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班教案.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4170544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儿园大班故事课件 PPT:小狐狸卖空气设计意图: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幼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新鲜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懂得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知道空气污染的几种途径及空气污染给予人类带来害。2、让幼儿明白新鲜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知道保护新鲜空气的法。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准备: 视频仪、图片、操作卡。活动过程:一、请幼儿摸空气引出故事内容:1、教师:“在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请你们摸一摸。”2、“有没有摸到 ”?“其实空气是看不

2、见,摸不着的,可是小狐狸却能装着空气到处去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二、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 1、听故事,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目标 1)(1)提问:“小狐狸得了什么病?它怎么会得这种病的?(2)平时,你见到过什么现象也会使空气污染的呢?(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有关图片。)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会污染环境,如:燃放爆竹、烟花,咳嗽乱吐痰,抽烟、工厂的烟囱和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等都对空气有污染。2、了解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目标 1)(1)、你们喜欢污染的空气吗?为什么?(幼儿讨论回答)(2)、污染的空气除了对人会造成 危害,还对谁有危

3、害?小结:我们吸了污染的空气会引起咳嗽,头痛、四肢无力,严重的可能会生癌症,还可能因缺氧致息甚至于死亡,动物和植物也会无法生存下去。3、知道保护新鲜空气的方法。(目标 2)你们说污染的空气可怕吗?那我们怎样才会使空气更新鲜呢?(幼儿讨论回答)小结:对了,要使空气新鲜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多种树,植草坪,咳嗽用手帕捂住,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工厂治理烟囱和废气等等好多种做法。4、幼儿操作。(目标 1、2 、3)(1)老师前两天拍了许多照,现在要请小朋友来评一评,说一说,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2)幼儿拿操作卡互相讲卡片内容。(3)讲评:出示几张操作卡放在视频仪,请集体幼儿一起说说卡片上的做法对不对?为什

4、么?该对他说什么?三、结束(目标 3)今天,我们知道了污染的空气危害很大,那我们就应从自我做起,还要督促好我们周围的人,让大家都来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优美。四、延伸活动请幼儿设计新型机器把污染的空气吸掉。此活动适用于大班,通过故事知道空气污染的几种途径及空气污染给予人类带来害。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光和影子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 光和影子” 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

5、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 不会

6、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 ,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 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

7、 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 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购买食品注意事项(健康)活动目标: 1、了解买食品时

8、应该注意的事项。 2、通过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期。 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包装的食品。 2、相同包装的食品,一个有防伪的标记,一个没有。 3、请一位幼儿排练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看一个表演,看看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2、幼儿观看一小朋友表演,内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说:“我今天在商店里买了一包膨化食品。” 然后,打开食品袋吃这包食品,接着假装肚子痛。 3、引导幼儿讨论: 师:这位小

9、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 幼儿:吃了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儿:老师,我有一次吃了一个烂苹果,后来也肚子痛的,还拉肚子了呢。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啊? 幼儿:想 二: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1、教师身穿白大褂,扮成医生对小朋友进行检查说:“ 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医生拿过小朋友手里的食品,观察上面的文字说:“这袋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你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生病不舒服。” 2、师:医生说什么?什么是保质期?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学习观察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幼儿:你吃了这包过期的食

10、品,会生病的。 师:什么叫过期啊? 幼儿:已经不能吃了。 师:对的,过期的意思是超过了保质期,已经变质的东西。 师:那什么是保质期呢? 幼儿:不知道 师:食品生产出来(生产日期)到最后食用的那天之间的那段时间就叫保质期。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师: 我们在商场里选购食品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买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有没有过保质期?什么地方会有这些标记?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看包装袋背面,右下部位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师在黑板上示范。 (2)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购的商品是质量好的产品呢? 师:有防伪标记和具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都属于质量好

11、的产品。 (3)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小袋食品,幼儿自己观察、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三:进一步了解食品的食用安全 1、组织幼儿讨论: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注意什么?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选购包装完好的食品,检查食品袋上是否有质量检测合格标记的产品标记。 4、师:今天老师还带了两包食品,请小朋友看一看一样吗? 幼儿观察 5、师小结:小朋友以后到商店选购食品的时候要把今天学到的本领用进去,还要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特别是年纪大的人。活动名称:语言:秋天的图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上小动

12、物描绘的画面,讲述秋天的特征。 2、学习用“金灿灿 ”、“千姿百态” 等词语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3、愿意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白纸以及彩色笔。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画面。 教师:上图画课了, 熊猫 老师要求小动物画出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色。小动物画了些什么? 幼儿观察画面后,教师请幼儿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他们画了哪些秋天的景色?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引进讲述经验,引导幼儿讲述画面。 提问: (1) 熊猫 老师要求小动物画什么景色? (2) 小猴画的是果山,山上有哪些果子?是什么颜色的? (3) 小松鼠画的是树林,有哪些树叶?有什么颜色

13、的? (4) 小兔子画的是什么?花园里有什么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5) 小花猫画的是田野,田野里有哪些农作物?他们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完整连贯地讲述画面后,再带领幼儿一起讲述。 启发幼儿想一想:秋天是怎样的?鼓励幼儿在纸上画一画秋天的景色,再讲给同伴或老师听,引导幼儿讲一讲:我画的是秋天的 在活动开始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讲述秋天的特征。 活动反思: 我在开展秋天的图画这个活动时,先在前两天的晨谈活动中将中秋节中的习俗,就对其中一种庆丰收的习俗同幼儿一起讨论,使他们对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有了更多的了解。为开展活动先做了必要的准备。 接这我自己先熟悉教学挂图,发现挂图确有问题,其中“橙

14、色的橘子” 在挂图上却是红色的,“紫色的葡萄” 在挂图上却没有画出来。于是我对挂图马上进行了修改。原来现成的教学挂图也会有错误,这让我知道在上课之前不但要对教案烂熟于心,对一些现成的教具也要仔细观察,如果在上课时在发现错误,会使自己手忙脚乱。 再接整理教案的时候,我觉得散文中的小动物比较多,因此兑换来的教案进行了修改,先请小朋友来认识散文中的人物,猜想他们会画出什么样的秋天的景色。这样在一开始的提问就给了幼儿想象的空间,有了之前知识的积累,幼儿的回答都很精彩。然后再请幼儿来看挂图自由讨论,培养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然后再由教师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如:“小猴画的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根据教师的提

15、问,引导幼儿完整的说出散文里的话语。把握了整个活动的重点。 接下来我请幼儿一起完整的来朗诵散文,这里可能缺少了幼儿的一个欣赏环节,如果幼儿能够完整的欣赏一遍的话可能掌握的情况会更好。最后我请小朋友来一起画一画秋天的景色,虽然在画之前幼儿说得比较多,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幼儿之间都画得比较相近大都是苹果、香蕉之类的水果,如果将这个环节改成仿编散文的诗句,幼儿或许能够在语言方面有更精彩的表现。 活动名称:绘画:秋天的树林 活动目标: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16、、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实物展示仪一台。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林,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林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林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黄色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树林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林。 6、作品展示。 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林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林。 活动反思: 今天的绘画活动幼儿都很认真,因有以前的各种关于秋天的活动,幼儿对秋天已有了较深的印象,所以画的树的形象比较的好,用的颜色也比较的逼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