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1 单元 议论文写作训练来源#&:中教网%议论文是以分析、议论为主的文章。本单元就议论文的框架构筑与“板块”打造、议论文的论据使用与论证展开以及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这三个要点,分别设置专题进行训练。训练目标1了解和把握议论文在结构和论证上的基本特点和要求。%2熟悉和掌握“构筑框架,打造板块 ”的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来#源:%中教*网例文引路2013 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4 月 29 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 2000 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
2、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 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来源:*zzstep.co&m自律,闪光的璎珞荀子劝学有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木,这金,或许原本只是平凡之物,但是在“绳之” “砺之”后,原本的凡木
3、、凡金便能一跃而成为人类的重要器物。也就是说,绝对自由有时候并不一定对人有益;在一定的约束下,反而更能有所成就。开篇引用荀子劝学篇中的名言,并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作了合理的诠释,自然引出中心论点。既符合作文命题材料的要求,又巧妙解释了标题“自律”的内涵。自然,鲜明。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回顾历史,放眼现实,因自律而闻名的人比比皆是。子罕拒绝他人的美玉,不贪宝,这就是自律。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岳飞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也” ,这也是自律,这也是岳将军受后世敬仰的重要原因。郑振铎在 30 岁生日时,在日记里激励自己,然后制订出了今后的努力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材料中的年轻人,在
4、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能将尚先生的手机还回来,这也是自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律等于尊敬。紧承论点,从自我角度引出分论点,领起全段,论述自律的意义。展开论述,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列举事例,且巧妙运用作文材料的事例,表达简洁,分析简明。例后小结既突出分论点,又巧点命题材料内容。自律亦可以影响他人。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走在路上,口渴难耐之时,忽然发现路旁有一株梨树,许多人正涌向那里摘梨吃,他却不为所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一个来解渴?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劝他说:“乱世梨无主。 ”他则正色道:“梨虽无主,而吾心中有主。 ”以后每当果树的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旁边经过
5、时看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自此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民风日渐淳朴。由己及人,再从他人的角度确立分论点,论述自律的意义。与上段形成并列结构。展开论述,引用古代学者许衡的事例,突出了自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事例典型,富有说服力。然而,在现实社会,有一些戴着假面具的高官,明一套,暗一套,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岂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陈水扁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由他引起的“洗钱”事件在台湾甚至世界弄得沸沸扬扬。作为台湾的高干,手中掌握着大权,在金钱的面前,他将一切都忘了,梦想着以后到国外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到头来焦头烂额,遗臭万年。为了一己贪欲而丢弃了自律的人,最终受到了法
6、律的严惩。由正而反,联系现实,揭示不讲自律、没有约束的后果。与前面两段形成对照结构。展开论述,举陈水扁案为论据,夹叙夹议,说理清晰。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能够使自己“成方” “成圆” ,我们在自由发挥中,时不时地需要亮出自我约束之绳以自我反省,在重重的诱惑面前,狠狠勒醒自己,警告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引用俗语总结上文论述,强调自律的重要性,突出了论点;同时表达愿望,点明写作动机。符合议论文结尾的一般要求。总评: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按照“提出论点分层论述总结收束”(即“总分总”)的思路构筑框架:文章开篇引述劝学中的名言,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一定的约束可以使人有所成就;然后文章从“自
7、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 “自律亦可以影响他人”两个角度进行论证;接着联系实际(陈水扁案)深层剖析;最后总结收束全文,提出呼吁和希望。主体部分展开论述,又按照“并列对照”的思路结构展开:“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 “自律亦可以影响他人” ,由己及人,形成并列结构;再由正到反,论述丢弃自律的后果,形成对照结构;每一个论述段,又按照“领起(中心句或分论点)展开(事例与分析)小结”的思路展开。全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典型体现议论文“一步步把问题说清楚讲透彻”的特征。文章运用了较多的论据,但就事实论据而言,采用典型举例与概括列举相结合的方法,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轻重有度,一切根据所阐述道理的重要性
