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一、废水的生物处理 二、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一 废水的生物处理,(一) 概述 1 废水的来源 (1) 生活污水(内河涌污染图) 指厨房的淘米水、洗菜水,卫生间粪尿水等。 (2) 工业废水(佛山市污水管线示意图)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 (3) 农业污水 (4) 降水降水是指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时冲刷地面后进人下水道的水。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2 废水的浓度指标和净化度指标,(1)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是指1L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氧量。实际测定时常采用 BOD5,即水样在20条件下培养五天的生化需
2、氧量。 (2) COD(化学耗氧量) COD是指用强氧化剂使被测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CODCr、CODMn,3 废水的浓度指标和净化度指标,(3) 固体物质 1) TS(总固体) 2) SS(悬浮固体)和DS(溶解性固体) (4) 氮 有机氮; 氨氮(NH3N及NH4N); 硝态氮(NOxN)。 (5) 磷 (6) 其他 1) 重金属类 2) 特征性的污染成分,(二)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一级处理(Primary treatment)主要用于去除粗粒固体、悬浮固体、大粒径胶体等。 二级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旨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进一步降低悬浮固体的含
3、量。 三级处理(Tertiary treament),一般指去除氮、磷和其它微量杂质的过程。 废水的可生化性: 废水BOD5与COD的比值间接表示了可被生物处理的污染物与污染物总量的比值,其值越大表示越易被生物处理,生化性越好,用生物法处理也越合适。,1 废水微生物处理的原理,(1) 好氧处理有机物一方面被分解,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的组成部分,即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应予以排出及进一步处置。,有机物+氧+微生物,合成成为细胞的组分,分解中间产物+CO2、 H2O、NH3、 PO43-
4、+能量,(2) 厌氧处理,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游离氧的情况下,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稳定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稳定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2 活性污泥,(1) 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由细菌、原生动物等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颗粒。 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呈薄膜状的活性污泥。形成生物膜的过程便是挂膜。 (2)活性污泥的特点 A、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B、具有很强的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C、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5、,(3) 活性污泥的主要生物类群,1 )细菌 细菌在有机污染物净化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A 菌胶团细菌 菌胶团就是以细菌为主以及细菌分泌的粘液状物质粘在一起,并粘附一些小颗粒,形成的胶质团。 菌胶团细菌的作用: 构成活性污泥凝絮体的主要成分; 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保护作用。 有很好的沉降性能。,B 丝状细菌,丝状细菌同菌胶团细菌一样,是活性污泥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丝状细菌在活性污泥中可交叉穿织在菌胶团之间,或附着生长于凝絮体表面,少数种类可游离于污泥絮粒之间。 2) 真菌 3 )微型动物 起着指示生物的作用。由于微生物体型小,观察不便,而微型动物体型比细菌大,对于水体中各种因素
6、的变化反应较为灵敏,掌握和观察较方便,能及时反应出运转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去除效果。,(4) 活性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丝状细菌增加,污泥比重减少,污泥上浮。 从污泥的结构来看,活性污泥絮状体是由菌胶团和丝状菌组合而成的。丝状菌犹似絮状体的骨架上,相互交织在一起如同骨和肉的关系。 可投加药物,抑制丝状菌生长。如硫酸铜,投加量为50毫克/升。,3 废水微生物处理方法,根据呼吸类型分类 好气处理:活性污泥法,氧化塘法 厌气处理:厌氧处理法 兼性处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根据微生物存在状态可分为: 悬浮生长系统: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 固定膜系统:生物滤池,生物转盘,3 废水微生物处理方法,(1)活性污
