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68303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综合检测卷(三)(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时期,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这一现象( )A完善了宗法体制 B强化了周王权威C促使了西周强盛 D加剧了地方割据解析 周天子实行分封并未完善宗法制,故 A 错误;周王的做法弱化了周王的权威形成了“国”与“家”的对立,故 B 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导

2、致了后来诸侯割据混战,故 C 错误;这一现象反映了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加剧了地方割据,选 D。答案 D2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下列人物中吸收了道家思想的有( )荀子 韩非子 墨子 王夫之A BC D解析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是对道家思想理论的吸收,故正确;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三者合一,包含有道家的思想,故正确;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 “尚贤” ,体现了讲究实际功利的精神,故错误;王夫之的“气元”论是在研究老庄之学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故正确,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3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

3、是(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 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 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解析 材料“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说明文人画意图通过山水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人之兴味,故 A 项错误;“注重诗意,画中有诗”是文人画的创作形式,与- 2 -材料提及的特点不符,故 B 项错误;“诗书画印,素养齐全”也是文人画的创作形式,与材料中文人画的特点不符,故 C 项错误;“表现个性,蕴含精神”符合材料中文人画的特点,故 D项正确。答案 D4 “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

4、性就会遭到质疑” 。为能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做出的努力是( )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B董仲舒积极主张“大一统”C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D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解析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但并未上升为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故 A 项错误;董仲舒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并未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 B 项错误;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宋明理学,故 C 项错误;由材料“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可知是将道德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故 D 项正确。答案 D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材料所说的“柳郎中词

5、”的特点是( )A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B慷慨悲壮,沉郁感伤C豪气纵横,悲壮激昂 D清浅婉约,不避俚俗解析 柳永是婉约派代表词人, “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是唐诗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故 A 项错误;“慷慨悲壮,沉郁感伤”是豪放派的特点,故 B 项错误;“豪气纵横,悲壮激昂”是豪放派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清浅婉约,不避俚俗”是婉约派的特点,故 D 项正确。答案 D6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 ”由此说明( )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 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 D行省为

6、流动的中书省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设立的经过,体现了制度的继承性,选 C。答案 C- 3 -7 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 “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繁荣 B抑商政策废弃C坊市制度形成 D自然经济瓦解解析 材料中丝织品、粮食、盐和米聚集在一起,故反映商品的汇聚和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故 A 项正确;明清时期仍然重农抑商,故 B 项错误;坊市制度在宋代已经被打破,故 C 项错误;自然经济瓦解是在近代,故 D 项错误。答案 A8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 “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

7、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与材料中“今倭一海岛小国”不符,故 A 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与材料中“今倭一海岛小国”不符,故 B 项错误;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材料中“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表明是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与材料中“国将何以为国?”相符,故 C 项正确;八国联军与材料中“今倭一海岛小国”不符,故 D 项错误。

8、答案 C9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解析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与材料的内容“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 4 -应有的地位”不符,故 A 项错误;“就以儒学来

9、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表明没有混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故 B 项错误;充分肯定文言文的价值与材料的内容“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不符,故 C 项错误;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儒学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表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 D 项正确。答案 D101877 年, 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 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 ;1883 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 “毁筋绝骨”的苦痛

10、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B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D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解析 “1877 年, 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 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 ;1883 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可得出都属于社会习俗的文明开化,故 A 项正确;“1877 年, 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不是女性自己追求的结果,无法体现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故 B 项错误;材料仅列举了三个史实,无法得出“普遍”的说法,故 C项错误;“1877 年, 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不能体现反清的精神,故 D 项

11、错误。答案 A11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 )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解析 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与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无关,故 A 项错误;论证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是在井冈山时期,故 B 项正确;论证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是在延安时期,故 C 项错误;- 5 -井冈山时期是论证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与解放战争无关,故 D 项错误。

12、答案 B12某场战役中,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 80 余万人,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据自己统计死伤 30 万人。日军投入 8 个师团和 2 个旅团 20 万余人,宣布死伤 4 万余人。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全民族抗战的形势逐渐形成C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D国民政府执行全面抗战路线解析 “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没有提及共产党的军队,不能说明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 A 项错误;“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 80 余万人,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说明国民党的大部分军队已

