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0561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李晓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与思考李晓琼实施两三年的新课改没有让高中语文教学鲜活起来,却带来了很多困惑。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个怪现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递减,语文教师的成就感也递减。是高中语文教师功底不够吗?非也。是高中语文教师不会教学吗?非也。是高中语文教师不努力吗?非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怪现象? 我们来看看同是语言文学类的外语学科。如果学生把外语教科书学烂学透,那么,他必然会得到高分的回报。而高中语文呢?学烂学透也没用,因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东西;更何况我们学生高中语文课本学得走马观花呢? 高中语文考试简直让学生无所适从,让教师无所适从。一种似是而非的怪论叫“考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于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考(因为那上面的东西不是能力,是学生死记硬背记下的知识) ,而教师也实在找不到考试用得上的能力的载体,只好可怜兮兮地用专家编的课本。高考都不考课本啦,还让我们学课本!学生自然不爱听教师讲课,不爱看教科书了。他们爱的是高考语文资料学生比教师聪明。学生上了三年高中,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考题,不知道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很大程度上是被考试异化了的。且不说名目繁多重复累赘的考试本身,单是课文教学一般也得服从考试的需要。语文教学蒙上了考试的阴影,自然很难呈现美景。至于那五花八门的考试期中考、期末考、月考、抽考、调考、

3、单元小考、学年统考、各种摹拟考,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望而生畏,见而生厌。这样的语文教学怎有好感可言?这种繁复的考试、讲题,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最终在标准化的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毫无用处,在学生最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占据大量时间,逼迫他们做大量于其将来生存和发展毫无用处的考试训练,无疑是荒芜学生生命。 语文教学受制于考试,众人怨声载道。令人困惑的是面对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都不敢懈怠。 (除非你不怕“身败名裂”,除非你不想升学。 )厌归厌,但你必须日复一日从事或接受这种教育,并且只要高考命题一天不做大幅度的变革,中学语文

4、教学的这种状况就必然要继续维持下去。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是因为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 高中作文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老师很少指导,我也懒得练,反正练与不练都一样。一场考试下来,不及格的少,得高分难。只要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偏题,考试就差不到那里去。 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常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 语文学科存在一种奇怪现象,有时一个老师课讲得好,深受学生欢迎,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一定好。相反,有的老师,不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对着考试标准教,学生的

5、考试成绩却十分突出。课堂艺术与教学成绩不一定成正比。语文教学存有是要课堂艺术,还是要考试成绩的问题。要教学艺术,着眼于学生素质培养,调动一切审美手段,让其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接受人文熏陶,肯定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好处,但在现行考试面前必然要承担“风险”。要考试成绩,对着考试教,你考我就教,不考我就不教,各考点反复训练,人人过关,自然万无一失。但又有悖教育规律,深为学生厌恶。我们的语文老师置身于这种夹缝之中,2倍受煎熬。 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语文教育改革最为火热,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很多课题还太理想化,推广起来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果说初中进行的大部分教学改革还能比较彻底地进行下去,那么在高中是万难贯

6、彻到底的。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格局是:高一打基础,高二赶进度,高三搞复习。每年三月前后国家考试研究中心都要颁布考试说明 ,在这之后,各中学四海之内,万众一心地搞针对性练习。此种情况下,奢谈什么教学改革,只能是欺世之言。 现代语文教学最大的困惑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等级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各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有时初中当教的内容没教,到了高中还要“补救”;有时大学才教的内容,高中就考。所以应考复习中,老师们总希望猜到题,押到“宝”,为了增大保险系数无节制地扩充训练内容,反复训练,以备万一。为了适应这种教学需要,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应运而生,市面上打着形形色色旗号的复习资料泛滥成灾。出题者挖空心思

7、设题,考查点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古怪。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得不根据出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反向寻找答题理由。讲题中的苦恼可想而知。近年来,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局外的人或许觉得中国高中语文教学要有大动作,从宣传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会开创新局面。两三年下来了,各地的高中语文教学怎样呢?高中语文教师们都心知肚明:教改地道是雷声大雨点小,换汤不换药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中语文考试本质没有变!高考是普通类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专家、领导们会说,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素质,怎么能提出高考是其终极目标呢?怎么能这样目光短浅呢?你在前文不是指责考试吗,现在怎么又说高考是高中语文教学

8、的终极目标?这不是应试教育观点的直露的反映吗? 孔子说,真言不美,美言不真。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且能风行于世,有人竟能以此为专家学者,并借新课改所谓的培训大捞其钱,这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国家的悲哀。比如说德育吧。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知爱的学生,我们却对他大谈特谈我们的德育要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要为人类造福!这不是太滑稽可笑吗!同样,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是为了提高语文素质?是为了当作家、记者、秘书?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以后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工作,谁又能在一二十年前就给我说清楚呢?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我们生活在中国,汉族人能连汉语都不会说?有人说“会说不一定会写”,那好,小学毕业掌握两千多个常

