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961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 最浓郁的芳香。 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份额,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 ,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才是切合实际的做 法。 A挥发 反应 因地制宜 B散发 反映 因地制宜 C散发 反应 恰如其分 D挥发 反映 恰如其分 【答案】B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 元杂剧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B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高品位文化,长期阅读有助于读者夯实底蕴深厚的 人文素养,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大厦。 C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可 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著字数逾一千多万。 D专车软件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不但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 展,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 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

3、验,辨析时 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B 项,搭配不当,“夯实”改为“提升”。 C 项, “可以”与“堪”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删“逾”或“多”。D 项,语序不当。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 意迟迟。把“

4、香腮”比作雪。B把月亮比作青螺。C把离愁比作春水。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直得到人们的好评。 , , 。 , , 。可以说,在关于西湖的吟咏中几乎没有超越苏轼这首诗 的。 这首诗还微妙表达了一个美学原则 而且用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美人 人们读了它会对美有更清晰的认识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的丽质都无法掩盖 诗人不但表现出西湖的形象特征 美的形式是天然与雕饰的统一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为语言连贯性考查,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 意逻

5、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主语 一致与否。本段文字说理意味很浓,学生可以先找到句和句之间的关联,再确定整体之间的 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 反复了几次。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那边。第一只蚂蚁爬过墙时,另一只 蚂蚁已将食物吃完了。 A正确的方法胜于盲目的坚持。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B忽视方向的选择会误入歧途。 C取得成

6、功需要摒弃思维定势。 D汲取他人教训可以少走弯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压缩题,本题要根据前文的寓言故事的内容来概括出抽象的哲 理。这就是说寓言主要运用了对比,通过对比来赞同另一只蚂蚁,而否定第一只蚂蚁。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 (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 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 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

7、,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 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 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士大夫避炎畏 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 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 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 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8、?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 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 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 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 (选自何翰林集) 6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讽余南归 讽:指责 B见良俊颇工笔札 工:擅长 C今日良俊适在秣陵 适:恰逢 D以贻同好 贻:赠送 7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9、 - A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 又以良俊失意无聊 B然不免于牵曳 即抵掌谈笔于其坐 C其留守大臣暨诸僚 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D他日谁复怜之 复有一云孙似之耶 8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4 分) (2)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5分) 9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4分) 【答案】 6A 7D 8(1)(4分)难道不知道故乡还有旧的产业可以依仗,或许差不多不至于到了粮食缺 乏断绝(的困境)啊? (2)(5 分)逃避权势恐惧逼迫的士大夫都来就任,他们都是当时的名流(或“杰出人 才”),也都爱惜人才,礼

10、贤下士。 评分建议:“炎”、“胜流”、“怜”、句式、语句通顺各 1分。 9淡泊名利,坚守操节,疏宕傲世(达情任性),向往归隐。 【解析】 6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 试题分析: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 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 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D都是代词,他。A项,把/因;B 项,被/在;C 项,那/难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8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赖”译为“依

11、靠”、 “庶几”译为“差不多”。(2)句中关键词“炎”译为“权势”、“胜流”译为“名流”、 “怜”译为“爱惜”。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9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首先浏览选项,了解大概内容;然后回归 文本,选取关键词语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

12、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客至的颔联写主客对话,表达了主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3 分) (2)宾至一诗写出主人当时怎样的生活状态?(3 分) (3)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 (1)(3分)乐享安逸(恬淡)生活;内心孤独寂寞;对客人到来的喜悦。 评分建议:一点各 1分,意思对即可。 (2)(3 分)“幽栖地僻”表现交往少;“老病人扶”表现年老多病;“百年粗粝”表 现生

13、活贫苦。 评分建议:一点各 1分,意思对即可。 (3)(4 分)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达 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宾至尾联写希望客人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去看花,暗含 送客的意味,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冷傲。 评分建议:每点分析、态度各 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 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 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4、 6 - 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 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 首联两句。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试题分析:一、二句先写延客之状。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忽闻 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但“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诗中 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试题分析:客至中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

15、杯”作结, 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 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 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宾至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 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虽始终以宾主 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负神态。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惟草木之零落兮, 。 (屈

