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205175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7年(1994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 15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 2007 年高考海南卷地理)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A流速降低 B水量减少 C泥水增多 D水污染加重【答案】D【解析】在河流中,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生物的回游路线、环境、水污染等,导致生物减少。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水量减少、泥水增多等现象不明显,水体污染是主要原因。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 底端的土壤

2、里 (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 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2 (2009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A高出很多 B. 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 高度较低【答案】D【解析】由于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和含水能力,放有海绵的盒子中的水被海绵吸收一部分,水面应较低。3 (2009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A. 黄土塬 B. 沙滩地 C. 沼泽地 D. 自流盆地【答案】C【解析】黄土颗粒细小,吸水能力差;沙滩吸水速度快,但排水速度也较快;自流盆地为承压水;沼泽地吸水速度快,但排水速度慢,与海绵特

3、点相似。4 (2009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A. 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C. 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 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答案】 C【解析】 以海锦的吸水性能来模拟演示湿地吸纳地表水的现象。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5 (2009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能源消耗加大 城市人口剧增 水域面积扩大 市郊农业发展A. B. C. D. 【答案】 A【解析】:该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交通、生产、人口

4、高度密集,释放出大量人为热,建筑高大密集,不利于通风散热而成。选 A 6 (2009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 B. 扩大湿地面积 C. 开发旅游景点 D. 提供优质水源【答案】D【解析】长兴岛是宝山的一座荚丽岛屿,它三面临江,一面临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气候环境。远离外界的污染源,生态系统完善,大气清新度维持在一级水平。在其北侧边摊筑水库主要是为了提供优质水源。7 (2009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上游输沙量降低 风暴潮频发 长江径流量加大 海平面上升A. B.

5、 C. D. 【答案】C【解析】长江径流量减少,导致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对三角洲滩涂的侵蚀明显,海岸线后退。8 (2009 年高考浙江卷)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答案】D【解析】我国南方地区水热匹配条件好,自然条件优越;人为原因是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三江平原地区,低湿地、沼泽区分布较广,地处高纬,抑制了土地的荒漠化;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风、多扬沙天气是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考点定位】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分析(2010 年普通高

6、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 I 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 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 2 题。9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化的治理。沿海滩涂受到海洋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选滩涂所种植的植物要耐盐碱。1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地的治理方法。要缩短改选时间,就可以大量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类物质,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7、图 10 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 25 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 1979 年和2005 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 27-28 题。1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学生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评价。【解析】根据题干和图 10 中信息,可以推出该区域的 25 个方格中 1979 年和 2005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图中有 11 个“11

8、“, 8 个“31 “. 4 个“33“ 、1 个“12 “, 1 个“22“,可知该区域 2005 年比 1979 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较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种减少,又由于该区域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债化加剧,空气湿度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可能增加。1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答案】:C【解析】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部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

9、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表 1 某区域 20002004 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k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河渠 489 7 0 235 48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水田 76 793 1053 0 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 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 湿地面积减少。13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D河渠

10、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答案】B【解析】根据表内数据计算(正值 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减少):河渠湿地面积变化 48970235 48765,海涂面积变化 431552027 01762715488 ,水库坑塘面积变化 2565733 211569492632033,水田面积变化76 7931053001770,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选择 B。14与 2000 年相比,2004 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答案】C【解析】各类湿地总面积是在增加,所以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物种多样性也增加。选择 C(2011 年普通高

11、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图 1 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15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 B C D【答案】A【解析】从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处北方,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甲地缓坡可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地山麓出口处河流泥沙淤积应疏通河道防止洪涝灾害,丙地陡坡山脊应发展林牧业,丁地冲沟出口处可打坝淤地防止水土流失。16图中 I、II、III、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I、II BIII 、IV CI 、III D II、I

12、V【答案】D【解析】从图可看出、处是沉积岩层,是外力作用的结构,处是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处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岩浆侵入活动造成的。17 ( 2007 年高考海南卷地理)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长江流域的地质灾害及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调用的知识有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河流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在河谷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流水的下蚀、侧蚀作用,水面附近坡度较陡,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现象。18 (2009 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

13、多的达 5000 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 D便于运输【答案】A【解析】地处云贵高原上的云南,地形崎岖不平,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对地理景观的成因。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 9-11 题。19 (2009 年高考宁夏卷 )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舞,能

14、见度好 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答案】A【解析】要能够成为鸟类的栖息地,说明有一定的滩头面积【考点定位】考查湿地的作用20 (2009 年高考宁夏卷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答案】C【解析】冬季一条线是由于冬季降水减少,水位下降,成一条线说明底部为线状低地,夏季由于降水多,水位上升,成片状分布【考点定位】考查水位季节变化的成因21 (2009 年高考宁夏卷 )过去 50 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加速湖

15、泊淤积 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答案】B【解析】鄱阳湖湿地减少时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围湖造田引起【考点定位】考查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图 1 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 1,完成 1-2 题。22 (2009 年高考宁夏卷 )1650-1780 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16501780 年中,原始林地的比例急剧下降,耕地比重上升,所以可以推测是经历了移民开垦【考点定位】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23 (2009 年高考宁夏卷 )进入