9、用字不就会写了吗?这不是在抬杠!一个不争的事实上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语文有小学毕业水平足矣!要知道,作家等等绝不是科班培养出来的!想想吧,有小学毕业生语文水平,带着小学学习语文的兴趣,谁也不要阻拦他继续学习语文,学生自己想学语文且也在不断学习,这不是比我们初、高中语文教师、语文课、语文考试扼杀他学习语文兴趣强多了!这绝不是偏激的观点! 试想,如果高考不考语文科目,没有语文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学语文吗?正如高考如果不考外语,学生能拼命学外语吗?既然初、高中还要设语文课,既然语文教师无需下岗,既然高考还要考语文,那么,高中师生不就是冲着高考来的吗?实实在在的动机和目的明摆在那里,我们的专家、领导为什

10、么要掩耳盗铃,说空话唱高调呢?!普通高中不同于职高,高考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是明摆的事实,有什么值得回避的呢?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要比唱高调造成高中师生、学生家长及社会上的人郁闷不解要好上千万倍!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准确了,学生清爽了,家长清爽了,教师清爽了,学校清爽了,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别扭了! 高考语文卷当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为最主要目的 。3现在我们来谈高考。 当今社会,一时半会还不能取消高考。而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高考引起的。高考是祸根。但高考又不能取消。这就是真理。 高考语文卷当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为最主要目的,为高校选拔人才等等应是其附带即可达到地目的。语

11、文高考的目的是什么?答曰:一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二是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三是 而实际操作怎样呢?我们出高考题的人只能顾及第一条,其它条根本没法顾及!这里又存在一个悖谬:语文高考是否非如现在的模式才能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其它科目我不敢说,就语文科目来说,就是中考语文试卷作为高考试卷必将能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因为现在的中考语文卷要比解放前北大清华招生的语文卷难多了!解放前高校招生语文卷那么容易,高校就选拔不了人才了吗?就培养不出像毛泽东这样的诗人、作家了吗?事实上,只要语文试卷有一题作文题,语文人才是可以选拔出来的。 高考语文卷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直截了当地说,是无聊的 60 分搞砸了高考语文卷。去

12、掉作文和现代诗文(文学类)阅读,剩下的 60 分彻底搞砸了高考语文卷。一篇学生高考作文得 36 分与得 42 分,看起来差别很大,其实就是语音字形等两道选择题的选对与否的差别。这必然引导高中师生钻进题海攻小学初中应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 再来看文言文试题:某中学语文试卷有这样的题目,试指出“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廉蔺列传)中后一个“之”作何解释?“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中的两个“ 其”作何解释?作何解释呢?“ 之” 可以作语助词,也可作第一人称代词;“其”可作语助词,也可作复指前边内容的代词。学生会问,到底怎么解释?高考考到了怎么办?呜呼,中学语文教师无言以对!我真不

13、知解放前到底怎样考文言文的。那么,高考语文卷该怎么出?先说让哪些人去出高考语文试题。是大学教授?是中学的特级教师?不管什么人,出题人思想不能僵化,心中要看到高中师生。高中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的佳作,为什么就一定要回避不考呢?不考,学生当然就不认真学不认真读,这是因果关系。说用教材培养能力,这纯粹是教育专家关起门来的想当然。少量地考一下高中课本语段,就选拔不出人才了吗?就犯下大罪了吗? 其次,语言基础题、语言运用题等全部删去;(社)科技说明文改成主观题;文言文不考字词解释等客观题,全部改成主观题,一考句子翻译,二考鉴赏;保留现在的诗歌鉴赏题、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题,作文题分值加大。名言名

14、句默写增大内容,放在附加题内,不计入总分,作高校文科类录取时参考。出题人要关注两点,一是中学语文课本,二是活生生的现实。当然,编订课本的人也不能一劳永逸,也要关注学生关注现实,不断修改课本。语文课还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有兴趣的同学当然可以选课外内容好好阅读阅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能扎扎实实地研读好课本足矣!而现在的情况的是,课本学得浮光掠影(再也不会像小学初中那样非常熟悉) ,却花大量时间去找课外的资料去阅读,这真是舍其本而逐其末! 总之,高考语文卷当以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为最主要目的。我们可以断言,高考卷怎么出,高考怎么考,高校怎么录取,教育主管部门是否不以高考上线人数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决定了新课改是否成功,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的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