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走向高考 2016】(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阶段性训练9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032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 2016】(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阶段性训练9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走向高考 2016】(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阶段性训练9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走向高考 2016】(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阶段性训练9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走向高考 2016】(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阶段性训练9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走向高考 2016】(新课标版)高考一轮总复习阶段性训练9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阶段性训练九(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专题 17一、(2015哈尔滨三中第二次测试)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 14 题。(25 分)舒马赫:永远的冒险家一年前,当 44 岁的车王舒马赫再度宣布退役时,许多人认为他会回归平凡,逐渐失去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然而,伟大的车手不会在挑战冒险的道路上踩下刹车,即便是在退役之后,他依然在享受挑战极限的乐趣。几天前,圣诞节后的喜庆尚未散尽, F1 车王舒马赫在法国阿尔卑斯山麓参加极限滑雪时,突然遭遇意外,头部严重受伤。消息传来,无数车迷感到震惊,也感叹命运的诡异多变。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就是车王也不能幸免,人们在祈福车王,希望他能平安无事。表面上看,舒马赫受伤是

2、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实际上不然。舒马赫自小到大就是一位喜欢冒险的勇士。无论是在赛场,还是在生活中,冒险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其骨子里“挑战极限”的天性永远都未曾改变, “不断超越”是舒马赫在赛场上和生活中的信条。尽管在宣布退役和第二次复出之后,舒马赫已经不再轻易尝试赛场上的撞车极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年轻时的他在挑战极限时曾经有过的火一样的执著,与遭遇过的刻苦铭心的痛。19 年前,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赛道,当时效力于贝纳通车队的舒马赫由于在前一个弯角犯错,而被达蒙希尔抓住机会想要从内线超越,舒马赫封线,两人瞬间发生撞车。舒马赫的赛车几乎被希尔的赛车掀翻,赛车失去控制撞向了轮胎墙。舒马

3、赫与希尔从车内爬出,双双退出,两人都没有获得积分。而舒马赫因祸得福拿到了职业生涯的首个 F1 车手总冠军。在舒马赫 30 岁那年,舒马赫再次遭遇一次险恶的事故,并险些葬送掉自己的职业车手生涯。如果不是那场事故,舒马赫可能会在那年第三次问鼎车手总冠军。当时,法拉利赛车出现严重的刹车故障,舒马赫以百余英里的时速径直撞进了隔离墙,导致大腿骨折。舒马赫因此缺席了 6 站比赛,复出后尽力帮助队友埃尔文,但法拉利仍然与那一年的车手总冠军擦肩而过。除了在 F1 赛场上多次受伤,热爱挑战的车王在赛场之外也多次不能幸免。10 年前,在瑞士跟英国曼联集训时的舒马赫踢球拉伤了大腿。由于曼联足球与法拉利车队同是一家赞

4、助商,所以舒马赫得以方便地与英超球员切磋球艺,但是 34 岁的年龄在足球场上已是高龄,在激烈的对抗中飞身倒地铲球时他大腿拉伤。4 年前,就在他准备第二次复出 F1 之际,驾驶的摩托车出了车祸,当时他的摩托车时速超过 225 公里,结果造成颈椎的第七根骨头严重受损,一根肋骨骨折,颅骨底部骨折、左侧骨裂,一根为大脑输血的主血管遭到严重损坏。这些伤病耽误了他的复出,并最终造成了他 2012 年的再次退役。退役后的舒马赫仍然热爱冒险运动,44 岁的他还能参加极限滑雪,令车迷又佩服又担忧。可是,任何冒险运动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如同滑雪和登山这样的极度危险的运动,意味着挑战者永远只能考虑当下,因为谁都不知道

5、下一秒可能发生什么,只能由无数个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当下去构筑滑雪和登山的整个过程。一旦发生了什么,就只能接受了。世事难料,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在发生之前,时刻警醒、细察,甚至小心翼翼。许多年来,对 F1 车王舒马赫毁誉参半。或者说,这个传奇的结尾太过强势,所以,对“后舒马赫时代”的这批新贵们来说,铸造下一个传奇的时机永远过去了他们依旧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已很难再被称为“传奇” 。或许还是套用那句俗套话最为贴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舒马赫。 ”回首舒马赫的职业生涯,他注定是一个争议的人物:他经常受到同行的抨击,因为有他的存在,超越变得无比困难;有人说他是“神”和“鬼”的结合体,神是他在车

6、迷心中的地位,鬼是对手对他的诬蔑;他拥有私人飞机却唠叨超市里面的酱油价格太贵;他每年有近 6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但生活中他很“吝啬” ,可面对慈善事业,他却出手大方。他永远生活在争议之中,全世界习惯了。舒马赫告别 F1,他创造和留下的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辉煌。如今的 F1,牵引控制系统能使大部分车手在出弯时获得最佳速度,但却没有多少人还明白如何在入弯时也保持高速的微妙技巧。如今的 F1,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与密集的媒体覆盖率,使我们很难再看到多少真血性和真性情。而这一切,使舒马赫的传奇变得更加传奇因为舒马赫是一个永远的冒险家。(节选自 2014 年新民周刊)【相关链接】舒马赫 1969 年 1 月