16、20 世纪该区域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 世纪以后耕地面积比重下降,草地与灌丛林在下降,出现次生林并且比例在上升【考点定位】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图 4 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 19732002 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 78题。24(2009 年高考山东卷)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答案】D【解析】耕地在图中表现为水田和旱地,水田前期减少 11000 公顷,

17、后期增长约 6000 公顷;旱地前期增长约 26000 公顷,后期减少 30000 公顷,它们都是减少的大于增加的,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25 (2009 年高考山东卷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而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林地 灌丛草地 建设用地 裸岩地A B. C D 【答案】B【解析】要求“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而能反映生态状况的是绿地(林地和草地)及裸岩地,体现“由退化趋于好转”,即绿地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考点定位】坐标图判读;区域生态环境变迁。(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

18、态环境日益改善26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微地貌:塬墚峁。【答案】B27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 B C D【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措施。【答案】C28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秦腔 窑洞 评剧 吊脚楼A. B C D.【解析】考查黄土高原文化特色。【答案】A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 II 卷)图 2 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

19、逐年变化。读图 2,完成 45 题。 29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 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 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 19502005 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答案】A【解析】:从坐标图像可以看出 19501960 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不同步,排除A;1985 年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同,排除 B;19501960 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不是一一对应,排除 D;所以通过综合判断而选 C。30比较 1984 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

20、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答案】B【解析】: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 1984 年以后输沙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河流的含沙量变化与植被有关,故选 B。(2008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四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 2 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 2,回答 34 题。3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 草),发展舍饲养殖【答案】D【解析】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不能发展粮食生产。3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

21、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 B C D【答案】A【解析】从示意图中分析,农牧交错带为西部提供饲料和东部深加工产品。(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 2。据此完成 89 题。表 233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答案】D【解析】相同降雨强度下,参考表中降雨强度很强和强两项,

22、泥沙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 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34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答案】B【解析】坡地泥沙量大,导致生态破坏;混交林地和油松幼林地保持水土的作用比荒草地小。是错误的。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700km2,表 1 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 4 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 911 题。表 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

23、甸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35 (2009 年高考全国 I 卷)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答案】A【解析】从图可知,阴坡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小,变化大,说明因地势陡,气温因海拔变化大,所以选 A;水田和旱地都主要分布在河谷中,较难分辨出海拔高低,从图中可得出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河谷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中没有高山灌丛草甸分布,所以选项BCD 不能选。36 (2009 年高考全国 I 卷)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C

24、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阳坡主要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阔叶林、裸地等土地覆被类型,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答案为 B。保护水源不能单单从某一种植被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出发,综合整治和保护,对于水源区就禁止开采,封山育林是最好的保护措施,而扩大梯田面积势必要破坡植被不利于水源的保护,因此选项 ACD 都不合理。37 (2009 年高考全国 I 卷)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答案】C【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只在丹江口水库调水,而没有在三峡水库调水,A 错误;又从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该地分布有箭竹,而江南丘陵分布的是毛

25、竹,所以排除 D 选项,阔叶林、水田、旱地,应该在南北过渡地区,所以排除 B,答案选 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国土整治、中国区域地理。二、双项选择题38 ( 2007 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C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答案】:AC【命题意图】:通过本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复苏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解析】: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依赖某种矿产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资源的开发,必然出现环境破坏

26、,主导资源日益枯竭,引起成本上升,主导产业下滑,城市经济发展困难等问题。但通过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向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引进和发展第三产业等,可以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扩大资源的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只会加剧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枯竭速度;传统产业对资源的消耗多,对环境的污染重,都不符合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方向。图 11 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1 22 题。39(2009 年高考江苏卷)P 地与Q 地相比,P 地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答案】A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图信息获

27、取、处理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 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 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 Q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选 AB。40 (2009 年高考江苏卷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答案】AC【解析】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考点定位】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草方格沙障的地理意义;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2011 年普通高等学

28、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 12 为 2000 年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 13 为 2002 年2007 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 24 题。图 12 图 1341 2000 年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 年2007 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 年2007 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2 亿公顷以上C 2002 年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 年2007 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答案】BC【解析】从图 12 可知,2000 年2007 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000 年2007 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2 亿公顷以上,2002

29、 年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2003 年2007 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相同。42 2002 年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土地增加【答案】AC【解析】读图 13 可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建设用地增加了,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林地增加,导致 2002 年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三、综合题43 ( 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36) (36 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 )图 10 中河流与图 11 中河流补给的差异是

30、:河流 ,河流 。与河流域相比,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 (8 分)(2 )图 10 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 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10 分)(3 )分析图 10 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8 分)(4 )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 11 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6 分)(5)请在图 12 模式图中选择两条路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 11 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4 分)【答案】:(1 )

31、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优势: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2 )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3 )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4 )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5 )见右图的箭头【解析】(1 )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两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

