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解 放 战 争,学习目标1.掌握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重庆谈判;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国民党政府覆灭。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思考: 国民党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945、810),(2)内战准备尚未完成,(1)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国民党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3)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专程到延安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前往。,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重庆谈判结果如何?,“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提问:为什么说“双十协定” 在实质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重庆谈判有怎样的意义?,第一,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国民党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扩大了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的影响,赢得了民心。,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946。1),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 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2、政协会议,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3、全面内战爆发,2、政协会议,(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形势
3、图,1.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战略反攻(1947.61948.8),陕 北,山 东,中 原,大别 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大别 山,三路大军挺进中原,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2.三大战役,(1948.91949.1),(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根据图示,解说三大战役的有关情况。,小小解说员,北平和平解放,为什么要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呢?,歼敌55.5万,歼敌47万,歼灭、收编敌人52万,三大战役的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北平和平谈判,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北平和平谈判 2、渡江战
4、役:1949.4.21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陈逸飞 油画占领总统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4、决战阶段(1948、91949、9),(1)三大战役 (2)北平和平谈判(背景、结果) (3)渡江战役(时间、结果),1、 北平和平谈判 2、渡江战役:1949.4.21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思维拓展,解放战争前,国民党的军队是共产党的三倍,控制着全国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几乎
5、全部的现代工业,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但是最终的胜利却属于中国共产党。原因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从中共方面看: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3、人民群众的支持; 4、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5、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国民党方面看: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4.美援断绝,蒋桂分裂,结论:,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课堂测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了哪些努力?,争取和平阶段:重庆谈判 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
6、攻阶段: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 对国民党的最后一役:渡江战役,课堂检测,1、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 2、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3、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主要依据是A农村革命任务的完成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
7、了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防挖蒋根”的口号,“后防挖蒋根”是指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C、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6、(2004上海卷)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柏坡以及三个战役。由此判断只能是在三大战役后,因此选C。,5、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力量强大 B、 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 美国主张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