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了解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及分部。2. 小儿骨骼:一般有三个以上的骨化中心。特点是骨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3. (1)原始骨化中心(一次骨化中心):位于骨干,胎儿出生后原始骨化中心已全部骨化。4. (2)二次骨化中心(继发骨化中心):位于骨干两端,小儿长骨的两端分为干骺端、骨骺和骨骺板三部分。5. 长骨的结构:分为五部分6. 1、骨膜:正常时不能显示,一旦显影即为异常;7. 2、骨皮质:致密骨构成,中部厚两端薄。8. 3、骨松质:主要位于长骨两端、扁平骨、异状骨 内。骨小梁排列因持重而有一定方向。9. 4、骨髓腔:含脂肪和造血组织,X 线表现为骨干皮质包绕的无 结构半透明区。10. 5、骨端,未
2、成年人由干骺端、骨骺和骨骺板三部分。2.骨折的基本 X 线表现。1 不规则的透明线2 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3.小儿骨折的特点。1 骨骺分离 2 青枝骨折4.CT 的应用和骨挫伤的 MR 诊断。CT 为横断扫描,密度分辨率高,无影像重叠,对骨内小病灶和软组织的观察远比 X 线为佳。当 X 线诊断有疑难病例,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骨挫伤:主要用 MRI 检查:MRI 上,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5.椎间盘彭出和突出的区别。CT :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边缘均匀超出相邻椎体终板边缘;可 伴气化(真空征象)。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可见钙化 伴硬膜外脂肪层、硬膜囊、神经根受压。1
3、.化脓性骨髓炎的蔓延途径;小儿化脓性骨髓炎少累及关节的原因;好发部位。2. 蔓延途径3. 直接骨髓腔蔓延;4. 突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 再经哈氏管进入骨髓腔继续蔓延;5. 骨膜下脓肿破溃形成软组织脓肿、瘘管;6. 突破骨皮质进入关节腔,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小儿不累及原因:小孩骺骨板对细菌起屏障作用,小孩少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成人则不然。7. 好发部位: 干骺端邻近骺板的松质骨区域,与血供有关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要点及 X 线特点。X 线特点 软组织肿胀 (2W 内):肿胀、密度增高、肌间隙模糊; 骨质破坏( 2W 后):骨质疏松、分散小片破坏、破坏向骨干扩展、小破坏融合成大片破坏;破坏周
4、围骨质增生。 死骨:小片、长条状高密度致密影,长轴与骨干平行,孤立,有时周围死腔形成。 骨膜增生:骨皮质 表面葱皮状 、花边状或放射状致密影;严重时骨包壳 形成。 鉴别诊断:主要与成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鉴别。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要点及 X 线特点。4.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死骨的 X 线表现。5.慢性骨髓炎痊愈的表现。慢性骨髓炎病愈:骨质破坏与死骨消失。骨质增生硬化逐渐吸收骨髓腔沟通。急性骨髓炎以软组织肿胀,骨质不同程度破坏和轻度的骨膜反应为特征。慢性骨髓炎则以骨质增生硬化,骨膜新骨增生显著,骨膜下大片骨坏死和死腔,包壳和瘘管形成为特征。1.结核蔓延途径与骨髓炎的区别。2 长骨结核的好发部位及
5、X 线表现;与慢性骨脓肿的鉴别。2.3.短骨结核的 X 线表现。4.脊柱结核的 X 线诊断要点,与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异同点。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诊断要点多发于胸椎和腰椎,可为多节段性。早期骨质疏松, 较迅速出现骨质破坏。椎间隙迅速狭窄或消失。 进入慢性期后,骨质以增生硬化为主。椎旁软组织脓肿,相对结核要轻。1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包括好发年龄、部位、X 线表现及恶变 X 线表现;1. 诊断要点:2. 、好发于 2040 岁成年人,发生在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较大肿瘤或恶性巨细胞瘤皮肤发热及静脉怒张。3. 、肿瘤破坏性大,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
