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训练 18 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能力提升练第 44 页 读安徽省 19902030 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示意图,完成第 12 题。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A.20002010 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 20202030 年城市化速度最快C. 20102012 年城市化速度减缓D. 19901995 年城市化速度最慢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答案 1.D 2.A解析 第 1 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 2010 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
2、 年和 19901995 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 20102012 年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19901995 年城市化速度更慢。20202030 年 10 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 10 个百分点,速度较慢。第 2 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8 浙江 4 月选考)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读图,完成第 34 题。3.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B
3、. C. D.4.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 B. C. D.答案 3.D 4.C解析 第 3 题,根据题意“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结合图中数据,城市各项水平最高,因此城市化水平最高,故选 D 项。第 4 题,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创新带动能力应较高,符合,故选 C 项。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右图,完成第 56 题。5.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
4、活动是( )A.交通枢纽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D.公园绿地6.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A.使城市化水平下降B.增强城市“雨岛效应 ”C.出现城市“空心化 ”现象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答案 5.B 6.D解析 第 5 题,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因此,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园艺苗圃,故 B 项正确。第 6 题,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减轻城市“雨岛效应” 、促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故 D 项正确。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
5、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读图,完成第 78 题。7.对该区域局地气候发生变化作用最轻微的因素是( )A.水域面积 B.地面风力C.植被覆盖 D.土壤肥力8.造成图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交通状况的改善C.人口政策的调整 D.自然环境的演变答案 7.D 8.A解析 第 7 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城市化速度加快,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域面积变小,影响温差和湿度,影响气候变化;随着城市化发展 ,下垫面性质改变,影响风力; 城市化发展 ,导致植被覆盖降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及空气湿度都发生变化,且三者均属气候影响因素。土壤肥力不影响气候
6、,故 D 项正确。第8 题,读图可知,大量的农业用地(农田景观) 变为工业园区,表明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变为工业为主。2016 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 12 月 25 日在泉州举行,研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 题。9.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10.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缓解热岛效应 减轻城市内涝 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提供工业用水A. B. C. D.答案 9.D 10.A解析 第
7、 9 题,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改变地表径流,使地表水汇集到荷花池中,其他影响相对较小,故D 项正确。第 10 题,活水公园将雨水收集 ,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正确;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正确;城市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正确; 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错误。故 A 项符合题意。读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完成第 1112 题。11.关于图中所示三个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 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 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
8、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12.2030 年与 2000 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可能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 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 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答案 11.C 12.C解析 第 11 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可判断出,不同年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 项错。美国晚于英国达到 80%的城市化水平 ,B 项错。1970 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 项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D 项错。第 12题,2030 年与 2000 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
9、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 项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 项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 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 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 项错。13.读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市人口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上海是我国超大城市,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排第一,江苏、河南紧排其后。全市每平方千米平均居住 3 631 人,全国最拥挤。图 1 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图 2 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1)1990 年以后上海市常住人口 ( 变化特征),原因是 ;户籍人口 ,原因是 。 (2)目前上海年龄构成方面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针对该人口问题应
10、采取的措施有 。 材料二 2000 年和 2010 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单位:万人)。图 3 2000 年和 2010 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3)中心城区人口 ,郊区人口 ,其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 :城市功能分区方面:中心城区 区扩大,工业区、文教区向郊区转移;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方面: 旧城区改造使原来 用地转变为商业和办公用地,而新建 区位于城郊地区,促使大量居民向 搬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 不断完善,日趋便捷; 郊区新城 建设日趋完善。 答案 (1)不断增多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 变化不大( 或略有减少) 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 (
11、或呈负增长)(2)关爱老人,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等(3)(略有 )减少 (明显)增加 商业 居住 住宅 郊区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 公共设施解析 第(1)题,上海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 ,大量外来人口来到本市就业,使上海人口增速加快,上海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多。由于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或呈负增长),所以户籍人口变化不大( 或略有减少)。第(2)题,老龄化的影响主要是养老压力较大,所以要关爱老人,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等。第(3)题,读图 3 可知 ,中心城市人口减少,而郊区人口明显上升,反映逆城市化现象。14.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城市化一
12、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测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的繁荣、高楼的林立)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的建设 ,人口素质的提高等,与景观城市化有一定的联系)。若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相协调,则属于同步城市化。但现实中由于两者的差异性往往形成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文化发展速度) 和滞后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落后于文化发展速度)两种模式。材料二 下图为某城市剖面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1)判断该城市B 地区属于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还是滞后城市化,说明判断理由。(2)根据城市A 地区的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曲线 ,分析该地区存在的城市问题并提出改造措施
13、。(3)根据城市C 地区的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曲线,分析该地区存在的城市问题并提出改造措施。答案 (1)城市B 地区属于同步城市化。判断理由是: 该地区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两条曲线差距不大,说明该地区城市景观和社会人文协调度较高。(2)城市A 地区人文城市化水平高,而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相对偏低,属于滞后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地区存在的问题是:该地区处于旧城区 ,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城市设施比较落后,住房紧张,道路和娱乐、休闲、服务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足。改造措施:进行旧区改造,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3)城市C 地区人文城市化曲线下降,景观城市化曲线相比较而言较高,属于过度城市化。这里新住宅区大量增加,城市配套设施比较新,但该地区人文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素质有待提高。要加强该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该地区的人口素质。解析 第(1)题,看某个阶段属于哪种类型的城市化,主要看曲线图的变化情况。第 (2)题,据图判断,该阶段为滞后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问题主要从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城市设施、住房、公共设施等角度分析作答,应围绕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和办法。第(3)题,分析答题的思路与第 (2)题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