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十) 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21 分)市声说清沙张白鸟之声聚于林,兽之声聚于山,人之声聚于市。是声也,盖无在无之。而当其所聚,则尤为庞杂沸腾,令听者难为聪焉。今人入山林者,闻鸟兽之声,以为是天籁适然,鸣其自乐之致而已。由市声推之,乌知彼羽毛之族,非多求多冀,哓(xio) 哓焉炫其所有,急其所无,以求济夫旦夕之欲者乎?京师土燥水涩,其声噌以吰。鬻百货于市者,类为曼声高呼,夸所挟以求售。肩任担负,络绎孔道,至于穷墟僻巷,无所不到。传呼之声相闻,盖不知几千万人也!祁寒暑雨,莫不自晨迄暮,不肯少休,抗喉而疾呼,以求济其旦夕之欲耳!苟谓鸟之呼于林,兽之呼于山者,皆
2、怡然自得,一无所求,而人者独否,是天之恩勤 群类,予以自然之乐者,反丰于物而靳于人,此亦理之不可信者也。然使此千百万人者,厌其勤苦,且自悔不鸟兽若,尽弃其业而他业焉,将京师之大,阒然寂然,不特若曹无以赡其生,生民之所需,畴为给之?此又势之必不可者矣。顾使其中有数人焉,耻其所为,而从吾所好,则为圣贤,为仙佛,为贵人,为高士,何不可者。吾惜其自少至老,日夕为抗喉疾呼,而皇皇于道路以死也。甚矣,市声之可哀也。虽然,市者,声之所聚;京师者,又市之所聚也。揽权者市权,挟势者市势,以至市文章,市技艺,市恩,市谄,市诈,市面首,市颦笑:无非市者。炫其所有,急其所无,汲汲然求济其旦夕之欲,虽不若市声之哓哓然,
3、而无声之声,震于钟鼓矣。甚且暮夜之乞怜无声,中庭之相泣有声,反不若抗声疾呼者之为其事而不讳其名也。君子之所哀,岂仅在市声也哉!嗟乎!有凤凰焉,而后可以和百鸟之声;有麒麟焉,而后可以谐百兽之声;有圣人焉,而后能使天下之人之声皆得其中,终和且平,而无噍(jio)杀嚣陵之患。四灵 不至,君子之所为致慨也。若曰厌苦人声,而欲逃之山林,以听夫无所求而自然之鸣焉,是鸟兽同群,而薄斯人之吾与也。注 恩勤:称父母抚育子女的恩情和辛劳。此作“厚爱”解。四灵:古以龙、凤、龟、麟称“四灵” 。四灵出,兆示吉祥清明之世。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丰于物而靳于人 靳:吝啬B然使此千百万人者,
4、厌其勤苦 厌:憎恶C顾使其中有数人焉 顾:而,不过D而薄斯人之吾与也 薄:迫近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作者不赞成的观点或行为的一组是( )天籁适然,鸣其自乐之致而已肩任担负,络绎孔道莫不自晨迄暮,不肯少休自悔不鸟兽若,尽弃其业而他业焉日夕为抗喉疾呼,而皇皇于道路以死也以至市文章,市技艺,市恩,市谄,市诈,市面首,市颦笑A BC D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世上的各种“声” 说起,说到对“鸟声” “兽声”与“人声”的分辨时,可引起读者的兴趣。B第二、三段转入对“市声 ”的描述,沙张白认为,市者的大声高呼是“生民之所需” ,不可失此“市声” 。C第四段写到种种“市”的
5、行为,出卖礼义,出卖良心,出卖灵魂,是可怕又可恶的“无声胜有声” 。D文章以“市声说”为题,又是从 “声”说起,可以说, “市声”是全文叙述的中心,对“市声”的看法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鬻百货于市者,类为曼声高呼,夸所挟以求售。(3 分)译文:_(2)炫其所有,急其所无,汲汲然求济其旦夕之欲。(3 分)译文:_(3)四灵不至,君子之所为致慨也。(3 分)译文:_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_为_政_焉_用_杀_子_欲_善_而
6、_民_善_矣_君_子_之_德_风_小_人_之_德_草_草_上_之_风_必_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21 分)游桂林诸山记清袁 枚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 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窅渺 。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馀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网、僧罄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馀,俾昼作夜,倘
7、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陷坎窞中,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其危哉!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次日往南熏亭。堤柳阴翳,山溪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又次日游木龙洞。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 ,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从东粤来,过阳朔,所见山业
