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 03基础训练 3 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1.(2002 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的B.细胞都有一个发生、生长、分化、发育、衰老和死亡过程C.高度分化成熟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3
2、.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解释细胞衰老的学说A.体细胞突变和 DNA 损伤学说B.自由基理论C.细胞程序死亡D.细胞癌变学说4.在兔子的卵细胞的核中,DNA 重量为 4112 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核中 DNA 重量为A.41012 g B.81012 gC.161011 g D.3.21011 g5.在分裂前期的细胞中,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变化特点是A.染色质集缩成染色体的方式不同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不同C.纺锤丝的来源不同D.核仁和核膜的解体方式不同6.细胞在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前期或后期 B.
3、中期或末期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7.人体的体细胞内有 23 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里的染色体是A.46 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B.23 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C.46 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D.92 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8.1958 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培养一种什么植物的什么部位细胞,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洋葱、鳞片叶肉细胞 B.胡萝卜、韧皮部细胞C.水稻、叶肉细胞 D.小麦、茎的皮层细胞9.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A.分裂的间期一个染色体复制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成两个染色体C
4、.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就是两个同源染色体D.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相连1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细胞分化是一个持久性的变化过程C.在动物细胞内,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D.细胞分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11.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的过程是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癌变 D.以上三项均是1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间期、前期 B.前期、中期 C.后期、末期 D.中期、后期13.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无限分裂 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畸形改变 酶活性降低 色素沉着 易分散转
5、移 呼吸速度减慢 膜透性改变 A. B.C. D.14.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是 DNA 分子数一半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15.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A.分裂期和分裂间期B.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C.分裂间期和分裂期D.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1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的特点A.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B.细胞中央出现纵向排列的纺锤体C.核膜解体,核仁消失D.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央17.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处在什么阶段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18.
6、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有染色体 20 个,则这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有染色体的个数为A.10 B.15 C.20 D.3019.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这个细胞就停留在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20.蚕豆体细胞内有 12 个染色体,其根尖生长点处于有丝分裂期中期的细胞,染色体和姐妹单体的个数分别是A.6 和 6 B.12 和 12C.12 和 24 D.24 和 24 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2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A.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个染色体B.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每个染色体
7、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D.纺锤丝收缩,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2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变化(纵轴表示 DNA 的相对量)的是2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和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的时期分别是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2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A.出现染色体 B.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C.出现纺锤体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现25.下列细胞中,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A.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B.雄蛙的精原细胞C.马蛔虫的受精卵 D.青蛙的红细胞26.在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核膜解
8、体,核仁消失B.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27.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B.间期染色体复制,着丝点的数目加倍C.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数目不加倍D.间期染色体复制,DNA 的数目加倍28.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B.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的方式相同C.纺锤体的形成的方式相同,消失的方式不同D.在分裂期的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2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A.核膜、核仁消
9、失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30.观察有丝分裂最好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实验材料细胞周期时间(h)植物物种选项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物种 A 10.8 0.4 11.2物种 B 18.0 0.5 18.5物种 C 16.5 2.0 18.5物种 D 10.2 2.3 12.531.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A.2 B.4 C.8 D.132.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A. B.C. D.33.右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10、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 B.C. D.二、非选择题34.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观察某高等生物的细胞装片时,发现中心体向两极移动,并出现星射线,由此说明_。35.目前认为,致癌因子有三类:一是_,如紫外线、X 射线等;二是_因子,如砷、煤焦油等;三是病毒致癌因子,包括_病毒和 _病毒两大类。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对癌症的研究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年仅 30 岁的劳斯(F.Peton Rous)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称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称为肿瘤) ,作了下面的实验:他把
