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78619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农业,史地组 周丹卡,概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 渔业。在我国,种植 业是农业的主体。,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大部分地区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 (4)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广阔。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一、种植业,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 影响种植业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2、粮

2、食生产的重要性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快,粮食需要量大;人均粮食产量不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2、影响种植业自然条件:,3、种植业的分布:,4、为什么说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课堂检查:,3、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要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在“确保粮食

3、供求基本平衡” 的同时,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农民收入。,4、九大商品粮基地:(四江三湖一成松、“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高、商品率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5、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我国最大的

4、优质长绒棉 ),6、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最重要油料作物) 鲁、冀、豫(暖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区) 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长江流域,有“南迁北移”的趋势,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芝麻豫 胡麻西北内陆地区 7、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粤、桂、闽、川、云(热带、亚热带) 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吉、内蒙古(河套平原)、新(中温带) 8、出口农业基地: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发展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等生产。,课堂检查: 1、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2、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分布?,二、林业,1、作用:自然资源,环境效益

5、、经济效益 2、现状及原因:重采伐、轻抚育,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森林火灾、虫害)等因素。 3、措施: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政策,控制采伐,加强营林、造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以外,大力发展经济林。“141”绿色工程建设(1个基地: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4个体系:“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1个工程:治沙工程)。,4、成绩: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5、分布: 6、其他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 ; 亚热带柑桔 ; 亚热热的茶叶 ; 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菠

6、萝等; 椰子 ; 天然橡胶,三、畜牧业:,1、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牧区畜牧业: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牧区:优良畜种: 3、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业,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四、水产业,1、水产业:淡水水产业、海洋水产业。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2、我国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捕捞海

7、产品产量大,养殖淡水产品产量大。 3、东南部水产业发达的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面积广大。,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广阔;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五、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 2、“靠天种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还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农业“新、特、优”产品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8、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六、农业的发展,1、成就: 粮食、棉花、肉类、花生、油菜籽、水果世界第一,农业生产条件、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 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畜、林、水产品经济效益高,畜、牧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所以应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 3、科技兴农。 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农业产业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个体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改善

9、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5、农业发展前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6、农业发展方针: “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的同时,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1、我国最大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 ) A.山东 B.新疆 C.江苏 D.湖北 2、下列省(区)内有两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是( ) A.江苏、黑龙江 B.湖北、湖南 C.山东、四川 D.江西、安徽 3、以盛产小麦和甜菜著称的省区简称是( ) A.台、粤 B.蒙、新 C.云、川 D.黑、吉 4、既是重要的稻米产区,又是我国商品棉基地,正确的是(

10、 ) A.珠江三角洲 B.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辽河平原 5、下列是我国甘蔗、柑桔、茶叶重要产地的省区是( ) A.福建 B.江苏 C.海南 D.广东,B,D,A,A,B,6、我国以擅长种水稻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 A.赫哲族 B.哈萨克族 C.朝鲜族 D.达翰尔族 7、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 ) A.松嫩平原 B.台湾西部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汉平原 8、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 ) A.苹果、梨 B.柑桔、桃 C.哈蜜瓜、荔枝 D.菠萝、葡萄 9、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

11、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10、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 )A.长江流域 B.珠江三角洲 C.淮河流域 D.东北平原,C,A,A,A,D,1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A.冬小麦 B.甜菜 C.棉花 D.甘蔗 12、既是重要的稻米产区,又是我国商品棉基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辽河平原 13、我国粮食和肉类产量最大的省区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吉林 D.四川 14、世界上粮食、肉类(猪、牛、羊肉)和水产品产量第一位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15、以下我国商品粮基地中,均以种植小麦为

12、主的是( ) A.三江平原、成都平原 B.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D.松嫩平原、鄱阳湖平原,B,B,D,C,A,16、读图 “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 ,回答问题:,(1)图中A、B、C、D分别代表:A 、B 、C 、D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结构总的变化趋势:(3)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种植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渔业比重增速快。,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17、简要说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

13、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人口总量大,粮食需求量大;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低。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要实施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的同时,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的同时,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18、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谈谈你的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