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 师生幸福成长的源泉,莱城区方下中心小学 任卫凤,一、单元整体推进教学的探索二、新教育的落实三、所取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新教育实验对“构筑理想课堂”这一项目的介绍是:“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即让教学更扎实、有效、有生命力。通过认真阅读新教育及干国祥老师著的构筑理想课堂两本书,我对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这一研究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年级.doc,以上框架,其主体有五部分组成:1、教材及教材解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2、教学目标的确定;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4、严谨的教
2、学模块;5、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6、教学反思。其中1、2、4是重点,主要是“教什么”(1、2)和“怎样教”(4)这两个大问题。,这个框架首先可以视为一个理想课堂的工具。“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来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我们可以借助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结合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框架及莱城区推行的“单元整体推进教学”,在我校“教学案一体 教学练合一”实验的基础上,我从学案的类型、内容等方面进一步修改,将单元知识整合,利用学案导学单元整体推进教学。将单元知识整合,节省出课时用于课外阅读及其它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首先,我将原来的“单元主题导学学案、预习达标学案、成果展示学案、矫正学案”进行了整合,每个单元只设计三个学案即“单元主题导学学案、品读感悟学案、单元主题导读学案”。,“单元主题导学学案”是用于整个单元的预习,主要是精读课文的预习;“品读感悟学案”是在充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只抓重点段落进行品读、学习其表达方法;“阅读导读达标学案”是对经典与阅读一书相关阅读文章的阅读导读。,根据三个学案的设计一个单元我就上了三种课型即:单元主题导学课、品读感悟课、阅读交流课。三个课型的课时是单元主题导学课一课时、品读感悟课一课时、阅读交流课一课时,通过实践三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每单元的阅读课没有设
4、计、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也未曾设计,字词等基础知识不能牢固掌握,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学生学习浮漂的现象。,后来我又去寿光参加了 “全国主题阅读教学研讨会”,学习了毕迎春校长的1+x教学模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借鉴她的教学方式,在学案的设计、使用、课时的安排上作了进一步的调整。,1、在“单元主题导学学案”的设计中设计了生词的书写、难写易错字的点拨指导,单元预习用一课时,预习不必要太深入,整体感知把握即可。,2、在品读感悟课上之前把学案提前把“品读感悟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一课时,之后再用一课时交流学习收获,这一课时仅仅是交流品读感悟重点句段。,“品读感悟学案”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
5、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挖掘即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学案,才能为“品读感悟”课做好铺垫。,3、将“阅读导读 达标学案”设计为“阅读运用”学案。,在“阅读运用学案”的导读下,自主阅读课本上的略读课文及经典与阅读的相关阅读文章,此学案的设计是选取与所学两篇精读课文在写法上最相符的两篇文章进行重点阅读导读,其它的文章简单感知交流,在读书交流习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运用,这个表达运用就是找准一个结合点进行小练笔。,这样一来“单元主题课”一课时,“品读感悟课”学生自主学习一课时,师生交流一课时共两课时,“阅读运用课”两课时,再加上咱们的单元作业一个单元最多用8课时
6、,节省课时我们就可以用来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下是我总结上一学期的实践进一步改进的四年级下册三单元的一套学案。 新改进学案.doc,这样学案设计内容及知识点就比较全面了,生字词的书写、阅读课文的导读、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等方面分别设计在相应的学案中,做到了知识点的整合。该学案与以往学案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虽然是师生共案,但是教师所用的学案设计了教师教学过程的补充,即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也就是说这节课教师用什么方法组织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板书如何设计等具体环节老师都补充在这个学案上。这样以来此学案上既有我们与学生的活动及达标检测,又有我们教师自己的具体设计,可以说使用起来很方便、有效,同时也减
7、轻了我们备课的工作量。教师对学案的使用doc.doc,二、自主、合作、愉快习作教学的探索 本学期本着要想提高习作水平就得多读读写的原则,我改变了以往的习作指导,每学完两篇精读课文,阅读了略读课文及相关阅读文章后,就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进行习作,当堂习作当堂批改,一般用两课时,一课时写,一课时评析,评析时先有小组内评析,小组内选出两节优秀作品,选出一篇需要修改力度比较大的文章。,小组评析结束后进行全班评析,一般我是共同评析两篇优秀作品,让学生知道好的习作到底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写。然后再共同评析一篇需要修改力度比较大的文章,通过评析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为什么修改力度比较大及怎样修改。接着进行二次
8、习作,我再对学生的二次习作进行批改。,在小组评析时经历了阅读、赏析、评析的过程,学生不仅赏析到了本组内其它五篇文章,同时也应比较发现了自己习作的不足,最后经过全班评析,尤其是听取老师与同学的评析及修改建议后接着进行二次习作,学生及时明确了到底怎样写?及时改进了自己的不足,及时加深巩固了对相应主题的习作练习。,在整个习作、评析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合作、成功的喜悦,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实践我发现我班学生的习作兴趣、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效果还是比较显著。,三、 所取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单元整体推进教学”节省课时,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9、与发展。上一学期我与学生共读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木偶的森林及经典与阅读的相关阅读文章,学生自主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绿野仙踪两本书,在共读的过程中每次阅读一本书前我们都要上一节“阅读导读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们依托“推进导读”材料进行了及时的“阅读交流”,整本书共读结束后我们还要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交流会”,在读书汇报交流会上,孩子们畅所欲言,喜悦、幸福的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学生还设计了精美的“阅读简报”彼此分享阅读的快乐。,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喜悦的是:1、节省课时大量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春节的 期末检测中我班学生阅读理解题的出错率明显降低 了。大量的阅读丰富了学生对习作素材及方法的积 累,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存在的问题是: 、尽管再怎么告诉同学们读书的重 要性,但是仍然有同学不喜欢阅读。 、预习学案放到课下完成,总是有 几个同学不能认真预习。 、每次与学生共读一部分内容后总 是有部分同学读后没有什么收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虽然我刚刚踏上新教育的征程,虽然我是年轻的毛毛虫,但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以上是我对“构筑理想课堂”这一项目的一点摸索、实践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