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意外割伤以及擦伤应该怎样处理伤口?Q:儿童意外割伤以及擦伤应该怎样处理伤口?A:1.割伤被刀子或玻璃等锐利物品割破为割伤。割伤后先确认伤口的深浅,若有出血则先止血消毒。止血后要消毒并贴上无菌纱布,如果想让伤口尽速愈合,也可使用纱布。伤口深且大时,恐有神经或肌腱断裂之优,因此除了止血外,应尽速送医院治疗。伤口以杀菌纱布覆盖。割伤及擦伤很少会严重到需请医生治疗,但是,如果割伤很深,如由钉子、玫瑰花枝上的刺或动物所致,可能引起破伤风,如出血严重可引起休克,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2. 伤口大且出血(1)必须立即求医,带孩子到最近的急诊室。要去之前,用干净的棉垫、手帕直接压迫伤口,如找不到合适的东西
2、,直接用手压迫。(2)抬高受伤部位,可减少患处出血,有时让孩子躺下。(3)在割开处盖一块消毒敷料,包扎时可在伤口部位直接打结,使在求医前能一直保持对伤口的压力。如果按压止血也不能停止流血,在等待医生到来前,应先用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布带、皮带、领带、橡皮管都可以利用。带子宽度应在 5 厘米以上。结位在离出血点上 3 厘米近心端的方向。以能伸出两指才不会太紧。将上止血带时间写在带子上。不要在止血带处盖上衣服,以免遗忘。如果扎止血带时间超过 l 小时,要放松止血带 1 分钟。放松前,抬高患肢,用干净布加压伤口。严禁用铁丝、电线等代替止血带,以免勒伤组织。3. 伤口水或擦伤(1)伤处置于水管
3、下冲洗或用肥皂水及消炎药水洗。(2)待皮肤干燥后,对齐切口两侧的边缘,贴上粘着皮肤的胶布,有助于伤口整齐愈合。必要时,用消毒敷料盖好后再用胶布(胶纸)粘好。(3)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或带孩子去最近的急诊室:伤口大;压迫十分钟后出血仍不止;伤口深且有出血;面部伤口;伤口割裂;伤口内有脏物或异物,无法自行取出;伤口深,但在皮肤上只有一个小小的刺孔;在饲养场地受伤,伤口已被脏物或砂砾污染。伤后 12 天,伤口周围出现红色线纹,说明已有感染,要尽快就医。4.如何护理伤儿(1)每日更换敷料,医生可能提议晚上不要包扎伤口,暴露于空气中,伤口愈合更快。(2)更换敷料时,注意伤口周围有无发红并向外伸展
4、,如有,要尽快就医。(3)擦伤范围较大时,要避免受摩擦。可用于纱布条包扎,再用胶布粘好;胶布切忌直接粘在伤口处,这样的话,当取下胶布时不但伤口感到疼痛,还有撕裂伤口的可能。(4)在孩子的洗澡水中放少量盐,可清洁皮肤,防止感染。1、热液烫伤 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脱: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水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 30 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但当宝宝意识不
5、清或叫不醒时,就该停止浸泡赶快送医院。 盖: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送:即使宝宝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设置有整型外科的医院求诊。2、化学性灼伤 无论酸碱度如何,受伤后要立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 60 分钟。 绝对不要把宝宝的受伤部位泡在水里,因为化学物质扩散,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受伤。 若眼睛被波及到,应撑开宝宝的眼睛并以大量的水来冲洗 2 小时,之后再送医治疗。 3、接触性烫伤 受伤深度与温度及接触的时间均有关系。温度低但接触的时间久,也会造成深度伤口。 若皮肤为红色或有水泡时,则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治疗。 若皮肤为焦
6、黑或变白如蜡状时,为深度烧伤的征兆,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 4、火焰烧伤 停止:宝宝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此时切勿让宝宝奔跑,以免助长火势。 倒下: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 滚动:卧倒后滚动或只以大块布巾包住灭火。 冷却:等火熄灭后,再依热液处理方法处理。 5、电灼伤 要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移开。当宝宝失去知觉时,要先检查呼吸、心跳,若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同时尽快到医院治疗。 一般而言,电灼伤后受伤程度较深,且伤害多在体内,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但若衣服着火烧伤则仍然需以火焰烧伤的方式先处理。割伤和擦伤 婴幼儿常常会摔倒
7、所以你应当多准备一些跌打损伤药。 如何处理 事实上一般的擦伤只会流一点儿血,如果程度较轻,甚至不会出血。对于这种情况,不需要特别的医疗处理就能恢复只需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拥抱就够了。 如果创面比较大,用清水仔细冲洗干净,因为这种伤口一般都会沾有脏东西。比如摔在地上蹭伤膝盖时,一定要把伤口上面的灰尘洗净,否则可能引发感染。当伤口洗净后,可以涂上一些杀菌止血的外伤软膏,然后再用宽松的洁净棉布包扎,注意不要包太紧。 处理割伤时,首先要用干净的棉布将伤口包扎,包扎时稍用力以止血。如果伤口脏,应在包扎前先清洗。小的割伤并不需要去医院治疗,它们会自己长好。当伤口止血后要去除包扎物,让它暴露在空气中,能增长孩子