8、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 者,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下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记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注 晡食:晚餐。于于:行动悠然自得的样子。窅( yo)渺:深远广袤。郁肉漏脯:不新鲜或腐败的肉。斩绝:陡峭壁立,犹如被刀斩过一样。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三百六级诣其巅 诣:到达B计行二里馀,俾昼作夜 俾:使C吁,其危哉 危:高D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 省:明
9、白7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桂林“山之奇”的一组是( )一城烟火如绘 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 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 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 突然而起,戛然而止 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A B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山离城近,奇峰罗列,耸拔陡峭,诡异多姿,山多溶洞,迷幻绮丽。B作者抓住桂林诸山的特点,以写栖霞山洞为主,附带描写其他景点,随手刻画,下笔不多而得山水之神髓。C作者在记叙与描写中穿插着议论,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传达的理趣是相同的。D文章结尾补叙五十年前游览过桂林的经历,以年少时不
10、识山水之乐,衬托今天对自然的深刻感悟。9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3 分)译文:_(2)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3 分)译文:_(3)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3 分)译文:_10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_具_案_来_上_或_横_贷_以_全_其_生_或_推_恩_以_除_其_衅_虽_有_重_律_仅_同_空_文_贪_猥_之_徒_殊_无_
11、畏_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有删节)课时作业( 十)1D 解析 薄:轻视。2B 解析 是对市场上卖百货者的行为及生存状态的描述,作者对这类人是持理解及同情态度的。3D 解析 “市声是全文叙述的中心,对市声的看法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有误,文章的重点及主旨是批评社会中种种肮脏的“市”人性、良心、灵魂、人格的行为,作者只是借“市声”之题而发表议论。4(1)在市场上卖百货的人,大多会大声高呼,夸奖携带的商品以求出售。(2)炫耀他拥有的东西,为他缺少的东西而焦急,心情急切地谋求他每天需要的东西。(3)像龙、凤、龟、麟一样
12、吉祥的清明之世( 或圣明君主)不降临,君子能做的就是表达感慨了。参考译文禽鸟的声音聚集在森林,野兽的声音聚集在山间,人的声音聚集在街市。这声音,无所不有。而当这些声音聚集在一起时,则尤其庞杂沸腾,让听的人很难分辨出哪是鸟声,哪是兽声,哪是人声。现在进入山林的人,听到鸟兽的声音,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声响且正当如此,是为自己的欢乐而鸣叫所致罢了。从街市的声音推测它,怎么知道那些鸟儿不是有很多的要求和希望,大声鸣叫着炫耀它们所拥有的,为它们所缺少的而焦急,来谋求那些每天需要的东西呢?京城土壤干燥,河水苦涩,这里的声音宏大。在市场上卖百货的人,大多会大声高呼,夸奖携带的商品以求出售。背着、挑着货物的,在大
13、道上络绎不绝,直到穷苦的村庄偏僻的小巷,没有他们不去的地方。呼喊的声音互相都能听到,真不知道有几千万人啊!严冬酷暑雨季,无不从早到晚,不肯稍有休息,扯着嗓子大声呼喊,来谋求那些每天需求的东西啊!如果说鸟在森林中呼叫,野兽在山中呼叫,都是怡然自得,一无所求,而唯独人不是这样,这是上天在厚爱各种生物,给予的天然乐趣,反而对动物丰厚而对人吝啬,这也是不可信的道理。然而假使千百万人憎恶他们的勤苦,并且自己懊恼不如鸟兽,都放弃自己的职业而从事其他的事务,把大大的京城弄得空荡荡寂静无声,不只是你们没有什么来供养自己的生活,就是老百姓生存需要的,(又有)谁来供给呢?这又是势不可行的事。而假使这里有几个人,认
14、为自己做的事是耻辱的,顺从自己的喜好,那就修习圣贤之道,修习仙佛之道,修习贵人之道,修习高士之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我为他们从少到老,早晚放开喉咙大声疾呼,却彷徨不安地死在道路上而哀伤。街市中的叫卖声太令人痛惜了啊。即使这样,市场,是声音聚集的地方;京城,又是市场聚集的地方。掌握权力的卖权力,拥有势力的卖势力,以至于卖文章,卖技艺,卖恩惠,卖谄媚,卖欺诈,卖姿色和色笑:没有不卖的。炫耀他拥有的东西,为他缺少的东西而焦急,心情急切地谋求他每天需要的东西,虽然不像市场上的叫卖声那样喧闹嘈杂,但是无声之声,比钟鼓之声还要震撼人心。甚至暗中求人怜悯帮助没有声音,在庭中哭泣有声音,反而不如放开喉咙大声疾
