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堂知识演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回答 14 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其原因是( )多年战争的破坏 国民政府的搜刮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人民生活十分困苦A BC D【解析】 是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不是原因,进而排除含的选项。【答案】 C2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是在( )A1949 年 B1950 年底C1951 年 D1952 年【解析】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到 1952 年,仅用三年时间,我国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答
2、案】 D3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是( )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已经完成 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人民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A BC D【解析】 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三大改造的重要成果,可见不符合史实。【答案】 C4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解析】 针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进行思考【答案】 A5下列关于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容涉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B从
3、 1953 年开始,至 1956 年结束C使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使生产技术得到改进【解析】 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底结束。其实质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回答 68 题。6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建立农业国和建立工业国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D实行计划经济和实行市场经济的矛盾【解析】 中共八大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4、已经基本解决。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答案】 C7右图 1958 年 6 月漫画家王正中画的庙小容不了大神是( )A农业生产取得全面丰收的反映B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高速度的表现C高指标带来高估产的产物D农业合作化规模扩大带来粮食生产与储存矛盾突出的写照【解析】 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此画反映 1958 年“大跃进”的高估产的产物(大佛)与 1957 年的要求( 小庙) 不符。【答案】 C8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有(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群
5、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使我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A BC D【解析】 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大规模,脱离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积极性受到挫伤等不良影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导致了国民经济自 1959 年至 1961 年的严重困难。【答案】 A“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受浩劫。回答 910 题。91967 年到 1968 年, “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其表现是( )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A
6、 BC D【解析】 19671968 年,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均属于其表现。【答案】 D10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仍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文革”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 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A BC D【解析】 “文革”期间,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外交战线能取得一定成绩不是“文革”的功劳,而是广大干部群众和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答案】 B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61968 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1966 年 253
7、4 元 17.3% 558.7 亿元 24.2%1967 年 2104.5 亿元 10% 419.4 亿元 25%1968 年 2015.3 亿元 4.2% 361.3 亿元 13.9材料二:1973 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部分)工农业总产值 396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9.2%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5.6%国民收入 231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8.3%材料三:1975 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工农业 工业 农业总产值或收入 4504 亿元 3219 亿元 12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 15.1% 4.6%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8、什么?(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什么状况?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指出,国民经济与政治局面存在何种关系?【答案】 (1)现象:19661968 年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持续下降。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工厂停产。(2)前者是“九一三事件 ”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后者是 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3)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又依靠经济发展才能维持长久。12阅读下列几幅新闻图片,思考完成:(1)以上几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
9、期怎样的社会状况?(2)图一中当时的“三面红旗”指的是什么?(3)这“三面红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突出问题?(4)它带来的直接严重后果是什么?【答案】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状况。(2)“三面红旗”指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总路线在执行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多”和“快”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大跃进”运动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出现了浮夸风;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社规模和公有化程度,刮起了“共产风” 。(4)中国出现 19591961 年的严重经济困难。课后巩固提高1(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1954 年,同
10、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C提高了生产效率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解析】 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高级形式,经过这种形式的改造,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给自己干活儿”表明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公私合营后资本家转变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被排斥;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后果,不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公私合营后的企业是集体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不是仅仅归企业工人所有。【答案】 A2(2010福建厦门文综)
11、1960 年 11 月 1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 ,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中共中央发出该指示主要是为了( )A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B进一步丰富人民物质生活C进一步调动集动生产的积极性D克服困难以渡过经济难关【解析】 1960 年我国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材料中中央政府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克服困难、共渡难关。【答案】 D320 世纪 50 年代是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重大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荣家,就是在 20 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建国前夕,荣
12、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1956 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赢得普遍的尊重。他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上图为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左一为荣毅仁)。材料二:有可能高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发展的正常比例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材料三:1958 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 1070 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
13、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选辑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民族工商业代表荣毅仁“ 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的背景。他的这一举措对当时中国经济形态的转型起到怎样的作用?(2)概括材料二中中共八大的主要经济主张。(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活动给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建设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试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经济建设活动的开展,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1)背景:19531956 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作用:实行公私合营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为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实现经济形态的转型。(2)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和“左”倾冒险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和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或答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3)“大跃进”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产品质量不高,浪费资源;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4)经济政策的制定要实事求是,依据当时国情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建设要注意速度、规模的协调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