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93972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第四章-写作的表达方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写作,2018/12/14,第四章 写作表达方式,2018/12/14,1、掌握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含义。 2、熟悉叙述的视角与方法 3、熟悉描写的种类 4、熟悉抒情的方式,本章应,2018/12/14,5、熟悉议论的方式 6、了解议论的方法 7、了解说明的种类与方法。 8、掌握议论散文的写作技法。,本章应,2018/12/14,表达方式,指文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一篇文章中往往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又综合运用数种表达方式。,2018/12/14,第一节 叙 述,2018/12/14,叙述,一、叙述的含义 叙述,就是把

2、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2018/12/14,叙述,二、叙述的特点 1、陈述的内容具有过程性。 2、概括性的表达。,2018/12/14,叙述,三、叙述的作用 1、介绍人物经历,表现人物性格 2、介绍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事物蕴涵 3、为议论说理提供具体的事例作论据 4、表述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或工作经验、操作过程等内容的写作方法之一,2018/12/14,叙述,四、叙述的类型 1、概叙,即概括的粗线条的叙述。 2、详叙,比较具体、细致的叙述。,2018/12/14,叙述,五、叙述的人称 1、含义:叙

3、述主体在行文中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用什么口吻叙述的问题。,2018/12/14,叙述,2、种类 根据叙述主体与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人称分为: 第三人称,是最古老的叙述视角。它是指叙述主体站在客观立场,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用“他”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这种角度的表达,就是第三人称。,2018/12/14,叙述,特点:不受时空限制,记写比较自由,能反映广阔的生活面。是最自由灵活的叙述角度。 不足:不如第一人称亲切自然。,2018/12/14,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主体站在主观立场,置身事件之中,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口吻,叙述亲身所见、所闻、

4、所历、所感。它是一种单向视角。 特点:给人以叙述主体与读者面对面交谈的感觉,故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 不足:受时空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2018/12/14,叙述,叙述主体“我”,代表实体不相同: A、作者自己 日记、书信、自传、游记 B、作品中一个人物 小说 C、故事发展中的见证人 D、贯穿全片结构的线索人物 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为对对象的叙述。有人把它叫做“对向视角”。,2018/12/14,叙述,六、叙述的方法 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划分,叙述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1、顺叙,就是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叙述方式

5、。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不足:记得不好容易平板,乏味,象流水帐。,2018/12/14,叙述,2、倒叙,即先叙述事件的结局、高潮部分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然后回头来写开端、发展。它除了某个部分前置外,其他与顺叙并无区别。传统称“倒插笔”。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结构富于变化,增强文章的波澜。,2018/12/14,叙述,注意: 写清连结之点,书明顺倒转换之处 有必要的交待与过渡,以使上下文界限明显,而又衔接自然 不为倒叙而倒叙,形成老套子 提到开头的部分,无论是结局,或是后发生的情节,都应是最精彩的部分,2018/12/14,叙述,3、插叙,指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

6、,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此事有关的另一些材料的叙述,然后在承接原来的叙述。,2018/12/14,叙述,作用: 使主要事件和相关事件都能充分地展开,使事件发展有张有弛 使文章内容饱满,人物形象更加丰富 能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和结构美,使叙述富于变化,2018/12/14,叙述,注意: 服从主题的需要,不可宣宾夺主,节外生枝 承转分明,过渡自然,不断线 追叙,叙述中断后,插入另一段的叙述,统称为插叙。倘若深入细分,可以把那些在叙述过程中插入追忆过去的片断,称为追叙。,2018/12/14,叙述,4、补叙,对上文叙述中有意隐去的某些关节所作的补充交待。 作用: 通过藏与亮,造成叙述的波澜,使故

7、事曲折生动,出人意料,使文章严谨周全。,2018/12/14,叙述,补叙与插叙的区别: 补叙的内容是情节发展中某个片断,一般发生在该文记叙事件的时间范围内,是事件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删去,不仅影响主题的深刻性,而且影响内容的完整性; 插叙的内容是另一有关事件,一般不发生在该文记叙时间的时间范围内不是所述事件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删去,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内容的完整性。,2018/12/14,叙述, 补叙不发展原来情节,只起丰富、补充作用,使读者解除疑问,放下悬念,豁然开朗; 插叙内容常有一定情节。 补叙可用在篇中,也可用在篇末;插叙只能用在篇中;,2018/12/14,叙述,5、平叙,也