7、泥法 (2)生物膜法 (3)厌氧处理法 (4)微生物脱氮工艺 (5)微生物除磷工艺,(1) 活性污泥法,1) 工艺流程 曝气池是活性污泥法中主要的构筑物,曝气池容积,常通过负荷来计算。 A 水力负荷:氧化池每天所处理的污水量(吨/天)。 B 有机负荷:分为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 污泥负荷(kg BOD5/kgMLSSd):每天每公斤干重活性污泥所能处理的废水量(以kg BOD5); 容积负荷(kg BOD5/m3d):每天每立方米的混合液(曝气池内)所能处理的废水量(以kg BOD5)。,1) 工艺流程,C 污水在氧化池中的停留时间 名义水力停留时间T=W/Q(小时) Q每小时进入氧化池中的污水
8、量(米3/小时); W氧化池的净容积(米3)。 实际水力停留时间T=W/Q(1+R) R-污泥回流比 已知某池的进水BOD5为252mg/L,出水BOD5为19mg/L,污泥浓度(MLSS)为4.8g/L,进水流量为44m3/小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容积为374m3,求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2)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A 传统活性污泥法(推流式) 曝气池为推流式,有浓度差,处理效果好,BOD去除率可达9095。 存在问题: a 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分布不均,这样,池首需氧速率必高,进水的有机负荷量较低,进水有机负荷量应有所限制。 b 由于沿曝气池长的需氧速率是变化的,曝气池的后半部就将出现供
9、氧速率大于需氧速率,浪费能量。 c 耐受污水浓度变化能力差,即耐冲击能力差。,B 阶段曝气活性污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是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实际弊端而作了某些改革的运行方式。,C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广州绢麻厂),(2) 生物膜法,1) 生物滤池,A 普通生物滤池 a 滤床 比表面积要大;孔隙率要高;材质轻而强度高;性质稳定,耐腐蚀,对微生物无危害作用;价廉,取材方便。煤渣、矿渣、碎石等都可作为滤料。 b 布水设备 沉淀过的污水由布水器喷洒到滤料上。 c 排水系统 位于滤床下面,主要起着收集及排出处理后废水的作用。 (广州绢麻厂),B
10、塔式生物滤池,2) 生物转盘(东方乐园、珠江食品厂、广州罐头厂),生物转盘又称为浸没式滤池,它由许多平行排列浸没在一个水槽(氧化槽)中的塑料圆盘(盘片)所组成。,3)流化床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流化床技术是使废水通过流态化并附着生长有生物膜的颗粒床,废水中的基质在床内同均匀分散的生物膜相接触而获得降解去除。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与固定填充床相比,流化床具有比表面积大、接触均匀、传质速度快、压损低等许多突出优点。通常用的惰性载体材料包括砂粒、焦炭、活性炭、陶粒、无烟煤等,粒径一般为0.2-2.0mm,密度1.3-3.0g/ml,选用低密度材料较好。,生物膜法的特点,1、生
11、物密度大,单位处理能力大。 2、对污水浓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耐冲击力强。 3、对氧的要求较低,动力消耗低。 4、不要污泥回流。 5、不存在污泥膨胀。,(3) 厌氧处理法(甲烷发酵),1 )水解、发酵阶段 在水解阶段,细菌将复杂有机物水解并发酵为有机酸、醇等产物; 2 )产氢、产乙酸阶段 产氢产乙酸菌将发酵产物有机酸和醇类代谢为乙酸和氢、CO2; 3) 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氢气和CO2产生甲烷。产甲烷菌是绝对厌氧微生物,甲烷菌最佳pH为6.7-7.2,(3) 厌氧处理法(甲烷发酵),甲烷发酵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水(通常BOD在10000以上)。 优点:回收气体作为燃料,节能
12、不用曝气,剩余污泥少,处理高浓度废水。 不足之处:厌氧处理污泥增殖缓慢,处理时间长;出水水质差,一般局限于预处理。沼气易燃,容易发生人身事故。 目前大多数工厂在厌气处理以后,再用好气处理法进一步处理。,(4) 微生物脱氮工艺,1) 脱氮除磷 A 脱氮除磷的意义 a 在富营养化湖泊流域里,二级处理是在作无用功。 b 加快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 c 二级处理产生的氨使湖泊溶解氧下降。 d pH较高时,氨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有毒。 B 氮的存在形态 a 有机氮 b 氨氮:二级处理后的主要存在形式。 c 硝态氮 d 气体状态:N2O、N2,1) 脱氮除磷,C 脱氮机理 氨化作用:将有机氮分解为氨氮。 硝化
13、作用: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 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还原成N2O和N2。 有机氮 NH3-N NO3-N N2O+N2 D 参与脱氮的微生物 氨化细菌:异养、化能、好氧。 (亚)硝化细菌:自养、化能、好氧。 反硝化细菌:异养、化能、兼性好氧,在厌 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2) A/O工艺,缺氧好氧(Anoxic/Oxic)生物处理系统简称A/O工艺,它是随着废水脱氮要求的提高而出现的。A/O工艺所完成的生物脱氮在机制上主要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化过程构成。 回流比可以粗略地按下列方法估算: 设硝化率为100%,即全部NH4-N均能在好氧池中转化为NO3-N;反硝化率为100%,即全部NO3-N均能
