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我来阅卷(一) 我来阅文言翻译题请阅读下面两则短文,给现场答案判分并写出得分依据。(一)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二十二年,擢运河道。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 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 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于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事上闻,上命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清时请减低为一丈
2、,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泗水经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弱而北增。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选自 清史稿 列传一百二十 ,有删改)【注】 葑: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帑:国库中的钱币。1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4
3、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2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3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4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参考示例:1得分:3 分依据:河:黄河,不是运河。扣 1 分。译文:黄河在孙家集一带决口,运河从夏镇到南阳两边的河堤都被冲垮,李清时督促修缮。2得分:3 分依据:积葑:积聚的芜菁。奇:多,余。二者未翻译恰当。译文:河水干涸之后,征调民工挖土放在积聚的芜菁上面,花费库银十四万多两,修成了两边的堤坝。3得分:2 分依据:旧制:以前的做法,未翻译。浅涩:水浅且阻塞。 “阻塞”之意未翻译
4、出来。译文:过去的做法是分水时让河水向南流得少,向北流得多,后来却与之相反(向南多,向北少) ,运粮的船只经过袁口、靳口时,河道浅而阻塞,船不能通过。(二)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 ”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 ”已而果然。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
5、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曾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有删改)1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2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3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参考示例:1得分:2 分依据:甚:很,十分。慢:傲慢。扣 2 分。译文:因为以前十分想念爱卿,所
6、以来不及穿戴朝服见你,爱卿不要以为我是傲慢了。2得分:3 分依据:第:只是。未翻译。扣 1 分。译文:汴河决口,却没有奏书报上来,(看来这)只是民间的传言罢了,不值得忧虑。3得分:3 分依据:生祠之:为他立生祠而供奉他。扣 1 分。译文:老百姓对他的施政很满意,为他画像并为他立生祠供奉他。(二) 我来阅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给现场答案判分并写出得分依据。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2文字以
7、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参考示例:1得分:2 分依据:未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案:远行征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上片直接写征人远行,离愁如春水不断。下片写征人怀人,想念家中人是如何思念自己,从而加深了思乡怀人之愁。2得分:2 分依据:诗句 1 分,手法 1 分,具体效果未做分析。得 2 分。答案:“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征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如迢迢不断的春水