8、叫分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方法: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 并行交叉,齐头并进地叙述;,2018/12/14,叙述,作用: 使头绪多的事件叙述得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扣人心弦。 注意: 把几个平列事件发生、发展的起讫点交代清楚,防止把头绪搞乱。,2018/12/14,叙述,七、叙述的要求1、交代明白;2、线索清楚;3、详略得当;4、曲折变化;,第二节 描 写,2018/12/14,描写,一、描写的含义描写, 就是描绘和摹写,它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成和特征刻画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2018/12/14,描写,叙述与描写的区别: 叙述着眼于

9、交代、介绍,重在对总体进行概括,对进程进行反映,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种概括的、综合的概貌; 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形态和反映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活灵活现的形象。,2018/12/14,描写, 叙述主要让读者明白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描写主要让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形象感、色彩感和音响感。,2018/12/14,描写,二、描写的特点 描写把反映在头脑中事物的具体概念,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运用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它是形象思维成果外在体现。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2018/12/14,描写,三、描写的作用 1、是构成文章总体表达不可缺少的成分,是物象造型的重要手段;

10、 2、可以触发读者的形象思维,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印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018/12/14,描写,四、描写的类别 (一)以描写的对象区分 1、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指富于特征的人物外貌 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在特征的描写。,2018/12/14,描写,作用: A、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外部特征,能“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B、揭示人物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 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描写,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逐渐刻画人物的完整肖像。,2018/12/14,描写,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和语气声态的描写。 作用: A、透露人物丰富

11、微妙的内心世界; B、刻画人物独特性格特征;,2018/12/14,描写,内容:A、对话B、独白C、习惯用语 注意:A、让什么人说什么话;B、说怎样的话 性格化的语言,2018/12/14,描写, 行动描写,指对特定场合中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行为、动作的描写。内容:A、行为描写B、动作描写:重大行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习惯性动作;事件过程中决定性动作;下意识动作;,2018/12/14,描写,注意: A、要描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做出什么样的动作; B、要描写出他以什么样独特方式去怎样完成这个动作;,2018/12/14,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作者或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思想活动或内心感

12、受的描写。方法: A、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剖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情绪和内心活动。常以“他想”、“他考虑”、“他觉得”等引出来。,2018/12/14,描写,B、内心独白,也叫“自白”,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人物直接吐露意念,抒发情感,以明心迹。 C、梦境和幻觉。 D、结合人物的肖像、表情、动作语言或对外界景物的描写,烘托人物内心活动。,2018/12/14,描写,2、环境描写,指与作者或人物发生直接联系的那些外在条件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作用: 一般的叙事、抒情文章,刻画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文学作品,环境、情节、人物形象是构成

13、作品的三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18/12/14,描写, 成功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衬托人物心理,深化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是渲染环境,感染读者,增强作品美感的重要因素;,2018/12/14,描写,种类: 自然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城镇村落等景物的描写。 作用: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展示地域风貌,显示人物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2018/12/14,描写,要求: A、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个性; B、做到形神兼备,把景物写活; C、描写自然风光,要有所寄寓;,2018/12/14,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所处 社会

14、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包括城乡建筑、住所陈设、风土人情、社会风尚、人际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形势、生产环境、劳动环境、学习环境等。,2018/12/14,描写,作用: A、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B、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增强文章时代感和生活感;,2018/12/14,描写,场面描写,指对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2018/12/14,描写,作用: A、既能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B、把广阔的社会生活,扑面的时代气息呈现给读者; C、对展开情节,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性格,都会增加真实感和可信性;,

15、2018/12/14,描写,方法:A、全景式B、特写式 要求: A、紧扣全文中心,为突出形象服务; B、恰当取舍,安排好详略; C、描绘出生活的发展变化,写出层次,写出先后过程; D、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或两者结合;达到统一和谐;,2018/12/14,描写,五、描写的方法 (一)从描写的风格手法区分1、细描,也叫彩绘,工笔。它像绘画中的彩绘、工笔画一样,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精雕细刻的刻画。,2018/12/14,描写,作用: 使被描写对象的状态、形貌、特征生动、真实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特点: 突出表现的重点,细腻而不繁琐,丰满而不臃肿。,2018/12/1