16、原离骚) (3)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4)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锦瑟无端五十弦, 。 (李商隐锦瑟) (6)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7)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大道之行, 。 (礼记礼运篇)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恐美人之迟暮 (3)位卑则足羞 (4) 甲光向日金鳞开 (5)一弦一柱思华年 (6)渺沧海之一粟 (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8) 天下为公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暮”、“鳞”、“粟”、“阙”等。每 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

17、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7 - 福 贵 余 华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 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头戴宽边草帽,脚上穿 着拖鞋,一条毛巾挂在身后的皮带上,让它像尾巴似的拍打着我的屁股。 我喜欢喝农民那种带有苦味的茶水,他们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树下,我毫无顾忌地拿 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与田里干活的男人说上几句话。最喜欢的 是傍晚来到时,坐在农民的屋前,看着他们

18、将提上的井水泼在地上,压住蒸腾的尘土,夕阳 的光芒在树梢上照射下来,拿一把他们递过来的扇子,尝尝他们和盐一样咸的咸菜,看看几 个年轻女人,和男人们说着话。我曾经和一位守着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是我有 生以来瓜吃得最多的一次,当我站起来告辞时,突然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然 后我与一位当上了祖母的女人坐在门槛上,她编着草鞋为我唱了一支十月怀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 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田里的棉花已被收起,几个包着头巾的女人正将棉秆拔出来,她们不时 摔去根须上的泥巴。我摘下草帽,从身后取过毛巾擦起脸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阳光下泛

19、 黄的池塘。一声吆喝从远处响亮地传来,我走过去,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正在开导一头老 牛。 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对 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他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 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疲 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 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口依呀啦呀唱 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 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

20、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 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 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我点点头。 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 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 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 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

21、,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 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8 - 我看到老人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老人 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 掀起的波浪。 (选自活着,题目为编者所加,有删改) 12文章第段叙写“我”与农民交往的情景,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段中福贵的语言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4 分) 14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含意。(6 分)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取向。(6分) 【答案】

22、12与上文“我”去收集民间歌谣相承接,引出下文“我”与福贵相遇、交谈等情节的 叙写。 13第段,“做牛耕田,做狗看家”表现了福贵的知天安命;第段,“皇帝招 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表现了福贵的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14写出了富贵生活的艰辛,以及衰老孤独、与牛为伴的悲苦,突出福贵坦然面对生活 的坚强达观的性格,表达了“我”对福贵的复杂情感。 15(1)表现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亲近;(2)表达作者对像福贵一样的农民生存 智慧的敬佩;(3)抒发作者对广大农民在苦难中顽强生存的精神的赞美。(4)寄予作者对 默默忍受苦难的农民悲剧命运的关切和同情。 【解析】 12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作用题,上文写

23、到“我”去收集民间歌谣相承接,这写“我”与 农民交往的情景,上下文承接,引出下文“我”与福贵相遇、交谈等情节。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表现了福贵的知天 安命;第段,“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表现了福贵的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4 试题分析:文中写道富贵衰老孤独、与牛为伴,突出他的生活艰辛、悲苦。写福贵坦然 面对生活的坚强达观的性格,表达了“我”对福贵的复杂情感。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

2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观点,在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表现作者对 农村生活的热爱、亲近。“我”去收集民间歌谣相承接, “我”与福贵相遇、交谈。言之有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9 - 理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 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 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

25、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 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 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 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 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 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 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

26、, 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 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之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则“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 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亦极精微之道也。 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 过所致。世上究系糊涂者占便宜,抑系聪明者占便宜,抑系由聪明转入糊涂者占便宜,实未 易言。热河之败,败于糊涂也。惟以聪明的糊涂观法,热河之失,何足重轻?此拾得和尚所 谓“且过几年,你再看他”之观法。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 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

27、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 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人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 吾诚不敢言。 否所知者,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 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 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步入 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 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 家之幸乎? 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

28、吾焉得一位糊涂大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0 - 汉而崇拜之。(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6 分) 17文章第段,作者认为“中国人之聪明”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8结合全文,简要阐述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聪明观。(6分) 【答案】 16首先指出“中国人之聪明”的实质是在精微处世哲学观下以聪明装糊涂;然后分析 “中国人之聪明”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对中国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最后表明对“中国人之聪 明”在国内泛滥的忧思,并提出恳切的希望。 17(1)国人有守愚藏拙,明哲保身的心理;(2)国人有看破一切,以“不为

