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物理教学的语言技能,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 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确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主要内容 第一节 物理教学语言技能概述 第二节 物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 第三节 物理教学提问 第四节 物理说理问题的推理和论证,第1节 物理教学语言技能概述,一、物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 科学
2、性(1)所表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即教学内容准确无误;(2)语言符合物理学科的规范,能够恰当的使用物理符号、物理概念、图像等表述物理物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各种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等。(3)所使用的语言准确。特殊的字词表达要严谨,物理量单位的读法要准确。,2.启发性 教学语言应该能够激疑、诱思、扇起学生的 思维火花。 3.逻辑性 逻辑性重要体现在因果关系的表述、推理的科学性、严密性等方面。 4.针对性 教学语言必须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2)针对不同教学环节;(3)针对不同的学生。 5.艺术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有明确的语言类型、恰当的语言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
3、、无声语言的灵活使用。,二、物理教学语言的设计,物理教学语言的设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处理好科学性与接受性的关系 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失科 学性的前提下,使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生活 语言,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增加知识的可接性。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物理情境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物理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物理 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美丽的画面和 实例,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轻松的学习 新的知识,利用诗歌或典故将学生带入物理情境,示 例 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 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沿剑 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 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 方下水找
4、剑,结果没有找到。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哈哈,利用诗歌或典故将学生带入物理情境,示 例,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彭蠡湖中望庐山诗中写道“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描写了庐山的香炉峰早晨的一景,瀑布溅起的小水珠,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阳光折射分解形成彩色的光带虹。揭示产生虹的两个因素:光和小水珠。,利用诗歌或典故将学生带入物理情境,示 例,诗不仅描述了三峡的险、落差大,也描述了一个快的动态过程,反映了速度快慢的具体物理量:时间1日,位移千里(千里是夸张,实际约为350千米左右),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技巧相互配合。强调重要的 内容时语速缓慢、提高声调、加大音量,引起学 生的注意;教学内容中的
5、关键字词,如重要概念 规律的表述要坚定不移、落地千钧,以强化学生 头脑中的印象;在概念或规律得出后,用轻松愉 快的语调作必要的解释。,3.注意语言的技术性,掌握语言的技巧,4.注重无声语言的配合 无声语言主要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变化等方面 的信息传递。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三、教学语言技能要素,1.语音规范。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晰, 物理学中用到的字母能够正确发音。 2.响度适中。全班都能听清,且耳感舒适。 3.语流畅通。语言不能磕磕绊绊,语无伦次,没有条理。 4.语速适当。适中的语速:每分钟200300字。 5.语调节奏有变化。依据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调节语调节奏。,第2节 物理
6、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一、物理现象描述的语言特征,1.条理性:按照一定的依据,确定描述的顺序,有条理地叙述物理现象。若现象的描述杂乱无章,很难解释其中的本质。2.整体性:物理现象不是孤立的,往往存在相互联系,事物本质的揭露往往是抓住现象之间的联系,所以描述实验现象必须注意描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3.形象性:物理概念、规律是建立在形象的实验基础之上,形象地描述物理现象,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二、物理现象描述的类别及要求,示例,双圆锥体在倾斜轨道上的运动描述,有一个倾斜的轨道,右边低左边高,拿一个梭形体把它放在轨道上,释放后将向那端运动?,梭形体滚向高的一端,教师描述实验现象,从不同的角
7、度观察实验现象,从侧面看,梭形体 由轨道低端滚向高端,若从高处向低处看,我们 发现梭形体的下部不断潜入轨道内部。,教师解释实验现象,轨道是由两块三角形的木板构成的,梭形体由两个 圆锥体组成,在轨道低端,支持点靠近梭形体的底 部,重心位于较高位置,当其底部逐渐潜入轨道内 时,支持点靠近物体的顶端,此时重心位置较低, 梭形体表面看去,又低端运动到高端,但时重心位 置下移了,所以我们说它不是上滚而是下滚。,第3节 物理教学提问,一、提问的功能 1.激发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 3.促进沟通和交流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问题设计,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针对 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8、,学生的实际情况,思维 的关键点设计问题。关键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2.在实验的要害之处 3.学生的思维障碍处 4.问题的变通处,我回答!,三、提问的技巧,1.提问时机的选择:观察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需要,适时提问。 2.提问对象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提问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问题。 3.提问方式的选择:可以开门见山直问,可以从侧面曲问;可以正面提问,可以反问;可以追问(针对某一问题层层深入),可以联问(设计一组问题),示例,“密度的应用”课题教学前的提问设计,(1)有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
9、个盛有大半杯某种纯净的液体,现有一架天平和足够的自来水,怎样才能知道杯中是何液体? (2)有一卷粗细均匀的铁丝,现有 一架天平和千分尺,你能用天平“称” 出铁丝的长度么? (3)有一个很小的玻璃瓶,室内 有自来水和一只量筒,没有天平, 你能知道这个小平的质量么?,评析: (1)这三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是学生完全陌生的,又不是完全认识、理解的,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学生解决这三个问题后,也就完成了“密度的应用”的知识学习。 (3)解决这三个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第4节 物理说理问题的推理和论证,一、物
10、理说理问题概述,1.推理 推理是常用的说理方法,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前提)得出另一个判断(前提)的思维过程。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即有普遍到个别的推理)和归纳推理(由个别到普遍的推理)、类比推理(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2.论证 由断定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性,进而判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过程就是论证。,二、案例与评析 如图,恒速向右拉动直导线,如果在此过程中回路的电阻增大,对线圈的拉力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分析:根据电磁感应定律=BLv,匀速运 动,感应电动势不变;根据欧姆定律 I=/R,电阻增 大,电流小; 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BIL,电流减小时,安 培力减小;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
11、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方向向右; 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应该减小。,+ + + + + + + +,技能训练,1.描述小球的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在平抛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和闪光照片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分解,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其中,对实验和图片的描述是分析平抛运动的基础,怎样描述才能让学生客观准确、完整地形成平抛运动学习的感性认识?请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并进行微格教学 。,2.欧姆定律的教学(片断),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常先进行实验,得到导体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具体实验数据,然后依据数据关系,进行推理得到欧姆定律。下表是某次实验结果,请设计教学片断,启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最终经过推理得到欧姆定律。并进行微格教学。,表1 导体AB,表2 导体CD,3. 楞次定律的教学(片断),楞次定律的教学通常是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多变的实验现象,从中寻找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出楞次定律。下表是某次实验中,记录下的实验现象,请设计教学片断,启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最终经过分析归纳得到楞次定律。并进行微格教学。,表1 A 组实验现象记录表,实验电路,表2 B 组实验现象记录表,实验电路图,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