13、经出动,表明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积极抗日,可见全民族抗战的形势逐渐形成,故 B 项正确;“纷纷奔赴战场”不能说明已经完全服从中央的领导,故 C 项错误;“自己统计死伤 30 万人”可知没有涉及联系群众,发动人民战争的内容,故无法证明其为全面抗战路线,故 D 项错误。答案 B13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于(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B反映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C导致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解析 该股票时间是 1956 年,而国民经济恢复是 1952 年底,故 A 项错误;据该股票上的公私合营和时间可知,是三大改造

14、中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故 B 项正确;导致建国初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应该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 C 项错误;该图片说明了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故 D 项错误。- 6 -答案 B141950 年 10 月 28 日,中国、芬兰就两国建交事宜正式达成协议,芬兰成为第五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这一外交活动( )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的产物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说明芬兰当时未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体现了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国际格局A B C D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 1953 年,故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正确;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

15、方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芬兰与中国建交,反映出当时芬兰未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故正确;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故错误;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15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的留学热潮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五次 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 创业立业 A.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建设国家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C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D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解析 结合所学知

16、识,晚清的留学思潮主要致力于中国摆脱弱国的形象,实现富国强兵,如洋务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主要致力于实业救国;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建设国家的任务,此时主要留学苏联,目的主要是建设国家,故 A、B、C 项错误;故 D 项正确。答案 D161984 年,新的一次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物理学家邓稼先欣喜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此前 20 年我国在核技术领域取得- 7 -的成就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A B C D解析 1964 年,

17、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正确;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故正确;1958 年,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时间不符,故错误;1970 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不属于核技术领域,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17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此处的“错误”是指( )A个人决策易导致专制政治B法律至上易导致权力滥用C公民民主带来参政主体狭隘D直接民主易造成决策失误解析 “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指的是直接民主下容易导致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选 D。答案 D18在文艺复兴催生的事物中,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房间:一个小小的

18、私人空间。在那儿,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们会以书为伴,并寻觅到自己的安宁。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新式房间的出现( )A收藏书籍成为当时的共识B凸显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C男女平等的意识得到认可D表明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解析 题干主要论述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之下,出现了一种新式房间,在这种房间里, “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们会以书为伴” ,这不等同于当时的人们热衷于收藏书籍,故 A 项错误;新式房间的出现是受到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影响,在这种房间里, “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们会以书为伴,并寻觅到自己的安宁” ,这种情况说明人文主义注重人的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故B 项正确;题干主要论述由于受到文艺复兴中人

19、文主义的影响,能够彰显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的新式房间出现,没有谈及男女平等的问题,故 C 项错误;题干只是谈到在新式房间里“受到良- 8 -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们会以书为伴,并寻觅到自己的安宁” ,没有涉及到教育的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 B19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中谈到英国革命时说:“这场斗争从来不是专制和共和制的斗争,用兰克的话来说, 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 。 ”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英国( )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 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明确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 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A B C D解析 英国议会 13 世纪就出现了,英国有议会制

20、的传统,据材料“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得出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故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场革命是指光荣革命,结果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正确;据材料“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可以得出明确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故正确;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是在 18 世纪,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20对下边18701900 年世界铁路网分布图(单位:千公里)的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A美洲大陆的铁路开始超过欧洲B亚非澳三洲铁路也有较大发展C初步形成环绕全世界的铁路网D直接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 美洲大陆 1890 年铁路总里程

21、开始超过欧洲,故 A 正确;亚非澳三洲铁路虽然发展缓慢,但也取得一定的发展,故 B 正确;材料也体现了初步形成环绕全世界的铁路网,故 C 正确;直接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工业革命,铁路只起到推动作用,故 D 错误。答案 D21埃菲尔铁塔于 1887 年 11 月 26 日动工,1889 年 3 月 31 日竣工,铁塔的总重量约 7 000 吨,由 18 038 个精密度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的部件和 250 万个铆钉铆接而成。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 9 -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 ,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下列对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说法正确的是( )体现了工业革命成就 反映了建筑材料重大变革 赢得了

22、国人一致认同 印证了工业化多元影响A B C D解析 埃菲尔铁塔是工业革命成就的体现,故正确;铁塔用的材料是铁,表明建筑材料的重大变革,故正确;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 ,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说明没有赢得国人一致认同,故错误;埃菲尔铁塔有人赞成,认为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成就,有人反对,表明工业化的多元影响,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22借助立法手段,调节劳资关系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法案明确对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作出规定的有( )全国工业复兴法 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A B C D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故正确;社会