8、,无穷无尽。(三) 我来阅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抚摸乡村韩卫贤沿着一片南瓜或牵牛花的走向,很容易触痛乡村浅显的心事。一页柴扉,一段炊烟,一记清秀的鸟鸣,一波暗绿的凉意抚摸乡村我时常滑落于时光的臂膀,被童谣的唢呐和游戏簇拥着,缠绵着。记忆是一个繁体的汉字,抹掉一层斑驳的灰尘,闪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光芒,盘根错节,却淋漓尽致。童年的乡村是抒情的,大段大段的情节被我们剪裁成梦的衣裳。在我奔忙的思绪里,古远的乡村更接近于乡村的本意,更具有纯粹的具象。她是那样的透明,像一支夏天的冰棒,一点点热情就能将她溶化;她又是那样的清纯,像处子柔嫩的肌肤,哪怕是轻巧地碰她,都会叫人过而不忘。
9、抚摸乡村就是抚摸一段迷人的童话,纷飞的蜻蜓是它无序的线索。这些精致的生灵,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在乡村这本硕大的书页中穿梭,透出和平、悠然的气息。一根竹片和蜘蛛丝构成的网被我们高高地举在手里,欢快地奔跑;一只蜻蜓失落于网上,停止了飞翔的迹象;另一只又失落于网上,它们挣扎着向往自由的样子,颇似我们被束缚在教室、黑板和老师目光下的无奈。于是,我们将它们放飞,再跟着奔跑。整整一个季节,我们的游戏就是奔跑,乡村的概念就是奔跑,仿佛天空中大团大团的云,被自由的风牵引着,广阔地奔跑。最惊险的是遇见蛇,各种各样的蛇。其实它们的神态是友好的,但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用树枝和石块把它们打死,再悬起来挂在树枝上,企图
10、恐吓那些胆小的同伴。以至来到城里见到人们惊奇而小心地围着卖蛇人指手画脚一脸迷惑的样子,我总会露出不屑的神情。当然,我们还具有在凸凹不平的大地上把陀螺打得飞转把铁环滚得狂奔以及在清澈而深奥的河里像鱼一样穿梭的本领。尽管童年的乡村贫瘠得让我们腹中时常空虚和饥饿,我们还是被玩性硬撑看玩“奏奏什么羊,老倌老奶烤太阳”那种一上一下的跨越式跳跃,把奶奶的炊烟震得猛烈地咳嗽。我们还会用老牛踩出的窑泥,做一个小小的砂锅,嘴里喊着“砂锅砂锅格通洞” ,再把手中之物猛烈地摔在地上,听那种清脆的响声。每每抚摸乡村这些童话都会震颤我的指端,童年的乡村是那样的宽容和放纵,任我们把滚烫的火盆在空中舞成一个个红色的圆圈,烧
11、红乡村冬日的凛冽。半个月亮爬上来,爬上乡村清朗的额头,浮躁的蛙鸣变得深沉起来,唯有秋虫一望无际地开始了狂欢。乡村如一位待嫁的闺女,成熟了,却不透彻;萌动着,却不直白。一些爱情的故事在清凉的夜色里悄无声息地成长着,又被谁家的犬吠泄露了天机,古板的乡村常因此而发脾气,把年关的唢呐声吹得一波三折,哀哀怨怨,犹如月宫里嫦娥的无端诉说。乡村的夜晚,月色和着来自土地深处的虫鸣,缓缓地爬上草垛和房顶,挂满童话的房檐。我们偎着苍老的奶奶,坐在菜园里,看月亮披着云彩的轻纱,匆匆地赶路,看深沉的山默默地缓延着,看笼着村庄的土地止不住地成熟,把清冷的月光映出暖暖的色调。四处是大自然的乐音,那么和谐,那么动听,还有我
12、们嘴里吟出的“月亮月亮光光,骑马烧香”之类无序的歌谣,还有我们偶尔玩起的“做大媒,过家家” ,与月色中真实的爱情共同构成乡村动人的细节。夜晚的乡村是一幅潮湿的画,轻轻地抚摸,都会惊扰色彩里的人物和事物;夜晚的乡村是一根布满音符的弦,谁的手,谁的手拨动了琴端又悄然垂下。抚摸乡村,那无尽的劳动是乡村无尽的血脉。春风被老牛散漫的印迹染得碧绿,清明的雨水临空而降,像叙说不完的豆豆,布谷鸟最后一次梳理柔顺的羽毛,劳动就爬满每一条栅栏, “春天耕地,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积肥” 。我们躲在语文课本最抒情的页码下看荷锄的乡村将太阳托起来又放下去,看大滴大滴饱满的汗水把土地浸透又凉干,看老米勒画笔下播种者
13、扶锄者明快的色彩把世界的乡村照亮,把泥土上的英雄照亮。抚摸乡村我不敢挪动轻薄的手臂,每一个简洁的形象都像一个粗糙的老茧,使人疼痛。我无法把单纯而又厚重的乡村轻轻地描述穷尽,就像时光这把挂在土墙上的筛子,总是把乡间最精细的情节漏掉,让我们每次都小心翼翼,每次都激动不已。抚摸乡村,我总是捡拾一片一片飘落的树叶,然后把它们一簇簇地收藏在乡村这条盘杂的宿根下,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苦苦守望着记忆中的新绿。1文章写了乡村的哪几个方面?突出了乡村怎样的特点?(4 分)现场答案:特点:宽容放纵,清朗和谐。得分:_依据:_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以“抚摸乡村”为题的好处。(4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