16、4,描写,2、白描,原是中国画中的术语,是我国国画的传统技法。原指用黑线勾勒轮廓,不着颜色的技法。古代叫“白画”,人们把这种技法借用到文字描写的技法上,把那些不用修辞手法,只以质朴、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描写技法,称为白描。有人称之为“写意”描写。,2018/12/14,描写,特点: 抓住特征,简笔勾勒,不求全,只求准,不求细,只求活,简单几笔勾勒,却有无尽内涵。 要求: A、具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 B、具有用简练质朴的语言准确描摹事物的能力;,2018/12/14,描写,(二)从描写的角度分 1、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地从正面去描写人物、景物、事件,这是最基

17、本、最常见的描写方法。 2、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对被描写对象进行描写,而是通过他人的态度、评价,来烘托被描写对象。,2018/12/14,描写,(三)从描写的范围分 1、整体描写,就是对人物、事物全貌特征的刻画,通过整体来描写,读者获得总的印象。 2、细节描写,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2018/12/14,描写,艺术细节: 辞海:“细节,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小的组成单位。” 细节,文学作品的细胞。 我们的理解: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个局部、某个特征或事件发展的某一事态的形象描摹,它是某个细部的夸大和强调。,2018/

18、12/14,描写,特征:于细微处见精神。 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 揭示作品主题 推动情节发展 展示生活环境 要求:真实、典型、细微、传神。,2018/12/14,描写,(四)从描写的感情分1、主观描写,作者带着某种思想感情去刻画客观事物,即寄情于景。2、客观描写,作者不带感情,客观地刻画客观事物,科技文中常运用。,2018/12/14,描写,六、描写的要求 1、目的明确2、特点突出3、形神兼备4、层次清楚,第三节 抒 情,2018/12/14,抒情,一、抒情的含义 1、含义: 就是抒发感情,作者通过种种方式把蕴积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抒发出来。,2018/12/14,抒情,毛诗大

19、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018/12/14,抒情,2、抒情在各类文章中的不同表现: 叙事类文章中,抒情常和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议论类文章中,通过论证体现作者感情的倾向性;,2018/12/14,抒情, 描写类文章中,融情于描写的对象之中; 说明类文章中,对某事物说明介绍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不过那不是抒情方式;,2018/12/14,抒情,二、抒情的作用 1、抒写情怀 2、开拓意境 3、陶冶情操,2018/12/14,

20、抒情,三、抒情的方式 (一)直接抒情 1、含义: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直露无余地倾吐感情。,2018/12/14,抒情,2、方法 (1)不需要依托于其他事物、事理,不作遮蔽,显得真挚感人; (2)直呼抒情对象的名字或名称,感情格外强烈; (3)采用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痛快淋漓地抒发感情;,2018/12/14,抒情,3、注意 (1) 不能情无所系,突兀而起,要层层蓄势,巧于铺垫,待时机成熟时再顺势而发; (2)要掌握抒情的分寸,一般说,不宜过长,过多,要力戒无病呻吟,虚张声势;,2018/12/14,抒情,(二)间接抒情 1、含义:就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的方法进行的抒情。,2018/12/14

21、,抒情,2、方法 (1) 依事抒情:就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多用于叙事类作品回忆往事时用。 此时叙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抒情,对事件的过程并不要求作精细完整的交代。在叙事中处处显露作者的情感。 (2)依物抒情:就是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2018/12/14,抒情,(3) 依景抒情: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情。 A寓情于景,把感情融化到自然景象和场面的描写中。 B借景生情,在自然景象和场面的描写中插入抒情的句段。 (4) 依理抒情:就是通过议论来抒情。,2018/12/14,抒情,四、抒情

22、的要求 1、有真情实感 2、符合主题的需要 3、要健康、积极 4、力求生动、具体,第四节 议 论,2018/12/14,一、议论的含义 1、含义: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以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依据事实或理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分析的手段,对某些事物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见教材)。 2、议论在不同文章中的表现,议论,2018/12/14,议论,二、议论的作用 三、议论的要素 (一)论题 是议论的内容和范围中需要阐释、分析的问题。,2018/12/14,议论,(二)论点 1、含义:又叫论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议论的中

23、心,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2、种类 (1)中心论点(2)分论点 3、作用,2018/12/14,议论,4、要求 (1)正确 (2)鲜明 (3)同一 (4)深刻 (5)新颖,2018/12/14,议论,5、提出论点的方式 (1)从何处提出论点 开头提出 中间提出 结尾提出 (2)采用什么方法提出 直接提出 逐渐提出,2018/12/14,议论,(三)论据 1、含义: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论或事实上的根据。是议论的基础,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 2、种类 (1)事实性论据 (2)理论性论据 3、作用,2018/12/14,议论,4、要求 真实 充分 典型 新鲜 论据和论点之间必须有本质的必然联