14、在缺氧池中转化为N2;忽略细菌合成代谢所去除的NH4-N。,3 )AA/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为A-A/O工艺。它与单级A/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设置一厌氧反应器,旨在通过厌氧过程使废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去除。 4 )O/A工艺 它与A/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直接将含有各种形态氮的废水通过好氧过程使其充分硝化,转变成硝酸盐氮后再进入缺氧反应器,经过反硝化过程达到脱氮的目的,整个工艺不需要回流。,(5) 微生物除磷工艺,在50年代,注意到活性污泥中磷的去除量超过了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需的量,由此推断活性污泥中存在着磷的过量吸收。
15、 除磷工艺之一是A/O法,同脱氮工工艺相似,剩余污泥中富含磷,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三) 生态工程与污水处理系统,生态工程一般指人工设计的、以生物种群为主要的结构组分、具有一定功能的、宏观的、人为参与调控的工程系统。 1 稳定塘 (1) 稳定塘的类型 稳定塘(Stabilization Ponds)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过去工程界称稳定塘为氧化塘(Oxidation ponds),国外于50年代末更名为稳定塘。构成氧化塘处理系统的单元主要有兼性塘、好氧塘、厌氧塘和熟化塘四种。 (2) 稳定塘净化污水的原理,2 水生植物塘,(1)净化机理 1)植物根系类似生
16、物膜 2)植物吸收 3)微生物作用 (2)常用植物 水葫芦、浮萍。,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1)人工湿地的构成 (2)人工湿地的类型 表面流(Surfaceflow)工艺: 地表流工艺中废水在湿地的土壤表层流动,水位较浅, 一般为0.1-0.6。 潜流型(Subsurfaceflow) :废水在人工湿地的地表下流动,保温效果好,负荷高,处理效果受气候的影响小,但投资要比地表流工艺大一些。 水平流 垂直流 复合型,(3)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1)基质 基质一方面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依附表面,同时也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载体和营养物质。基质通过一些物理的和化学的途径(如吸收、吸附、滤过、离子
17、交换、络合反应等)来净化除去污水中的、等营养物质。磷通过固化、矿化作用呈不活动状态。 2)水生植物 1977年德国学者Kickuth提出“根区法”推动了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常见植物) 吸收营养物质 传输氧气 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 加强和维持水力传输作用,3)微生物,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的运输,将氧气输送到根区,从而形成了根表面及附近区域的氧化状态。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质在这一区域被好氧微生物利用氧而分解成为CO2和水;有机氮化物等则被这一区域的硝化细菌所硝化。而在还原状态区域,反硝化细菌将硝氮还原成N2O和N2。至于有机磷及溶解性较差的无机磷酸盐都必须经过磷细菌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磷化合
18、物转变成磷酸盐,将溶解性差的磷化合物溶解,才能除去污水中的磷。实验证明有植物系统比无植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主要是针对城郊污水管网不配套、污水分散直排水体的现状,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生活污水,投资少,易管理:造价、运行费为传统污水处理厂的1/10; 净化效果好: BOD去除率可达85-95%,SS去除率达90%以上,除磷脱氮分别可达90%和60%以上; 可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吸收噪声; 发挥湿地公园的景观作用。,(4)人工湿地的特点,4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1、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和河口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 2、红树植物的特点 (1)具有
19、呼吸根 (2)具有胎生现象 3、红树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由于红树林湿地系统处于淡水和海水的交互地带,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存留在泥滩中,红树林湿地系统可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起到净化作用 。,二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一)生物修复的概念 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称为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最早大规模应用生物修复技术的是在美国阿拉斯加(1989年)。油轮搁浅以后造成3.8吨原油的泄漏,当地采用了多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治理原油污染。实践证明,其中以生物方法最为有效。,(二)生物修复中主要
