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大一轮 ( 全国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330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大一轮  ( 全国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大一轮  ( 全国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大一轮  ( 全国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大一轮  ( 全国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大一轮  ( 全国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案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学案目标 1.把握赏析人物形象题和赏析事物形象题的题型特点和做题方法。2.重点掌握散文事物形象在主旨和形式方面的作用。散文是通过作品中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哲思的。理解了形象的意义,即了解了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的意义,才能认识到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情感。所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都是以欣赏作品的形象为基础。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像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些写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

2、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作者的意图,体验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赏析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高考考散文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3、。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红砖的内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这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仔细品读文本,提示所言之志。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4、如 2009 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 ,文中描写到了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最后写到了在荒漠中劳动的石油工人,那么作者的赞美对象就很清楚了。如何做赏析物象作用题散文事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散文物象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抒情达意、表现主旨服务;二是在艺术构思中起着线索、衬托等作用。高考考查分两方面:一、主要物象的作用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海棠花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

5、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

6、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已经下雨了。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

7、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 ”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

8、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它使我

9、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 年 5 月 29 日 德国哥廷根(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_听课记录: 二、次要物象的作用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书房的窗子杨振声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10、。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 “残夜水明楼”是那般

11、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

12、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

13、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子,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假如,你嫌这

14、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有删改)(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答:_(2)在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答:_听课记录: 1审题(1)欣赏人物形象题:分析人生态度,如 2008 年安徽卷第

15、 15 题:文章四、五两段中, “孩子” “老人” “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分析心理情感,如 2010 年浙江卷第 13 题: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欣赏物象题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及意义,如 2010 年全国卷第 17 题: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分析描写物象的作用、用意。如 2008 年山东卷 20 题: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2答题(1)注意外与内。形象有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 精神品质等),根据题目要求,可内可外,或内外兼顾。(2)注意整体与局部。如分析人物形象,是整体概括还是局部分析;分析

16、物象,是特点与作用兼顾还是分别回答。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怀 霜许俊文在我的记忆里,霜总是和生活的艰难紧紧连在一起。幼时家境贫寒,常为衣食发愁。秋夜里,只要一听到大雁的叫声,母亲的脸上就会浮起一层愁云。大雁嘎咕一叫,霜就随着到来了。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最听不得雁叫,寒雁一叫,她就没有了睡眠,倚着床头轻轻叹息。尽管她的叹息声压得很低,但熟睡中的父亲还是感觉到了,他心事烦乱地翻着身,然后兀自坐在黑暗中,一口接着一口把烟锅抽得嗞嗞直响。母亲有些于心不忍,悄悄掀开草帘的一角,朝窗外看了看,外边黑得像一口古井。她缩回了身子,温温地说,再迷盹一会儿,到时辰我叫你。嗯。父亲含糊地应着,然而他还是

17、摸黑下了床。不一会儿,院子里便响起嚓嚓的磨镰声。这时,母亲摸索着燃起油灯,从油漆斑驳的柜子里翻出一件破旧的棉衣,借着微弱的光亮,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好静好长的“白露为霜”之夜哟,父亲嚓嚓的磨镰声总是在寅时响起,母亲昏黄的小油灯总是伴着一声声无奈的叹息,那过客似的雁声总是轮番给我的梦投下一片片阴影。忽一夜,诉愁的雁声消失了,我蜷曲在土炕上,一觉醒来,但见母亲的小油灯依然亮着,而疲惫的母亲却靠着床头已打起了微鼾,长长的麻线仍缠绕在手上。在她的枕边,摆着几双新做的棉鞋和几顶红色绒帽。绒帽是带有焐耳的那一种,想必是父亲卖山草为他的儿女买回的。我悄悄地从被窝里抽出一只手,抓一顶扣在头上,一种少有的激动折磨

18、着我脆弱、敏感的神经,我第一回失眠了。万籁俱寂的寒夜里,一缕游丝般的鸡鸣起自远处,亦逝之远处,然而母亲还是听得十分真切,她轻轻掀起窗上的草帘,一股寒光注满了屋子,那光白中泛青,像是从刀刃上发出的,自然有了某种逼人的硬度。月亮好亮啊!我意识模糊的咕哝了一声。母亲没有理会我,她垂手立在窗前,好像在埋怨谁,又好像是自责,这么浓的霜,怎么就穿一双草鞋呢?我猛然想起梦中的磨镰声,想起踏霜进山的父亲,在这霜天霜地里,他手中挥舞的那柄草镰,此时又不知响在哪一个山坡?草帘垂落,屋子里复归于黑暗,艾蒿的苦香和烟气从灶膛里窜出来,在老屋里四处弥漫。那是母亲在为她的儿女准备早餐。此时,我小小的心里,盛满了说不清是贫

