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 论述类文章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意象符号”说与“语言艺术”说之差异吴 晓诗歌意象与普通日常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普通语言符号是人类集体的产物,语言一经产生,对于每个社会成员就有一种约束力,每个社会成员都得强制性地习得和接受这种语言,不如此就无法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而意象符号则是诗人直接感受的产物,具有个性创造物的特点。它是感性的、直觉的、个别的和不可重复的,是诗人在情感驱动下要求作艺术表现的产物。科林伍德曾指出普通语言描述与艺术表现的不同:“描述一件事物,就等于把这件事物归到某某类中而表现却恰恰相反,表现是将这件事物个性化。”这就是说,普通语言仅仅
2、是一种现成的操作,而作为艺术表现的意象,却是诗人所独创的,具有诗人的情感生命。意象是“直接”的,因为它是诗人有感而发创造出来的;日常语言则是已经褪色、陈旧、僵死的东西,也是被诗所淘汰的东西。总之,创造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基本手段,诗人将独创性的意象符号提供给读者,使读者产生理解与共鸣,进而被普遍接受与承认,这是普通语言所无法做到的。在一般语言中,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外物,物的观念而非物本身,因此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普通语言,词义的指称性明确而单一,非如此则不能起到交流思想的功用;而意象具有丰富性与多义性,竭力避免单一与直接说出,它虽然以词的形式出现在诗中,但却没有词的明晰性、确定性。可以
3、说,意象是超语义的,不可解释穷尽。意象比语言层次更高,更具独立性。在审美经验中,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说出的东西,在那些已理解又未理解的无可名状的审美愉悦中,无论何种语言要描述,它都是显得力不胜任的。审美意象能引人想到许多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所以意象的功能大大强似普通语词,其作用是一般语言所不可比拟的,艺术所建构的意象符号系统,既是传递情感的手段,又是目的,而在日常交际语言中,语言只是交际信号的工具,意义一经传达,信号系统就不起作用,因此它是一维性的。而在诗中,创造独特的意象符号,本身就是目的,是一种美的形式,具有审
4、美意义,这种意象关系是“同步” 、 “共时”的。所以对于普通语言来说,仅仅告诉我们是什么,其任务即告完成,而意象仅仅告诉我们是什么那就不够了。它还要考虑怎样表现的问题,还要考虑意象的角度、意味、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语言只需要呈现逻辑的有序性,而意象则需要打破语言逻辑及理性逻辑的规范,追踪“情感逻辑”与“想象力的逻辑”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在一个意象向另一个意象跳跃的时候,一般也是由潜意识驱使着进行的,内中的心理变化也是无法以语言言明的。无论从意象的产生过程看,还是从其作用与功能看,都是大大超越于语言的。在诗歌中,其直接现实是意象,而不是语言,或者说诗使用的是意象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意象
5、是诗的特定词汇,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诗人在进入创作构思时,并非是用语言进行的,而是利用意象进行的。而传统的看法,诗是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意象的艺术,因此出现“语言的色彩美” 、 “语言的绘画美”等等说法,都无法说明诗的实际存在,也无法说明诗的本质。(选自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 诗学新解 ,有删节)1下列关于“意象符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象符号来自于诗人的直接感受,是感性的、直觉的、个别的和不可重复的艺术表现的产物,具有个性创造物的特点。B意象符号是诗人展示给读者用以表现情感的素材,它被诗人期望能够让读者产生理解和共鸣,进而被普遍接受与承认。C意象符号与日常交际所用的语言有
6、差别,它的系统是由艺术构建的,可以用来传递情感,但不能用作日常交际信号的工具。D意象符号本身就是目的,是一种美的形式,具有审美意义,所创意象在诗中与其它意象的关系是“同步”而且“共时” 。解析:意象符号并不是目的,创造意象符号才是目的,而且文中并没有提及意象在诗中与其他意象的关系。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诗人所创造的意象不同,日常语言是已经褪色的、陈旧的、僵死的东西,作为一种现成的操作,其结局是最终被诗人淘汰。B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都不能充分表达出来的审美意象能引人联想到许多东西,也具有普通语词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C潜意识可以在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的过程中
7、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的心理的变化虽不能言明,但遵循情感或想象的逻辑。D就诗歌的性质而言,诗是意象艺术,因此,语言的色彩美、绘画美的说法不能说明诗的本质,也无法说明诗的实际存在。解析:原文说的是“被诗所淘汰” ,而不是被诗人淘汰,诗人日常生活中照样用日常语言。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成员都必须掌握某种语言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集体的产物,具有普遍约束力。B意象在诗中的存在形式是词语,它层次高,有独立性、丰富性,不易解释穷尽,不像普通语言词语那样有着明确而单一的意义。C意象比语言层次更高,在意象中,有许多已理解又未理解的无可名状的
8、审美愉悦,无论何种语言要描述它都是显得力不胜任的。D诗使用的是意象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文字语言不是诗人用来创作构思的工具,这与意象的功能与作用都超越于语言是一致的。解析:原文是说“在审美经验中,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说出的东西,在那些已理解又未理解的无可名状的审美愉悦中,无论何种语言要描述它都是显得力不胜任的” ,最大的差别在于把“在审美经验中”说成是“在意象中” ,偷换概念。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 ,一是“民本” 。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 。他分别以尧舜禹、 “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
9、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 ,就是“以德行仁” ,让人“中心悦而诚服” ;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 ,结果是“非心服” 。孟子要求行“仁政” ,讲“民本” ,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 ,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 “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 孟子
10、,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 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 ,为民呐喊,忧国忧时。要讲“仁政” ,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的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