24、系 5、表述,2018/12/14,议论,(四)论证 1、含义:就是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即通过具体分析和逻辑推理,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证实由论据得出论点的必然性。它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2018/12/14,议论,(1)论证过程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类比推理 (2)论证方法 2、作用 3、要求,2018/12/14,议论,(五)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完整的议论,也就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证明,它由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部分组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从逻辑角度讲,叫论证结构。从语言的角度讲,叫议论三要素。,2018/12/14,议论,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使议论言之有物,

25、论据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使议论言之有据,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使议论言之有理。这三个要素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段完整的议论。,2018/12/14,四、议论的方式 (一)立论,即证明。就一定的问题和事件从正面阐明作者的观点和见解,证明它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的议论方式。 (二)驳论,即反驳。批驳对立的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从而驳倒对方的议论形式。 (三)关系,议论,2018/12/14,五、议论的方法 (一)立论的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事例中推出一般结论的论证。 (1)完全归纳法 (2)不完全归纳法,又称例证法 (3)因果分析法,简称分析法,议论,2018/12/14,议论,

26、2、 演绎法,就是从一般规律推论到个别事物的论证。 (1)直言推理论证法,又称引证法 (2)选言推理论证法,即排除法 3、比较法 (1)类比法 (2)对比法 (3)喻证法,2018/12/14,议论,(二)反驳的方法 1、反驳论点:在反驳过程中,揭示它论点的荒谬,是直接而又简洁的方法。论点是核心,论点一经驳倒,整个立论就站不住脚。,2018/12/14,议论,方法: (1)直接反驳,就是用事实和道理直接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2)间接反驳,就是不直接涉及错误论点,而是从侧面或反面驳斥对方,从而确定对方论点是错误的。,2018/12/14,议论,A、反证法,就是先证明与论敌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

27、,然后非此即彼地证明论敌是错误的。 B、归谬法,又叫引申法,先假定对方错误论点是正确的,进而按逻辑规律进行合理引申。推导出荒谬的结果,从而驳倒对方论点。,2018/12/14,议论,2、反驳论据 也叫“釜底抽薪”法。就是证明对方论据是虚假的,从而使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1)反驳理论性论据 (2)反驳事实性论据,2018/12/14,议论,3、反驳论证 也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就是分析对方论据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指出其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要联系,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方法:(1)自相矛盾(2)循环论证 (3)偷换概念,2018/12/14,议论,六、议论的要求 1、论

28、点正确、鲜明、深刻,有现实意义。 2、论据真实、充分、典型。 3、论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第五节 说 明,2018/12/14,说明,一、说明的含义 1、说明:就是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解释和介绍。它可以介绍、解释具体事物的实体,也可解释抽象事理。 2、说明与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的区别 二、说明在不同文体中的表现,2018/12/14,说明,三、说明的特点 1、说明性 2、客观性 3、知识性 4、科学性,2018/12/14,说明,四、说明的方法 (一)定义说明法 1、定义:又叫下定义。就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使人们从中了解事物或事理之间的区别。,2018/12/14,说明,(

29、二)诠释说明 1、定义:又称解释说明。就是对事物的概念、性质、特征、成因等作简要地解释,有助于读者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说明对象。 诠释说明部分有时用括号或破折号加以标志。,2018/12/14,说明,2、定义说明与诠释说明的区别 诠释说明与定义说明有某种交叉现象,如“是”,诠释说明与定义说明常用到,如何区别?一般地说,遇到“是”的语言样式,如果“是”两边的话可以调换,就是定义说明,否则是诠释说明。,2018/12/14,说明,(三)分类说明 1、定义:就是将需要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种类,然后逐一说明。 2、作用,2018/12/14,说明,3、注意 (1)被说明对象必须是同类不同

30、种或同属不同类的事物。不同属、不同类的事物不能用分类法说明; (2)分类标准必须统一,不可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标准分类,也不可中途变换标准; (3)内容要包举,被划分事物的各个小类要力求穷尽,如果只分出部分小类,就不能全面说明事物;,2018/12/14,说明,(四)举例说明法 1、定义:就是列举有代表性的实例,把复杂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实在。,2018/12/14,说明,2、定义说明、分类说明的不同 在说明事物时,定义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作用是总括性; 分类是把事物分成若干类,虽比定义具体些,但仍然只是给读者一个轮廓的印象。所以,在下定义和分类后,还往往需要举例,给读者以实感

