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6 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 加试考情播报考查频度1.宋明理学(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3)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bbc(2018 年 11 月,6)考查宋明理学的内容及特点(2015 年 10 月,6)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2016 年 10 月,6)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2018 年 4 月,7)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7 次4 考2.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4)明清时期“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bbc(201
2、7 年 4 月,6)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意义7 次1 考考点 1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b)1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南宋朱熹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理论范畴上是一致的 经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都以道德教化为目的 2都从统治者角度阐述A B C D解析 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表明已上升到理学的理论高度,故错误;依据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的信息可知,故正确;“三纲” “五常”都是道德,故正确;“三纲”包括君为臣纲,两者都是正统思想,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2(2018 年 3 月浙江绿色教育
3、评价联盟)某北宋思想家指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该思想家是( )A苏轼 B程颐 C陆九渊 D朱熹解析 材料的主要含义是:做父母的应该慈爱,做子女的应该尽孝道,做国君的应该仁爱,做臣子的要懂得恭敬。圣人之所以能够使天下太平、治理有方,就是因为做到了以上方面。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秩序。根据所学可知这段话出自周易程氏传以及材料中“北宋思想家” ,故 B 项正确。陆九渊、朱熹是南宋人,故排除C、D。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材料无关,故
4、A 项错误。答案 B3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 、 劝学文 、 劝农文 、 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政府保障平民受教育权利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解析 材料中讲述了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这些教育读本主要劝导民众遵守理学倡导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但是不能说明理学就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宋代民间出现以理学为规范的通俗教育读本,未体现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民间通俗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未体现政府的作为,故
5、C 项错误;材料中讲述的是南宋时期民间通俗读物根据理学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内容劝导民众,这反映了理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故 D 项正确。答案 D考点 2 (加试)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b)34韩愈认为儒家的道,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还说:“使其道由愈而粗传,遂灭死万万无恨。 ”这反映出韩愈( )A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B对古代先贤的赞美C贬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D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解析 韩愈恢复原典,复兴传统儒学,故 A 项正确;韩愈赞美古代先贤和儒家初始阶段的儒学家,期望学习和恢复早
6、期儒学思想,故 B 项错误;韩愈赞赏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故C 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韩愈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A考点 3 (加试)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c)5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哲理化特点。以下各项中,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C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解析 宋明理学是以“理”为世界本原,不是天人一统的体系,故 A 项错误;理学形成了以理为世界本原,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具有哲理化特点,故 B 项正确;宋明理学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故 C 项不是理学
7、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是宋明理学的内容之一,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哲理化特点,故 D 项错误。答案 B考点 4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c、b)6(2018 年 3 月宁波适应卷)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宋儒自喜为通天下路程,为亦以晓路称之,其实一步未行,一处未到。 ”又特别强调“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以下主张与他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A格物致知 B本心体悟 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解析 “一步未行,一处未到” 、 “自欺欺世”等字眼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实际的用途,要4做到经世致用而不能空谈误国,材料不涉及格物致知、本心体悟以及心外无物方面的信息
8、,选 D 符合题意,正确。答案 D7(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明末清初时,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下列各项,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 )A “众治” B “ 循天下之公”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 结合材料“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王夫之的思想。 “众治”属于顾炎武思想,故 A 项错误;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 ,故 B 项正确;“天下为主,
9、君为客”属于黄宗羲思想,故 C 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于顾炎武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 B8(2017 年 9 月嘉兴模拟)黄宗羲的思想虽然成为近代康有为等反专制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武器,但两者大有不同。与康有为比较,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主张B以人民主权来否定帝权C批判专制但未否定传统体制D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 康有为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故 A 项错误;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但这并不等同于人民主权,两者有本质区别,故 B 项错误;黄宗羲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但他并没有提出推翻君主专
10、制,而是通过加强法制和舆论监督来限制君权,是对传统专制体制的修补,故 C 项正确;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 D 项错误。答案 C考点 5 (加试)明清时期启蒙思想的思想价值(c)9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夫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5A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B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C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D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解析 材料“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
11、” ,可见王夫之认为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说明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说明要重视古制的价值,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易错点 1 (加试)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认识有误易错提醒 【典例 1】 (加试题)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后,日夜反省,一天夜里,他忽然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12、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据此可知,王阳明( )A否定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B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封建正统地位C率先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D抛弃了程朱“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解析 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赞成“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故 A 项错误;程朱6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部分,没有被陆王心学取代,两者的分歧在于方法论,故 B 项错误;“心即理”是陆九渊提出的,故 C 项错误;“龙场悟道”是内心反省,抛弃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故 D 项正确。答案 D易错点 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针对理学进行了批判,误以为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易错提醒 明末清初的儒学批判
13、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更不是对儒学的全盘否定,他们的思想仍未跳出儒学范畴,只是他们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典例 2】 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部“怪书” ,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 。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是( )A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未能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C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D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解析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发展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明清资本主义始终停留在萌芽状态,故 A 项正确;黄宗羲对封建专制的批判体现出“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 ,故 B 项错
14、误;缺乏相应阶级基础的原因还在于缺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C 项错误;黄宗羲提出君民共治、公是非于学校等未来社会状态,故 D 项错误。答案 A易错点 3 对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主张识记不清易错提醒 【典例 3】 (2018 年 1 月台州高三期末)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 ”材料中的“他”( )A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7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
15、社会史观解析 从材料中“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 ,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指顾炎武,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的是陆九渊,故 A 项错误;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的是黄宗羲,故 B 项错误;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的是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 C 项正确;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 C8命题分析1从本讲知识学考命题看,主要是对宋明理学和心学思想主张以及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考查。2从对知识的考查来说,要求准确识记思想家的思想主张。3从能力要求看
16、,要求学生学会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4从题型特点看,主要体现为图片型、史料型、识记型。【典例】 (2018 年 11 月浙江选考)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解析 “慎思明辨”指辩证思考,探求真谛;识别是非,判定真伪, “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D 项最符合题意。答案 D题组训练1(2015 年 10 月浙江学考)“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解析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王
17、阳明生活在明代,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故 C 项正确。答案 C2(2016 年 10 月浙江选考)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解析 根据材料“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可知这是主张知行合一。答案 D3(2018 年 3 月嘉兴模拟)有学者在评论古代某一时期思想状况时发生感慨:“这一阶段9思想的特殊风貌及其大趋向和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比起来,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最难得的是,他们的言语之间往往充盈着人道的热情,形成一股感人的张力。 ”这一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18、之际C明末清初 D清末民初解析 宋明为“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 ,依据题意可知,材料中思想发生的时期应在宋明之后,故 A、B 两项错误;明末清初时期出现儒学思想的活跃,对传统理学进行批判,肯定人的欲望,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作用,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清末民初时期西学东渐,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与材料中“人道的热情”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4(2017 年 4 月浙江选考)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 、 “陋宋” 。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
19、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解析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都是反对君主专制,是在思想上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 A 项正确;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故 B 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故 C 项错误;明清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但还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A5(2018 年 4 月浙江选考)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其主张( )重建儒学信仰 人人都有良知 无私则无心道德自我完善A B C D解析 重建儒学信仰和无私则无心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明显与材料不符合,选 D。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