11、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边连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去。然后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是什么导致鸡产生了肉瘤?(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_。(2)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_。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3)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_。37.下列三组数字为某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染色单体及 DNA 在细胞分裂各时期中的变化数据,试分析回答: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A 1224 24 24 24 12B 12 12 1
12、2 24 12C 024 24 24 0 0(1)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2)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3)_组为 DNA 的变化数据。38.下图是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的有丝分裂图像。(1)填写各属什么分裂期:_,_,_,_,_。(2)从分子水平看,间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_。(3)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是在_期,这时期的每一个染色体包括_。(4)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时期是 _期。着丝点分裂是在_期。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期。39.下图为细胞周期中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1)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开始到_为止(用字母表示) 。(2)表示分裂间期的曲线是_段,此期的主要变化是_。(3)hl
13、 表示细胞处于_ 期,这阶段的特点是_;研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好在_段,该段所指为细胞周期中的_期,该期细胞内染色体、DNA 分子、染色单体数之比为_。(4)表示分裂末期的是曲线的_段,该期的主要变化是_。(5)此曲线表示_分裂中 DNA 的变化,由图可看出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胞核中 DNA 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于_。(6)完成染色体变化曲线图。40.请据下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1)依次写出 C、E 两个时期的名称 _。(2)RNA 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 _;DNA 复制时期为 _;核仁消失时期为 _;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 _。(3)肿瘤的某些药
14、物治疗和作物育种最早在 _时期进行。(4)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的细胞周期以外的 3 种生活状态是_、_、_。(5)有的细胞一旦成长就不再分裂,统称为 G 0 期细胞,下列关于细胞的活动途径错误的一项是_。A.CA B.G0 AC.AC D.G0 C41.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 DNA 含量的变化,请回答:(1)图中 AB 是_期,DE 是_期,EA 是_期,BC 是_期。(2)CD 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3)用图中的符号填空:DNA 含量加倍发生在_。DNA 含量减半发生在_。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纺锤体出现是在_。(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变化规律是
15、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_。42.右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模示图,请据图回答:(1)该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_,判断的依据是_。(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判断的依据是_。在这一时期,细胞内共有染色体_个,染色单体_个,DNA 分子_个。(3)在下一时期,两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是由于_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细胞内有染色体_个,染色单体_个,DNA 分子_个。43.胡萝卜根和花药均能培育成植物的幼苗,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这种过程是一种_的变化,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44.右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的曲线 A 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
16、相应的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回答:(1)什么时候细胞分裂的后期开始?_。A.0 分钟B.0 和 10 分钟之间的某一时刻C.10 分钟D.10 分钟以后(2)曲线 B 代表_ 。A.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B.中心体之间的距离C.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D.细胞分裂后期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45.下图是胡萝卜根进行组织培养的某些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把组织培养的过程按正常顺序排列(以字母表示)_。(2)图 D 上的细胞团是_ ,它的特点是_。(3)图 C 的培养物的变化是_。(4)从原理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_的表现。 46.试用细胞衰老的知识解释老年人“满头银发
17、”和“老人斑”现象。47.(创新题)荣获 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的 3 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调节所有真核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其中美国的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对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起调控作用的“START”基因。上图中“START ”基因起作用的时期为_。A.ab B.fgC.de D.gh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 03 答案一、1.D 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A 3.D 4.C 5.C 6.C 7.A 8.C 9.C 同源染色体不但强调能配对,而且来源不同。 10.D 11.A 12.C 随着着丝点断裂,就不存在染色
18、单体了。 13.C 是癌细胞的特点,除此之外均为细胞衰老的特征。 14.A 15.C 16.D 着丝点在中期排列在细胞中央平面上。 17.C 18.A 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短暂加倍。 19.D DNA 复制在间期。 20.C 21.C 22.C DNA 出现了 2N4N 2NN 的倍数变化。 23.D 24.B 25.D 26.B 27.B 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并不加倍,只有在后期着丝点断裂时才加倍。 28.D 植物细胞形成了细胞板而动物细胞中部凹陷,最后缢裂,故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29.C 30.D 主要是为了观察各分裂期的分裂相,故分裂期越长,观察越成功。 31.B 32.C 33.D 乙
19、甲分裂间期,甲 乙分裂期,故从乙甲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二、34.此生物为高等动物且在进行细胞分裂 35.物理致癌 化学致癌 DNA RNA 36.(1)病毒致癌观点 (2)为病毒是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证据 (3)选实验材料(如:小鼠)并分组 用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实验组动物,同时设立对比组实验动物 结果与结论:如实验组动物出现肿瘤,说明该因子为致癌因子,否则,不是致癌因子 37.(1)B (2)C (3)A 38.(1)间期 末期 中期 前期 后期 (2)DNA 的自我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前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4)中 后 后 39.(1)a(g) g(m) (2)a b(gh) DN
20、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3)分裂 DNA 数目不变 cd(ij ) 中 12 2 (4)eg(km) DNA 恢复到正常细胞数目 (5)有丝 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6)曲线图如下: 2006 年高考生物学第一轮总复习周周练40.(1)G 2 期、中期 (2)A G 1 期 B S 期 D 前期 F 末期 (3)B S 期 (4)继续增殖 暂不增殖 不增殖 ( 5)D 41.(1)间 后 末 前 (2)进一步螺旋变短变粗,着丝点排在中央平面 (3)AB EA DE BC (4)2N4N 2N 42.(1)动物细胞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丝 (2)中期 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平面 4 8 8 (3)纺锤丝的牵引 8 0 8 43.全能性 持久 44.(1)C (2)D 45.(1)B、D、C、A (2)愈伤组织 失去分化较均一 (3)细胞分化,导致器官形成 (4)细胞全能性 46.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细胞衰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例如,由于人的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就会导致头发变白,导致老人出现“满头银发”现象。细胞衰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细胞内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由于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使老人的皮肤的局部出现“老年斑”现象。 4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