19、寒的温馨,还是温馨的贫寒,仿佛有一簇烛焰投射在冰块上,有一种凄凉的暖意在我的心中摇曳,并将我的身心紧紧地包裹着。这种来自阴阳两极的气息,在我的身上悄悄地融合,调和出一种平实、冲淡的品性。我在日后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含辛而不觉其苦、啖饴犹思世道之艰可能就来自它吧。那条布着霜痕的毛道,从我的豆村通往二十里外的一座古镇去,我在这条毛道上整整走过了五年的求学时光。关于这条毛道的许多际遇和感触,大都已被岁月的积尘深深地掩埋了,唯独那银霜,至今依然留在我的记忆里。一个人踏霜而行,呼吸着芒刺般冷凝的空气,心是异常明净的。此时,天上银河一抹,七星低垂,一如贫妇的霜月纤纤瘦瘦,不知是操劳过度,还是愁绪萦怀,它没有

20、夏月的润朗,秋月的圆融,刚走出地平线就衰老了,单薄的身影使人担心它能否走完这铺满寒霜的旅程。霜月仿佛并不介意自己衰微的生命,它将仅有的一点光投洒在我的身上,而且丝毫没有希图报答之意。这纤瘦、衰微的月儿,多像我那“白发望霜天”的慈母,她总是在每一个寒彻的霜晨默默地为我弄炊,默默地把家中最好的食物装进我的饭囊,然后默默地把我送到村外,默默地立在霜痕斑驳的石桥上,目送着我踏着那条通往古镇、通往希望所在的毛道有一天,我顶着纤瘦的霜月,走过溜滑的霜桥,踏着寒霜闪烁的毛道走向梦幻般的远方。此一去行踪飘忽,山高水远,故乡遂成了梦中的幻影;此一去所求多多,所得了了,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沉重,走得十分艰难。这时,我

21、望一眼苍穹的霜月,闻几声远山的寒樵,胸中便袭来一股温温的情愫。也许我的寻觅一无所获,也许我的期冀无法捕捉,但是,我不能停下越走越沉的脚步,尽管我的身后没有鞭子。只有孜孜地追寻。背负着纤纤霜月,聆听着悠悠樵声(节选自散文)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怀霜”的?请加以归纳。答:_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这种来自阴阳两极的气息,在我的身上悄悄地融合,调和出一种平实、冲淡的品性。答:_(2)我不能停下越走越沉的脚步,尽管我的身后没有鞭子。答:_3文中刻画的“霜月”和“母亲”两个形象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_4总览全文,完成下面问题。(1)第二

22、、三段在记叙中运用了多处细节描写,试举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_(2)结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二、阅读下文,完成 58 题。孟庙的苍鹭孙继泉苍鹭为什么选择了孟庙?它们是什么时候来的?它们还要在这儿住多久?没有人知道。其实,不用到孟庙,在邹城市的周边田野里、公路上,抑或在自家的庭院里,只要抬一下头,不经意间你可能就会看到苍鹭在空中翩飞,一只,两只,十只八只。它们像从孟子中飞出的一粒粒文字,又在平展展的空中组合成一句话,却没有人读懂。孟庙里居住的苍鹭有 3 000 多只。你如果到孟庙那茂盛的柏桧树下走一走,就能够亲身感受到苍鹭家族的气息,就能够听到它们发出的一声声虽不婉转却清脆响亮的鸣叫,

23、甚至能听到它们在树丛中飞动时翅羽相互摩擦或拍打空气的刷刷声,还有翅尖触碰到树枝的簌簌声。平时,孟庙里游人不是很多,你可以静心观察苍鹭在树顶轻轻地落下又无声地飞起的娴熟动作,可以静心观看它们伏在窝边里看看外看看的温柔媚态。这些看似柔媚的大鸟,对子女的教养却是残酷的、严苛的。据在“习儒馆”讲学的作家、学者王昭溪讲,成鹭采食回来之后,并不是将口中含着的鱼蛙轻巧地送进幼雏张开的口中,而是将食物一样样地甩给它们,让它们接,以便训练它们的反应能力和速度。接不住的由成鹭捡起来再甩、再接。所以,游客在树下经常能发现一条条小鱼,一只只小虾,那是成鹭用力过猛甩出窝外的,而一旦落到地下,它们就不再拾取了。也有不少幼

24、鸟在忽闪腾挪的时候不慎落巢而摔到树下。从树顶到地面遥遥数十米,非死即伤,九死一生我从来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只鹭。多年以来,我就想看一看在空中优雅地伸着长颈,轻松地扇着双翅,不时发出一两句“啊啊”叫声的苍鹭在地面上或水泽中活动的样子,看一看它柔软的颈项怎样弯曲转动,它颀长的双足怎样挪动、移步,它发现潜游的鱼虾又是怎样将它们迅疾地捕获然而,一次也没有。不!有一次。有一次我在酒后与朋友同游孟庙。就是在孟庙的一棵古柏下,我发现了它苍鹭。不过它已经不能飞翔,也不能活动,它是一只死鹭。我拾起它,我想看看它因何而死。没有伤口,也没有血痕,我料定这是一只老死的鹭。我们极少看到鸟兽的尸体,尤其是一些猛兽大禽。据