6、之分,且具有复发、转移特点。病理依据瘤内基质细胞和巨细胞比例分级、级、级。4.2. 骨巨细胞瘤的分型、分级;分房型和溶骨型3.骨囊肿的诊断要点;诊断要点:、好发于 20 岁以下青少年,男多于女,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肱骨上段及股骨上段,也可以发生于跟骨,症状轻微,往往因外伤合并病理性骨折而就诊,多为单发。、位于长骨干骺端或近髓腔内圆形、卵圆形透明区,中心纵轴与骨干平行,边界清,有时见一细小反应性骨质增生硬化带。、骨皮质变薄并有轻度膨胀,除合并骨折外,否则无骨膜反应,当合并病理性骨折时出现“碎片陷落”征有重要诊断意义。3.骨肉瘤的诊断要点,包括好发年龄、部位、X 线表现及其特征;4. 诊断要点:
7、5. 、年青人多发,3/4 病例发生在 1020 岁, 男较多,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6. 、主要症状: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肤温度增高,皮肤潮红,表浅静脉怒张,碱性磷酸酶增高,早期即有肺部转移。7. X 线征象:成骨肉瘤 X 线表现较为复杂,归纳其基本特征如下:8. (1)肿瘤骨:是肿瘤细胞形成的骨组织, 根据肿瘤骨的形态和密度可分为象牙状、棉絮状和针状瘤骨。9. (2)骨质破坏:早期骨皮质呈筛孔样和虫蚀样破坏,骨松质表现为斑片状破坏,晚期破坏区互相融合,形成大片状破坏。10. (3) 骨膜反应:主要表现为层状增生或“袖口征”(骨膜三角),骨膜
8、三角是肿瘤穿破了骨皮质和增生之骨膜,并侵犯软组织的表现。11. (4)软组织肿块: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肿块影, 在软组织肿块内有时可见数量不等的肿瘤骨。12.5.转移性肿瘤的诊断要点;6. 诊断要点:7. 、多数发生 40 岁以上病人,出现局部疼痛,持续性,病理性骨折,体重减轻,恶液体质,碱性磷酸酶。8. 、原发肿瘤多为乳腺 Ca、甲状腺 Ca、前列腺 Ca、肾 Ca,其次为肺Ca、消化道癌及鼻咽 Ca,恶性骨肿瘤少向骨转移。但尤文氏瘤和骨的恶性淋巴瘤例外。9. 、病灶常多发,多见于胸、腰椎、肋骨和股骨上段,其次为髂骨、颅骨和肱骨,膝关节以下及肘关节以下很少受累及。10.6.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良恶
9、性肿瘤鉴别诊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生长情况 缓慢 不侵犯临近组织器官 迅速 易侵犯临近组织转移 无 有 骨质破坏 多呈膨胀性 边清 皮质完整 多浸润性 边模糊 不规则骨质增生 少有 肿瘤骨形成骨膜增生 无 合并病理性骨折可有 有 骨膜三角软组织改变 被推移 压迫 软组织肿块1.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其骨性关节面破坏的位置;2. (1)可为血行感染,直接蔓延或外伤等所致。3. (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单发偶而多发。好发于四 肢承重大关节(髋、膝)。4. (3)起病急骤,发热寒颤,白细胞增多, 血沉加快等急性感染征象。5. (4)局部有红、肿、热、痛, 波动感和压痛,功能受限,可有关节半脱位或脱
10、位之强迫体位征象。6. 骨性关节面破坏的位置:承重关节面7.8.关节结核的诊断要点及分型,与化脓性关节炎的鉴别要点;9. 【关节结核】10. 主要侵犯四肢大关节,以髋关节最多见,其次为膝关节。可分为11. (1)骨型关节结核:指继发于骨骺, 干骺端结核。12. (2) 滑膜型结核:指细菌经血行先累及滑膜,引起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多位于四肢关节的非承重部位。但在后期关节组织和骨质有显著改变时,则无法分型。13.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多发性、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从手足小关节侵犯大关节。4.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要点。5.佝偻病的 X 线表现(活动期及痊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