20、生物种类及其修复原理,1 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1)微生物 1) 土著微生物 环境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土著微生物具有降解污染物的巨大潜力。 2) 外来微生物 土著微生物生长速度太慢、代谢活性不高,或者由于污染物的存在而造成土著微生物数量下降,因此需要接种一些降解污染物的高效菌,提高污染物降解的速率。 3) 基因工程菌 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采用遗传工程手段可以将多种降解基因转人同一微生物中,使之获得广谱的降解能力。,(2)修复实例Valdez油船在阿拉斯加溢油,1989年3月24日Exxon石油公司的油轮Valdez号满载原油在美国的威廉王子湾搁浅,导致了420
21、00立方米原油的泄漏,污染了3200公里的海岸带。在以后的4个月里造成90多种30000多只鸟死亡,成为美国最大的污染事件之一。 阿拉斯加州政府要求Exxon公司对海岸油污进行处理。该公司最初使用的是物理方法,即用热水冲洗附着在海滩砾石上的油污。这种方法每天要花费100万美元,但效果还不明显。 美国环保局和Exxon公司达成协议,研究使用营养盐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如果使用无机盐溶液或使用亲脂性的肥料,在6周内可以分解石油中的几乎全部正烷烃。如果不加氮磷则降解速率要慢得多。估计施用肥料以后,石油污染去除的时间由10-20年降低到2-3年。,2 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由于其代
22、谢特性,在环境污染的净化与修复中,微生物一直是特别受到关注的生物类群。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植物对环境进行修复即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一个更经济、更适于现场操作的去除环境污染物的技术。植物修复是近十几年刚兴起的,并逐渐成为生物修复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土壤修复中利用适当的植物种类不仅可去除环境的有机污染物,还可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并且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在富养化地表水体的修复中,组建常绿水生植被也是很有前途的水质控制与净化技术。,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1)植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1) 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土壤重金属
23、污染治理有两种思路:固化作用,土壤中重金属由活化态转变为稳定态,从而减轻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 目前已有的去除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或工程方法都是一些场外修复方法,需要先将土壤进行挖掘、转移,再进行金属离子的去除,花费高,过程较复杂,设备及技术要求高,实际应用并不多见。 金属不同于有机物,它不能被生物所降解,只有通过生物的吸收得以从环境中去除。微生物一方面生物量小,吸收的金属量少,另一方面则会因其生物体很小而难于进行后处理。植物具有生物量大且易于后处理的优势,因此利用植物对金属污染环境进行原位修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选择。,修复机制,植物固定是利用植物使环境中的金属流动性降
24、低。对植物对环境中土壤铅的固定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可降低铅的生物可利用性,缓解铅对环境中生物的毒害作用。然而植物固定并没有将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只是暂时将其固定。 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但由于这一方法只适用于挥发性污染物,应用范围很小,并且将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对人类和生物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它的应用仍将受到限制。 植物吸收是目前研究最多并且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方法。它是利用能耐受并能过量积累金属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将它们输送并贮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在植物吸收方法中,需要选择
25、能耐受且能积累重金属的植物种类,因此研究不同植物对金属离子的吸收特性,筛选出超积累植物是研究和应用的关键。,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最初提出的超富集植物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要求植物地上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要高于一定的标准值,采用较多的是Baker 和Brooks 提出的参考值,一般认为重金属含量超过一般植物100倍的植物属于超积累植物,即植物叶片或地上部分(干重)中Cd 含量达到100 mgkg-1; As、Co、Cu、Ni、Pb 达到1 000 mgkg-1;Mn、Zn 达到10 000 mgkg-1。 更为严格的标准还要求超富集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1999年