8、而取舍,很具代表性和说服力。这是一篇值得写议论文的学生借鉴的优秀作文。技法解说上面例文是十分典范的议论文,无论是结构框架的搭建,还是论证“板块”的打造,都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构筑框架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以外,还必须构筑好文章的框架。议论文一般由“引论” “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论是开头,本论是主体,结论是结尾。其中主体是对文章的论点作分析论证的部分,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框架” ,主要指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即文章是用什么结构方式展开论证的。论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并列式结构。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将文章的中心
9、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分别予以论述,这就是并列式结构。2层进式结构。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层进式结构。它的特征就是各层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它可以按探究的思路,在论述了“是什么”后进一步指出“为什么”和“怎么样” ;也可以按归纳的思路由特殊到一般或是按演绎的思路由一般到特殊进行论证;还可以按推演的思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3对照式结构。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来予以论证,就是对照式(或“正反对比式”)结构。对照式的目的是能从对比中阐明主张,让事物在比较中得到论证。它可以正反简单比列,也可以先
10、破后立,还可以多重正反强调。在谈到议论文的结构(或“框架”)时,不能不提到“总分”式结构这一形式。在此须说明的有两点:其一, “总分”式结构通常说的是文章的整体结构形式,所谓“总” ,主要指议论文的总起部分(即“引论”),而所谓“分” ,主要指议论文的展开部分(即“本论”),上述“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和“对照式结构”都是“分”的具体样式。其二, “总分”式结构也可以用在论证的各“板块”中,比如在本论部分围绕某一分论点展开论证的时候,可以采用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方式。“总分”式有“总分总” “总分” “分总”等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首先应在“总”字上下工夫,要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
11、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纲” 。同时,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相互之间不可重复、交叉。 “总分”式的运用能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二、打造“板块”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说理的实质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它主要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应按拟定的框架设置若干个论述的层次(如“并列式结构”之下各个并列的部分、 “层进式结构”之下显示递进的各个部分、 “对照式结构”之下用以对照的两个部分),而对每一层次所作的论证往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 。这个“板块”有时是一个自然段,有时则由几个自然段组成。来源:&中#*教网怎样
12、打造好论证“板块”呢?来源:中教#&网%首先要关注“板块”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并列式结构”之下各个并列的论证“板块”是从同一层面的不同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层进式结构”之下的论证“板块”是从不同层面递进式地论证中心论点的, “对照式结构”之下的论证“板块”则是分别从正面和反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其次要关注“板块”内部的组合方式。每一个“板块” ,都须集中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这个中心意思也可称为“论点” ,对全文来说,这个论点往往是文章的“分论点” 。对论点(或“分论点”)的论述,一般有“主题句” “支撑句”和“结论句”。 “主题句”通常是提出分论点的句子, “支撑句”主要指对论据进行
13、分析以论证论点的句子(通常是一组句子), “结论句”一般是位于“板块”末尾的总结整个论证“板块”的句子。实践体验例文评析下面是 2013 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的一篇优秀作文,请仿照“例文引路”的形式,从框架构筑和“板块”打造的角度对文章作点评和总评。善善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说:“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善的传递,善的共鸣,才会有天下大同的局面吧。捡到手机的年轻人决定归还手机,不正是尚先生的善感染了他,才有了善的共鸣,使一个贪心的人变成有爱心的人吗?点评:_来源:zzstep#*.com首段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名言引出全文的论点,次段联系材料,解说论点。
14、善善与共,是个双向的过程。只有人人善我,我善人人,才有了与共的纽带。以真诚待人、待事,也会收到真诚的回馈。冰心怀善,她说:“你的一抬手,这热力便催开了一朵花,你的一转身,也使万物颤动。 ”于是,她理解了自然给她的回应,于是也在清风明月、朗日蓝天中寻找美。以善意的姿势欣赏大自然,才写出了清新动人的诗篇。难道这不是大自然对她的善意的回馈吗?余秋雨亦如此。他怀善,以善意的姿势敬仰着“文化” 。于是他踏过冰封的雪山,荒凉的大漠,沉睡的江南小镇,终悟得千年一叹,换取凝练的情思。与号啕着“文化”却终日坐在高档写字楼里的文化人相比,他躬行的善意收到了来自大自然与历史的同样的回馈,一颗沉寂的心灵。w*#点评:
