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 光现象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来源:gkstk.Com,C.放大镜把字 “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2(2017天津中考)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D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 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3(2017黑龙江中考)下列词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D )A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B杯弓蛇影光的折射C鱼翔浅底光的反射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4(2017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
2、是 ( B ), ,B.手影)A.海 市 蜃 楼,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 ,D.人看见地上的书)5(2017益阳中考)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 ,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中的( A ),) ,A) ,B) ,C) ,D)6(2017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 ,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D ), ,B)来源:学优高考网A,C), ,D)7(2017舟山中考)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 ,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的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 ), ,B)
3、A,C), ,D)二、填空及简答题8(2017绵阳中考)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 m,河堤上一棵树高4 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_4_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 ,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 树 ,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 像 ,则d 树 _”“”或“”)d 像 。9(2017扬州中考)G20 杭州峰会期间 ,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_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_;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_反射_现象,成的是等大的_虚_(选填“实 ”或“虚”) 像。10(2017石家庄中考模拟)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
4、上方 ,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4.2_m ,若视力表全长为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_0.8_m,来自视力表的光在平面镜表面发生了 _镜面_(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11(2017毕节中考)2017年2月24日,毕节市“五城同创” 启动大会召开。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为了预防_噪声_对环境的影响。在天更蓝、水更清的碧阳湖畔,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光的_反射_现象,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走在树荫下,看到地面上圆形的光斑,这是_太阳经过树叶缝隙_形成的太阳的像。12(2
5、017河北中考模拟)阳春三月,春光明媚,郊外草木返青 ,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这一处处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直线传播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虚_(选填“ 实”或“虚”) 像。13(2017河北中考)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_漫反射_ ,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 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 如图所示)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120_,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三、实验探究题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14(2017吉林中考)如图是
6、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确定像的位置 _。(2)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大小_关系。(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 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 cm, 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12_cm。15(2017威海中考)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 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_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路径_。当在图甲
7、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_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_。小明让光沿B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 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_光路是可逆的_。(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 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_。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大小相等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_平面镜成的是虚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