26、陈同斌、韦朝阳在中国本土发现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浙江大学杨肖娥等人在浙江发现了锌超累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薛生国等人在湖南省发现的锰超累积植物一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刘威等人在湖南省郴州桂阳县宝山矿区发现并证实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是一种镉超富集植物。 魏树和等人首次发现并证实杂草龙葵(Solanum nigrum)是一种镉超积累植物。,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廉价、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超积累植物往往生物量低、生长速度慢,这极大地影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效率
27、。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超积累植物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利用外,还亟需研究和发展能提高超积累植物生物量和富集重金属浓度水平的技术和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注意到微生物和植物共存体系对重金属超积累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表明,植物体内和根际存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重金属抗性的微生物,并且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促进重金属的溶解,提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提高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因此寻求一条大幅度提高植物修复效率,并且环境友好且成本低廉的新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途径,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作用,豆科植物-根
28、瘤菌共生体系(根瘤) 植物-菌根真菌共生体系(菌根)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植物内生菌,目前在矿区筛选的超富集植物大多为生物量较小的植物,而去除量与生物量和生物体内浓度相关。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矿区的修复主要是通过种植植物来防止水土流失。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应重点放在农田系统,通过筛选生物量较大的农作物,而且重金属主要停留在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等繁殖器官重金属含量较低。,2) 植物在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传统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是用微生物来完成的,有人认为研究植物去除有机物比较困难,因为有机物在植物体
29、内的形态较难分析,形成的中间代谢物也较复杂,很难观察其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但是与微生物修复相比,植物修复更适用于现场修复。近些年有关的研究也很多,有的已进入野外试验和应用。 植物主要通过三种机理去除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即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区微染生物的活性和生物转化作用以及植物增强根区的矿化作用。,修复机制,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植物从土壤中直接吸收有机物,然后将没有毒性的代谢中间体储存在植物组织中,这是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中等亲水性有机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机制。化合物被吸收到植物体后,植物可将其分解,并通过木质化作用使其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可通过挥发、代谢或
30、矿化作用使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成为无毒性作用的中间代谢产物。 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可去除环境有机污染物。植物可释放一些物质到土壤中,以利于降解有毒化学物质,并可刺激根区微生物的活性。 强化根区的矿化作用。植物可以促进根区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已被很多研究所证实。植物根区的茵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菌根,具有独特的酶系统和代谢途径,可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2)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净化中的应用,剩余污泥,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普通生物滤池图,生物转盘(珠江食品厂),生物接触氧化法图,生物膜法比表面积和负荷比较,沉淀池,脱氮除磷A/O工艺图,=RQ/(Q+RQ)=R/(1+R
31、) 系统的脱氮率(%) R混合液回流比(R=Qr/Q,%) Q废水流量(m3/d) Qr混合液回流量(m3/d) 下表是根据上述假设及计算公式所得的混合液回流比与脱氮率的关系。,混合液回流比与系统脱氮率,废水,出水,硝化 反应器,(好氧 ),反硝化反 应器,(缺氧),沉淀池,剩余污泥,回流污泥,脱氮除磷O/A工艺图,投加碳源,生物脱磷的基本原理图,厌氧反应器:积磷菌分解体内聚磷(放磷),能量用于主要吸收外界有机物,在菌体内以聚-羟丁酸(PHB)储存。 好氧反应器:积磷菌体内的PHB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吸收外界磷(远远大于厌氧池的放磷),并合成聚磷。通过沉淀池,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而达到除磷目的。