8、的勇气,所以尽可能让伤口暴露在外,等它们自己长好。对于较大的伤口需要每天换纱布以免伤口感染。 何时需要就诊 割伤较深或者伤口表面很脏 简单清洗并包扎止血后应立即送诊所进一步处理。 扎刺 小家伙大部分的“探索”游戏都结束于手或者腿上扎的“小刺儿”。小孩儿在扎刺后会倾向于来回抓伤处,因此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 如何处理 用肥皂水仔细清洗患处以及附近的皮肤,然后使用消过毒的镊子轻轻夹住刺,稍用力垂直向 外拔就可以了。注意用力不要过大以免将刺体折断。 何时需要就诊 如果扎的刺比较大,或者嵌入皮肤比较深,或者位于关节处比如手肘或者膝盖,或者位于眼部及附近时,应寻求医生帮助。再有,如果你取出刺后
9、,发现附近有些肿时,也应联系医生,这很可能是患处感染了。 烧伤和烫伤 烧伤和烫伤,如果处理不好,对于婴儿来说往往会因此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皮肤非常薄。 如何处理 无论造成伤害的东西是烫物、明火、电还是化学物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一样的:立即使用凉水冲患处持续 10 分钟以上。不要使用洗涤剂、凝胶或者黄油(某些偏方如此),也不要掺进冰块。 何时需要就诊 烧伤脸部、手脚或者生殖器官时,应立即去医院 否则一旦耽搁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对于 12 个月以下的婴儿,无论何种类型的烫伤或者烧伤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应该去看医生。所有因电击或者化学物品导致的伤害都应当去看医生。 牙齿碰伤 如果孩子不慎摔倒
10、,还碰到了牙齿无论是直接摔掉还是仅连着一点皮,牙齿都还有被修复的机会。 如何处理 如果牙齿已经掉落马上用清水仔细清洗牙齿 然后用手捏住下颌 不要碰到牙根部轻轻把它塞回到孩子的牙床里。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去碰它。同样的如果牙齿还连在牙床上 只需把它推回到正确位置就可以了。婴儿的牙床有极强的再生能力,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 何时需要就诊 如果牙齿无法准确放回,应把它放入牛奶中随身带好,然后带孩子立即去看牙科医生。请注意从牙齿脱落到见到医生为止 这个时间不应超过 30 分钟,否则很容易影响牙齿再植的成功率。 磕碰伤 当孩子学会爬之后,无论你如何地小心谨慎,总是不能避免他受伤。大部分孩子在这一年都会碰伤几次
11、头。通常,他们摔倒后只需要妈妈一个温柔的吻就可以了。不过我们建议在孩子摔伤头部时,父母应持续观察孩子 6 个小时以上 以免发生意外。 如何处理 使用冰袋或者其他什么凉的东西敷在伤处,这样可以避免伤处肿胀,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用冰袋时注意用棉布包裹后再使用,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然后视情况安抚孩子,以缓解他的疼痛感。 何时需要就诊 如果发生昏迷、头晕、口吐白沫,或者疼痛持续 1 小时以上应立即送医院。如果怀疑有骨折、脱臼等情况时请立即送医院或者附近的医务所接受检查。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瘀青并且伴随发烧症状也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某些严重疾病的可能。 对于好奇的宝宝来说,家就是一个探险乐
12、园。会爬了,能够独立行走了,满房间乱转,有的时候真不是大人们能时刻看护得住的。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聪明的做法是将可能发生的意外消灭在不可能中。先给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家,比发生意外后再补救要好得多,难到不是吗? 营造安全的家 防止扎伤 剪刀、水果刀、针等锐器物品要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客厅不要放玻璃茶几和玻璃水杯,防止玻璃破碎后扎伤宝宝。孩子吃饭时,要给孩子使用不易碎的、无锋利尖头的儿童餐具。 防止烧(烫)伤 把火柴、打火机等收起来,热水瓶、热汤、热饭放在宝宝够不到的高处。给宝宝洗澡时,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先放凉水,然后再兑热水,防止宝宝被烫伤。 防止吞异物窒息 硬币、笔帽、玻璃球、纽扣等许多小物品最
13、好装在一个宝宝打不开的袋子里藏起来,要特别注意防止他们误吞异物引起窒息。孩子的手边不要有容易造成窒息或危险的东西。在给 3 岁以下的孩子买玩具时,也最好不要买那些细小的可被孩子放到嘴里,或是带有细小零部件的玩具,不要买带尖头或有锋利边缘的玩具。 防止电击伤 把宝宝手指或金属棍能伸进去的电源插孔,都用塑料胶带封起来,电源插座要尽可能安装在比较隐蔽、宝宝摸不到的地方;微波炉、电暖气、电风扇等电器也尽量放在不会引起宝宝特别注意、或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 防止摔伤、跌伤 地板上最好铺上泡沫塑料垫,防止孩子从床上掉下来摔伤;家具宜选择边角圆滑的,或者给家具的尖角加上护套,防止孩子摔倒时撞伤;住楼房阳台上不要堆放杂物,防止孩子从杂物上攀爬坠楼。 防止误食药 家里放药的柜子一定要锁好;卫生间、厨房里的清洗剂、消毒液,要把盖拧紧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不要拿空饮料瓶去装危险溶液,以免宝宝误食。家中室内最好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