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地,瞿秋白,比尔盖茨,风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文尤质也,质尤文也。(12.8),内外兼修 文质兼美,The Master said, Let the will be set on the path of duty. Let every attainment in what is good be firmly grasped. Let perfect virtue be accorded with. Let relaxation and enjoyment be found in the polite arts.Confucius,思想基础,7.6,15.18,15.9,对比反例,1
2、5.9,4.9,课文解读,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印象。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
3、;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课文解读,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朱熹认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所谓鄙夫也。”由于古文的简约,引起不同理解。对于“患得之”,从字面上看,是害怕得到它(功名富贵),这样理解又与整段话中写的“鄙夫”相矛盾,因此引出不同的说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成一家之言。,课文解读,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4、,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走向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