15、_来源:zzstep.#%co&m援引冰心之“言” 、余秋雨之“行”为论据,从正面对中心论点“善善与共”进行分析论证。同样的,恶意相待也终换来恶意的苦果。这何谈“天下大同”?倘若捡手机的年轻人不归还手机,会不会使尚先生对“善”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呢?前些时候的复旦投毒案,源于舍友间的纠纷。其中不正是因恶语相向而不主动调解的结果吗?倘若大家都宽容些,以善而不是以恶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又该成全了几家人的幸福啊。点评:_中国教育*出&%版网运用假设论证法,列举反面事件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与上一论证“板块”形成对照。善善与共需要传递的过程。正如路遥所说:“流动是河唯一的前途与出路。 ”这善需要起源,需要
16、接力。做善的起源,像罗素一样,带着清除偏见的扫帚扫去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女性解放运动的首批男性领导者;像南丁格尔一样,带着挑破病痛的利刃为伤员救治而减缓痛苦,使“护士之母”的美名流芳百世。他们在传递善意,并成功地让这善的涓流遍布大地。如果人人都从自己做起,以善的心灵去触碰世界,这会是崭新的世界,一个宁谧而祥和的天堂。点评:_推进一层,由对“为什么”的论述转入到对“怎样做”的论述。先引用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名言,接着运用整句列举两位一流的人物事迹作论据,进而综合分析。塞万提斯说:“上帝带黎明来,是送给每一个人的。 ”善的号角在吹响, “中国梦”在不远的未来,召唤每个人都以善对世界,对生活。来源:中%
17、国教*育出#版网何不善善与共,使天下大同!来*源:%中教网点评:_最后引用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语录,联系实际发出号召结尾。总评: _总评:这篇临场作文紧紧扣住“归还手机”事件的核心(即“善会感染,使得贪心变爱心”),从而得出“善善与共,天下大同”的哲思,全文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立意精准,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见解独特。从框架构筑和“板块”打造上看,本文也属上乘。文章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了“为什么”和“怎样做”一详一略两大论证板块,使文章的结构呈现递进形式;在“为什么”这一核心论证“板块”中,又采用正反对照的方式建立了两个小的论证“板块” 。这样的结构安排,使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来源:中国&*教育
18、出版网#重点突破2013 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 ;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中&国教育出#版网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1请根据下面这篇 2013 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的内容,对文章结构进行解说,并在原
19、文横线上补写出本论部分三个段落的开头。“咬”出来的正能量近年来, 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这些作家在被“咬”之后都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被“咬”之后,都诚恳地接受并向读者致谢。在这个挑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散发出了自己的正能量。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这种精神和勇气,正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也激发了人们为作家作品挑错的勇气。这种严谨求实的学风,也让作家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并积极改正,以便让人们读到更为准确严谨的作品。杂志社的这个做法也为其他杂志社、出版社树立了榜样,使它们在出版刊物的同时更加注重出版物的质量和
20、科学性。这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风浪,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追求完美的快乐,体会到了正能量带来的韵味。_www.zzs%te&在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挑错后,广大读者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介平民而望而却步。相反,他们勇于为作品挑错,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这种正能量在广大读者中流传开来,促使人们阅读更为认真,更为谨慎。社会上有了这种正能量,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形成一种人人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这也能使作家们在读者的压力下写出更好的作品。_这些作家在被挑出错后虚心接受,积极回应,敢于认错、改错,体现了他们的宽广胸襟和勇于改错的高尚品质。
21、他们所散发出的这种正能量为其他作家树立了榜样,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为人们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提供了勇气,使人们敢于质疑,敢于挑错。这些作家所体现出来的大家风范,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这种正能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它改变了人们,也改变了社会风气。无论是“咬”作家,还是作家被“咬” ,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正能量。如果人人都相信正能量,都创造正能量,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中%&国教*育出版网解说:_示例首先, 咬文嚼字杂志社能够开辟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体现了杂志社工作人员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以及敢于为著名作家挑错的勇气。如果说咬文嚼字杂志社为