23、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故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故错误;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 40 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 40 小时的最高工时,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23下图是二战前德国的侵略图 ,德国占领的先后顺序是( )A BC D解析 根据地图是莱茵非军事区,1936 年占领,是奥地利,1938 年 3 月,是苏台德区,- 10 -1938 年 10 月,是捷克,1939 年。根据时间先后顺序,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下图所示国际组织的共同点是(

24、 )A组织规模逐渐扩大 B倡导建立政治合作机制C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增长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国际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没变化,欧盟随着成员国增加,组织规模逐渐扩大,故 A 项错误;倡导建立政治合作机制不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故 B 项错误;二者成员国经济发展都不均衡,故 C 项错误;两大区域集团都推动了区域经济不断增长,故 D 项正确。答案 D251957 年一项调查发现,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联邦德国国家收入的 20.8%。这主要是因为联邦德国( )A用收入调节实现社会公平B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

25、策C保护社会经济竞争的秩序D推行“中央统制经济”的模式解析 财政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战后德国公共支出比重大是为推动社会公平,建设福利社会,故 A 项正确;材料是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未提及货币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德国经济竞争的相关概况,故 C 项错误;战后德国阿登纳政府实行行政控制为主的经济政策,但材料只提及财政的公共支出,故 D 项错误。答案 A26(加试题)1905 年 8 月 13 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说,关于这次演说,1981 年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收录有两份资料,一份是 1905 年 9 月 30 日出版的孙逸仙演说 ,一份是 1905 年

26、 11 月 26 日, 民报创刊号刊登的记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 ,两份资料对演讲的记载有些差异。这表明( )A反映同一史实会有来源不同的史料B报纸史料往往比其他史料更真实些- 11 -C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记载呈现的 D不同版本史料使追寻真相变得困难解析 根据材料“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说”有不同的版本,1905 年 9 月版,1905 年 11 月版,这说明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版本中使用史料不一样,故 A 项正确;报纸并不能比其他史料更真实些,故 B 项错误;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记载呈现的,故 C 项错误;D 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故 D 项错误。答案 A27(

27、加试题)“到 1900 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D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解析 1900 年之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大的提高原因主要就是洋务经济的客观推动作用,故 A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资本输入,但是毕竟离 1900 年较短,发挥作用有限,故 B 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是发生在一战期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C

28、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作用有限,故 D 项错误。答案 A28(加试题)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 1903 年 4 月 26 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 、 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 ,新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B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C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D维新变法运动已深入到了社会基层解析 根据“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可知清末上海通过报刊对周边地

29、方产生文化辐射,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报刊的作用,没有强调交通、通讯的变革,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新学社群成员聚看报刊,但没有反映对新学社群产生的- 12 -影响,材料中也没有说明新学社群的性质,故 C 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 1898 年 9 月失败,而且维新变法运动也没有深入社会基层,故 D 项错误。答案 A29(加试题)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 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推动保罗三世变革的因素有( )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对宗教改革的支持 印刷术的发展 缓解天主教面临的危机A B C D解析 文艺

30、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腐败,所以保罗三世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企图遏制腐败,故正确;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改革旨在抵制宗教改革,故错误;根据“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可知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保罗三世改革,故正确;保罗三世改革有利于减少教会的腐败,加强对教众的思想控制,从而缓和天主教面临的危机,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30(加试题)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曾发表评论说: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下列说法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古罗马的自然法精神吸收了斯多亚学派的主张 欧洲的浪漫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 德

31、意志帝国宪法学习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冷战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A B C D解析 斯多亚学派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古罗马的自然法精神就吸取了其主张,故正确;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思想没有关联,故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于 1871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1875 年,故错误;冷战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政策上相互借鉴,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由于陆上丝绸之

32、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唐与突厥、吐蕃的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 13 -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摘编自杜瑜的海上丝路史话材料二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外汇储备工业成品占出口贸易比贸易伙伴1978 年 206 亿美

