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乌塔是一位 14 岁的德国小姑娘,课文主要写了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通过攀谈, “我”知道了中德孩子所受教育的差异,中国的孩子从小依赖性强,是家里的宝贝,一般由爸爸妈妈带他们一起玩。而德国的孩子从小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我”在罗马认识了乌塔。第二部分讲我们住在一个房间, “我”了解了乌塔一个人旅游欧洲的事。第三部分讲乌塔以后还要到中国旅游。二、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2、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
2、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三、重点 、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2、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四、教学时数:1 课时2五、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生:各抒己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 14 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生:乌塔师:对,她的名字叫乌塔。 (板书课题)
3、(二) 、会认生字、理解生词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新课了,现在,以开火车的形式起来读上面的生字。出示:学生读后,讲解多音字塞。然后把拼音去掉,全班齐读。师:谁来告诉大家,这两个词怎么解释?出示:3惬意:语塞:学生回答后,显示答案,并让学生齐读。惬意:这里是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语塞:指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三)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自读课文。显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2、你认为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3、乌塔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4、她去旅行前都做了那些准备?(四) 、整体入手
4、,把握课文师:谁来把屏幕上的填完整?出示:本文写了一个 14 岁的德国女孩 独自一人游 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儿童 的能力和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 的热爱。生回答后,显示答案,并让学生齐读。师: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感触很深,你认为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生:一个人游欧洲。4师:是啊,乌塔才 14 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她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出示幻灯 2 欧洲地图)生: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生:最后还要去希腊。(五) 、领悟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师:大家说说看她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国旅游了?生:不是。师:她还做了哪些准备?同学们再一次读课
5、文,并画出乌塔为了出国旅游,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句子。师: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师: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也可作小结用)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生: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生: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生: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师小结:乌塔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打的可不是无准备之仗。出示第八自然段,并让生齐读。5师:谁来解释“反驳” 、
6、“逻辑”的意思?生:回答。师:谁来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乌塔认为 和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生回答后显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师: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生读后,师指导学生记笔记。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乌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回答后,师在屏幕显示:乌塔的话不多,但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特别是她只有 14 岁就能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让生齐读,做笔记。出示:“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的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
7、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师:这几个句子突出了乌塔怎样的人格特点?6生回答后,在屏幕显示:这些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指导学生记笔记。师: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乌塔的性格特点。 请在文中找出来。生回答。师:总结。在屏幕出示: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 “匆匆洗漱” “疲倦地回到旅馆” ,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
8、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 14 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什么?生: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六)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讨论:(1)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生:各抒己见。(2)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7生:各抒己见。(3)你赞同中国父母谨慎小心的教育方式,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生:各抒己见。师: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生:独立的生活;生: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教师总结:是啊,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精髓。师:学完乌塔 ,你想对自己说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生:各抒己见。板书设计:1、.打工挣钱乌塔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提高自己独立8生活的能力3、懂得自保,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