32、,有机物,PO4,能量,沉淀池,剩余污泥,PHB,聚磷物质,PO4,能量,CO2+H2O,O2,PHB,聚磷物质,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好氧,细菌,CO2 NH3 PO4,藻类,O2,污水,有机酸 CH4、CO2 NH3,有机污泥,厌氧发酵,厌氧,污水兼性氧化塘处理图,潜流型人工湿地,砾石层,土壤层,隔水层,芦苇,进水管,排水管,美国佛罗里达州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结果,去除率(%) 检测 有植物系统 无植物系统 次数 TN TP CODMn TN TP CODMn1 65.2 47.5 73.2 35.3 28.4 60.4 2 62.3 48.2 71.5 35.9 27.8 61.
33、2 3 68.3 45.7 75.2 36.1 28.9 63.2 4 63.5 46.2 73.5 35.5 28.7 60.9 5 60.6 44.7 74.5 34.8 26.9 60.5 6 65.3 48.9 75.8 33.2 26.1 56.9 7 59.7 44.9 72.8 36.4 27.5 58.9 平均 63.6 46.6 73.8 35.3 27.8 60.3,东方乐园生物转盘,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广州绢麻厂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广州东纺纺织品有限公司),生物流化床示意图,番禺南沙湿地鸟类栖息地,内河涌污染图,佛山市污水管线示意图,曝气池体积计算题,已知
34、某曝气池的进水BOD5为252mg/L,出水BOD5为19mg/L,污泥浓度(MLSS)为4.8g/L,进水流量为44吨/小时,污泥负荷为0.2kgBOD5/kg污泥天,求曝气池混合液的容积。,Exxon Valdez触礁,Oil swirls through Snug Harbor at Knight Island. April 4, 1989,Oil is going everywhere,ERA helicopter pilot John Kennebec looks over an oil-soaked beach on the north shore of Eleanor Islan
35、d in Prince William Sound. March 28, 1989,Oil is going everywhere,Oil steaks across Herring Bay with the peaks of Knight Island in the background. The slow migration of the crude oil from the Exxon Valdez spill continues to spread across Prince William Sound. April 6, 1989,Oil is going everywhere,A
36、hand drips with oil that has washed on to Smith Island.,Oil is going everywhere,The carcasses of more than 35,000 birds and 1,000 sea otters were found after the spill, but since most carcasses sink, this is considered to be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actual death toll. The best estimates are: 250,000
37、seabirds, 2,800 sea otters, 300 harbor seals, 250 bald eagles, up to 22 killer whales, and billions of salmon and herring eggs.,Many sea mammals died&oiled,Many sea mammals died&oiled,Many sea mammals died&oiled,Hot water treatment High pressure cold water treatment Mechanical cleanup Bioremediation
38、 Chemical agents,Cleaning oil,Cleaning oil,Cleaning oil,Cleaning oil,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inn.),蜈蚣草的葉呈羽狀平展,形似蜈蚣鋪地,是很好的 觀賞蕨類植物,宜配置山石盆景。生於路邊,山坡石縫。,天然红树林湿地系统,红树林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红树林人工湿地系统,风车草,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根草,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属于禾本科香根草属,美人蕉,美人蕉 (Canna generalis )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菖蒲(Acorus calamus )为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状茎。,菖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象草,芦苇,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水鬼蕉,水鬼蕉(Hymenocallis spciosa)石蒜科水鬼蕉属多年生草本,垂直流与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严重的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