29、”作为 人生哲学,求得一心之安的习性。 18(1)知“为”与“不为”之别,勇于进取;(2)面对国家民族利益,“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不过分计较个人利害,勇敢任事;(3)要有清醒的头脑,在为人处事上肯于吃 亏,勇于吃亏。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能力,也就是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梳理文章思路就是 弄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文章是怎样展开的。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 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 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 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

30、息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是第二段,答题时注意概括。国人 有守愚藏拙,明哲保身的心理。国人有看破一切,以“不为”作为人生哲学,求得一心之安 的习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有关作品主旨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 据自己的观点选择,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围绕文学作品如何表现主旨展开分析,言之有理 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旅行有两种:一种是只想着直达目的地,一种是把心投入沿途的风景。其实,人生何尝高考资

31、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1 - 不是如此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享受过程之美 翩飞的蝴蝶固然美丽,但它“破茧”的过程更值得期待;舞台上几分钟的表演固然使观 众陶醉,但台下长久的努力更值得回味。 年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而我却奔波于学校与比赛赛点之间。一年一 度的中学生才艺特长比赛如期举行。得知这一消息,我非常兴奋。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抽出时 间练习萨克斯,在学校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几天后我踏上了“征战”泰州的行程,在车上, 我看着那些与我一同被选中的同学,空气

32、好像凝滞了,几乎使人窒息。到了泰州少年宫,我 们各自奔赴自己的准备室抽号等侍比赛。等侍的时间是漫长的,因为我已经按奈不住内心的 激动。等侍的时间又是短暂的,因为准备室里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都走向赛场。 终于轮到我 了,我走进了比赛的教室。五位评委坐成一排,都紧紧地“盯”着我,我突然更加紧张了, 感觉连呼吸都困难了,断断续续吹奏完一首曲子,从评委相互交流的眼神中,我知道没戏了。 果然,几天后成绩公布,我的分数很低,连三等奖都没得到。 走出考场时,我看见同学们脸 上都呈现着灿烂的笑容,当他们向我投来微笑时,我只得对他们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到校时, 同学们都在自习。见到我回来,都争着问我考得怎么样,我

33、不知道怎么回 答,只是一个劲儿地说不知道、随手翻开一本散文集,看到这样一名话“生 命之美在于旅途中美丽的风景,在于坚强地走过坎坷,在于享受过程之美!”我突然回想起 之前在家练习萨克斯的情景:清晨,鸟儿的啁啾声唤我起床,打开伴奏带,我的手指情不自 禁地随着音乐的起伏跳动。一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我已感觉不到汗水的淋漓,我已经 完全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似乎眨眼间,时间已从我跳动的手指间流逝,整个上午的练习使 我第一次享受到全身心的快乐和满足。结果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过程的享受, 结果对于我来说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合起这本散文集,对询问我结果的同学镇定从容 地说:“我没有取得名次。”

34、风儿轻柔地拂去我额上的汗珠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于人生的蕴含哲理意味的命题。 材料的第一句“旅行有两种,一种是只想着直达目的地,一种是把心投入到沿途的景物 中”,点出了“旅行”的两个方面:一是到达“目的地”,这是强调结果;二是投入“沿途 的景物”,突出经历或过程。材料的第二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重点是提示考生:本 则材料关注的是人生,而非旅行,这是本则材料审题的重点所在。 人生的目的是在乎最终的结果(目标的实现、理想的达成),还是享受人生追求的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有的人将此二种观念完全对立起来,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这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2 - 是不全面的;其实还有一种,既享受过程的美好,也追求结果的成功。所以此则材料的观点 应有三个角度:一是追求成功的人生,二是享受追求的过程之美,不以成败论英雄,三是在 追求中既享受过程之美又感受成功的喜悦,但无论写哪种人生追求,都需展示正能量,突出 “真善美”。 写作时可以自己“选取角度”,只要抓住“过程”与“结果”,从“人生”“生命”等 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