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内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名句】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 “破“ 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 “深“ 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
2、“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 “白头”因愁而生, “搔” ,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 “更短” ,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艺术写法】1、前两联以“ 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五、 选择:1.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
3、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
4、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4.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 “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六、 赏析问答:1.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