15、呼的人为自己的事情而不隐瞒自己的名字。君子痛惜的,哪里仅仅是叫卖声啊!唉!有凤凰在这里,然后能使百鸟之声和谐;有麒麟在这里,然后可以使百兽之声和谐;有圣人在这里,然后能使天下人的声音都发自内心,始终和谐,而没有声音急促喧嚷(可能引发)的祸患。像龙、凤、龟、麟一样吉祥的清明之世不降临,君子能做的就是表达感慨了。如果说对人声厌烦认为(听人声)是苦事,而想逃到山林里去,来听那种一无所求而自然的鸟鸣之声,这是与鸟兽同群,而轻视我赞许的这些人啊。5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断句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
16、”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君子的品德好比风,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6C 解析 危:危险。结合上下文语境句知这里的危,不是“高”的意思。7D 解析 描写的对象是“城市烟火” ;是交代作者行程;是作者的感慨。8C 解析 作者在文中传达的理趣是 “貌似明白了事理,而事实上并没有明白事理” ,这与苏轼传达的理趣不同。9(1)才知道日光从西边的石缝中穿入,映照在石壁上发亮,不是门。(2)世上有以为自己明白道理、行为合乎礼义的,但一辈子面对着墙壁的人,大概就是这种情况。(3)莫非在西粤出生的人物,也都是孤高自赏,自成一家吗
17、?参考译文凡是山,总是离城市较远,唯独桂林的那些山峰离城市较近。我居住在太守的官府中,晚饭后就悠然自得地游山。先攀登独秀峰,登三百六十级台阶到达山顶,俯视城中,一城炊烟袅袅,灯火闪烁,如同画中一样。从北面下山到达风洞,远远望去,七星岩如七只龟背隆起的大龟聚在一起趴在地上。第二天,经过普陀山,到达栖霞寺。万仞高山如墙壁那样陡立,旁边有个山洞,僧人手持火把领着进去。开始洞里还算明亮,不久就黑沉沉的一片,给人以幽深的感觉。这洞上面是岩石,下面是沙土,以深沟为水池,以悬崖为帐幕,石柱的根部插在地下,横放着的石头互相拉着搭着像是房子的栋梁。还没有进洞时,当地人就拿出以八十余种洞中岩石的名目列出的单子给我
18、看,如狮、驼、龙、象、渔网、僧磬之类,虽然是附会,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到了洞的东头,方才见到光亮,也就是到了洞的尽头,可以出洞了。算起来,大约走了二里多路。把白天变成了黑夜,假使持火把的人没有跟着或是堵住洞口,那么游人就如三位贤臣为秦穆公殉葬一样,永远陷在洞穴里,除非再开辟,否则永远不见白日。呀,真危险啊!所说的亮的地方,向东头望去,正发亮。赶紧朝“门”走过去,用手一摸,竟然是绝壁。才知道日光从西边的石缝中穿入,映照在石壁上发亮,不是门。世上有以为自己明白道理、行为合乎礼义,但一辈子面对着墙壁的人,大概就是这种情况。第三天,前往南熏亭游览。那里堤上绿柳成荫,青山淡远,溪水回旋环绕,景致改险峻为平
19、和,别具一格。最后一天,游览木龙洞。洞口甚是狭窄,没有火把照明,就无法入洞。洞内的钟乳石有的像半开的莲蓬,有的又像溃烂的肉脯,在那里一行行挂着,似乎随手可摘。就像人有心腹肾肠,山大概也是如此。再到刘仙岩,登阁眺望斗鸡山,( 斗鸡山) 就像展翅奋飞的雄鸡,只是不会鸣叫罢了。山腰中有山洞,空明透亮如一轮明月。大体上说,桂林的山,多洞穴,多孔洞,多高耸挺拔的山峰,多仿佛经过利剑的穿刺、万虫的啮咬。那里的山峦脉络不清,来处、去向不明,突然而起,突然又截止,互不相连,孤立无伴,与他处山峦比较尤为奇异。我从东粤过来,经过阳朔,所见山峰已经看不过来,那些山峰,有独立的,有并峙的,有形态丰满的,有瘦削的,有似
20、揖让行礼的,有像在角斗的,有绵延相连的,有高峻独立的,尽管奇鸧有九个头、獾只有一只角,也不足以比喻桂林山峦数量多而且怪异。莫非在西粤出生的人物,也都是孤高自赏,自成一家吗?记得丙辰年,我在金中丞的官府中,偶尔出去游览,当时年轻,尚不明白山水之中的乐趣。如今隔了五十年重新来到桂林,一座山丘,一条沟谷,动不动就让自己生出感慨,况且每座山都令人惊讶!我担心忘记了这里的山川美景,就写诗歌来吟咏;又担心记叙不详细,所以又写成游记来补充。10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 /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 殊无畏惮。断句译文我听说:廉洁的官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员是百姓的祸害。现在国家郡县分布十分广泛,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以说没有一天没有。等到整理成案卷呈送上来,有的枉法宽赦使犯罪的人能保住性命活下来,有的施予个人的恩德,消除犯罪人的罪名;虽然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以前两汉时因为贪赃而招致犯罪的,都要禁止或限制他们的子孙做官,更何况他们自己犯罪呢!只有这样,廉洁的官吏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贪赃的官吏才能知道该畏惧什么。