32、左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右图为中亚地区。河流为松花江,河流为锡尔河。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由于河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 2)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受化,可以看出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看出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根据闭合等温线的位置,可以看出,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之所以发生弯曲是因为甲地位于犬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2 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 分) ;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2 分) 。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

33、(或保护生态系统) (2 分) 。(4 ) (6 分)平原广阔,地形坦荡(2 分) ;河流纵横,沼泽广布(2 分) ;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 (2 分) 。(5 ) (4 分)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注记如下图所示,每画正确一个箭头给 1 分,注记正确一个给 1 分。画两个以上箭头者,该题不给分。44 (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34) (32 分)根据材料和图 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10 分)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

34、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 分)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分)【解析】 (1)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陆地。所以该区域陆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向东北方向扩展;由于泥沙不断在增加,所以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2)考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容易受到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影响。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考查黄土高原国土整治。针对黄土高原

35、的生态问题,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生产结构等。【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小打小闹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 )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

36、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 (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 5 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45 ( 2007 年高考山东卷文综,26) (25 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 12 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 13 是 10 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 14 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 A 支流的水文特征。(6 分)(2 )说出 B、 C

37、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6 分)(3 )指出图 13 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10 分)(4 )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 分)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因此汛期在夏季。由于河流两岸人类对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当汛期来临时,河流水量大增,水流急,会加剧水土流失现象,使河流的含沙量大增。第(1)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 支流的水文特征是: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第(2)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 支流可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

38、 支流可发展航运。 第(3 )题:由图 13 提供的信息及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土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有坡地开垦和围湖造田;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是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第(4)题:选址建水库时,还需要收集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方面的必要资料。46 ( 2007 年高考江苏卷地理,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下图分别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 、“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 17a、 b、c 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处,主要原因

39、是、。 (4 分)(2 )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 (2 分)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3 )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2 分)(4 )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 2007 年 5 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4 分)【答案】 (1)b 风能资源丰富 用地条件较好(2 ) C(3 )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4 )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解析】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南部与北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

40、沿海和沿江两大产业带的建设,而常规能源短缺是制约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江苏如东和东台沿海,相继开工建设了大规模的风电场;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建成等是本题命题的背景。强调用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中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命题的要方向。世界风能集中分布在沿海和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江苏地处沿海,海陆势力性质差异显著,有效风能密度较大。风能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但由于风能密度较低,因而风车密度就较大,风车叶片可能伤害到鸟类,影响鸟类栖息。江苏风能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却较低。在港口附近建设火电厂,是为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41、;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 ,所以,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了核电。47 ( 2007 年高考全国 II 卷文综,4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 9 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 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 ,125E)(4 )甲地属于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适宜发展的农业为。乙地属于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平原。 (14 分)读表 1,回答问题。表 1 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 单位:1000年份 稻谷 小麦 玉米 合计2001 686.9 53.8 2609.5 3350

42、.22003 541.0 22.1 2627.2 3190.32004 600.1 11.4 2901.5 3513.02005 654.0 9.5 2775.2 3438.7(5 )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 100%计算,则玉米种值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2005 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 (6 分)第(5)问:以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统计为素材,考查考生获取表中信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第一空直接分析稻谷面积的变化趋势即可:先降低后升高。第二、三空为获取表中信息的计算题,计算时注意相关技巧即可。48 ( 2007

43、 年高考江苏卷地理,31)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下图为“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18 分) 1978 年 2005 年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6 分) (2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 1978 年相比,2005 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3 分)(3 )图 13 中,字母 A 表示工业,B 表示工业。 (2 分)(4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

44、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 (2 分)A资源的游览价值 B地区接待能力 C市场距离 D旅游环境承载量(5 )试分析图 13 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5 分)【答案】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2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3 )钢铁森林(4 ) A49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36)(36 分) 图 8 是 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 。简

45、析 A 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10 分)(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 9 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4 分)(3)图 9 阴影区域是我国 21 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 分)(4)图 10 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 E、F 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8 分)(5)与 20 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6 分)【解析】考查目标:本题以某区域(黄河流域) 的 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作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的内容。同时

46、从能源基地建设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发展的有利的条件以及相关的产业部门,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查。有效信息: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图,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图例的判读。调用知识: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分类,冷锋、暖锋、静止锋等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及成因,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我国及世界主要的环境及生态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解决措施,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人地关系及解决措施。思维路径:第(1)问,联系到 1 月份,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冷锋。冬半年,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在分析天气特征的时候,从降水、大风、降温等方面说明。分析产生原因的时候,应该落实到产生降水的原因(暖空气沿锋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大风的原因(联系气压梯度力,此时图中显示出等压线也非常的密集) 。降温的原因(主要是从受冷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说明)。第(2)问,冷空气南侵可能带来低温和冻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北方的牧场的影响以及大风天气对该地区的一些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第(3)问,阴影区域的煤炭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来的信息有煤炭资源分布广,还有天然气资源(质量好,便于开采 ),密集的输气管道,便捷的铁路交通。还有的信息如靠近黄河,位于高原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