22、传播正能量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读者的积极参与、勇于挑错就进一步为正能量增添了内涵。最后,作家们在被“咬”后的表现,也为正能量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解说:作者紧扣作文材料,从“咬与被咬 ”“挑错与改错”的过程中解读出“正能量” 。这篇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杂志社工作人员、普通读者和作家们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了“正能量”是如何“咬”出来的,进而对这种“咬”加以赞赏和倡导。2下面是 2013 年高考山东卷一篇满分作文。请根据本论部分三个段落提出的分论点补写出三个论证的“板块” 。www.zz&ste*我看“咬文嚼字”之回归古人赏花, “形香俱在”为上品。由此拓展,“形”可视为文学作品的文字载体, “
23、香”可视为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内在气韵。一部好的作品也需要形与香相辅相成,以至咬文嚼字专栏的开设让我不禁拍案叫好。“咬文嚼字”一词古代就有,它代表着一种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它穿越千年的旷世风华,破空而来,为这个荒芜的世间注入了甘霖,为痛苦呻吟的中国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咬文嚼字”之回归,首先是读者意识的觉醒。_“咬文嚼字”之回归,其次是作家责任意识之回归。_“咬文嚼字”之回归,从深层次上是民族敬畏意识之回归,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是守护民族文化家园纯净的决心。_来%源&:中教网“咬文嚼字”之精神内涵,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它要渗透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发扬这种精神,此刻我仿佛
24、看到求真的种子在萌芽!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示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压抑人性,专制皇权高高在上,人民早已失去了自我意识,多半是权威的“应声虫” ,随风而倒的“墙头草” ,只会唯上、唯权与唯书,独独失去了唯真。而读者为当代作家的作品挑错,指出一些语言和文史知识的差错,是读者求真求实精神之回归,像王朔叫板金庸,观众对“媚媚”两字读音的微博之争让我看到了读者意识的回归,此乃叫好原因之一。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这一点才令我看到了“大家”的风范,铁凝作为中国作协的主席,莫言作为中国获得诺奖的第一人,面对读者对自己作品的挑错,表达感谢之情并诚恳接受了指摘,让我知道真正的学者不在于他权威的
25、论断或厚厚的著作,而在于他们心中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一种对文字的虔敬,同时我也相信,读者审美品味的提高也会成为他们不断创新完善的动力。中国文学会迎来一派醉人的风光,我想国外影视界的“金酸莓奖”和中国影视界的“金扫帚奖”的设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吧,由此来激励影视界人士创造出抒写真情的高水平之作,此乃叫好原因之二。郁达夫曾言:“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我们呼唤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咬文嚼字”之精神岂能缺少?文化敬畏之回归,此乃叫好原因之三。写作演练来%源:z&zste#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注意构筑好文章的框架,精心打造好论证“板块” 。1阅读下面
26、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秀” ,在词典里是“表演、演出”的意思。现今,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秀”:有“壹周立波秀” “中国达人秀” “我型我秀”等娱乐秀,有“第一次心动” 、重拍经典名著演员招募等文化秀,有明星球队友谊赛的明星秀,有政治人物的选举秀结合你的经历或认识,请以“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写作提示这一命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秀”的现象。秀,英文为show,原为表演、演出、展示、展现的意思。现实生活中的“秀” ,强化了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特定的群体对象,更多地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刻意向某类人群作展示。此题宜于按“是什么” “怎么样”的思路行文,
27、首先阐述对“秀”的认识,然后阐述怎样对待“秀” 。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区分被娱乐化、政治化的病态的“秀”和对个人风采、生活中的真善美等作展示的健康的“秀” 。构思时要注意写作要求,构筑好框架,打造好“板块” ,写出议论味。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沙苗得雨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的里面。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写作提示审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材料的比喻意义。 “沙”意味着普通、平凡, “金”意味着伟大、宝贵。要在作文中透过“沙”与“金”的关系揭示出哲理内涵伟大寓于平凡,珍贵寓于普通。这样,作文的
28、立意才会准确,也才会有深度。训练目标1了解并掌握论据类型,以及选择、使用论据的相关知识。2学会合理选用论据,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论证力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例文引路来源:z*#zstep%.com2012 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来源:*z&%(见第 199 页)2012 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忧 与 爱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引杜甫叹世忧己的诗句起笔,点出忧中藏爱,巧妙点题,领起下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
