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19世纪的世界瓦特发明的蒸汽 机殖民扩张示意图英国的议会大厦启蒙思想影响扩展近代化潮流 18-19世纪的中国 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线索 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器物层面维新派(戊戌变法):君主立宪革命派(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度层面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思想层面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第 14课 从 “ 师夷长技 ” 到维新变法考试说明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解放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林
2、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一、地主阶级1.抵抗派 “ 开眼看世界 ”背景 工业革命后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传播鸦片战争战败,清朝危机四伏 ( 阶级矛盾 、 民族危机 )代表 林则徐: 四洲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 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向西方学习,维护封建统治实质:材料二:材料二: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3、兵之法。法。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结合引自 魏源 海国图志 的材料,回答问题:( 1) 海国图志海国图志 核心思想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 1分)分)( 2) 西方长技是什么西方长技是什么 ? 魏源的思想又有怎样的局限性魏源的思想又有怎样的局限性 ?( 3分)分)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 长技: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局限:仅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 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海国图志 在 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
4、必读书 。 海国图志 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 15版 ,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 .日本 (在中国) 海国图志 问世后却 很少有人问津 。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 骂声却扑面而来 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 仅有千册 左右。 直到 1860年咸丰皇帝才颁布了学习西方技术的上谕。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 海国图志 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海国图志海国图志 的不同境遇的不同境遇制夷之梦 -转瞬即逝(2015 江苏苏锡常镇二模 22)(14分 )近代中国的转折与发展,关键是思想的转折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两年多的 时间 里,中国 调动 了十多万 军队 ,先后有一名 总 督 (裕 谦)、两名
5、提督 (关天培、 陈 化成 )、七名 总 兵 (张 朝 发 、祥福、江 继 芸、 郑 国鸿 、王 锡 朋、葛云 飞 、 谢 朝恩 )、二名都 统 (海 龄 、 长 喜 )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 战 争。但英国 远 征 军 的 战 死人数据英方 统计 不足百人, 这显现 了中国与西方之 间 巨大的落差。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一中 “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 ” 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例说明。 (4分 ) 影响:开眼看世界 (睁眼看世界 );思想启迪 (思想解放的开端;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 (2分 ) 举例:如林则徐主持编译 四洲志 (或 各国律例 、 华事夷言 )
6、等。 (或魏源 海国图志 ,提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2分;人 1分,事 1分) 材料二 用忠臣而摒奸臣, 这 是中国古典政治学中最常青又最常 见 的定理之一。 忠奸的理 论 所能得出的直接 结论 是:中国欲取得 战 争的 胜 利,只需罢 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 则 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 动 中国的 现 状。也就是 说 ,只要 换 几个人就行,无 须进 行改革。 于是,中国此 时 的任 务 ,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 强 旧体制。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据材料二,传统的 “ 忠奸理论 ” 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认识导致了什么后果? (4分 )原因:不用忠臣,用奸臣。 (2分 )
7、后果:反对 (延误 )改革,加强旧体制。 (2分 ) 一、地主阶级1.抵抗派 “ 开眼看世界 ” “ 师夷长技以制夷 ”背景: “ 中体西用”2.洋务派 “ 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内忧外患实质:实践:代表: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不改变 封建制度 前提下,利用 西方技术 维护 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 19世纪 6090年代)意义 迈出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步活动分类 旗号 活 动 成 就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 思想教育自强求富( 1)安庆内军械所( 2)江南制造总局( 3)福州船政局( 4)天津机器制造局( 1)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2)汉阳铁厂、湖北织
8、布局( 1)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2) 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3) 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什么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014 江苏单科 22)(13分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 命题者 试题 格致 (自然 (自然 科学 )类 )类 龚照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
9、学,亦各有书院, 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3分 ) 表述: (或谓 )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 (2015 江苏单科 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
10、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 “ 汉奸 ”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C鲁迅先生说: “ 中国 太难改变 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是近代 第一鞭子 ,一鞭于背痛不可当,方打开久闭的门户, 睁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着一鞭 ,开始 学西方造船造炮 , “ 但只准学这一点,其他不能要” ;甲午海战 第三鞭打来 ,才知西人强者兵,所以强者不在兵,没有科学,没有经济、政治的 变法 不行。一步三
11、回头,以致使中国引进西学、走向世界的 近代化运动的步伐缓慢,进展跨度小,而且偏狭浅近。 毛磊等中西 500年比较(2016 江苏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 4)陈旭麓先生说 “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甲午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 属于甲午战后 “ 群体意义的觉醒 ” 有 ( ) 地主阶级以 “ 自强 ” 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A B C D D二、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思想1.维新派(
12、1)早期原因: 洋务运动的展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主张:评价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行动经济、文化、政治王韬、郑观应等为维新思想的发展奠定初步基础(2015 江苏南通、扬州二模 5)近代某思想家曾说: “ 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 ”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坚持 “ 中体西用 ” 思想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 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C二、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思想1.维新派(2)发展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代表( 19世纪 90
13、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维新变法,君主立宪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用民权否定君权实践: 戊戌变法( 1898年)意义: 是思想解放潮流,起思想启蒙作用 利用儒家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特点: 民族危机加深 民主共和2.革命派(2014 江苏南通三模 8)皮锡瑞在 师伏堂未刊日记 (1897 1898) 中写到: “ 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 (必 )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 (有 )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 ” 该想法 (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C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维新思想;一批一批的传统
14、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维新思想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西学,批判封建思想,着重宣传 “ 兴民权 ” ,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为中国文化的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郑大华 晚清思想史 民族觉醒思想启蒙(2015 江苏苏锡常镇一模 22)(1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之恒言,曰 “时 代思潮 ”。此其 语 最妙于形容。凡文化 发 展之国,其国民于一 时 期中,因 环 境之 变 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 进 路,同 趋 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 应 汹涌,如潮然。 凡 “思 ”非皆能成 “潮 ”,能成 “潮 ”者, 则 其 “思 ”必有相当之价 值 ,而又适合于其 时 代之要求者也。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1)据材料一,指出构成社会思潮的要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的主要进步思潮。 (5分 ) 要素: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有较高理论价值。( 2分)思潮:经世思潮;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爱国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3分,答到其中 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