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34张)2 .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7317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34张)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年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34张)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年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34张)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年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34张)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年优课系列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34张)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前复习提问,1、抗日战争的时间? 2、抗日战争的领导者是? 3、抗战的两种路线,两个战场是?,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世界走向了和平民主,中国人民欢庆胜利、渴望和平。但是和平实现了吗?,第17课 解放战争,本课设计思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情景感悟,把本班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代表国民党,另一部分代表共产党,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情景还原,自主合作探究解放战争的背景和经过,感悟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一、重庆谈判(战争酝酿阶段) 争取和平的一次努力,(一)背景,蒋介石:,美国:,中共:,中国人民:,坚持内战和独裁,扶蒋反共,积极争取和平与民主,希望和平,

2、反对内战,思考:既然已经准备打内战,为什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假和平真内战”,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一是国内和平舆论的压力,二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二)谈判结果双十协定,成果:,遗憾:,和平建国、反对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人民军队与解放区合法性问题没有解决,(三)旧政协1946年在重庆召开,是有利于人民的。,一、解放战争,(1946.61949.10),

3、内战爆发:,战略防御,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46.6-47.6),中原解放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汉水之间,以河南为中心,连接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四省,东逼南京,南扼长江,西慑西安,控制着平汉、陇海两大铁路枢纽,是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思考,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事力量,经济力量,通过招募,改编总兵力约430万,有美式装备,人民军队120万 装备落后,控制大部分省区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占据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 得到美国政府的贷款和物资援助59亿美元,解放区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解放区经过多年战争经济遭严重破坏。

4、无任何外援,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这个仗该怎么打?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方针?,一、解放战争的过程,内战爆发:,解放军作战方针:,结果:,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战略防御,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转为重点进攻(山东、陕北),重点进攻也失败,(46.6-47.6),“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一、解放战争的过程,战略反攻开始:,战略反攻,时间、标志,(47.6-48.8),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5、195万人,373万人,一、解放战争的过程,战略反攻开始:,战略反攻,时间、标志,(47.6-48.8),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反攻原因:1、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使得鄂豫晥地区的大别山山区防御空虚。 2、我军实力增强,意义:解放战争的转折点,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一、解放战争的过程,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概况、意义,(48.9-49.1),决战原因:1、

6、解放区土改完成,激发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和热情。 2、敌我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战略,决战,(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 春,沈阳,营口,锦州,关门打狗,战略,决战,(1948.11 - 1949.1),华东解放军,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战略,决战,(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三大战役概况,1949年元旦:“求和”,思考:蒋介石是不是真的想要和平?,仍然是假和平,目的是拖延时间,寻求美国支援,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

7、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和谈?,提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二、战争胜利,北平谈判:,背景:蒋介石“求和” 结果:蒋介石拒绝签字,和谈破裂,1、北平谈判,(49.149.4),二、战争胜利,战果: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时间:1949年4.214.23,2、渡江战役,

8、(49.4),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合作探究,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 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 三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中共领导(核心) 理论指导(灵魂) 革命道路(方向) 革命军队(中坚) 统一战线(保障) 群众支持(基础),从共产党方面说,从国民党方面说,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的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思想意义:,意义,检测反馈,D

9、,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B、中共有相当强大的力量C、国内外舆论要求和平 D、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2、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C,检测反馈,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4.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刘伯承 陈赓 B、刘伯承 邓小平C、陈毅 粟裕 D、刘少奇 邓小平,B,B,检测反馈,

10、5.双十协定和国共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都是国共谈判的结果都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落空协定内容都没有执行协定都有利于国内和平、民主的进程A、 B、 C、 D、,B,检测反馈,6.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A.蒋介石下台 B.南京解放C.蒋介石逃往台湾 D.全国大陆的解放,C,7.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B,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A,9、北平谈判和重庆谈判相比,不同的特点 在于A、蒋介石首先提出 B、国民党为了实现缓兵之计C、国民党没有和平诚意 D、国民党已不占有军事优势,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