29、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承上说杜甫,再引用杜甫名句起始,并对杜甫之“忧”作自己的理解,引出中心:爱之深,所以忧之切。引用中有分析,分析中显倾向,引用恰当,分析合理,引出论点自然。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作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30、由杜甫联想到柳宗元,概述柳宗元“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的事迹,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告诉我们“忧”只有转化为“爱” ,才能赢得人们永远的“爱” 。充实了论据,增强了说服力。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显得更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www.z#zste&p*.com在概述古人事例材料、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引用教育家的话小结,表达自己的感悟:因忧而生的爱显得更深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 ,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
31、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由古代诗人联想到现代诗人,列举后进行主旨分析,点明这些诗人的共同特点:在忧虑中前行。点明“忧”与“爱”的深层关系: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事例新鲜,评价合理。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 。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
32、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由诗人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主持人白岩松,进一步表明“忧”与“爱”的关系。材料新鲜而典型,分析清晰而恰当。来源#:%zzstep.co&m耳畔依旧回响着先圣杜甫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仁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结尾再引杜甫诗句,抒发自己的感悟,突出主题,照应开篇。总评:这篇作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的论据材料新鲜、丰富、典型,分析材料合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先是巧妙运用阅读材料,生动演绎题意。思想(立意)源自阅读,智慧生于解读
33、。考生从杜甫白帝城最高楼这首诗的尾联“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中找到对题意的独特理解与个性化解读,然后沿着阅读积累的方向展开联想,选取了古今诗人与名人中因爱生忧、忧中有爱的典型,以探访者的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的心灵世界,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其次是自然拓展,合理联想,由古转今,由阅读而生活,引用了新鲜典型的现代人物事例。这些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古往今来所有伟大心灵一脉相承,都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论据材料源自考生广阔深厚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合理分析源自考生灵活机智的感悟积累,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真经” 。技法解说一、
34、论据的选择与使用1论据选择的原则。(1)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论据。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论据,首先要考虑所选论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小概率的偶发性事件,一些个案和特例,都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都不能作为论据使用。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论据,还应考虑所选论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同一层面、同一角度论据的堆砌,只能是事倍功半,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才会事半功倍。论据不在多,而在精。一篇议论文如果能精当地选用典型的论据,就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来源#:%中教&网(2)选择具有新颖性的论据。所谓“新颖” ,即新鲜而别致。选择具有新颖性的论据有两个途径:一是发掘
35、那些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人新事新理;二是从“旧”人“旧”事“旧”理中解读出新内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论据一定要有时代特色。现实生活中那些感动中国、牵动世界、影响未来的人和事,新时代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它们应当作为首选。陈谷子、烂芝麻的老生常谈,游离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落伍于前进的时代,缺乏新鲜感和说服力,这样的论据最好还是不选用。来源:%中#&教网“旧”材料“翻新” ,也是一条途径。 “旧”材料“翻新”靠的是新思维,用新的理念去重新解读人们熟知的事物(如用“公平”的理念重新解读“孔融让梨”)、用新的思维去解读人们熟知的事物(如从“司马光砸缸”中解读出创
