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也许》学案1(北京版必修2).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552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也许》学案1(北京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也许》学案1(北京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也许》学案1(北京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也许》学案1(北京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也许》学案1(北京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也许葬歌学案整体感知1926 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又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写下了这首诗。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惋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 爱女的早夭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诗人没有号啕恸哭,而是将深深的悲痛埋进诗里去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离不开一个“爱”字。小孩得病,昼啼夜哭,苦累了便昏然睡

2、去,这是常有的现象。而这里的情况是,诗人借睡眠来安慰自己,爱女的早夭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由此找到了诗歌构思的突破口,后面的诗句全都由此引出,整首诗的框架也就建构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以下所谓的“叫夜鹰不要咳嗽”等句,均由此“睡”字而来。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 正因为这“睡”字中暗藏和饱含着诗人对死者的安慰和爱抚,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 ,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 ,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 ,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

3、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其实,安葬好爱女之后,诗人未必听到夜鹰咳嗽,轻微号叫,那都是诗人的想象。但这一连串的想象却非常重要。因为该诗副题虽标为“葬歌” ,却没有直接写坟墓,而是通过小草、青松、阳光、清风等自然景物,以及夜鹰、青蛙、蝙蝠、蚯蚓等自然界小动物,从侧面写出了爱女的所葬之地,渲染和烘托出了墓地四周幽静的环境气氛。 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反照和折射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因为那年头,正是军阀割据、内战频仍的时代,政治、社会极其昏暗腐败,诗人对此十分愤慨,感到女儿虽然去世太早,但离开这个浑浊的人世,日夜与夜鹰、蝙蝠等为伴倒也罢了,在松荫庇护下安睡,听“蚯蚓翻泥”

4、 ,听小草的“根须吸水” ,倒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总比听那人世的咒骂声要美妙一些。这当然只是诗人一时的自我安慰,但也可以见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同时也反衬了爱女心灵的纯洁无瑕。 问题探究 一、诗的题目是一个副词“也许” ,为什么不直接用副标题“葬歌”? 诗人明明知道爱女此次是永世长眠,但他不原意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作为父亲,他有着育儿常识,小孩生病哭闹,常常哭着昏睡过去,所以,前两个“也许” ,他宁愿假想孩子,她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整首诗的构思也就建立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关键词,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女儿的离去

5、对诗人来说是永远地睡着了,用“也许”真切地表达父母对痛失骨肉的难以言传的悲痛。 二、诗人以怎样的想象表达对亡女的感情? 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睡眠”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女深切的安慰和爱抚。诗人从两个方面写“睡眠”环境。 一是要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 ,因为“夜鹰” “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诗人是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 ,口气更加重了,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和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孩子的安睡在父亲心里是最重要的事情。 二是创造有利的睡眠环境,所以“撑

6、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会喜欢听“蚯蚓翻泥” “草根吸水” 。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 ,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同时他用一句诗也间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控诉,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真切地表现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 语言品味 一、韵律特征 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他认为,音乐美在诗中表现为音节、平仄、韵、双声、叠韵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节奏

7、,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 此诗反复吟唱,句子整齐中有错落,又不妨碍诗情的表达和语意的流畅,本来是十分困难的,而诗人却处理得很好。其中除了第二节的语气显得比较坚决之外,其它三节几乎都用了一种温柔的轻轻的语气写成的,就如平时催眠的儿歌一般,让爱女静静地“睡去” 。 二、动词锤炼 闻一多很重视炼字,擅长使用动词。有些诗仅仅一两个字,就把一节诗乃至整首诗写活了,使诗倍增生命力。他总是寻求着最恰当的字句去鲜明有力地表现诗的内容。第一节中写“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 “咳嗽” “号” “飞”都非常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界生物的叫声和行动特点。第二节中“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

8、上你的眉” ,“拨” “刷”很形象地描画出阳光刺眼,清风吹面的感觉。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诗论家、学者。名亦多,字三友,号友山,家族排行家骅。后改名多,笔名一多。湖北浠水人。1912 年进北京清华学校,为清华文学社成员。 “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此期常在清华周刊发表诗歌。1922 年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罗拉大学学美术,同时研究文学和戏剧。1925 年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与徐志摩等在晨报主办诗镌 。1927 年任武汉北伐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 年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等人编

