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时一、检查作业:1、练习完成情况。2、点名分析人物形象。二、写作特点:(一)结构 安排井然有序,思路 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 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 赤壁会战。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 的外交活动;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 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 南北对峙、战略反攻
2、 火烧赤壁、乘胜追击 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 说”音 shu,劝意) 。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 事上写了“三说”: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 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 ,说孙权联刘抗曹。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 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紧接着写鲁肃趁“ 权起更衣 ”之机, “追于宇下”, “ 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
3、;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 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 呵成;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文章以事件 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在一系列事 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 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
4、信 服的逻辑力量。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 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若无肃、亮、瑜 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 战例?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 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此字上半部的“ 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 的态势;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我们说这一“甲” 字,恰好是赤 壁之战的结构
5、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 各求理正、据足,言辞 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 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 定天下”和保一方平 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这 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结果真的如 此, “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 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
6、的一段对话。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 “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 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 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文章用“备甚悦”三字表明刘备透 彻理解鲁肃话意。若鲁肃不这样与刘备会谈,那效果当作别论了。鲁肃主动创造和谐氛围,平等地与刘备商讨 ,体现了鲁肃友善和坦诚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过人的外交智慧。 这之后写的是诸葛亮与孙权的会谈。刘备“新败”, “遁逃至此 ”,诸葛亮完全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地位。 为了这次“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的外交活动的成功,他必须不卑不亢,始终占据主动。
7、于是他先发制人,与权 相见后,就总论天下局势,客观分析孙、刘、曹三方面情况,紧接着连续两次反激孙权,使得孙权从根本上断 绝与曹操的关系,这就取得了会谈的初步胜利。但联刘问题还未解决,于是诸葛亮趁回答孙权提问之机,将刘 、曹对比,说明刘备军力仍很雄厚,而曹操存在着兵力(“远来疲散”) 、战术(“不习水战”) 、军心(“ 非心腹也”)等致命的三大弱点,不仅保住了刘备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彻底消除了孙权在联合问题上的疑虑。 接着推测建立孙刘联盟必然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美好前景,从而使孙权在主动断曹后又树立了主动联刘的思想, 取得了会谈的彻底胜利。诸葛亮用心良苦,他的话语重理性分析,重事实证实。孙权能发“吾不
8、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的誓愿,最后又有“ 大悦” 的反应,全是诸葛亮言辞所具强大的征 服力作用的结果。曹操的话语是在“遗权书”中。虽然只有三十个字,却显其杀气腾腾,骄横狂妄,气焰嚣张。即使人物的 言辞很短,作者也不放过写理由写事实。在短短的两句里,写有一“理”(“奉辞伐罪”) “二事”(“刘琮 束手”与“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将曹操的狡诈性格反映出来了。写张昭的言论,也是重视写理由写事实。 张昭先说明曹操的本性与为人,作为提出“拒之,事更不顺” 的依据,为后面提出“ 不如迎之”垫底。接着, 指出孙权优势已失,而曹操优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见。这样写
9、理摆事,使张昭言论更具迷惑力 。这从孙权“独不言” 的神情和“ 起更衣 ”的举止完全可以看出来。 听了张昭的讲话,孙权很不痛快,借故走出议事厅。鲁肃唯恐孙权改变主意,立即“追于宇下”,对孙权 讲了一段话。在情急之时讲话,他也是理据在前,结论随后。他直言“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点出了要害 ,作为“不足与图大事”的因由,使得孙权的心情稍稍安定。接下又向孙权对比分析“可迎操”与“ 不可”的 两种人绝然不同的前途,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进一步劝权“莫用众人之议”,达到坚定孙权抗曹决心的目的 。言辞恳切,充溢着对孙权无限忠贞之情。 最后写的是周瑜对孙权讲的两段话。白天(公开) ,周瑜讲的也是“不可迎”。
10、不过,所谈与鲁肃不同。 周瑜是在分析了曹操在政治上的不利(“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和分析了孙权在环境、威望、兵力、人才方 面的优势的基础上得出“不可迎”的结论。这之后,他又分析指出曹操“冒行”“数者用兵之患”,同时向孙 权作出破曹许诺。从而激励了孙权的雄心,使他毅然摈斥了迎降的主张。夜里(私下) “复见孙权”,针对曹 操“遗权书”中所言,分析曹操来犯的实际军力(“不过十五六万”)及其弱点(“ 疲病之卒 ”、 “狐疑之众 ”) ,并再次担保破曹,从而消除了孙权在抗曹问题上最大的疑虑。 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话,点点在情合理 ,句句掷地有声。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个生龙活虎,雄姿英发、气势非凡而又有远见
11、卓识的人物形象。 赤壁之战 ,以写对话取胜。作者用人物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把人物放到内外部矛盾斗争的焦点上来 刻画人物的语言。综观全部对话,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物在对方面前,极尽所能,为了各自目的利益,力求所 言理正据足。正因为这样,客观上他们的言辞尽透出自己的情态与性格。从文中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看,司马 光也是匠心独具,设计精巧的。三、课堂练习:1、比较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当 谁以当曹操者(动词,抵挡)当横行天下 (动词,应该)孤当与孟德决之(副词,当即)将 命猛将统兵数万 (名词,将领)求救于孙将军 (名词,高级军官)彼所将中国人 (动词,率领)将顺江东下 (副词,将要)治 共治曹操 (动词
12、,对付)刘表治水军 (动词,管理)卒 疲病之卒 (名词,士兵)鲁肃闻刘表卒 (动词,死亡)五万兵难卒合 (形容词,同“猝”,匆猝)次 引次并北 (动词,临时驻扎)余船以次俱进 (名词,次序)方 助画方略 (名词,次序)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正在、将要)方连船舰 (副词,正,或并)乃 此乃天也 (判断动词,是)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副词,竟,居然)乃罢会 (副词,于是,就)骑乃得过 (副词,才)2、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词性、作用或意义)为 为孙权长史 (wi 动词,是)为操后患 (wi 动词,成为)动以朝廷为辞 (wi 动词,做)保为将军破之 (wi 介词,替)安能复为之下乎 (wi 介词,在)恐为操所先 (wi 介词,与“所” 连用,表被动)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wi 动词,通“谓” )于 求救于孙将军 (介词,向)见权于柴桑 (介词,在)肃追于宇下 (介词,到)受制于人 (表被动,被)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第三题单号题、第四题(四) 。五、教学后记:附:板书设计北岸 曹军80万 (骄傲轻敌)长江南岸 东吴3万 (知己知彼) (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