33、元 第 22 位 / 45.2% 几十个1997 年3 250.6 亿美元第 10 位 1 399 亿美元 86.9% 227 个改编自苏星的新中国经济史(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和唐宋两时段中国“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表现。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5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概述中国政府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而采取的举措。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意义。(5 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 ,根据所学汉唐陆上丝绸之路发达得出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34、 ;根据所学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得出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此路线被称为“瓷路” 。第二小问“原因” ,根据材料一“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得出陆上丝绸之路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乱的影响;根据材料一“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得出海上丝路相比于陆上丝路,运力大且成本低;根据材料一“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得出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外贸物品多产于南方沿海地区;根据材料一“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得出海上丝路能够连接更为广阔的对外贸易区域。第(2)问,第

35、一小问“举措” ,结合所学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陆的基本格局,点线面兼顾得出: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根据材料二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和中国在世界贸易地位的上升,结合所学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得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复关”谈判到“入世”谈- 14 -判。第二小问“意义” ,根据材料二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和中国在世界贸易地位的上升得出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 (1)表现: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1 分);唐宋以来瓷

36、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此路线被称为“瓷路” 。(1 分,或者答“这一时期,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北非等地区”也可得 1 分)原因:陆上丝绸之路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乱的影响;海上丝路相比于陆上丝路,运力大且成本低;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外贸物品多产于南方沿海地区;海上丝路能够连接更为广阔的对外贸易区域。(3 分,任答三点即得 3 分)(2)举措: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3 分,任答三点即得 3 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复关”谈判到“入世”

37、谈判。(1 分,任答一点即得1 分)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从 1763 至 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材料二 1947 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 、 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 17、18 世纪的相关史实,指

38、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的主要因素。(4 分)(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出现材料二这些认识的原因,并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6 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 1763 至 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并结合 17、18 世纪的相关史实即可从牛顿经典力学、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等方面指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的主要因素。第(2)问,据材料二“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都认为欧洲已灭亡”并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从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人们的心灵创伤等方面简要指出出现材料二这些认识的原因,并结

39、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两极格局、新兴力量崛起、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等- 15 -方面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答案 (1)科学:牛顿经典力学;经济:工业革命;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启蒙运动。(4分)(2)原因: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2 分,答出两点即可)历程:二战后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或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六七十年代,新兴力量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或一超多强)。(4 分)33(加试题)社会主义逐步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20 世纪初

40、,梁启超指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于是近世所谓社会主义者出而代之。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于 20 世纪也明矣。 ”1920 年,他又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 , “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 。梁启超等人的主张引起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对梁启超发起了论战,如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驳斥梁启超的观点,坚决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指出唯一出路是用暴力手段。经历这次论战之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逐步统一,不久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孙中山则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

41、者压制贫者是也” , “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 。摘编自李喜所梁启超新传 等材料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梁启超是将社会主义术语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从孙中山到邓小平,先进的中国人都探讨过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据周永学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与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焦点,指出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的活动。(5 分)(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研究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并指出其与邓小平

42、“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相同之处。(5 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焦点” ,根据材料一“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 、 “坚决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指出唯一出路是用暴力手段”等信息得出焦点是逐步进入还是直接进- 16 -入社会主义,采用暴力革命方式还是改良方式进入社会主义;第二小问“活动” ,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的主要方式是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开设课程、开展论战、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等。第(2)问,第一小问侧重分析,原因从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梁启超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等,主要作用在于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第二小问侧重

43、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根据“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 、 “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相同之处在于都主张消灭两极分化,发展社会生产力。答案 (1)焦点:逐步进入还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采用暴力革命方式还是改良方式进入社会主义。(2 分)活动:1918 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1919 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北京大学等学校开设了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如答与梁启超展开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也可

44、以得分,合计 3 分)(2)侧重分析主要原因: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思潮进入中国;梁启超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3 分)作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2 分)侧重分析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 ,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3 分)相同:都主张消灭两极分化,发展社会生产力。(2 分)34(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 “修昔底德陷阱” ,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

45、争的爆发, “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材料二 (1900 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7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00 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

46、并结合中国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 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内涵” ,由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 ,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可以概括该主张的内涵是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第二小问“评述观点” ,对于该观点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若赞同可从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进行论证。若反对,则可以从 19 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二战后两极

47、格局下,美苏激烈对抗,但始终没有爆发战争进行论证。第(2)问,第一小问“方式” ,由材料二“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可知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方式有殖民战争、经济侵略与政治控制。第二小问“史实”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战争方式有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侵略方式有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政治控制方式有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 (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该观点符合史实: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19世纪末至 20 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该观点不符合史实:19 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激烈对抗,但始终没有爆发战争。(2)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