14、3作者说:“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 ”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种“诗意”的理解。(6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参考示例:1得分:3 分依据:少答了一个方面乡村的劳作及其特点。扣 1 分。答案:三方面:乡村童年趣事,乡村的夜晚,乡村的劳作。特点:透明清纯、宽容放纵、宁静和谐、单纯厚重。2得分:1 分依据:仅答术语而不联系文本,有架空分析之嫌。只得 1 分。答案:题目统领并贯穿全文,使文章思路清晰;“抚摸”一词使得乡村的形象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的眷恋。3得分:4 分依据:要点不全。得 4 分。答案:文中的“诗意”是:乡村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自由自在而又充满童趣,劳作充
15、实而又有序,物质利益充斥每个角落的现代社会的缺失,作者品味中充满希望的期待。(四) 我来阅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遗老”董桥董桥形容自己“文字是肉做的” 。但七十岁的董桥,实际上高而瘦,衣着考究,冷峻清癯。在我们的采访开始之前,他正在修改写给当周苹果日报副刊“苹果树下”的专栏稿。厚厚一沓绿色稿纸铺在写字台上,手写的黑色墨迹,满页红笔的圈圈画画。“这大概是第五稿, ”他说, “一般改到七八稿就差不多了。 ”董桥不会打字,拒绝学习电脑。他说:“我对新世界没有兴趣。 ”却也有一只 iPhone 4,他笑说不是为了潮流,而是因为漂亮。年轻时候写的字不要再提,董桥说。他十分怕人
16、说起当年那杯“中年下午茶”。那时的文字太顺,太油,依仗着小小的聪明,提起笔一溜烟便写出来,写的人沾沾自喜,读的人赏心悦目。他的文字天生艳丽,稍不克制便会流于妩媚。年纪越大,他越注重一个“淡”字,反复修改,为的就是像一个美人卸妆一样,把那层艳色狠狠抹去。橄榄香是董桥的新作,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四月刚上架,卖点是“董桥的第一本小说集” 。三十个短篇,全部控制在两千五百字之内,董桥说这是他刻意为之, “台湾、内地的文章都太松了” ,香港呢,报章杂志的版面,寸土寸金如这小岛的地皮,逼得你练就在最小天地里苦心经营的本事。橄榄香的副题是“人生小说” ,步入七十的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提出了最严格的要求:情节要
17、淡,情味要浓,记忆要远,况味要近。偶尔笔调太像小说时,还要收一收。 “不写一株老树,只写树上几片绿叶,不写山中草药,只写云兴霞蔚。 ”小说家刘绍铭评论橄榄香 “是董桥以文字回叩过往、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 。董桥追忆的过往,不是远古,不是明清,而是“近古”的民国。董桥祖籍福建,1942 年出生于印尼,父亲和舅舅合伙开书店,做商务印书馆的南洋代理商,这让童年的董桥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相当富足。董桥曾在文章里描摹印尼家中的书房:紫檀书桌,乌木书橱,窗外荷塘蛙鸣,一丛幽篁,墙上挂着“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武器但率真”的对联。1958 年,印尼开始排华,雅加达动乱频频,次年十七岁的董桥起身前往台湾念书。如果说
18、父亲的书房是董桥在南洋为自己围成的心灵故国,台湾之行则让董桥与他的精神家园真正相逢。台岛七年,是董桥第一段重要的求学经历。其意义不在于读书,而是令他见识、珍藏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民国” 。1970 年代初,董桥负笈英伦,一边为 BBC打工,一边入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半工半读,一晃就是八年。这一趟被他视作学识、素养乃至趣味上的全面洗礼,整个人为之焕然。1董桥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文本分条归纳。(6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2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 分)(1)年纪越大,他越注重一个“淡”字,反复修改,为的就是像一个美人卸妆一样,把那层艳色狠狠抹去。(3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2)是董桥以文字回叩过往、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3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3概括董桥人生几个阶段及其人生意义。(6 分)现场答案:得分:_依据:_参考示例:1得分:5 分依据:从外表到做事态度,以及精神上反省,要点较全,可得 5 分。答案:外形高瘦,穿着考究,神情冷峻清癯,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重视洗礼学养、趣味,重视构建心灵故国、精神家园,不断自我反省,拒绝新事物。2(1)得分: 2 分依据:手法 1 分,分析可得 1 分,分析可再详细一些,把本体和喻体点出来,然后答出效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