36、新思维)、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人们熟知的事物(如从教育子女的角度解读陆游的诗示儿),都可以从“旧”材料中读出“新”来。用翻出新意的“旧”材料做论据,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奇效。(3)选择具有文化性的论据。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选择具有文化性的论据与选用一般性论据相比,更能增强文章的厚重感,更能引起读者思想的共鸣,更能激发读者深入思考。论者以这样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论点,会增强论证的力度。2论据使用的要领。(1)论据安排须统筹。在议论文构思的过程中,在完成框架设计的同时,就应考虑论据的选择。论据选择要讲究综合效益
37、,实行统筹安排。要从论证的各个层次或部分的具体需要出发,选择针对各个分论点的论据;要根据论证的各个层次或部分采用的论证方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论据(事实的或理论的,历史的或现实的)。(2)论据、论点须对接。论据是为论证论点服务的,因此,无论是论据的选择还是论据的使用,都应指向论点,论据与论点必须对接。实现论据与论点的对接,关键在对论据进行分析,即通过意义分析(对作为论据而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求质分析(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评价分析(对所引述的事例作适当评价,从而印证自己的观点)、因果分析(针对论据,推求形成的原因)、条件分析(针对论据,推求成功的
38、条件)、假设分析(基于论据,运用假设推理,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推论)、辩证分析(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等方法,指出论据和论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让论据支撑论点。(3)语言表达须简洁。这主要指论据的表述应高度概括。特别是对事实论据的表述,不要追求故事的完整性,点出与论点相关的最主要的事实就行了。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一句连举八例却不足百字,这对大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二、常用的论证方法1事例论证。来*源:zzs
39、tep.com事例论证又称例证法,是通过列举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原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它在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或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此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从逻辑上说,通过简单枚举而进行归纳是不科学的,而做到完全归纳又不现实,于是用作论据的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对典型事例进行的归纳,才可称为科学归纳。事例论证在议论文写作中用得最普遍。2事理论证。事理论证又称引证法,是运用演绎推理的逻辑方法进行论证的方法。它通过举出科学的论断、公认的原理等一般事理,再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得出结论,由此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从逻辑上说,事理论证的
40、关键在于推理过程应符合逻辑(所谓“三段论”)。这种论证较于事例论证更为可靠、更为有力。如果说事例论证是从小道理中归结出大道理(文章论点),那么事理论证就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文章论点)。来源:zzstep.&com#%3对比论证。对比论证也叫正反对照,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结构形式。这种方法是把某种事物(观点)和与其相对或相反的另一事物(观点)加以比较,以突出这种事物(观点)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论证可用于立论,也可用于驳论;可用于通篇,也可用于局部。对比论证能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反映作者立场,往往比单纯的正面议
41、论更具说服力。4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一种对已知事物(事例)和与之同类事物(事例)作类比推论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 “同类”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推断。 “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类比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具体的事物,所以它具有其他论证方法所不具备的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使读者在形象的感受中明白道理,接受作者所论证的观点。这种论证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
42、用,收效显著。用它来揭露敌人,易于剥去敌人的伪装,使其原形毕露;用它来劝谏,则能使被劝者从谏如流;用它来辩论,则使论敌陷入无言以对的尴尬境地。这种论证方法,不仅可以起到论证观点的作用,而且还能开阔人们的知识视野,大大激发人们探讨、研究问题的兴趣。5假设论证。中国&教育出#*版网假设论证法,就是以反事实的思维方式,对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作假设性推断,在与事实的对比中强化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假设论证,虽然是客观事实与假设推断之间的比较,但通过假设情景与现实情景的比较可以促使人们从客观现实的对立面去评价现实,认识现实。这种论证方法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反思性。把“已然”和“可然”作对比认识,从而对“已然”形成衬托,形成评价,特别是在这种比较中认识“已然”的得或失,成功与教训。这是一切具有辩证思维能力的人认识事物所必然采取的正确方法。假设论证法与对比论证法的不同:假设论证法是将一件事的“已然”与“可然”进行对比,对比论证法是将两种性质相反的事进行对比;假设论证法的对比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比论证法的对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6比喻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