31、,并通过个例认识一般,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2018/12/14,说明,(五)引用说明 1、定义:就是引用有关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词名言、俗语谚语对事物或事理予以说明的方法。 2、作用,2018/12/14,说明,3、说明中的引用、议论中的引用、举例说明: 说明中的引用是为了说明事物服务的,不是作为论据使用的。 议论中的引用论据,目的在于证明自己论点,是作为论据使用的。 引用说明与举例说明有某些相通之处,有时引用的内容本身就是特殊的举例。 4、注意,2018/12/14,说明,(六)比较说明 1、定义:就是把可比的几件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或不同侧面进行比较,借以说明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

32、。,2018/12/14,说明,2、种类 (1)横比说明:将两种可比的事物或问题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 注意:横比是以此事物与彼事物作比较,因此要注意两个事物“可以作比”。 (2)纵比说明:将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情况或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比较,从而说明某一事物。,2018/12/14,说明,(七)比喻说明 1、定义:就是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的、熟知的事物比喻人们的不太常见、不太熟悉的事物。 2、作用,2018/12/14,说明,3、说明方法的比喻与记叙文中的比喻 (1)说明方法的比喻,为了说明事物,要求准确、贴切,不能夸张。记叙文中的比喻,主要为塑造形象,往往带有夸张成份和

33、感情色彩。 (2)说明方法的比喻,通常是明喻,不用或很少用暗喻、借喻。记叙文中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4、注意,2018/12/14,说明,(八)数字说明 1、定义:就是用数字说明事理、现象的特点,用事物的量反映其外观结构或变化过程,让人获得具体而准确的印象。 2、注意,2018/12/14,说明,(九)图表说明 1、定义:用图表说明事物特征,用插图配合文字说明。 2、特点:简明、清楚,便于对照。 3、种类 (1)统计表 (2)统计图,2018/12/14,说明,五、说明的要求 1、抓住特点 2、表述清楚 3、语言准确、简明 4、客观冷静,2018/12/14,小 结,2018/12

34、/14,第一节 叙 述一、叙述的含义 二、叙述的特点 三、叙述的作用 四、叙述的类型 五、叙述的人称,2018/12/14,六、叙述的方法 七、叙述的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曲折变化,2018/12/14,第二节 描 写 一、描写的含义 二、描写的特点 三、描写的作用,2018/12/14,四、描写的类别 (一)以描写的对象区分1、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2018/12/14,2、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场面描写,2018/12/14,五、描写的方法 (一)从描写的风格手法区分 1、细描 2、白描 (二)从描写的角度分 1、直

35、接描写 2、间接描写,2018/12/14,(三)从描写的范围分 1、整体描写 2、细节描写(四)从描写的感情分1、主观描写2、客观描写,2018/12/14,六、描写的要求1、目的明确2、特点突出3、形神兼备4、层次清楚,2018/12/14,第三节 抒 情 一、抒情的含义 二、抒情的作用 三、抒情的方式 (一)直接抒情 (二)间接抒情 依事抒情 依物抒情 依景抒情 依理抒情,2018/12/14,四、抒情的要求 1、有真情实感 2、符合主题的需要 3、要健康、积极 4、力求生动、具体,2018/12/14,第四节 议 论 一、议论的含义 二、议论的作用 三、议论的要素 (一)论题 (二)论

36、点 (三)论据 (四)论证 (五)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018/12/14,四、议论的方式 (一)立论 (二)驳论 (三)关系 五、议论的方法 (一)立论的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3、比较法,2018/12/14,(二)反驳的方法 1、反驳论点 2、反驳论据 3、反驳论证 六、议论的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深刻,有现实意义。 2、论据真实、充分、典型。 3、论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2018/12/14,第五节 说明 一、说明的含义 二、说明在不同文体中的表现 三、说明的特点 (一)说明性 (二)客观性 (三)知识性 (四)科学性,2018/12/14,四、说明的方法 (一)定义说明法 (二)诠释说明 (三)分类说明 (四)举例说明法 (五)引用说明 (六)比较说明 (七)比喻说明 (八)数字说明 (九)图表说明,2018/12/14,五、说明的要求 1、抓住特点 2、表述清楚 3、语言准确、简明 4、客观冷静,2018/12/14,作业: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2018/12/1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统计图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