7、3 日出生于德国,他 4 岁就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他的父亲罗尔夫将一台小引擎装在一辆废弃的卡丁车上给儿子玩。从那时起,舒马赫和他的父亲就有了这项业余爱好。小时候的舒马赫的理想是两种职业:警察或者是赛车手。父亲罗尔夫告诉他还是当警察好,因为赛车手的竞争实在是太过于激烈。可是最终舒马赫还是选择了赛车。谁也不会想到,许多年后,他会出现在世界上最惊险最刺激的 F1 赛道上,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赛车英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舒马赫退役后,有人曾经认为他将归于平凡。然而舒马赫却并没有失去冒险精神,44 岁的时候,他还去参加极限运动,让车迷既佩服又担忧

8、。B舒马赫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冒险的勇士,他很早就接触并选择了 F1 赛车运动,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取得今日的成就。C尽管“不断挑战”一直以来都是舒马赫的信条,但在宣布退役和第二次复出之后,舒马赫已经不再尝试赛场上的撞车极限了。DF1 赛场竞争激烈,舒马赫多次受伤。这些伤病不仅让舒马赫失去过车手总冠军的荣誉,甚至还造成了他 2012 年的第二次退役。E作为一个有争议的公众人物,舒马赫“毁誉参半”:在车迷眼中,他是“神”一样的存在;对手则视其为“魔鬼”的化身。【解析】 B舒马赫很早选择 F1 赛车在原文没有依据; C.舒马赫是不再“轻易”尝试;D.“这些伤病” ,指代有误,是在 F1 赛场之外受的

9、伤让舒马赫退役。【答案】 E 项 3 分,A 项 2 分,B 项 1 分。2哪些事件能够说明舒马赫是“永远的冒险家”?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6 分) _【答案】 F1 赛场上的舒马赫, “不断超越” ,年轻时他在比赛中不断的挑战极限。赛场之外也不断挑战极限,如参加足球训练,驾驶摩托车等。退役之后,舒马赫经常参加登山滑雪等极限运动。(三个角度各 2 分)3如何理解文中“他们依旧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已很难再被称为传奇 ”这句话,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 分) _【答案】 舒马赫在赛场和场外都创造和留下了辉煌的成就,他同时又是一个争议性人物。因此说他是一个“传奇” 。舒马赫后来的人们,可以在

10、竞技场上复制他的成功,但是在冒险精神和真性情真血性方面,却不能达到舒马赫的高度。因此,说他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历史,但难再被称为“传奇” 。( 解释舒马赫是一个传奇 2 分,其他人在竞技层面可以达到甚至超越舒马赫的高度 2 分,精神层面不能超越舒马赫 2 分。)4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舒马赫。 ”舒马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如何看待这种争议?联系文章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8 分)_【答案】 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对同一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舒马赫赛场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他面对这种争议时,他能够保持自我的本色,秉承了自己一贯

11、的冒险精神和真性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总会有人会发表不同的意见,保持自我的本色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阐释观点 2 分,联系文章内容分两步,一是舒马赫的成功之处,一是争议之处,各 2 分,共 4 分,联系现实 2 分。)二、(2015河南省名校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25 分)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孙自法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给力”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殊荣。1943

12、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 年,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1947 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1948 年 4 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

13、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1955 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1956 年 1 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 年 2 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

14、而拉开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郑哲敏还通过对“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认为“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

15、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 CC 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 ”在郑哲敏眼里,现代科

16、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 “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郑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 “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已 89 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

17、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作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 年 1 月 18 日,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B1955 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学森的鼓励,他们同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C郑哲敏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才开始爆炸力学研究。D郑哲敏

18、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E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解析】 B错在回国时间顺序, “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 ,郑先回国,钱后回国。郑回国不完全是钱学森的鼓励,还有个人意愿。另外, “冲破美国的阻挠”文中无据。D.“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是唯一原因。E.没有动作描写。【答案】 A(3 分)C(2 分)D(1 分)6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分)_【答案】 第一段概括了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和获得

19、的荣誉,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誉和敬佩之情;总领下文,重点突出郑哲敏在爆炸力学奠基和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方面的贡献;照应标题,点出题目的双关意义,郑哲敏在力学研究上的确“给力” 。(每点2 分,共 6 分)7请简要概括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6 分)_【答案】 郑哲敏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爆炸筑堤、水下爆炸、 “瓦斯突出”的机理等爆炸力学应用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来硬度表征标度理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

20、。(每点 3 分,要有概括及适当具体的分析;只分析不概括最多 4 分)8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_【答案】 观点一:郑哲敏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留学美国,学成归国,跟随导师钱学森大力发展中国力学,为中国力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根据国家需要,曾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又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拉开爆炸力学研究序幕。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

