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7887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培训,安环部 2014年6月6日,培 训 内 容,一、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的重要意义 二、危害因素辨识 三、风险评价 四、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五、危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台帐建立,一、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进行危害因素辨识、评价?,使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各项HSE(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风险受控,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保护企业不受损失,对公司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上的措施,使风险受控,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保障员工生命、公司财产安全。 风险管理是落实“安全第

2、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二、危害因素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及风险评价的定义,危害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因素管理的缺陷,什么是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的结合。用风险度的值来衡量。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1、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2、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评价准则)进行比较,判定其是否可接受,风险评价,人的不安全行为列举,人的不安全行为列举,人的不安全

3、行为列举,人的不安全行为,登高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取样人员跨越栏杆取样,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区域未拉警戒线,拦焦车上杂物未清理,人的不安全行为,外包队施工人员离开设备未断电,设备未关停就擦拭设备,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皮带机安全拉绳开关不规范,物的不安全状态,电线接头处铜芯裸露,乙炔压力表损坏,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的缺陷,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后果,按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先发性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行驶中,不含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4、)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包括雷击) 6.淹溺 7.灼烫(不包括电灼伤、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爆破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后果,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 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财产损失; 停工;违法;影响信誉; 工作环境破坏; 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一般程

5、序,怎么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人员组成、目的、范围、方法、准则、时机频次) 静态: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重大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培训教育 动态: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重大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培训教育 最后要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是动态的 R=LS(L)事故发生可能性(S)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总体思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为了识别和控制作业活动中危害因素的预防性工作流程。从作业活动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进行控制

6、和预防。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完善。,分析步骤,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作业步骤,识别每个步骤潜在危害因素,评价风险级别,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作业活动划分,如何划分作业活动: 首先列出车间存在的操作岗位,以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生产工艺过程为依据进行划分。 在明确上述主要工作任务、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明确所有日常作业活动。 在明确上述主要工作任务、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非常规活动及相关方活动,如停电、水、气、设备故障、消防、应急等。 管理人员以所在岗位列出相关管理活动。,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步骤,分解步骤时应: 先从头到尾列出每一作业步骤 在完整

7、列出作业步骤前不要急于辨识危害因素 每一作业步骤应是“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做” 可借鉴操作规程中作业流程,识别每个步骤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方法举例,工作危害分析方法举例,应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注意事项:,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作业都要进行工作危害分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活动实施分析,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 事故频率和后果高的: 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 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 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 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

8、; 不经常进行的作业: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风险。,安全检查表(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将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和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形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主要用于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参照设备设施台账,按照单元或装置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表(SCL)举例,单位:炼焦车间 区域/工艺过程:拦焦 装置:拦焦车,应用安全检查表(SCL

9、)注意事项:,安全检查表分析的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 ,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 检检查表中所列项目,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查表的项目内容,应针对不同被检查对象有所侧重,分清各自职责内容,尽量避免重复。 检查表的每项内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 检查表的项目内容能随工艺的改造、设备的变迁(移动)、环境的变化和生产异常情况的出现而不断修订、变更和完善。 凡能导致事故的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应列出,确保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被发现或消除。,三、风险评价,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两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环境、设备设施危险的大小,这两种因素是: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

10、生后果的严重程度(S) 风险度(R) = 可能性(L) 严重度(S),事故发生可能性(L)判别标准:,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S)判别标准:,风险等级判定(R):,根据风险度,划分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风险等级的判定准则可参照下表进行: 风险等级判定(R)准则及控制措施与实施期限,填表说明:,填表说明:,填表说明:,不可承受风险,高风险,低风险,风险,较高风险,立即整改消除风险,尽可能降低的风险,可忽略的风险,可接受的风险,限期整改的风险,一般风险,四、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五、危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台帐建立,风险信息更新,常规活动公司每隔一年组织一次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非常规的危险性较大的活动,活动开始前进行危害因素识别。 如下情形发生时,公司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变化或工艺变化 新改扩项目建设 事故、事件或其他来源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结束语,一切事故都是 可以预防的,0,态度,行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