11、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 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 “性善论” ,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12、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 ,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 “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 ,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 “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13、中就说孟子的 “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将“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理想,他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孟子反对“霸道” ,他借助诠释圣王的历史与业绩来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历史的走向。C “民本”是孟子政治思想体系的基础,而 “君本”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传统的基础,二者之间尖锐对立,势同水火。D孟子认为“霸”就是“以力服人 ”,其结果是“非心服” ,如朱元璋废黜孟子祠、下令删节孟子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霸道” 。解析:D 废黜孟子祠、删节 孟子不属“霸道”
14、 。答案:D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一书虽然能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但因为对专制政治有很大的冲击力,后世不少帝王对孟子其人其书是厌恶和排斥的。B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 主张,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C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礼贤下士 ”和“保民爱民”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理念是一脉相承的。D孟子认为,民心的向背直接关系到政权是否稳定,君主如果能够行仁政,就会得到臣民的拥护,从而赢得民心。解析:A“厌恶和排斥”欠妥,原文为 “望孟生畏” 。答案:A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15、项是( )A孟子的“仁政”说以“性善论 ”为哲学基础,有严密的思想体系,但在当时普遍崇尚“霸道”的形势下,提出这样的学说是毫无意义的。B孟子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尧舜禹等圣王,既迎合了人们渴望理想政治的心理,也增强了自身学说的说服力和可信度。C孟子追求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的“王道”理想,因此,他的言心言性与谈君谈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D孟子认为,仁爱基于善性,而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能将其不断扩充和推广,那么, “仁政”学说就能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解析:A“有严密的思想体系 ”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毫无意义”不妥。答案: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培厚“精神新
16、土层” ,迎接“新集体生活”去年年底,腾讯公布官方数据显示,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 5.86 篇文章。以每篇 1500 字计,一个月下来就是一本 200 多页的书。这样一本“书” ,恐怕难以扭转“中国人不读书”的印象,也不足以涵养丰盈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在中国,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 鲍尔莱恩对于“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 ”上的年轻人,也忧心忡忡。为了提醒埋头手机者保留一个“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的生命空间,他的书名就叫最愚蠢的一代 。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爱书之人,可能都幻想过这样一座图书馆:没有容积的限制、跨越时空的区隔, “摊开你的手掌,无限在
17、此收藏” 。网络不就是这样吗?飞速发展的搜索技术、不断扩大的社交平台,海量的信息、无界的交流,只需在巴掌大的屏幕上敲击几下就尽在掌握。从丰富性的角度看,互联网绝不该成为文化的沙漠,而应是比博尔赫斯的想象更辉煌的“天堂” 。今天的“新集体生活”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个性更加鲜明。在网络的土壤中,即便是荒腔走板的歌声,也可能因触动隐秘的心弦而得到共鸣。只是,这样的个性张扬,虽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却也“既有繁花,亦生稗草” ,让互联网文化显得颇为芜杂。微信公众号不乏“揭秘” “爆料” “有染”等吸引眼球的劲爆词汇,更有“30 岁以前要明白” “中国人转起来”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这些内容尽管
18、无伤大雅,却也难免让人担心它们背后日渐贫血的心灵。面对泥沙俱下的文化洪流,尤其需要澄清自己的文化水源,才能于沙中淘到金。无论有多么庞大的库存,你能接触到的如果只是你知道或者愿意知道的那一小部分,那与其说是看到了世界,不如说只是验证了自己。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无法深究的八卦、那些不知所云的感悟、那些似是而非的谣传、那些低俗庸俗的段子,不是丰富了你的生活,反而是把你阻隔在了一个伟大的宝库之外。互联网的丰富,正源于其海纳百川。网络时代独有的文化,可说是一种“新集体文化” 。知识之海、观念之海,在每个“集体人”的参与中更显无涯。无数网友的标记、评论和打分,形成了影片、书籍、音乐的“标准” ;网站中,许多
19、专业人士分享的知识、经验、见解,形成了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考察。而如博客、微博、朋友圈,离开了成千上万用户的参与更是毫无意义。互联网,网聚人的力量;新集体文化,同样网聚每个人的文化。今天的中国人,尚未走出自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又一脚踏进信息时代的洪流,与全世界一起走进“旷古未有之大时代” 。近百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比之前上千年更大。从人类文明进程看,这样的时刻,往往伴随着文化活力的迸发。灿烂的文化成就,都生长于全新生产生活的土壤。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有着怎样的文化素养,不仅仅决定着我们能收获什么。告别肤浅,告别短促,走出心灵之“宅” ,克服精神之“惫” ,培厚新集体文化的精神土层,
20、才能给历史真正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遗产。(选自人民日报人民观点 2015 年 03 月 02 日,有删改)7下列选项中对“新集体生活”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集体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个性更加张扬。B在“新集体生活”中,即便是发表一些不太靠谱的主张,也有可能从中得到共鸣。C “新集体生活”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更大的空间,也让网络文化显得颇为芜杂。D “新集体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需要明辨是非,去粗取精,才能获得文化的精髓。解析:“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更大的空间,也让网络文化显得颇为芜杂”的是张扬的个性。答案:C8对本文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底,我
