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68044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第 15 讲 中国的气候优化知能训练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 7 月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12 题。1造成地和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 D环流形势解析:选 C。点纬度高,气温也高,点纬度低,气温低,这是不符合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由地势高低造成的。2地气温可能为( )A16 B17 C19 D18 解析:选 B。地气温应介于 1816 之间,故为 B 选项。读“中国分区图” ,回答 36 题。3形成甲、乙两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的是( )A海陆位置B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比甲地长C纬度位置D甲地靠近冬季风的源地解析:选 C。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北方和南方

2、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实际是纬度差异。4丙区的自然景观与甲、乙两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丙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量少B甲、乙两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C甲、乙两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2 -D两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解析:选 A。丙区与甲、乙区自然景观不同主要由海陆位置决定的。5地点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有可能为( )A18 B5 C6 D28 解析:选 C。地位于暖温带,故一月份均温可能为6 。6地点多年平均降水量有可能为( )A875 mm B733 mmC422 mm D255 mm解析:选 A。地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南侧,年降水量应为 800 多毫米,故选 A。7读影响

3、我国的夏季风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_洋的 A_季风,也有来自_洋的B_季风。(2)图中 A 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地区;B 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地区。(3)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是_。(4)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原因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等相关知识。图中显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而且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答案:(1)太平 东南 印度 西南(2)东部广大 西南(3)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4)山岭阻挡,距离遥远8读“重庆与峨眉山 7 月平均气

4、温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步降低。通过人们的大量观测,大约海拔每升高 100- 3 -米,气温会降低_。(2)峨眉山相对重庆的相对高度为_米,两地气温相差_ 。(3)同处于 30N 附近的重庆与峨眉山,气温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4)重庆是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城市,夏季上峨眉山避暑是最佳去处。如果你是重庆市的居民,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生活体验,你还能选择哪些避暑的好去处?请你写下来,和你的同学们交流。答案:(1)0.6 (2)2839 17(3)海拔差异大,导致气温差别大。 (4)略。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 7 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

5、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D两地纬度差异大解析:选 B。根据该图的经纬度可知,甲、乙两地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纬度较高的甲地气温要远远高于纬度较低的乙地;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可知,甲处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塔里木盆地,而乙处为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两者的海拔差异显著,导致了两地的7 月均温有较大差异,故选 B。下图为我国某地区 1 月、7 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24 题。2造成甲、乙两地 1 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解析:选 B。由图中信息知甲、乙两地为山东半岛上的山地丘陵

6、,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B。3影响 7 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4 -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解析:选 B。从图中得知,7 月等温线分布沿山脉走向,沿海地区和海岸线平行,所以影响 7 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差异。4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解析:选 B。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大,平原大于山区。而石家庄距海较远且位于平原,气温年较差最大;黄海沿岸临海,受海洋热容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小,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即可判断气温年较

7、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 B。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57 题。5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大于 400,大于 25B小于 400,大于 25C大于 400,小于 25D小于 400,小于 256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7图中河流在 A 河段的水文特征有(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解析:第 5 题,按照等值线一般判读方法,甲地年降水量大

8、于 400 mm,乙地年降水量小于 25 mm。第 6 题,根据经纬度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确定甲是山地,有地形雨;乙是盆地,少有水汽进入,难以形成降水;丙在甲地的东北。第 7 题,A 河段是黄河上游,从第一阶梯过渡到第二阶梯,流速很快;水土流失很少,泥沙含量低;地势高,冬季有结冰现象。答案:5.C 6.A 7.A(2011 年威海模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数字单位:mm),完成 89 题。- 5 -8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植被覆盖情况 距海远近 季风 纬度位置A BC D解析:选 D。东北地区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距海远近和夏季风有关。9甲乙两地相比较,叙述正确

9、的是( )A低温冻害对乙地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B乙地森林和煤炭资源丰富C甲地降水多于乙地主要是受台风的影响D甲地土壤肥沃,但春季墒情差解析:选 A。乙地为东北平原,农作物受低温冻害影响很大。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第 1011 题。10图示区域的降水类型,应为( )A冬雨型 B夏雨型C全年多雨型 D全年少雨型解析:选 B。图中 19992002 年平均降水量显示了该区域降水集中在 58 月份,故选B。11图示区域 2002 年降水量与 19992002 年平均降水量相比( )A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大B降水偏少且季节变化大C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小D降水偏少且季节变化小解析:选 A。图

10、示区域 2002 年平均降水量与 19992002 年平均降水量相比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大。二、综合题12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 0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 0 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3)图中3 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 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解答时应重点抓住以下几点:(1)关注图中等温线的具体走向及其与纬度的关系。 (2)该地为我国东北北部,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明显。(3)影响某条等温线在某处发生弯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地形是最常见的因素。答案:(1

11、)呈东西延伸。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2)该地邻近强大的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季受其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很多;夏季气温与同纬度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导致平均气温偏低,0 等温线纬度位置偏低。(3)图中3 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向南弯曲表示该地气温比两侧低,是由于该地为山脉(大兴安岭),海拔较高。13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 ,完成下列问题。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1)图中 A 线表示_的分界线,B 线表示_的分界线。(2)将图中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_,_,_,_,_。(3)图中 C、D、E 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 6 月份的是

12、_线,表示 4、5 月份的是_线,表示 7、8 月份的是_线。(4)我国季风进退的快慢与_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雨。(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 C 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天气。当雨带推移至 D 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天气。(6)下列有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正确叙述是(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风区内B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C季风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D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7)我国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解析:考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以及季风与雨带的关系。第(1)题,B 线为黑河腾冲线,是人口分布界线。第(2)题,依图填注。第(3)题,根据雨带移动的规律分别为D、E、C。第(4)、(5)题,考查雨带成因及移动对长江流域的影响。第(6)题,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但也受冬季风影响。第(7)题,由于南方首先进入雨季,雨季最后结束,故雨季长。答案:(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少地区(2)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3)D E C(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 锋面(5)伏旱 梅雨 (6)C(7)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