21、领域的建立与发展。观点二:他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他把“自由探索”的精神看作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也作为一种人生目标,在力学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的经历就是实践了这种精神。科学需要耐心,要力戒浮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才在力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耄耋之年的郑哲敏还活跃在科研一线。(评分标准:任选一个方面作答。观点鲜明得 2 分;理由充分得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三、(2015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25 分)翻译奇人许渊冲邓郁“杨振宁 1957 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 7

22、0 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我是 2014 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 )年啊!”93 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8 月 22 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 120 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 诗经 西厢记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

23、原作,讲求再创造。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 。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 。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 ,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 。可谓在“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自1980 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但他

24、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1958 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 ,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 “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北联大。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闻一多讲诗经 ,刘文典讲史通 ,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 ,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于朱光潜和

25、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 70 平米的简陋居室。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 9 点到阳台做操,早饭

26、后翻译莎士比亚集 ,午睡后看看报纸,晚 7 点收看新闻联播 ,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 ,常看海峡两岸 。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 ”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27、!”(节选自 2014 年第 9 期人物周刊 ,有删改)【相关链接】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1999 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2010 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 年 8 月 2 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达 2014 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B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 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

28、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C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D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E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这说明公开和许渊冲唱过反调的翻译家许钧对许渊冲翻译事业的肯定。【解析】 A早已得到公认; C.“并不在乎”说法不严谨; D是“写信”请教。【答案】 B 得 3 分,E

29、得 2 分,C 得 1 分,A 、D 不得分。10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奇”在何处。(6 分)_【答案】 他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坚持翻译“优势论” ,不拘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在翻译圈里“独树一帜” 。他个性率性、张扬,重视感情,又难谙人情。虽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他在中国诗词翻译的成就得到国内外公认。诗词曲译成英文,实为第一,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他的成功,居然是从挨批斗开始的。(共 6 分,以上四点,任选三条作答,每点 2 分)11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6 分)_【答案】 有

30、忘我的精神,专注而执着。(挨批斗时,再苦再累,一译诗,眼里只有翻译。) 良好教育和大师教导,奠定他的文化根基和翻译准则。( 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受到朱光潜、钱钟书的影响。) 淡泊名利,热爱并执着于自己的翻译事业。( “北极光”奖杯束之高阁。) 工作投入而有规律。作息像钟表一样。 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 关注参考消息和海峡两岸 ,时刻怀揣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焦虑。)(共 6 分,以上五点,答任意四点即得满分,每两点 3 分)12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_【答案】 观点:

31、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许渊冲虽年过九旬仍执著进取、坚持作为的积极乐观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许先生的欣赏和肯定。(2 分) 许渊冲 93 岁获奖,虽比同学杨振宁、王希季都晚很多年,但发言时激情澎湃,声如洪钟,中气十足,体现其老而弥坚的乐观精神。(2 分)许渊冲晚年勤奋译著,坚持不懈。有时深夜也会坐起,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体现其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2 分 )许渊冲晚年常看参考消息 海峡两岸 ,关注时事。这种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其耄耋之年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2 分)( 共 8 分,以上四点,每点 2 分)四、(2015哈尔滨第六中学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25 分)传

32、奇童星秀兰 邓波儿秀兰邓波儿的一生堪称传奇,是一个 80 多年不老的神话。因为她,才使儿童演员真正成为明星,受到众人的关注。无论男女老少,不论国籍语言,他们爱她,爱她蜷曲的头发、甜甜的小酒窝、亮晶晶的大眼睛、欢快的歌舞。她像天使一样给人们带来了欢笑,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忧愁,让人感受到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1928 年 4 月 23 日,秀兰邓波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邓波儿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她的母亲功不可没,因为年轻时曾向往银幕生活未能如愿,她便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女儿上。婴儿时的邓波儿就已经显露出天使般的甜美模样,并且遗传了父母的才华,不但有着出色的嗓音,而且表现出惊人的动作协调性。母亲喜欢

33、跳舞,就教她跳舞,3 岁时,还安排她进入米格林幼儿舞蹈学校接受训练,这是好莱坞星探经常出入的地方。4 岁时,她被导演看中,拍摄了系列片小听差 。5 岁的她签约了 20 世纪福克斯公司。6 岁时,她因在起立欢呼中出色的歌舞表演崭露头角。仅在这一年,她就为 20 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了 10 余部影片,其中亮眼睛一片使秀兰 邓波儿一跃成为众人皆知的小明星,她的歌声也家喻户晓。1935年 2 月,年仅 7 岁的秀兰邓波儿接过奥斯卡特别金像奖,并成为有史以来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孩子。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邓波儿也许是最符合这个标准的。但成名过早是要付出代价的。成年以后,邓波儿回忆起她的童年时曾说, “我只过了两年懒惰的婴儿生活,以后就一直在工作了。 ”“6 岁那年我就不相信真的有圣诞老人了,那天,妈妈带我到一家百货商店去看圣诞老人,可圣诞老人却让我给他签名。 ”小小年纪的她,每天必须工作 5 个小时,周末通常在 8 个小时以上,此外还要每天跟私人老师学习 3 个小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银幕上的小天使除了小小年纪就创造了演艺事业的辉煌之外,在成年之后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华彩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