21、国国民的阅读量平均每人每日阅读近 6 篇,一个月电子的阅读量就等于 200 多页一本书,这大大丰富了国民的精神生活,但并不能就说国民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B网络中的搜索技术、社交平台,海量信息与无界交流,都可以随意掌握在人们手中,正可谓“摊开你的手掌,无限在此收藏” ,互联网或许可成为人们文化精神中的“天堂”。C微信公众号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常用些劲爆的词汇,增添些五花八门的内容,这恰好印证了互联网的丰富多彩与其海纳百川的特点,人们对此无需过分担忧,但都需引起注意。D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在尚未走出自身困境的同时,又踏进纷繁浩瀚的信息时代,这不仅仅是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着
22、力促进文化活力的迸发。解析:“这大大丰富了国民的精神生活”与原文中“恐怕难以扭转中国人不读书的印象,也不足以涵养丰盈的精神生活”相悖。答案:A9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同美国教授马克鲍尔莱恩的最愚蠢的一代 里的观点,对当代年经低头族迷恋社交网络感到担忧,认为人不能迷失在网络中,丢失“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的生命空间。B互联网带着人们走进“新集体生活 ”,人们不再受时空阻隔,可以尽情地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生活与观点,随时进行交流,这样的生活,使人个性得到张扬,也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空间。C本文作者思路缜密,语言含蓄典雅,旁征博引,针对当今网络时代独有的现象、
23、独有的文化深入思考,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力,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对于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作者并没有过分的担忧,而是用自己的看法加以引导,提醒人们应注意涵养文化,增厚“精神新土层” ,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止精神的匮乏,警戒文化沙漠时代的出现。解析:“语言含蓄典雅”有误,本文的语言并不含蓄,也不追求典雅,作者在表达观点、论证观点时的语言自然明晰。答案:C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宏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
24、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
25、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 ,武王为“姬发” ,周公为“姬旦” ,其实都是不符合先
26、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 ,是晚至晋书 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 、 “氏” ,还是合称“姓氏” ,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嬴政” ,刺杀嬴政的“荆轲” ,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 ,都是如
27、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姓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姓氏曾经是认定一个人社会等级的最重要因素,但自宋代以后,姓氏却只作为一种血缘标志符号而存在。迄于今日,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的意义也在淡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 )10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8、是( )A中国人的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都从“女”字旁,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B中国人的姓最初是一个氏族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专用名称,在一个氏族内部,其全体成员的姓是相同的。C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是高一级的结构;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是次一级的结构。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用以相互识别的“氏”便产生了。解析:“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说法错误,原文为“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血缘联系了” 。答案:D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人错误地称周文王为“ 姬昌” ,武
29、王为“姬发” ,周公为“姬旦” ,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B春秋时期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从氏的方面追溯,他们的始祖不同;从姓的方面追溯,他们又是同一始祖。C先秦时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追溯;与此不同,氏所代表的家族组织的始祖大多可确切知晓。D战国时代,由于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姓氏制度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首要的变化是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解析:“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说法错,今人之所以将周文王等三人的称谓弄错,是因为不了解先秦的姓氏应用规则。答案:A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与氏在先秦时期虽然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却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互识别的符号。B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因为姓最初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C战国时代,姓与氏合流,不论单称还是合称,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两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D宋代以后姓氏的重要性应该比不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的意义也在淡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解析:“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原文无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