25、说,许多动物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寿限,在其来临之前,都悄悄地来到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离世。它们死得是多么神秘,多么超然,又是多么干净利落。然而这只苍鹭为什么死在自己的窝边?也许它有很多事情尚没有料理完毕,它在繁忙中有些体力不支而猝然倒下了。这么说来,它就是一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鹭了。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不少文物古迹都伴有生物奇观。古树长藤是最常见的,此外,有的地方住满燕子,有的地方飞满蝙蝠。而孟庙的一大生物奇观,则是住满了一只只灰色的苍鹭。孟庙里为什么住满充满豪气的苍鹭?为什么不是白鹭和绿鹭?让我们打开孟子 ,把这样的话语找寻出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

26、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哪一句不是铿铿锵锵,哪一句不是掷地有声?这样锋芒毕露饱含英气的话语燕子不能比拟,蝙蝠也无法理喻。只有苍鹭。就让苍鹭在广阔的天际慢慢展示孟子这部浩浩长卷,就让苍鹭在幽深的孟庙默默地陪伴寂寞却坚定大气的孟子吧!岁岁年年。永永远远。5本文连用了 3 个问句开头,有何作用?答:_6联系全文,说说“它们像从孟子中飞出的一粒粒文字,又在平展展的空中组合成一句话,却没有人读懂”这句话的含意。答:_7本文中孟庙的苍鹭有些什么特点?()答:_8结合全文分析“孟庙的一大生物奇观,则是住满了一只只灰色的苍鹭”这句话的深意,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7、?()答:_学案 45 赏析作品形象内涵重点突破一、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解析 注意一切的选材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前面的描写,是为后文张本的。 “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引出下文的回忆,并使有关片断串联起来。二、(1)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 “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解析 本文主要内容是写了对“光”的认识与感受。表达自己喜欢清淡的光、隐约的光、反射的光等,但作者写“光”却全由“窗子”引起并串联。所以“窗子”是本文的行文线索。(2)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

28、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解析 作者写了古墙,从第段看,是为了写北窗的光;从第段看写“疏竹”是为了和“古墙”一起衬托北窗之光影的幽美。从整体看,虚实结合,行文富于变化。巩固提升1父母在霜天为家庭操劳,我踏霜求学。解析 可划分一下层次:第一段是总写,从第 2 段至第 5 段写父母的辛劳,第 6 段写我踏霜求学。2(1)十分贫寒的物质生活和极其温馨的家庭亲情结合在一起影响着作者,使他形成朴素、淡定的思想性格。解析 可抓关键词“阴阳” ,分析出各指什么。(2)人生困苦、追求艰难,

29、但故乡和亲情鼓励支撑作者永不放弃。解析 可从原因角度阐释。3相同特点:纤瘦单薄、倾力付出、默默关爱、不图回报。表达感情:对故乡、童年的怀念,对母爱的依恋,感激、赞颂。解析 该题是分析人物形象与主要物象的共同特点。概括时要从外在形象特征和内在形象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情感应兼顾这两个方面形象。4(1)例:“他心事烦乱地翻着身,然后兀自坐在黑暗中,一口接着一口把烟锅抽得嗞嗞直响。 ”将父亲为全家衣食发愁的心境真切地描摹了出来,为下面连夜磨镰、踏霜进山打草作铺垫,表现父爱的深沉。(或例:“但见母亲的小油灯依然亮着,而疲惫的母亲却靠着床头已打起了微鼾,长长的麻线仍缠绕在手上。 ”将母亲为儿女日夜操劳、疲

30、惫至极的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出来,与上文的叹息和下文的弄炊送行呼应,表现母爱的深挚。)解析 先找准细节描写,再联系如何描写父母进行分析。(2)结尾段照应前文,点明中心,表达对亲情的依恋,引发读者联想。解析 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5引出话题,通过 3 个问句自然引出对孟庙的苍鹭的描述;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解析 应从内容、结构和手法特点三方面去分析。6苍鹭在空中翩飞时的意境与孟子这部浩浩长卷所营造的意境有相似之处;苍鹭展示出的精神气质、神韵与孟子相似,即寂寞却坚定大气等。但很少有人理解到这些。解析 抓住两者相似点来理解。7看似柔媚,对子女的教养却残酷、严苛;锋芒毕露、饱含英气、坚定大气。解析 信息要点可在 710 节筛取。概括时既要注意苍鹭自身特点,又要注意物人合人的特点。8苍鹭与孟子有惊人的气质上的趋同,都有着能忍受寂寞却坚定大气的品性。故言苍鹭是孟庙的一大生物奇观。孟子一生充满豪气,说出了一句句锋芒毕露、饱含英气的话,千古流传,著有孟子这部浩浩经典之作。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德治思想,留下了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解析 本题结合句意理解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明确最后四段写苍鹭实际写孟子,找到二者的共同点,结合画线句子的内容把握孟子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