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7.溶液doc.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4185711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7.溶液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7.溶液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7.溶液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7.溶液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7.溶液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一、溶液1.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与浊液的区别: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溶液均一、稳定3.组成:溶质和溶剂例题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溶液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练习题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白糖 C.纯碱 D.食盐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液度曲线如下图。将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B.中

2、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质量增加,中溶液质量减少D.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中溶液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图是 KNO3的溶解度曲线。(1)从上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2)小明参照上图在常温 20C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明观察到 A 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 B 中现象是_。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D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2考点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2. 相互转化:说明: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比较特殊,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给予足够重视。

3、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C)溶液中存在固体溶质,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练习题1. 将 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 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 ,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硝酸钠的溶解度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 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两溶液仍饱和 B. 甲溶液仍饱和C.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 溶液质量:甲=乙3.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

4、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t 1时,a 物质的溶解度_b 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 ) 。(2)将 t2时 a、b 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物质。(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图中 A、B 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状态不稳定的是_。4. 下图为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3(1)a、b 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_。(2)要从 b 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3)若要得到溶质质

5、量分数为 20%以上的 a 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_。考点三、溶解度1. 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 g(2)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3)表示方法:列表法、曲线法2. 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五要素”:101 KPa、一定温度、1 体积水、饱和状态、体积分数(2)影响因素:温度、压强例题已知 60时 KNO3的溶解度为 110 克,有 90 克 KNO3固体,加入 50 克水,能得到多少克溶液?练习题1. 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 30 g 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

6、钠、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物质溶解度/g温度/ 0 10 20 30 40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碳酸钠 6 10 18 36.5 50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 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 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 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在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 4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填“甲”或“乙” ) 。考点四、溶解度

7、曲线1. 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均表示在对应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溶液必须是饱和溶液。(2)两条或两条以上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对应得温度下,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同时也表示在该点所对应的温度下,这几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4(3)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也属于饱和溶液) 。2. 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硝酸钠等;(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3. 应用:(1)判断某一物质在不

8、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趋势;(4)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5)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6)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例题如图是 x、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x 的溶解度大于 y 的溶解度t1B. 时,x 的溶解度等于 y 的溶解度2C. 时 x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3 t2D. 时 y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时变为饱和溶液t1练习题1. 下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A. b 的溶解度大于

9、 a 的溶解度B. t1时,将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 将 t2时 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一定能得到 b 的饱和溶液D. t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 下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t,相同质量的 a、b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相同C. 升高温度,可使 a 或 b 的饱和溶液变不不饱和溶液D. 将相同质量的 a、b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相同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

10、下列说法不正确是的( )A. 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3时,将 60 g 乙加入 100 g 水中可得 160 g 溶液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54. 根据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5. 请根据图中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时,A、B 两种物质溶解相同。(2)t 2时,100 g 水中溶解_

11、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应加水_g。(3)将 t2时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解降温至 t1(其他条件不变)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考点五、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 配置原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原理是依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溶 剂 质 量溶 质 质 量溶 质 质 量溶 液 质 量溶 质 质 量小结:(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质与溶液质量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2)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单位必须统一;(3)

12、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质量不能计算在内;(4)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2. 实验所需仪器:溶质是固体时,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溶质是液体时,所需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3. 实验步骤:(1)计算: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液体体积时,还要利用密度进行换算,由物理密度公式 =m/V 知,体积 V=m/ 。(2)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用合适的量筒量取液体体积。(3)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和量取的溶剂,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完全溶

13、解。(4)装瓶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写上药品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 ,放到试剂橱中。 (注:实验步骤以前三步为主)4. 实验误杀分析:(1)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从计算错误的角度思考:水算多了;溶质算少了。从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角度思考:天平未调零;砝码破损;天平读数有问题;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了;左盘放纸片,右盘没放纸片等。从用量筒量取液体的角度思考:量取时,仰视量筒刻度。从转移药品的角度思考:烧杯不干燥或烧杯有水;量筒中的液体溶质未全部倒出;向烧杯转移固体溶6质时,有一部分溶质撒落烧杯外。从药品纯度的角度思考:溶质中含有杂质。(2)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称量时,所用

14、砝码已生锈或粘有油污。调零时,游码未调回“0”刻度。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刻度。例题农业生产上,常用 10%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以选择饱满的种子及减少农作物病毒害的发生。现在需要配制 16%的氯化钠溶液 500kg,计算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千克?解析已知 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 NaCl 溶液的质量,可以利用公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来求出 NaCl 和水的质量。 (本题计算时可直接用 kg 这一单位)解500kg16%80kg500kg80kg420kg 或 500kg(116%)420kg答案需要 NaCl80kg,水 420kg。练习题1.小明要用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选填“10ml” 、 “50ml”、或“100ml” )量筒。(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_。(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