相反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于浙江、江苏两省,湖北省职业学校生均教育事业员严重不足技工荒;现象严重困。不完善的人力资本 14 职教论坛 12010.9
30、JIAOYAN LlLUN 教研理论配置体制造成的区域间职业教育人才相对过剩或不表 7 接受不同教育的劳动者的收入足,直接导致不同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美国商业部给出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与教育报酬率关系函触)(三)投资的收益因素分析受教育水平明毛主轨主支平均节入(美 iE 史 Zt272 同一时期,职业教育的戚本与收益是不相匹配博士学位 295 3637 3.95 的,职业教育的投资需要一定时期后才能获得收硕士学位 158 2378 2.58 益,因此过去职业教育只是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存学士 99 1829 1.99 在,职业教育被忽视是一种必然。人力资本理论提职校毕业 18 108
31、8 1.18 中学毕业 921 1.00 出后,职业教育是一种消费行为的同时,也成为一种对人力资糠的投资。职业教育的收益问题直接影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1993 年 8 月 9 日响职业教育是否能够得到发展。职业教育高预期的社会收益率促使社会投资偏向职业教育,高教育层次的高收益使个人投资普遍偏 1.投资的社会收益因素分析。从社会角度分向于高学历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与析,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间接性、延迟性、收益预期个人收益的不一致现象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职业教育的复杂性明显,投资收益的计算方式非常复杂。职与普通教育共同、均衡发展,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共同业教育的社会收益主要是以估算的方式预期未
32、来需要,这种结果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证实。然而,在中的投资收益,最直接的是表现在职业教育对社会经国,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程度上。贡献程度的高低为两个独立的群体存在,缺少必要的联系 E 职业教育不仅影响社会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态度,同各层次间联系性不强,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继续接时也决定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发展的价值。职业教育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个人向普通教育过分倾斜,对职投资社会收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在人力资本投业教育发展的个人需求严重不足,结果导致职业教育资时的偏向,高额的社会收益才能保证社会资本投在国家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依旧发展缓慢。资偏向职业教育,保
33、障职业教育有足够的发展动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从人力力,职业教育才可以得到长久有效的发展。从表 6 资本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发中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收益率为 34.943 毛,展受到投资主体的态度社会问题和经济收益导向中等职业教育社会收益率为 4.19%,两者的社会收的制约。我国政府积极投资职业教育,而企业团体益率高于同层次普通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职业教育和个人的反应并不强烈;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社会分层因素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越来越高预期的社会收益导致的结果应该是社会资金流严重,从而使不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导致个人对普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并
34、超过普通通教育的刚性投资需求,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我国教育。职业教育始终无法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因此,我表 6 本科、高职、中职、普离社会收益率国职业教育要继续发展首先必须调动企业和个人指标本科高职中职普高的职业教育投资积极性,做到各投资主体对职业教总成本/元132763.76 63382.13 54889.93 56547.70 育投资的态度一致;其次是解决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总收益/元 1614.60 85529.81 57187.56 24864.16 出现的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充分利用经济收社会收益率 1(%)21.57 34.94 4.19 -56.03 益的导向作用引导个人投资主体投
35、资职业教育。资料来源:罗、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杭永宝(2006)第 182 页参考文献:2.投资的个人收益因素分析。从个人角度分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析,投资的收益指投资职业教育后个人工资收入的院出版社,1990.增加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等层面的提高。个人收益2楚艳霞.人力资本.投资中的职业教育口.边疆经济与文化,的高低直接影响的对象是投资个人对职业教育的投 28(11). 3付一辉.人力资本概念研究J.财会月刊,2007(07).资态度问题,同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问题。职业4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教育投资个人收
36、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在人力资本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投资时的偏向。个人投资的高收益率才能保证个人资5刘芹茂.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本投资偏向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需社,2o.求力。然而从表 7 中可以看出,收入的高低与受教育6田银华,陈旭.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下的政府投资口.湘潭大学学报(浙江社会科学版),2008(01). 程度呈正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教育年限越7王健,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长,个人投资收益越明显。因此高教育层次的高收益社,2007.4.使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普遍偏向于高学历层次的教育。8J 张丽莉,王大超.基于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价值的职业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个人教育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6(29).需求弱于高层次普通教育发展的需求。责任编辑殷新红职教论坛 120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