9、新月月刊和诗月刊。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2 年秋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开始和朱自清同事论学。抗战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日本投降后任中国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云南支部宣传委员, 民主周刊社社长,1946 年 7 月 15 日发表最后一次的讲演 ,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 死水及闻一多选集等。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主要诗学论著有闻一多论新诗) 冬夜评论之时代精神 之地方色彩 时代的鼓手 诗人的蛮横 诗的格律 律诗的研究等数十篇,提出了建立现代格律诗的主张。 二、闻一多的诗 闻一多是新月派中

10、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尤其在新格律诗的理论方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三美”主张,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美(词藻)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 (二)属于听觉方面的。这两类其实又当分开来讲,因为它们是息息相关的。譬如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但是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 ”(闻一多诗的格律 )并进行认真的创作实践,为新诗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此外,他还反对完全欧化,认为新诗“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

11、于西洋固有的诗” , “它要做成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 。 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以自由诗为主,但诗人爱国的热情、丰富的想象、对色彩与廓线的敏感、对传统的重视和借鉴已经表露无遗。 红烛一诗表现出高尚的献身精神和创造的热情“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奇迹颇能显示诗人在绘画方面的天赋,用色极为精当“我要的本不是火齐的红,或半夜里/桃花潭水的黑,也不是琵琶的幽怨,/蔷薇的香,我不曾真心爱过文豹的矜严,/我要的婉娈也不是任何白鸽所有的。/我要的本不是这些,而是这些的结晶,/比

12、这一切更神奇得万倍的一个奇迹!” 红烛集中最优秀的一首诗是忆菊 ,也是诗人自己十分满意的,全诗充满了中国风韵和东方情调“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攒在紫藤仙姑蓝里的菊花;/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又有瑰丽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懒慵慵的江西腊呦;/倒挂着一饼蜂巢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栗。 ”诗人尽情兴致地展现了“四千年华胄底名花”的万种风情“檐前,阶下,篱前,圃心底菊花:/

13、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诗人苦心营造出的清远恬淡的东方意境,其中蕴含着诗人思乡念国的深情“我想起你同我的家乡,/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我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 ” 综观红烛 ,可谓出手不凡之作,闻一多时而雄浑似郭沫若,时而娟秀如冰心,用字考究,语言精练,意境幽深。但真正能体现“三美”主张的还是他 1928 年所作的死水 。这首诗堪称闻一多的呕心沥血之作,可以说是新诗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全诗追求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的和谐统一。共 5 节,每行均由 4 个音组构成(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全诗不但有很强的音乐性,而且诗

14、的形式非常整齐,给人以庄重深沉之感。而最为特异的是:死水所追求的绘画美是以丑为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有意把丑进行美化,对美丑的关系进行颠覆,给读者造成强有力的刺激。破“铜”要“绿成翡翠” , “铁罐”要“锈出” “桃花” , “油腻”能“织”成“罗绮” , “霉菌”会“蒸出”“云霞” , “死水”酿“绿酒” , “白沫”变“珍珠”这种美丑意象的交织在现实与艺术世界之间造成了强烈反差,读者越是倾向于艺术的美,就越是憎恶现实的丑陋。诗人是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来创作的,面对当时中国黑暗的现实,他痛苦而清醒地看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他用反讽的诗句赞美死水的凝滞、肮脏、腐臭、沉寂,最后

15、一节才直抒胸臆,发出对死水的诅咒。诗人在谈起死水时说,只有少数朋友“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诗人所说的“火”就是绝望中生出的希望,就是从死水中唤起的新生。 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贯彻了自己的理论,以设想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齐而著称于世。他写死水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他为自己构筑的精美而狭仄的形式,而深陷于生活的泥淖,不再盲目礼赞,开始直面现实。这一时期他的许多诗中都燃烧着炽热的感情,因强烈的爱国主义而深受人们喜爱,如著名的七子之歌中的一节后来被用在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歌曲中。(选自常立、卢寿荣编著中国新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年版) gkst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