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多极化趋势加强,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上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一超多强,注意: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现在还未真正形成。,本章线索: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以欧洲为中心(近代),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伤亡总数达900
2、0万。参战国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希特勒 墨索里尼 裕仁天皇,即将遭到屠杀的儿童,二战记忆,被炸成废墟的城市,二战集中营中堆积 如山的尸骨,“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 真正的和平呢?,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欧洲为中心美苏两极格局,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曾这样描述英国:“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而中间坐着的却是一条多么可怜的英国小毛驴。”,美、苏强大,西欧衰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各国力量开始发生变化,美、苏强大,西
3、欧衰落,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Harry .truman,1884-1972,美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1945年后苏联的军事力量: 军队:1140万; 飞机、坦克、大炮数量仅次于美国; 1949年制造原子弹成功;,“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
4、害对方的主权。,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跨出一过范围,在东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则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1岳麓版P106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材料看出,美苏两国相互敌视的依据之一是什么?,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
5、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国家利益的出现矛盾(根本),二战结束时,美苏军事力量对比,1、上表说明美苏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呈怎样的态势?2、美苏直接进行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1、势均力敌,2、不大。因为那样势必对两国都造成较大破坏,危害两国的国家利益。,冷战,概念阐释:“冷战”: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什么是“冷战”?“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是何种关系?,两极对峙格局指的是两大阵营的对抗,而美苏是两大阵营的核心,因此,美苏间的“冷战”就
6、成为了两极对峙的主要表现。,“从波罗的海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到社会主义幽灵的威胁。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那么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摘自丘吉尔1946年演说,丘吉尔:铁幕演说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2.开始标志:,从此咨文中可以看出,美国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
7、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5)美苏两国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 3.初期表现:,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
8、目的是什么?,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成立经互会,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5)美苏两国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 3.初期
9、表现:“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4.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经济对峙),1949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民主德国也在苏联支持下建立了。图为东西柏林的分界线柏林墙的一段。,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世界影响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5)美苏两国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 3.初期表现:“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4.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5. 正式形成:,1949北约,1955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一、“冷战”兴起的背景,二
10、、“冷战”的具体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1949“经互会”,1949“北约”,1955“华约”,开始,正式,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结束后,“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刚刚开始的战争”指的是A 经济的竞争 B 第三次世界大战 C 冷战 D 科技的竞争“组织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 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 建立北约组织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实行军事援助,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刺激了经互会的成立 标志了“
11、冷战”的正式开始A B C D,杜鲁门主义,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 B北约成立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华约成立,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材料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二、“冷战”的具体表现,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兴起的背景,三、“冷战”的影响,1. 国际关系,2.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1.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发展,2.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消
12、极,积极,材料一: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苏联A级攻击潜水艇,材料二: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据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美国阿波罗号登月,(19501953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合抗击。,1953年,美
13、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影响:中美关系破裂,“ 冷战”扩大到亚洲,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二、“冷战”的具体表现,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兴起的背景,三、“冷战”的影响,1. 国际关系,2.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1.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发展,2.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消极,积极,1)朝鲜战争(19501953),(中美关系破裂 “冷战”扩大到亚洲),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30
14、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影响:美国霸权相对地位衰落。,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3. 干涉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二、“冷战”的具体表现,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兴起的背景,三、“冷战”的影响,1. 国际关系,2. 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1.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发展,2.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消极,积极,1)朝鲜战争(19501953),(“冷战”扩大到亚洲),2)越南战争(19551975),(美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军军事上赶上美国),热战,一、两极格局-(二战结束1991苏联解体) 表 现二、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15、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 峙,冷战:的原因、表现、影响,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极格局的形成,本课线索:,1.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由一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C.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D. 由两大阵营分别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A,趁热打铁,趁热打铁,2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 A“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C两大阵营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3.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分裂 B杜鲁门主义出现 C北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趁热打铁,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美国侵略越南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 B. C. D.,B,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